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2020-12-17 一個人精彩1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

李煜在宋朝建立不久之後便投降,被囚禁在了深宮當中,在這一段無比簡單的日子裡,作出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自己滿腹愁苦之情。其中的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用了擬人和名詞連用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自己內心的孤寂,這種表現手法為後來很多詩人借鑑。

比如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就在名詞的使用和堆砌上和李煜詩中的經典之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將詞人心中孤寂冷清之感描寫的淋漓盡致。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李煜的這首詞,運用了"重疊意象"的手法,開篇第一句就用了"重山"作為起筆,而且還通過"一"和"二"的遞進關係,來表達自己當時的真情實感。

正是因為這樣的寫作手法,在之後的600年中,沒有一人敢仿,因為如此高超的寫作能力,想要模仿,真的是非常的難。

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開篇3個字"山一程",代替了李後主的"一重山",化靜為動,一開篇就驚豔世人。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隨著康熙皇帝出巡,翻山越嶺、登船涉水,一程又一程,一步步的遠離自己的家鄉,白天忙著趕路,這是他為官者的責任,而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便難以入眠,於是心中對家和親人的思念便湧上了心頭。整首詞語言樸素,卻將深切的思念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李煜和納蘭性德這兩位詞界的大神,一個為亡國之君,一個為烏衣承平之少,身份經歷固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縱觀二人之心路歷程、詞作的情感特徵與美感,卻有著諸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均是以其純真、率性的情懷,噴薄出對事物敏銳的感觸,對感情的細膩表達可謂是字字珠璣,聲聲血淚。

這兩位令人嘆服的詞人所作的詞,均被記載在《李煜詞傳》和《納蘭容若詞傳》這兩本書中。

即使已經過去了千年,但是依舊能夠在他們的詞裡面,看到曾經李煜和納蘭容若眼中的此情此景,與他們遙遠而又寂寥的情感惺惺相惜,仿佛他們所經歷的,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深深契合。

《李煜詞傳》以李後主流傳於世的詩詞作為切入點,書中將李煜的從王到囚,愁思百結,以詞為命,以淚書情的一生娓娓道來,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李煜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入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顛峰,愛的痴心。

這套書共有6本,其中還包含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倉央嘉措的詞,可以寬心;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到了浪漫的六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雖然李煜的詩詞是後世文人模仿的熱門,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作為帝王,李煜的政治生活是一出荒謬的悲喜劇。風流才子無心政治,卻陰差陽錯,做了一代君主。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不靠譜」的皇帝,但是在古代文壇,李煜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李煜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句都在寫愁卻沒用一個愁字。這是李煜早期的作品,沒有脫離花間詞的風格,但是它又比一般寫花間詞寫得更加清新。這首詞不像之前李煜寫的其他的詞作一樣,引起了後世名家的模仿,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不好寫。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南唐後主一直是悲情悽厲的代名詞,因此李煜也就成為了哀傷苦楚的別名。我們一般認為李煜的詩詞創作風格是以公元975年作為分水嶺的,時年38歲的李煜兵敗被俘,國破家亡。他前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寫的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所以清新明快,婉約動人。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千百年來,李煜不僅被世人追得很厲害,而且他的作品被無數的後人模仿,不過呢,李煜可謂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我就來挑戰你,讓世人看到我納蘭性德的本領。李煜借這首詞,通過「一」和「二」的遞進關係,依然在表達著自己的哀愁,但是你看,李煜一個「愁」字都沒寫!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納蘭性德模仿後成千古名作,李煜卻為此喪命
    李煜死後千年,無人能出其右,李煜吟出了「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絕美詞句,自此之後,以「春水」表達愁情便成為了大多數詩人的潮流。而「小樓昨夜又東風」。僅是一個「又」字引發出了無限感慨,將傷感之情推向了更濃的境界。引得無數後輩爭相模仿。
  • 小樓昨夜又東風,僅一個「又」字,讓《虞美人》幾乎不可能被超越
    僅是一個「又」字引發出了無限感慨,將傷感之情推向了更濃的境界。多少年來,詩詞作者們不斷模仿,但卻始終處於模仿的境界,「超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寫出那種愁情。圖片來源於網絡:李煜的《虞美人》雖然李煜的眾多詞作被後人模仿,但是有一首卻沒人效仿。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李煜特殊的君主身份,讓他的詞作和尋常人比起來更多了一種家國情懷,尤其是在滅國之後他的作品中更是透露出一種無人可體會的哀愁,這讓後世不少文人騷客都為之拜服,更是爭先模仿。像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喻愁就引領了文人騷客間一種時尚,當他寫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又成為文人之間爭相詠誦的對象,足以見得李煜在詞壇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他對後世詞作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但有一首詞,自李煜寫過後600多年來竟無人效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
  • 納蘭性德最高明的一首詞,開篇就美得令人心醉,其中5字驚豔世人
    世人為他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傷感,希望世間最美的愛情都停留在初見時的美好;為他那句「我是人間惆悵客」斷腸,希望世間有情人都能相守,少受一些相思之苦;為他那句「一生一代一雙人」落淚,希望世間少一些苦命鴛鴦,多一些有情人終成眷屬。
  • 600多年來沒有人敢模仿李煜這個詞
    前言從君王的角度來看,李煜是個失敗,但作為一個詩人,他是成功。如果當時李煜不是晚唐皇帝,而是專注於文學創作,我相信就能橫穿文壇,壓垮著名作家。唐宋時期,有很多有權勢的文人,而李煜在當時相當有名,不亞於大多數著名學者。
  • 納蘭性德最可愛的一首詞,開篇4字就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出神入化
    王國維先生用一句「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來形容納蘭性德,總讓人覺得有些誇張。但細細捋一捋北宋後的文壇,卻又發現此話此真是不假的。納蘭性德,在那個朝代就是完美的代言詞。後世關於容若的影視作品不少,在這些作品中,他被貼上過各種各樣的標籤。
  • 新婚夜,納蘭性德寫首肉麻情詞,開篇7字驚豔世人,堪稱誇妻典範
    而到了明清詩詞,隨著傳奇小說的崛起,其實詩詞的大環境早已不如唐宋年間,所以出名的詩詞大家也沒有幾人,更不要說情詩情詞高手,而這其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的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一生應了八個字,「慧極易傷,情深不壽」,雖然生於名門望族,自幼飽讀詩書,也頗受當時的皇帝賞識。但是在愛情裡,他卻深受折磨。
  • 李煜與納蘭性德,兩大頂級詞人同寫《長相思》,誰更勝一籌?
    南唐後主李煜素有「千古詞帝」之稱,他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後期詞主要反映亡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我們熟知的大多數李煜代表作,都是他的後期作品,比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以及那首驚豔世人的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
  • 納蘭性德洗盡鉛華之作,4句就有3句經典,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至少道出了兩個事實,一個是納蘭性德的詞在當時真的很風靡;另一個是這當真是一個情深不淺的男子,不然心事為何藏得那麼深?作為納蘭家的大公子,納蘭的深情不只是對戀人,更是對朋友,當時京城的才子們都樂意結交他,導致他的門客數量不比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少。對朋友,他一向只有6個字,那就是「然諾重,君須記」,意思是:君子之諾重於天。
  • 納蘭性德為愛妻寫下的情詞,開篇就夠驚豔,最後一句堪稱神來之筆
    正因如此,清初文人納蘭性德就成了詞壇不可忽視的人物。納蘭性德的存在,讓詞這種文學形式在清初迎來了它最後一次輝煌。所謂「家家爭唱飲水詞」,那時納蘭性德每有詞作問世,便傳遍街頭巷尾。只是這樣的名氣並沒有讓納蘭性德從情傷中走出來,他依然沉浸在失去愛妻的悲傷中。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納蘭性德為愛妻盧氏寫下的一首情詞,詞名《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