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時代的經濟正在推動驗證的革新。革新的關鍵特徵是 SoC(片上系統)中的 「S」(系統)。雖然晶片已經變得更加複雜,但是用「複雜」來描述這場驗證革新的關鍵驅動因素並不充分和準確。如今,晶片驗證已經成為系統級驗證和確認,由此會產生各種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105.htm更多、更大型的系統設計以及嵌入式軟體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這意味著更多的公司需要進行硬體仿真,更多的設計團隊需要介入到從模塊級一直延續到系統級的工作。他們需要一個整體的軟體仿真到硬體仿真流程,以便能夠將他們在模塊級已經完成的艱苦工作帶入子系統和系統級並進行重複利用。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並提高驗證的質量和工作效率。例如,不必在每次將更多模塊和子系統結合在一起時都要編寫新的測試平臺。
要實現這一整體流程,在主機工作站和硬體加速器之間建立一個超高速的串行連接(稱為co-model協同建模通道)來傳輸數據包是非常關鍵的。在協同建模中,運行在工作站上的為高級軟體仿真驗證所創建的可復用測試平臺,通過transactor事務處理器連接到硬體仿真器,事務處理器和DUT一起都放在硬體加速器上。這些加速的事務處理器會將高級事務轉換為信號級激勵來驅動DUT,從而使硬體加速器能夠以軟體模擬器10,000倍的速度來實現驗證。提高這些速度所需的協同建模通道性能取決於快速的物理連結和高度優化的軟體層;迄今為止,這僅適用於Veloce 平臺。
以此令人炫目的速度交換事務的能力使協同建模接口成為靈活、多層面流程的理想通道,這樣可在軟體仿真和硬體加速中使用相同的採用統一驗證方法學(UVM)的 測試平臺、驗證IP、覆蓋率統計、斷言、採用通用功耗格式 (UPF)的功耗感知技術以及調試工具。甚至可以在同一工作站上運行所有這些技術,並且硬體加速器可以將覆蓋率和斷言數據回饋到同一個通用覆蓋資料庫 (UCDB) 中。
圖1. 在模擬器和仿真器之間通過協同效應建立整體軟體仿真到硬體仿真流程。
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轉換硬體加速器的使用模型。其中一個重要好處是硬體加速器仍然可以加速軟體仿真,但它所做的遠不止如此。它允許用戶使用軟體和所有外圍設備(無論是在線仿真 (ICE) 硬體外圍設備,還是虛擬軟體外圍設備)執行完整的晶片驗證。此外,還允許將在設計仿真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包括測試平臺和驗證IP)轉移到硬體加速器中。
要充分利用硬體仿真投資並將其作為真正的企業驗證資源,硬體仿真必須經歷一場從項目綁定工程實驗室儀器到數據中心託管全球資源的變革。這場變革首先要消除ICE設置中混亂不堪的電纜、速度適配器以及物理設備,並將它們替換為虛擬設備。例如,可立即對Veloce VirtuaLAB外圍設備進行重新配置,以便支持多個項目和瞬息萬變的優先級,因為常見外圍設備(如USB、乙太網、PCIe和多媒體)的這些虛擬模型託管在標準數據中心計算機,而不是專有的硬體目標上。虛擬外圍設備將硬體加速器帶出實驗室並置入數據中心,因此可供多個設計團隊在多個位置使用。這樣,不僅公司可以使用其仿真器來做更多的事情,整個公司的所有人都可一直使用它。
要讓負責不同項目的多個工程師能夠在此級別訪問公司的仿真環境,企業伺服器軟體需要有效管理全球仿真資源,將這些資源整合到商業隊列管理器中,成為一個高容量的實體。企業伺服器要確定運行每項工作的最有效位置,並通過暫停較低優先級的工作來立即對高優先級工作提供支持。
採用此整體軟體仿真和硬體仿真流程,設計人員可通過增加最少的工作量來獲取全面的功能驗證,因為所有這些技術已跨軟體仿真和硬體仿真平臺進行集成。用戶可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他們能夠以最少的工作量使其SoC進入投片階段。同樣,他們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實現覆蓋,並有更好的機會如期實現其驗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