跟著「老師」一起炒股結果賺少賠多,報案一查全是騙子。最讓辦案民警唏噓的是犯罪嫌疑人扮演老師建群,指導「學員」投資,53人的群,除了受騙人其他人全部都是「託」...
題圖:資料圖
10月20日,市民李先生到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公安局報案,稱其輕信炒股公眾號,加入了一個炒股微信群,在所謂"老師"的指導下,在某期貨APP上投資期貨,結果不僅錢沒賺到,80多萬元的本金也打了水漂...
「老師」引路,不料一虧再虧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高老師」的推薦下,李先生在某期貨平臺註冊了帳號,並在「高老師」指導下賺到了一些收益。此時的李先生對「高老師」愈發信任,便加大了投入,卻不料一虧再虧,直到80多萬元的存款全部被虧完,才意識到自己遭遇到了詐騙...
股民追隨,原來都是「託」
民警對李先生提供的期貨APP和添加的微信好友等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後,發現炒股微信群的53名群成員中,除了受騙人李先生,其餘52人竟都是詐騙團夥成員!
詐騙團隊成員分工明確:一人扮演炒股專家,即「高老師」在群裡發布指導意見;一人扮演助理幫助拉人進群處理一般事務;一人扮演開戶專員「幫助」受騙者在期貨APP上註冊開戶;其餘人員就承擔「託號」任務,即當受騙人被拉進群後,一部分扮演投資者發布一些經過PS的贏利截圖,一部分扮演普通股民,在群裡附和跟風,吹捧「老師」,讓受騙人不知不覺落入陷阱。
獲得受騙人信任後,「老師」就把期貨APP平臺推薦給受騙人,讓受騙人在平臺上進行投資。受騙人一旦將錢投入,詐騙團夥便以大盤動蕩、股價下跌為由將受騙人平臺帳號內的金錢洗劫一空,造成投資失敗假象。
快速出擊,摧毀犯罪團夥
經過進一步工作,民警終於發現了該詐騙團夥的蹤跡,成功鎖定了部分嫌疑人的真實身份,並最終查明了該詐騙團夥位於湖南衡陽的3個引流窩點。11月3日,抓捕時機成熟。寧海公安組織精幹警力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對3處窩點進行統一抓捕,成功抓獲以梁某為首的7名「引流」團夥成員,以及上線老闆王某、張某共9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扣押涉案手機20餘部、筆記本電腦6臺、銀行卡20餘張。經審訊,王某、張某、梁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均對為詐騙團夥提供引流服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張某、梁某等 9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薦股投資」類微信群騙術套路
53人的微信群裡52個都是「託」。52比1,你覺得自己有勝算嗎?很多「薦股投資」類騙術已經進入了私人訂製時代,不怕你不中招,就怕你不來湊這份熱鬧。
神話大師
微信群裡不管有多少「託」,必然有一個大師。這個群最終能不能騙到人就要看這個老師的表現,當然,其他的「託」會竭盡所能把大師吹捧到神話。
假誠信
這種群會因為所謂的「誠信」要求所有成員的微信圖像只能用自己的真實照片,這樣給受騙者的感覺是這個群裡都是些活生生的人。
放長線釣大魚
受騙者剛加入這個群,一般都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因此,騙子們不會著急動手,他們會慢慢的消耗受騙者的這份警惕心,摧毀受騙者的防護罩。放長線,釣大魚。
每個「託」飾演好自己的角色
學校社團可分為綜合社團和專業社團。綜合性社團是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它提供了同學們全面發展自己的機會。
不間斷的誘惑
在大師的指引下,有些「膽大」的「託」會賺到一些「錢」,當然他們偶爾也會遭遇失敗,但是大師會很快幫他們再次贏回來。這些「託」們也會經常在群裡曬圖炫耀自己今天又賺了多少,其他的「託」們則表現的無比的躁動的樣子。受騙者的警惕心也會在這一次又一次別人的刺激中喪失殆盡。
套近乎
在前邊的整個套路的過程當中,受騙者可能一直保持沉默的觀看狀態,但是也有「託」會主動找受騙者套近乎,一旦與受騙者搭上話,或者受騙者主動與某一個「託」私聊,這個時候對方就會抓住機會,趁虛而入,先與受騙者建立一種微妙的同盟關係。
最後一擊
這個過程不會持續很久,一個月或者兩三個月都有可能,這個過程也是比較耐心的一個過程。大師到最後會釋放一個大招,這個大招的收益超過以前任何一次。
比如投入分五個等級,投入越多收益越高,最高等級可能需要數百萬投入,最低檔可能投個十來萬就可以。那些之前賺了錢的人會首先跟進,然後其他的人紛紛躍躍欲試,大師再給出一個最後期限。
如果受騙者還在觀望,那麼之前與之建立微妙同盟關係的「託」就會以商量的口吻對受騙者進行旁敲側擊。整個群都陷入了瘋狂的躁動之中,受騙者又怎麼能獨善其身?
警方鄭重提醒: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請務必提高警惕,理性投資,以免上當受騙。如果手機裡還有這樣的群,果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