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計算機金獎+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上中高三男生包攬兩項頂尖...

2020-12-25 騰訊網

日前,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以下簡稱丘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國內16個省市自治區及美國、新加披等國家的90支參賽團隊176名選手經過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決出62項大獎。

最終,上海市上海中學高三(4)班的趙海萌獲得丘獎計算機金獎。

而就在一個月前,在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等主辦的第19屆「明天小小科學家」頒獎典禮上,趙海萌與另外2名同學一起,從1785名學生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屆活動最高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

同時榮獲這兩個中學生的頂尖大獎,這在全國或許也是尚屬首次。日前,趙海萌接受了周到君的獨家採訪,還原了自己的成長過程。

一位高中生,一場「前無古人」的研究

經常用電腦、手機處理照片的人都知道,只要圖像一壓縮,雖然佔用的空間小了,但精度也隨之打折扣,圖像質量沒有原圖那麼好了。怎麼能在保持圖像質量的前提下,壓縮圖片佔用的空間,這是一直以來困擾業界的難題。

為了處理圖像壓縮率與失真率之間的關係,現有的研究採取多種方法額外訓練熵估計器,以對圖像編碼的信息熵進行近似和估計,並依此在優化的目標函數中表徵圖像的壓縮率。但,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趙海萌在初中時,已經自學了很多計算機領域的內容,進入上海中學後,又關注了許多人工智慧方面的網站和公眾號,經常閱讀學術論文。有一天,他讀了一篇關於圖像壓縮的論文,文中提到了這個難點;接著,他又讀到一篇關於剪枝理論的論文,小趙突然來了靈感——有沒有可能把剪枝理論應用到圖像壓縮上呢?

他再一查,發現還從未有人關注過這個領域,頓時來了興致,向老師說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和支持。於是,一場幾乎沒有現成資料可借鑑的研究開始了。

之所以說「沒有現成資料可借鑑」,是因為這個領域屬於人工智慧範疇下的神經網絡架構搜索,小趙希望通過剪枝方法搜索一個更好的架構,這本來就是新興領域,從能夠搜集到的資料來看,也沒有人想到過將其應用於圖像壓縮。於是,小趙利用上海中學給學生們的自主研究時間,一頭扎了進去,潛心開始了他的研究。

最終,小趙的研究結果避開了額外訓練信息熵估計器的麻煩,利用 ADMM 算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直接對表示層結構進行剪枝,引導自編碼器在優化圖像重構質量的同時,促使編碼稀疏化,以優化壓縮率,並基於此提出了剪枝圖像壓縮自編碼器 CAE-P (Compressive AutoEncoder with Pruning)。實驗表明,CAE-P 在圖像重構質量和壓縮率上均超越了現有的圖像壓縮算法。

他的這篇論文《基於 ADMM 剪枝的圖像壓縮自編碼器》也得到了丘獎評委們的高度認可。「丘獎的評委都是國際名校的專家,還要用英語進行答辯,坦率說,我之前真沒想過自己能拿金獎」,趙海萌坦言。

但事實上,就連業內大名鼎鼎的JPEG公司都關注到了這個高中生的研究成果,還在業內的行業報告上專門引用,認為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我覺得,可能這個研究最主要的貢獻在於,之前沒有人想到過可以用剪枝方法來算,我還只是用了其中一種算法,其實還有更多種可能,相當於打開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趙海萌表示。

「我的夢想是物理科技交叉的領域」

「趙海萌是一個很專注、很善於思考的人,我們對他能得獎並不意外」,他班上的一位同學告訴周到君。

趙海萌的媽媽是閔行一所初中的科學老師,爸爸則是華東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副教授。不少人都以為趙海萌在計算機上的成就來自於爸爸,但他卻坦言,「我倆研究方向不一樣,他偏重雲計算、區塊鏈,我偏重人工智慧,有時會探討,但研究主要還是靠自己。」

趙海萌從上海小學畢業後,進入華育初中就讀。從預初一開始,就萌生了對科學的興趣,讀了很多物理方面的科普書。有一天,他讀到一本物理書,發現附文裡出現了高等數學裡的微積分公式,頓時覺得,自己雖然讀了那麼多科普書,但其實只是學到皮毛,要真正走入科學的聖殿,還得先打好數學基礎。於是,他又買了一本1000多頁的《託馬斯微積分》,花了一兩年時間把這本書啃下來了。

初三時,他被上海中學預錄取,那段時間比較空閒,他就在網上學慕課,研究計算機、商學、心理學。其中,尤其是計算機慕課,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他一下子萌發了對計算機的強烈興趣。計算機提倡開源,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分享在網上討論,趙海萌也參與了多個群的討論,這更讓他有了源源不斷的最新前沿理論支撐。

進入高中後,上海中學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科研輔助資源,趙海萌在校內學習完成後,把時間精力一分為二,一部分精力在物理,一部分精力在計算機。也正因此,在今年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他還獲得了銅獎。

「上海中學會請復旦交大的老師給我們做講座,每周二周四下午都有時間,可以讓我們潛心做研究;學校還有一整套幫助學生做研究、寫論文的系統流程來幫助我們」,趙海萌表示。

關於未來,趙海萌坦言,他的夢想是清華姚班,高考科目選的是物理、化學和生物,「未來可能還是想走學術研究路線,物理科技交叉的路線,希望能夢想成真。」

相關焦點

  • 他是跨學科天才,1年內獲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和丘成桐計算機金獎
    2019年11月,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等主辦的第19屆"明天小小科學家"揭曉,上海市上海中學的趙海萌與另外2名同學一起,從1785名學生中脫穎而出,榮獲活動最高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趙海萌和上海中學一共獲得獎金10萬元。
  • 四川溫江中學高二學子斬獲2019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冠軍!獎勵15萬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是由中國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於2008年為全球華人中學生設立,其理念為倡導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以團體研究報告的形式參與,激發和提升中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共有來自410餘所頂尖中學的1300餘個團隊共計1600餘名學生報名參賽,提交有效科研論文548篇。
  • 重慶中學生首獲「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
    重慶日報訊 (首席記者張亦築)近日,記者從市科協獲悉,巴蜀中學高三學生許登欽憑藉科研項目「讓話筒遠離嘯叫」,日前榮膺第十五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並獲10萬元獎學金。這也是重慶學生首次獲此殊榮。
  • 北京四中嚮往同學榮獲「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
    由教育部、中國科協、周凱旋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六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頒獎典禮於11月6日在北京舉行。經過封閉答辯、綜合素質測評等嚴格評審環節,我校高三(7)的嚮往同學最終從全國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及5萬元獎學金(全國僅三名中學生獲此殊榮),高三(9)班塗依晨同學、李怡文同學均獲得提名獎,並分別獲得1千元的獎學金。
  • 丘成桐科學獎 | 2018丘獎廣州六中再獲突破——李嶽桐勇摘數學獎銀牌
    近年來,我校為貫徹落實 「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辦學理念,弘揚科技創新辦學特色,每年舉辦「鷺鳴杯」創新發明大賽,在多學科融合的探究活動中,選拔學生組隊參加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創新發明競賽,培養學生成為國家需要的拔尖創新人才。我校學生在專家和老師的指導下,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高水平的英文答辯,徵服了國內外評委,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 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
    本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由丘成桐院士、英國卡迪夫大學拉夫·馬丁(Ralph Martin)院士、哈佛大學威爾弗雷德·施密德(Wilfried Schmid)院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新亞書院院長黃乃正院士等來自全球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經濟金融建模六個領域的31位頂尖學者擔任總決賽國際評委。?
  • 成都溫江中學生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冠軍
    12月15日,從北京傳來消息,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中,溫江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卿慧獲得物理學科金獎,同時獲得科學獎金獎,即此次總決賽跨學科金獎、總冠軍,成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片區首個獲得物理學科金獎同時又是獲得跨學科金獎的選手。
  • 深中學子勇奪2020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冠軍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記者12月17日從深圳中學獲悉,深圳中學高三學生黃飛揚獲得2020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化學)金獎,並從六個單項金獎獲得者中脫穎而出,摘取年度總冠軍——科學金獎。黃飛揚摘取2020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年度總冠軍——科學金獎(供圖:深圳中學)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簡稱「丘獎」)於2008年由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發起設立,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及經濟金融建模六個學科,素有「中國青年諾貝爾獎」的美譽。
  • 東潤丘成桐科學獎揭曉 首頒科學金獎
    東潤丘成桐科學獎揭曉 首頒科學金獎 2016-12-17 21:化學金獎、生物金獎、數學金獎、物理金獎獲得者分別來自北京十一學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廣州市第六中學。分量最重的科學金獎由廣東實驗中學學生獲得。  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孔東梅,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等為獲獎學生頒獎。
  • "明天小小科學家"揭曉 業內人士:多給偏遠地區孩子點機會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魏豔)今天下午,第十五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今天下午在京落幕,北京市第四中學學生於惠然憑藉「高精準度和聲編曲軟體的設計與開發」、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孔天煜憑藉「一種基於視頻分析的磁感線測繪方法及其應用」、重慶市巴蜀中學校學生許登欽憑藉「讓話筒遠離嘯叫」的科研項目,榮膺「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並各獲5萬元獎學金
  • 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中科大上榜人數全國第一
    一年一度的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TOP1000榜單出爐,這份由Guide2Research發布的計算機科學家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16人入選力壓清華、北大、浙大等計算機科學強校,高居全國第一!,本科校友入選人數也是全國第一。
  • 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公布,鄭州大學包攬華人第一、大陸第一
    日前,知名機構Guide2Research公布了2020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其中入選的華人學者超140人,中國科學家45人,美國科學家616名,仍然佔據了主導地位。其中科學家韓家煒位於華人科學家之首,世界第三;張宏江為大陸計算機科學家之首,令人驚訝的是兩位頂尖科學家本科竟然畢業於同一所大學,這所大學既非985,也非部屬高校,而是一所省屬211大學,鄭州大學。由此可見鄭州大學人才培養質量之高,下面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兩位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以及鄭州大學的基本情況。
  • 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正式啟動
    安德裡亞·格茲等4位女科學家脫穎而出,成為本年度諾獎的一大亮點,特別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被女科學家包攬。&nbsp&nbsp&nbsp&nbsp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女性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據統計,中國女性科技工作者約佔全國科技工作者總數的40%,在總量和比重上都位居世界前列。
  • 上音學子包攬國家級竹笛大賽專業組別金獎
    2020第五屆北京竹笛邀請賽暨首屆北京簫邀請賽近日落幕,我音民樂系、研究生部、附中竹笛專業學生包攬賽事全部專業組別金獎!左右滑動查看更多陰夢菲(研究生部)分別榮獲「竹笛演奏」和「簫」演奏兩個項目的青年A組(全國11所音樂學院)金獎;沈一容(研究生部)榮獲「竹笛演奏」青年A組(全國11所音樂學院)金獎;高雅(研究生部)榮獲「簫」演奏青年A組(全國11所音樂學院)金獎;沈一容、高雅榮獲此次邀請賽集體組(笛子二重奏)金獎;鄭迪(本科一年級)榮獲「竹笛演奏」青年A組(全國
  • 2019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獲獎名單出爐:上海中學學子獲金獎和優勝獎
    2019年12月14日下午,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院士、中國科學院楊樂院士、美國哈佛大學威爾弗雷德·施密德(Wilfried Schmid)院士等出席頒獎典禮並致辭。
  • 深圳中學科學金獎!2020第13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在清華大學落幕
    來自深圳中學的黃飛揚獲得本屆丘獎化學金獎並從所有單項金獎獲得者中脫穎而出,榮獲最高獎——科學金獎;美國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學(Phillips Exeter Academy)的Lucy Cai獲得丘獎數學金獎;南京外國語學校的郭凱誠、孫昊天、孫雨辰獲得丘獎物理金獎;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黃一帆獲得丘獎生物金獎;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武墨湲獲得丘獎計算機金獎;清華附中國際部的白小舟獲得丘獎經濟金融建模金獎
  • 2019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在清華舉行:四川溫江中學學子獲最高獎
    最終,來自四川省溫江中學的卿慧獲得本屆丘獎物理金獎並從所有單項金獎獲得者中脫穎而出、榮獲最高獎——科學金獎。美國喬特羅斯瑪麗霍爾中學的Ziyan Lei獲得丘獎數學金獎;美國普林斯頓國際數學與科學學院的李松濤獲得丘獎化學金獎;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成果、徐遊新獲得丘獎生物金獎;上海市上海中學的趙海萌獲得丘獎計算機金獎。
  •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之數學科學獎簡介
    至今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已成功舉辦十屆,從單純的數學獎,發展為數學獎、物理獎、化學獎、生物獎及計算機獎並重的知名中學生科技創新類獎項,累計1200餘所學校,5801支隊伍參加,覆蓋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和北美、新加坡等多個海外地區。
  • 華附學子攬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1金2銅3優勝、全國化學奧賽2金1...
    在剛剛結束的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4名學生取得了2金1銀1銅的優異成績,其中古雲天獲總分全國第一。14日舉行的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中,華附共有10支隊伍進入總決賽,奪得「1金2銅3優勝4入圍」,獲獎數量及質量名列全國名校之首。2019年英才計劃選拔中,華附共有5人入選,包攬全省一半名額。
  • 南開學子劉丁菡榮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銅獎!1人連拿3項大獎!
    12月14日,2018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行,在本次比賽中,重慶南開中學高2020級3班劉丁菡同學入圍化學學科全國總決賽,並以學科第三名獲得銅獎。這是劉丁涵同學繼8月取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11月取得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二等獎以來,第三次登上全國性中學生科技比賽領獎臺。同時也是南開學子第三次在國際化科學大賽上展露風採,重慶也僅有南開學生登上了這一大賽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