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指標體系共由兩級指標構成,其中一級指標為知名度、傳播度、參與度、融合度、服務度與轉化度,六大指標下共設28個二級指標。 本文圖片 上觀新聞客戶端
上觀新聞客戶端5月18日消息,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博物館,作為貯存和收藏各種自然、科學與文學珍品、趣物或藝術品的場所,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等相關服務,是展示人類文明的一個窗口。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博物館(紀念館)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數量已達到142家,集革命紀念、歷史文化、行業主題於一城。
當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和國內公眾走入博物館,代表城市精神與文化內涵的博物館究竟社會影響力幾何?在哪些方面具有吸引觀眾的優勢?在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未來又有哪些可以改進和完善之處?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夏雨告訴記者,國內外對博物館影響力的評估有多種方式,如博物館對GDP、就業、稅收的貢獻,它的收入水平、文化影響力等等,但總體上比較多的評估還是偏向於經濟層面。從博物館本身看,它是面向大眾的,擔負著引領公眾回溯歷史與文明、體味知識與藝術的獨特功能,需要綜合考慮其在文化、社會與觀眾層面的影響力指標,尤其要關注各種媒體對博物館的反映和評價。
為此,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與上海雲邑大數據科技中心合作,以2019年的全網大數據為基礎,通過自動化採集、指標確立、權重計算等方法,對上海市142家博物館設計了社會影響力指標體系,並編制發布「2020年上海市博物館社會影響力指數(MII)」,這在全國亦屬首次。
該指標體系共由兩級指標構成,其中一級指標為知名度、傳播度、參與度、融合度、服務度與轉化度,六大指標下共設28個二級指標。指數的數據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一類為自動化全網採集,如博物館的官方微博、微信內容、以大眾點評為代表的旅行類社交點評平臺上的評價內容等;二類為資料庫調用,如外省市媒體報導量、國家級媒體報導量、本地媒體報導量、境外媒體報導量等;三類為博物館實際的硬體設施、博物館等級的客觀統計等。
夏雨表示,「知名度」作為博物館的社會知曉程度。確定一個官方數據指標及五個搜索數量作為判定知名度的依據。「傳播度」被用來衡量其傳播的廣度及深度,由四個博物館主體自發傳播維度構成。「參與度」主要考察公眾對該博物館的意見、建議、喜好程度、參觀頻次等。「融合度」主要測量博物館與社會和市場的互動能力。「服務度」主要比較該博物館硬體的便利性及服務性,包含「停車便利性」等九個二級指標。「轉化度」測量博物館在文化市場上的產業鏈延伸能力,即能否設計並生產文創產品幫助其擴大IP影響力,下設四個二級指標。
該指數的算法為,一是確定指標數據維度,分類聚合成更高級的維度,通過加權求和的方法得到對應分數。二是確定各級維度中數據指標的相對權重,其後根據示例數據得到的標準化數據,最終確定每個數據指標的絕對權重。三是經過指標確定、明確算法、權重計算後,經加權求和,形成博物館社會影響力指數。
一、上海市博物館社會影響力前50名夏雨分析,前10名的博物館有以下特點:
1.上海科技館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它全年參觀人數超過400萬;在大眾點評、美團等網絡評價平臺上共有近9萬條遊客評價;參觀者都願意在科技館打卡,分享在科技館的所見所聞,在傳播度、參與度與融合度上均排名第1位。
2.上海博物館的優勢體現在知名度上。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不論是在海外發文數上,還是國內媒體的報導量,都領先於其他博物館。海內外媒體對上海博物館的高關注,為它帶來了較高知名度,上海博物館在知名度單項排名上得分最高。
3.上海電影博物館是座「網紅博物館」,是榜單中排名最高的社會投資型博物館。在大眾點評、美團等主流生活信息平臺上共有近20000條各種打卡推薦,且正面評價比例很高,在多個平臺得到滿分及「五星好評」;其在各類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活躍表現,也為其傳播度獲得單項第5名打下良好的基礎。
4.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作為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在2015年開館以來的五年間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吸引公眾參與方面摘得第2名,在大眾點評、攜程等生活方式平臺上的評價數量超6萬條。
5.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黨的誕生地紀念館,一大會址紀念館有特殊的政治內涵,也是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的報導重點,其國內主流媒體宣發量近千篇,在142家博物館單位中位列第2,其傳播度、知名度單項排名分別高居第3、6位。
6.上海玻璃博物館作為一家主題博物館,在藏品積累方面與上海博物館不可同日而語,在遊客數量上也很難與上海科技館相提並論,但玻璃博物館主打「玻璃」這一特色,建設多元化自媒體平臺,拉近與年輕受眾的距離。在前10名中,其海外發文量位列第3;而微博發文量則居第1。善用社交化平臺、自媒體的玻璃博物館與大眾形成了良好互動,並藉此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其在融合度、參與度上分列第3、7位。
7.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重新開館至今,在2018至2019年間迎來了一批報導熱潮,其海外發文數量過百,國內外省市媒體相關報導量達50篇,為其海內外知名度帶來大幅提升,在知名度單項排名中居於第4位。
8.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是排名最高的名人故居紀念館,融合度是其最大的亮點。儘管該館的傳播度和參與度單項排名位列10名以外,但融合度為單項排名第6,具體表現為宋慶齡故居紀念館是國家4A級景區,其在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經營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較高認可。
9.上海汽車博物館憑藉其在參與度上的出色表現而躋身前10:在一些生活社交平臺中,上海汽車博物館有著非常高的熱度。汽車工業一直以來都是上海重要的經濟名片之一,汽車文化的研究與傳播也由此盛行,各地汽車愛好者慕名而來,專程「打卡」這座全國最早的專業汽車博物館。
10.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在知名度單項中排名第5。2019年,與四行倉庫聯繫緊密的影視劇前期宣傳力度大,吸引了各路媒體關注,在海內外引起廣泛討論。許多人在通過影片了解抗戰歷史的同時,也由此知道了上海唯一的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的存在。
二、六類一級指標前10名的博物館除按總分排列外,還分別對6個一級指標的得分作了排名。
1. 知名度前10名
2. 傳播度前10名
3. 參與度前10名
4. 融合度前10名
5. 服務度前10名
6. 轉化度前10名
三、3大類博物館前10名排序將142家博物館分為「革命紀念類」「歷史文化類」和「行業主題類」三種,它們的前10名分別為:
1. 革命紀念類前10名
2. 歷史文化類前10名
3. 行業主題類前10名
四、社會投資的博物館前10名排序近年來,在政府財政資金相對有限的背景下,發揮社會力量建設博物館,越來越成為國家鼓勵的方向。將社會資本引入,既有助於解決資金難題,推動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又對增強博物館與市場的銜接並提升其運營水平大有裨益。
(原題為《上海現有142家博物館,你知道社會影響力排前10名的是哪幾家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