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們就有防空飛彈,為什麼20年後才給軍艦裝配,真相很殘酷

2020-12-17 老特有話說

在前段時間,054A型護衛艦時隔兩年之後,再度開啟下餃子模式。對此很多軍事專家解釋成,054A型雖然是護衛艦,但在區域防空性能上,不輸專業驅逐艦!在建造難度上,054A型護衛艦明顯更低。對此有老軍迷感嘆,如果中國上世紀60年代,有類似054A這樣的護衛艦,那該有多好啊。

對此很多軍迷都提出疑問,上世紀60年代,中國不是有紅旗-2地空飛彈嗎?該型飛彈還擊落了過美國U-2高空偵查機。既然有性能如此強悍的地空飛彈,為什麼不能用在當時的軍艦上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做一個詳細解答。

首先紅旗-2地空飛彈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薩姆-2地空飛彈。而薩姆-2地空飛彈,是蘇聯研製的,第一代全天候,中、高空地對空飛彈。該型飛彈採用兩級火箭發動機,第一級為固體推進劑,第二級為液體推進劑。兩級推進設計,也使得薩姆-2擁有32公裡的射高。

在當時,這款地對空飛彈成為中國國防利器,建立無數功勳,守衛祖國領空。然而薩姆-2地空飛彈彈長超過10米,算上發射架高度,總高度可達13米!如此高的高度,如果將它放到艦船上,勢必會影響船支重心,使其發生重心偏移,嚴重時可以導致船支傾覆。

當時中國海軍裝備的軍艦,還以護衛艦和排水量5000噸左右的051驅逐艦為主。無論是護衛艦還是驅逐艦,都無法滿足薩姆-2地空飛彈上艦的需求。而在薩姆-2飛彈的故鄉,也就是蘇聯,當時蘇聯海軍也想將這款飛彈裝到軍艦上,然而測試了半天,只有捷爾任斯基號巡洋艦勉強可以在艦橋前方安裝一套,兩聯裝發射架。

而且由於薩姆-2飛彈彈體太長,捷爾任斯基號巡洋艦隻能帶彈20發,真打起來,恐怕20發飛彈完全不夠用,考慮到捷爾任斯基號巡洋艦排水量達到驚人的1.6萬噸!(比055大型驅逐艦排水量還多6000噸)即便是到了今天,中國海軍恐怕也沒有能裝下薩姆-2防空飛彈的軍艦。

更何況軍艦防空不同於地面防空,軍艦防空面對的敵機往往飛行高度不會太高。所以軍艦防空飛彈一般都比較小型,其次軍艦區域防空講究數量和質量並重,也就是說,軍艦防空飛彈需要同時升空多枚,才能起到攔截作用。所以像海防型薩姆-2那樣兩聯裝,真打起仗來,恐怕沒等重新裝彈,就被摧毀了。能起到作用非常有限。

在確定地空飛彈上艦行不通後,中國軍方開啟了自家軍艦防空武器研發之路。這一研發就是20多年,期間列裝了紅旗61型防空飛彈,這樣的奇葩。最終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防空飛彈。中國海軍等這一天真的等的太久了。

雖然期間我們走了很多彎路,但我們最終都堅持了下來,如今的中國海軍,已經擁有多艘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軍艦,這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相關焦點

  • 60年代我們就有防空飛彈,為什麼20年後才給軍艦裝配
    對此很多軍事專家解釋成,054A型雖然是護衛艦,但在區域防空性能上,不輸專業驅逐艦!在建造難度上,054A型護衛艦明顯更低。對此有老軍迷感嘆,如果中國上世紀60年代,有類似054A這樣的護衛艦,那該有多好啊。
  • 踢館:60年代我們就能造地空飛彈,為何不直接搬到船上搞防空?
    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問:堂主閣下,我國驅護艦長期沒裝防空飛彈是怎麼回事?記得直到90年代中期,才開始裝備法國引進的「海響尾蛇」,90年代末才開始裝備中程艦空飛彈。
  • 法國「經典」奇葩巡洋艦——「頂個球」的絮弗倫號防空巡洋艦
    45型驅逐艦一直有軍迷喜歡稱英國45級驅逐艦是「頂個球」,當然不是說它性能頂個球,因為它外形確實是「頂個球」,45頭上的大球是桑普森相控陣雷達,不過我們今天不談45,我們今天來看頂更大一個球的「絮弗倫」 號防空巡洋艦,它奇葩的外觀堪稱冷戰時代法國軍艦的 「經典」。
  • 俄羅斯最先進軍艦部署黑海,可攜帶多種類型飛彈
    該媒體稱,為部署該軍艦,黑海艦隊正在對基地沿岸的碼頭、修理廠、軍火庫等設施進行升級。有軍事專家表示,22350護衛艦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軍艦,可攜帶口徑巡航飛彈和鋯石高超聲速飛彈,部署到黑海艦隊後,將成為黑海地區的重要威懾力量。補充黑海艦隊實力即將部署到黑海艦隊的22350護衛艦是剛剛完成國家測試的2號艦「卡薩託諾夫海軍元帥號」。
  • 踢館:50年代的蘇聯飛彈艦就能當航母殺手,為何後來的現代級反而不...
    大人,時代變了…… 58型(肯達級),1134型(克列斯塔1級)這些軍艦服役的五六十年代,他們用的飛彈還是P35反艦飛彈,這是一種亞音速飛行的反艦飛彈,而且為了省油,飛彈在射程中的大部分時間會以6000米左右的巡航高度接近目標,直到最後幾十公裡才降低高度到幾百米,這基本上就是個遙控飛機嘛……
  • 臺灣展出"輕型巡防艦" 防空飛彈發射架咋這麼奇葩?
    」將是20年來臺灣重拾「二級護衛艦」彌補臺灣海軍缺失的重要舉措。「海劍2」改裝自「天劍2」空空飛彈,這是臺灣在80年代研發F-CK-1「經國」戰鬥機時,配套進行的中程空空飛彈「天劍計劃」的第二個產物(第一個產物是「天劍1」型紅外製導格鬥彈)。「天劍2」空空飛彈彈長3.6米,直徑190毫米,基本與美國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的規格相仿,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前後雙四穩定翼設計,中段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基本型射程約50到60公裡,發展型可達80公裡。
  • 一枚防空飛彈在賽普勒斯上空爆炸 哪兒來的
    視頻截圖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凌晨1時左右,賽普勒斯首都尼科西亞東北大約20公裡的山區上空傳出爆炸聲;美聯社報導,多塊疑似飛彈碎片落入多座村莊。賽普勒斯媒體報導,當地居民看到空中一道閃光,隨後傳來爆炸聲;當局疏散一些居民。賽普勒斯北部由土族控制。
  • 臺灣計劃對現役2艘潛艇裝配「魚叉」反艦飛彈
    本周《簡氏防禦周刊》指出,臺灣海軍為提升海域作戰性能,將對兩艘現役潛艇裝配新型「魚叉」反艦飛彈。這兩艘潛艇分別是「海龍」、「海虎」改良旗魚級潛艇。  面對中國軍事實力日益強大,軍事分析專家認為臺灣現有防禦體系存在著許多漏洞與不足。
  • 50個連共6千枚飛彈 臺灣防空飛彈部署在哪?(圖)
    對此,臺軍的很多將領則認為臺軍已經建立起了遠、中、近和高、中、低相結合的三道防空火力網,其防空飛彈密度在世界上能排得上前三名,部署情況也比美國認為的要好得多。  飛彈品種雜亂  1957年,臺灣空軍裝備了第一枚美制「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次年10月,臺軍的第一支防空飛彈部隊建立。
  • 不打飛機追軍艦?看斜槓青年「艦空飛彈」是如何兼職「反艦」的
    英雄被時光淹沒,前浪被後浪拍死,曾經叱吒大洋,大艦巨炮互懟的海戰方式,也變成超視距的飛彈互扔,而且這些飛彈之中也不乏斜槓青年。本期武研社,哈雷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黃銅騎士(Talos):在艦空飛彈領域稱得上爺爺輩正因如此,美國人又動起了歪腦筋,想測試下「黃銅騎士」的反艦能力。然後...他們就真的做了。1968年,美國海軍專門組織了一場實驗,以驗證防空飛彈的「反艦」能力。
  • 飛蠓進化論:中國FM90防空飛彈分析
    FM-80是中國在法國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基礎上逆向仿製生產的外貿近程防空反導系統,中國對應的裝備型號是(海)紅旗-7。法國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是從1964年為滿足南非軍火需求開始研製的,研製成功後於1971年裝備南非部隊代號「仙人掌」,於1978年裝備法國部隊代號「響尾蛇」。此後經過多年發展,響尾蛇/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成為國際軍火市場的熱門產品。
  • 軍艦系列 拿走不謝
    我們的近代海軍起步比較晚,航母也是進幾年才開始使用,遼寧號前身,瓦良格號回國之路也是充滿艱辛,好在我們終於開啟了航母戰鬥群的建造航行史。地球上最廣銀的除了天空就是海洋了。在海上有一支勁旅,這是保家衛國,震懾豪強的必要條件。軍艦,又稱海軍艦艇,可以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是在海上執行戰鬥任務的船舶。
  • 與艦隊區域防空有啥關係?是一一對應的嗎?
    自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提康德羅加」級CG-47艦上安裝了「宙斯盾」系統之後,人們就習慣將帶有四面大型相控陣雷達的防空艦艇稱為「神盾」艦。就像當年英國的「無畏」級戰列艦後,人們把類似的戰艦統稱為「無畏艦」一樣。
  • 「中國軍艦不行」被狂打臉後,他們又渲染「中國海軍人不行」
    五角大樓說,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海軍,包過超過130艘大型水面戰艦在內,約有350艘軍艦和艦艇。相對而言,2020年美國海軍只有約293艘戰艦。但有些「軍事專家」認為,中國海軍拚命造船,對艦隊訓練、戰鬥能力甚至維修都有長期影響。《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說,單在10年內就增加近100艘現代軍艦,解放軍不可能來得及訓練能擔當大任的艦長和船員。
  • 美軍新型反輻射飛彈,針對S-400防空系統,雷達關機後能切換彈頭
    反輻射飛彈又稱為反雷達飛彈,它是一種利用敵方雷達的電磁輻射進行導引的武器,會跟著電磁輻射一路飛行,摧毀敵方雷達及其載體的飛彈。在電子對抗中,反輻射飛彈就是對防空系統硬殺傷最有效的武器。近年來,俄羅斯研製出了許多的優秀防空系統,如:S-400防空系統和S-500防空系統等等,這給美國方面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為了對付俄羅斯的防空系統,美國就對反輻射飛彈展開了研究,最終經過不懈的努力,美國就研製出了一種專門對付S-400防空系統的反輻射飛彈AGM-88G AARGM-ER。
  • 貴州有軍艦了,看一看以貴州地名命名的軍艦都有哪些
    貴陽艦是2018年服役的第三艘052D驅逐艦,舷號為119,是中國繼052c型驅逐艦後,又一種配備相控陣雷達與重直發射防空飛彈的驅逐艦。貴陽艦服役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
  • 我國有什麼野戰防空利器?最新防空飛彈入役 輕巧靈活 機動性超強
    嚴格的說,中國陸軍的野戰防空體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是幾乎等同於沒有的。而「這段時間」的範圍也非常的長,基本上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中國陸軍的野戰防空系統,都屬於「裸奔」的狀態。在引進俄制S300防空飛彈之前,中國陸軍的野戰防空主要依託於體積較為笨重的紅旗-2地對空飛彈和數量龐大的野戰防空火炮。
  • 講武談兵|「晴空」比賽主角——可攜式防空飛彈如何一路走來
    這一代可攜式防空飛彈由於研製年代較早,射程較近、威力較弱,相對而言外形尺寸和戰鬥全重也較小。具體來說,美國FIM-43「紅眼睛」可攜式防空飛彈的戰鬥全重為13.3公斤,全長1.4米,射手肩扛發射時還是能夠承受得起。但是,隨著後來第二代、第三代可攜式防空飛彈的出現,為了提升射程和毀傷威力,其戰鬥全重也開始猛增。
  • 中國遠程艦空飛彈海紅旗-9B:僅次於美國的標準6的先進防空飛彈
    ,基本可以確定是已經服役的國產最新型艦載防空飛彈海紅旗-9B,這也是該飛彈迄今為止最清晰的一張照片了紅旗-9遠程防空飛彈可以算是目前解放軍遠程放空力量的主力,無論是空軍、海軍甚至是陸軍都有裝備,其整體性能也躋身國際先進水平,而該飛彈當年的研發可以算是異常的艱辛了。
  • 在二戰登陸艦上加裝防空飛彈,「高雄」號並不是首開紀錄
    不過呢,很多人並不知道,在二戰老登陸艦上加裝防空飛彈,「高雄」號並不是首開紀錄。別的不說,就是對岸海軍自己,早在1986年,對岸海軍就在一艘二戰時期的老船塢登陸艦上加裝了「海小槲樹」防空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