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兩種行為讓父母頭疼,殊不知這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不高興

2020-09-15 牛小姐的育兒頻道

養孩子真的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不管是誰,只要當了父母,似乎都有了無盡的煩心事。孩子調皮了,父母鬧心;而孩子太安靜,父母可能會擔心。總之,就是有操不完的心。但其實這也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父母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很焦慮,說實在的,有點杞人憂天了,例如朋友小金。

話說小金的兒子凡凡今年7歲了,俗話說這是個狗都嫌的年齡,這話用在凡凡身上真的是不假。這孩子自從能走路開始就不閒著,整天爬高上低的,沒有個消停的時候,把小金累得不輕。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也經常被別人投訴,說他帶著別的小朋友闖禍。

在家裡的時候,不是玩家裡的電視就是爸爸媽媽的電腦,總之對什麼都好奇,恨不得把這個家都給拆了!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去接孩子,小金也總是聽到老師投訴,說孩子怎麼調皮,今天又闖了什麼禍。時間久了,害的小金都不敢去幼兒園接孩子了,生怕再被老師投訴。

總之,提起這個兒子,小金是頭疼的不行。但是在上了小學之後,小金的兒子成績一直很好,還在老師的鼓勵下,得了個機器人的大獎。這一切都說明,其實孩子調皮根本不是事,這是聰明的表現,只要引導有方,其實孩子能非常優秀。

所以說,孩子的有些行為也許在家長看來很頭疼,但是其實是他聰明的表現,例如這兩種:

1、調皮

調皮的孩子確實大人都覺得不好管,有點頭疼。但是調皮的孩子同樣內心的想法比較多,他們總是對現實環境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而這些正是發明創造的來源。所有說調皮的孩子往往是很聰明的,家長們就別再著急了。

但是,凡事都有個度,孩子調皮父母也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孩子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正確的地方,不然等孩子將來成人之後,可能你會後悔。

2、愛說話

還有一種孩子平時有很多話說,總是喋喋不休,讓父母真感覺到煩。但是,家長卻沒想到,愛講話的孩子他們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他們能夠很快把自己心裡想說的話用語言表達出來,這也是其智商超群的表現。

假如家裡有這樣的孩子,那家長就不用擔心他的語文水平和寫作文的能力,在學習上也很有成為學霸的潛力,家長可以省好多心。

不過呢,小編還想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孩子的智商其實還是來自父母。只要父母的智商高,那孩子當然就聰明了。但是,父母也別忘了,聰明固然是優勢,但後天的教育更加重要。否則,再聰明的人,假如說你讓他什麼都不學的話,那將來長大也和一般人差不多了。

最後呢,小編想問,你家孩子都有哪些讓你頭疼的表現?你覺得他的這些行為讓人煩嗎?你有沒有想過他其實很聰明呢?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行為讓人很頭疼,家長別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對於鋼鏰的這種行為,很多家長都會發火,累了一天,一進家,好好的地面亂七八糟,心情基本都會糟糕。其實,家長們先別急著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還有很多讓家長「生氣」的行為,都是如此呢。讓家長生氣行為一:孩子亂扔東西,拆了東西零件亂扔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拿起物品就會到處亂丟,有時候甚至把他的玩具丟得滿屋子都是,還有的孩子拿起一個物品,然後拆開,零件丟得到處都是,家長一天天跟在娃屁股後面,收拾都收拾不完,大呼:「太累了!」
  • 清華校長直言:這類孩子看似聰明,將來大多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關鍵是,孩子平時特別喜歡"哄"大人,每次想要什麼東西,都會想方設法地讓爸媽給自己買,甚至還會說很多"甜言蜜語",把爸媽哄的很高興。鄰居見了孩子這樣,都誇他聰明,可是這個娃平時看似表現很不錯,可在生活中卻有不少令人頭疼的地方。小偉在家裡最大的問題就是懶,每次都巧舌如簧地為不幹活。作業忘記做了,也總是會給只找各種理由。
  • 這3類孩子小時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瞎高興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都會有的想法,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天生聰明。不聰明可以靠教育解決,因此很多父母都會主動教育孩子,讓孩子比同齡人學到更多的東西,因此這部分孩子會得到很多大人的誇獎。
  • 孩子這3種「討人嫌」的行為,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家長不用頭疼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永遠天真可愛,但是很多家長有了孩子之後,發現隨著孩子年齡一天天長大,他開始脫離掌控,總是做出一些讓人頭疼不已的行為,如翻箱倒櫃、不聽嘮叨、亂摔東西,甚至有時候還會跟父母頂嘴,但根據研究發現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家長不應該感到開心。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活寶」任誰都會頭疼不已。
  • 孩子這兩種「節儉」的行為,是小家子氣的表現,父母別覺得是好事
    但是,孩子年齡還小,父母教他們節儉,他們可能誤把一些小家子氣的行為,當成是節儉,變成了金錢的奴隸,不小心影響了人際關係,也影響了個人前程。父母平時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這兩種「節儉」的行為,是小家子氣的表現,別覺得是好事,早點幫孩子糾正,別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混淆了「節儉」和「小家子氣」。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再瞎高興了
    當今社會望子成龍的家長可以說是越來越多,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家孩子將來沒有出息,但是正是家長的這種心理,會導致家長將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給當成聰明、有出息的表現,對此而盲目高興。,只要自己孩子不吃虧,其他的事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殊不知自己的這种放縱,正是為孩子將來吃大虧埋下伏筆,正所謂「佔小便宜、吃大虧」,小時候佔便宜頂多就是小朋友不願意和你玩,但是長大後仍然到處佔便宜,那麼工作、生活處處都會受到打擊。
  • 這幾類孩子有可能是「假聰明」,家長別高興太早,將來後悔的是你
    父母對孩子一般都會抱有非常高的期望,每個家長肯定都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所成績,對於聰明的孩子,大家也會感到非常喜歡。孩子總喜歡在大人面前表現小剛現在已經上五年級了,在班裡面深受老師的喜愛,很多家長都告訴孩子要向小剛學習,小雨的媽媽也是如此,這天家長會回家之後,媽媽就稱老師又表揚小剛了。小雨卻告訴媽媽:「同學們都不喜歡小剛,他總是當著老師面表現,等老師走了之後完全就不一樣了。」
  • 聰明的寶寶都難帶?孩子有這3個表現說明他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
    孩子難帶,家長需要多一點耐心,聰明的孩子都與眾不同,都不好帶,當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時,家長不要生氣,不要煩惱,家長該高興才對。學生:這也不正確。黑暗也是不存在的。黑暗實質上是缺少光。人應該研究光,而非黑暗。邪惡並不存在,它就好像是黑暗與寒冷。上帝沒有創造邪惡,邪惡只是人在缺少對上帝愛時的一種狀態。
  • 2歲內孩子有這3種行為,代表他正在「變聰明」,父母別瞎制止
    ,而自己又重新回到工作中,但孩子不到兩歲的時候,婆婆就表示帶不下去了,帶個孩子實在是太累了。從那之後玲玲方才懂得當媽的不容易,決心全職在家帶孩子,不過玲玲的兒子這種表現並非是調皮搗蛋,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都有的正常行為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千萬不要發愁,而是應該高興,因為這說明他正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瞎制止。
  • 這3種孩子看似聰明,長大以後多半「泯然眾人」,別高興太早
    種孩子看似聰明,長大以後多半「泯然眾人」,別高興太早我們確實看到很多孩子很聰明,但是孩子是真的聰明還是看似聰明呢,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這3種孩子確實是看著聰明,長大以後多半「泯然眾人」。這個行為更準確的定義是「偷」。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的去引導孩子,孩子早晚會犯錯誤,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 有這幾個行為的孩子,說明他很聰明,很多家長卻誤以為是"缺點"
    很多家長對如此頑皮的孩子感到頭疼,通常用責罵、懲罰的吼叫方式來制止孩子。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那麼過分,其實很多錯誤是可以原諒的,可以讓孩子自行承擔後果,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這樣也是可行的。打個比喻,孩子摔碎了東西,要賠錢,可以替孩子出,然後告訴孩子這是借給他的,需要從以後的零花錢中扣除。吃一斤長一智,慢慢的孩子也就知道犯錯自己需要承擔後果了。
  • 孩子身上這幾個「怪癖」,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每一個天生聰明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往往都會表現出一些怪癖,父母平時一定要細心觀察好好培養,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無知,鬼點子特別多,總喜歡霍霍人,大多數人都討厭這樣的孩子,但不得不承認,這類孩子往往比那些老實巴交的孩子要聰明的多,這類孩子多半都是孩子王。
  • 寶寶4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其實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多心
    導讀:寶寶4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其實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多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4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其實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多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檔節目中直言:家裡只要有孩子的,千萬不能對他百依百順,逆子都是被家長寵出來的,這句話真的是令我記憶猶新,給我很大的啟發,教育孩子我們不要過度寵溺,而是幫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你爸你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有出息」,同時也將自己的期望都託付孩子身上,其實這很好理解,畢竟,每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孩子的這3種「怪癖」,其實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能夠發現孩子的一些「怪癖」,對此家長總是氣憤不已,但是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有這類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容易有出息,其實這主要是我們總以承認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怪癖」、臭毛病等等都是「雙商」高的表現,而家長因為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所以往往會選擇盲目制止
  • 孩子這3個行為不是「缺點」,而是聰明的表現,家長不要誤會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畢竟,我們都不希望養出個「笨」孩子,帶著聰明的孩子出門,父母臉上也會有光,相反,如果孩子有些行為看起來很不好,很容易被家長們糾正,其實這是不對的,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從小就鞥看出來,而孩子身上的「缺點」,也有可能是正常的發育信號,家長們可不要隨意阻止。
  • 孩子早期有這些"討厭"行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別埋沒
    其實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在幾個月大甚至1歲的時候都會有這些&34;,作為家長我們非常討厭這些行為,但恰恰是這些行為,在幫助我們的孩子悄悄的感知周圍的一切,去探索去發現,去豐富刺激孩子神經元的發展,促進我們孩子的整體身體機能的發展。家長不知道這些隱藏的秘密,去阻止孩子,恰恰&34;了孩子探索發現看世界的媒介,阻止孩子腦部及大運動發育,自然也無法培養出聰明的寶寶。
  • 這3種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家裡面有孩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由父母「寵出來」的。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貧窮。這都是靠努力才能夠達成的,但誘導人不努力的方式遠比努力的多。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1、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因為各種生活誘惑,從而導致在學習和興趣上產生了失衡。在幼兒時期,孩子喜歡零食和玩耍,而當家長想要讓孩子學習一些有意義的東西時,孩子就會開始排斥。即使家長嚴厲的要求孩子這樣做,但往往會發現反而孩子變得心不在焉起來了。至此,家長就會把這種不認真的行為歸結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