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的地漏被水泥堵上了,下水管道也被拆除了。
這幾天陰雨連綿,鄞州區中河街道格蘭雲天小區一期53號樓業主們十分犯愁,二樓露天平臺積水嚴重,他們出入家門都要蹚水。而造成積水出不去的原因,竟然是地漏下水管道被拆除了。
「因為樓下商鋪裝修,發現滲水,房東叫物業公司處理,結果中建物業就乾脆把下水管給拆了!」業主們氣憤地說,發現這個問題一個月來,他們向物業、居委會、街道等多方反映,但至今也沒有處理好。
業主們發愁 陰雨天出入家門都要蹚水
12月22日,冷嗖嗖的天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記者來到鄞州區中河街道格蘭雲天小區一期。當記者來到53號樓,跟著業主走到二樓平臺時看到,這個入戶平臺,積了一大攤水,面積有四五平方米,要想走過去,必須得蹚水。
積水約有3釐米深,記者看到旁邊放著一把掃帚,為了方便出入,60多歲的業主楊大媽每到下雨積水時,就拿掃帚掃水。
53號樓一樓是商鋪,二、三樓是住宅,因為沒有電梯,業主們出入都要通過這處露天平臺。可是從今年11月底開始,一下雨平臺就積水。
為什麼平臺會積水?原來是地漏被堵住了,下水管道被拆除了。「你看,這個地漏不能下水,被堵住了!」業主蔡先生指著積水處的一個地漏說,房子在建造的時候這裡就設計安裝了地漏以及引水管道,但是現在被拆除了,地漏也被水泥堵上了。
樓下商鋪滲水 物業索性把樓上下水管道拆了?
記者隨後來到樓下的商鋪查看,這間商鋪目前正在裝修之中,積水平臺的樓下,正好是商鋪裡靠西南角的一個房間,目前牆麵粉刷已經做好了。
「二樓平臺的地漏下,本來有一根下水管道,與旁邊的總管連接,這樣積水就有出處了,可現在被拆了。」小區業主告訴記者,以前積水都能通過下水道流出,到了今年11月底,大家發現積水流不出去了,仔細一看,是地漏堵了,再到樓下商鋪查看,竟發現下水管道也被拆了。
「這處下水管道是原來建築設計就有的,屬於小區公共設施,怎麼可以私自拆除呢?」業主向物業公司反映,物業公司說是因為樓下商鋪樓頂漏水,叫他們處理,他們就把下水管道拆了。
為了解決積水問題,中建物業工作人員還試圖對平臺進行開槽引水,並已經在花崗巖地磚上割了兩道線準備開槽,但被業主制止;物業又提出外牆開洞向外排水的方案,但業主也都不同意。
「建築原有的下水管道設計,本來就不應該改變,這是違反相關法規的。通過開槽引水,水還是會流到樓道裡,造成樓道積水;而開牆排水,對承重梁和牆面又會造成傷害,不安全。」業主表示,應該恢復地漏和下水道原有的設計安裝。
為了解決問題,從今年11月底開始,業主們向物業、居委會、街道以及住建部門等多方反映。可是一個月下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業主們想不通,物業修理漏水問題,怎麼可以將公共下水管道也拆了?
物業承認拆下水管道 願意配合業主解決問題
寧波中建物業管理公司格蘭雲天物業服務中心負責工程維修的王先生表示,樓下商鋪反映頂板滲水,物業維修時將滲水處的花崗巖重新鋪過了,但下水管接口旁邊也漏水,所以就把下水管道拆了,把地漏也堵住了。
「如果業主不接受通過其他排水方式解決,我們恢復原狀也可以。」王先生說。
中建物業格蘭雲天服務中心趙主任說,物業修漏水沒有錯,但拆了公共下水管道確實不對。他表示願意配合業主解決問題。
業主蔡先生表示,大家首先是要求恢復原狀,但如果物業和商鋪有更好的辦法,比如裝雨篷,也不是不行,但要相關部門同意,不會變成違建被拆除,保證其使用長久性,那業主也能接受,「總之,希望儘快解決問題!」
記者 陳善君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