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欲治國者,先齊其家!為進一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家庭教育宣傳月期間,左權縣婦聯開展「小家傳大愛 共築家國夢」主題宣傳系列活動。
01
王曉宇家庭家風故事
在左權縣遼陽鎮東溝村有這麼一戶家庭,妻子堅守後方,照顧一家老小,丈夫為國戍邊,守護一方平安。這就是東溝村的最美家庭,劉健和王曉宇的家庭。他們家不僅是最美家庭,同時也是東溝村的共產黨員戶、榮耀之家以及星級衛生戶,在全村起著示範引領作用。
妻子,重視學習,尊老愛幼顯美德
王曉宇,女,左權縣東溝村村民,一位普普通通的軍嫂。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王曉宇和劉健結婚後一直和父母一起住,婆婆身體不好,公公又工作在外,不僅在生活上給予照顧,而且積極創造條件讓婆婆享受生活的樂趣,為此給還婆婆報了花戲班。她常跟丈夫說「你安心在部隊工作,我會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孝敬你父母」。多年來,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承諾。陪婆婆逛街購物、逢年過節都會挑選一些禮物送給婆婆,婆婆時常會拿給鄰居炫耀,幸福感滿滿的。她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帶領兒子從小學習國學,教育他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在夫妻言傳身教下,兒子從小就非常懂禮貌,尊重長輩,小小年紀就常常為大人著想,在學校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她精心呵護自己的小家,雖然在她最需要丈夫的時候他,丈夫不在身邊,在她需要安慰的時候,丈夫的聲音卻只能在電話、微信裡,在她最想要依靠時候,他也不會適時地出現,但王曉宇每天與丈夫用電話分享著生活中的喜樂。對王曉宇來說,丈夫事業有成、父母身體健康,兒女健康成長,就是她的全部。正是由於她的關愛、支持、和鼓勵,劉健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部隊工作中,出色的完成了部隊安排的各項任務,並多次受獎。
丈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人民
劉健,男, 2010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現任赤峰市消防支隊特勤中隊裝備技師,中士警銜。任職期間能做到服從命令,忠實履行一名消防員的職責和使命,他一直戰鬥在滅火救援第一線,把8年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無私的奉獻給了赤峰消防特勤事業。在艱苦的訓練場上摸爬滾打,與肆虐的大火拼殺搏鬥,用青春、汗水和熱血保衛著春城人民生活的安寧,體驗著追求理想的艱辛與幸福,展現著自己人生的價值。曾先後參與了全市及自治區內部分地區的多起重特大火災撲救以及化學洩漏等特殊災害事故的處置,屢立戰功。2012被支隊評為優秀士兵, 2014年被支隊記三等功一次,2015年被支隊記紅旗車駕駛員一次,被支隊記個人嘉獎3次。任裝備技師期間被評為全市優秀裝備技師2次。這些榮譽的取得既凝聚著劉健同志多年的心血,更包含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作為軍人丈夫在部隊兢兢業業,作為一名軍人的妻子王曉宇知道,作為軍嫂就意味著犧牲,意味著付出,要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擔,孝敬父母,照顧孩子,做丈夫的堅強後盾,用勤勞、賢惠體現當代軍嫂的傳統美德,用自立自強展現軍嫂的時代風貌,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她知道僅僅自己一家創建成最美家庭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全村人都參與了,整個村才會更文明、和諧。她以身作則,平日裡勤儉持家,團結鄰裡,尊老愛幼,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影響著周圍的家庭,成為村民學習的典範。
他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最恩愛的夫妻。他們互相成就、互相幫助,互敬互愛,用自己真誠的方式攜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
02
李愛萍家庭家風故事
家風家教是立家之本。古往今來無數無數事實證明,大篇大篇的家風家教理論,已有專家學者系統研究並著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風家教是家庭中的一個系統工程,一以貫之。因家因人因事而宜。讀好書、學好人是我家庭的一條紅線,貫穿家庭教育的自始至終。家風家教不只是喊喊口號談談理論就能解決的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問題;更不是一個模式就能管到底的簡單問題。做起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談談我的家庭歷程,並非做的完美。
從四方面概括一下,分享給大家。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結婚成家開始撐起新家庭的框架,如(房子)形。從此養兒育女,為人父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給孩子今後的人生奠定著行為習慣的基礎,把握著孩子成長的左右。夫妻之間:1、結婚後我倆就有個約定: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說傷害感情的過頭話。2、相互尊重,不分高低,平等對待,不存在誰管住誰、誰怕誰的問題,更沒有口舌交戰,拳打腳踢,暴風驟雨。但並不是家庭中沒有任何矛盾與不愉快的事情。如果遇到問題怎麼樣處理解決呢?例一、我在學校工作,帶畢業班,忙,累,有時心情不好。3、陪伴孩子讀書。例二、暑假院子裡燈下讀書。例三、夫妻相互之間感覺有溝通不暢,就各自檢討。4、在孩子面前相互檢討各自的不足。
二、細微之處見真功。
家庭中的事情柴、米、油、鹽、醬、醋、茶,育兒、養老、工作忙,雜亂無章。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表面看沒有什麼大道理可講,但正家風、嚴家教的原則確實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要從細微細小處抓起,要用你的行為舉止影響孩子,要用語言的魅力感染孩子,要用你的情感神態啟發孩子。生活儉樸、不講排場;勤於動手、感受生活的樂趣;明辨是非標準,知道什麼是醜惡,什麼是善美。
隨時隨地適時引導。過大年吃好的、穿好的,壓歲錢隨便花,這是傳統的年味,特色。但掌控不好,會帶給孩子負面影響,如何掌控這個局面。我倆就決定改變一下過年吃、穿、花的老習慣。例四、其中有幾年過年全家不做新衣服,但要穿的衣服洗淨整燙,舊衣裳翻新,大改小,長改短。重新搭配,穿出一種新感覺。例五、壓歲錢做為下學期獎勵經費,然後給孩子們講清這個道理。平時也非常注意制止亂花錢習慣,80元給他們買的東西,告說是20元,在孩子面前既不誇富又不小氣,淡化金錢的誘惑。例六、想吃大街上賣的羊肉串、烤餅。爸爸就在過年的早上利用院子裡的小火自己燒烤。邊吃邊聊,意在其中,樂在其中,感受家庭溫暖及父愛。
三、在對的時段做對的事情。
正家風、嚴家教方法很重要,孩子們最不願意大人嘮叨,有些教育也不一定理解認識,孩子大了認為你落伍了,有些牴觸情緒,所以要找對適當的方法和恰當的時機。例七、掌握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①大一學開車,②該用的東西要用到 ,買電腦、買手機。例八、開好家庭會 A、寒暑假末要開收心會;小學——高中階段要求過好學習關。 B、唐山會議——擇偶標準德才、帥才、錢財、幹才如何選擇 C、海南會議——確立工作環境與各自的適應,確定發展方向 D、左權會議——培養下一代的專題大討論,培養貴族精神,即:行為習慣的養成要規範;生活能力的培養要獨立;處人處事要大氣;知識淵博要讀書,每個家庭要有書房。
四、家風家教在愛和包容中進行。
家風家教在愛和包容中進行,在家庭中一切問題都從愛心出發,不管對與錯,好與壞都要接納包容。例九、兒子上高中以前很規範,因一件小事影響到學習。高中一年級下學期騎摩託意外受傷——休學——厭學——轉學三次——考入太原理工大學攝影專業。考進正規大學方方面面突飛猛進。大三西藏採風攝影后在太原參加3個攝影作品展。大學畢業作品創作回來左權與盲宣隊下鄉同吃同住兩個星期,拍攝了盲宣隊的系列優秀作品——太行山上的奇葩,他的畢業作品在山西日報整版刊登。和盲人結下了很深的情感,盲宣隊所有成員都很關注我兒子的發展。最重要的是體會到了人生的滋味,受益匪淺,為畢業後走向社會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礎。
五、融入社會大家庭。
家風家教不是孤立的,是與社會大家庭相融的。從小樹立為人處事的正確觀,如集體觀念,家庭意識。凡是都要著眼大局,著手細節。講奉獻、講禮貌、講道德、講文明,按老百姓的話說,要懂事,有眼色,會說話會辦事。家庭每個成員不單是在家裡能快樂相處,更重要的是能快樂地融入到社會這個大家庭中。處人不要私心,不佔便宜,吃虧是福。處事手腳勤快,多做事,能奉獻。現在三個家庭都是快樂的幸福的小家庭。每家兩個孩子,6個中最大的8歲,最小1歲半。大女兒英國留學,不想回國,畢業後入職德國西門子公司北京總部,準備留在德國工作,對於這件事我倆堅決反對,她本人考慮語言溝通不是問題。但我倆考慮的是你為誰做貢獻的問題。父母養育了你,祖國培養了你,你去外國賣力,不同意。現在深圳華為工作,二女兒在深圳的香港利豐公司工作,兒子在山西省科協。在兒子和兒媳的策劃協助下左權三星製衣公司在太原創建電子商務公司,把左權小花戲服裝,將軍虎系列手工藝品推向全國,去年底三星私人定製已上線。最後用我二女兒一句話結束。「爸爸媽媽我覺的你倆教育我們最大成就不僅是考上了三所211重點大學,更重要的是我們培養積極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我們是充滿正能量的一家人,我們形成的氣場相當強大。」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很快樂、開心、陽光。
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