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王彥 江超雲
12日上午,馬尾區一家擬上市重點高科技企業的「光電子關鍵與核心元器件建設項目」在快安片區投產。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建設廠房及配套設施,購置生產及檢測設備,建設國內先進的光學元器件、模塊加工生產線。項目完全達產後,形成年產各類光電子元器件2040萬片(件)的能力,可實現產值6億元,新增數百人就業。
「這個項目投產,有力促進馬尾光電產業、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馬尾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馬尾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說,這家企業紮根馬尾,7年間,從一家初創型企業,成長為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成為馬尾區光電產業的頭部企業。
去年,科創板開市,福建第一股是來自馬尾的福光股份。今年8月底至10月底,騰景科技、創識科技、慧翰微電子等3家馬尾企業IPO過會,展現馬尾硬實力。馬尾面積佔福州2.3%,目前馬尾境內上市公司佔全市近1/4。
馬尾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回眸「十三五」,馬尾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實施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2345」工程,如今,馬尾是優質產業聚集地,湧現一批物聯網、新型汽車電子、光電等產業龍頭企業。其中,物聯網企業從「十三五」初期65家增至現在185家,物聯網相關產值由5年前的448億元增至700億元,今後將達到1000億元。
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華為窄帶物聯網商用局落戶馬尾,物聯網企業有了共性,開啟集聚發展的新階段。窄帶物聯網標準NB-IoT所帶來的廣覆蓋、大連接和低功耗等優勢,為物聯網開闢良好前景。馬尾區內企業紛紛與其技術對接,從而實現更低成本的開發和更廣的應用範圍。隨後,基於此的應用項目不斷湧現——智能水錶等物聯網應用走進千家萬戶,名城小區成為全國首個基於窄帶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小區,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後勤智能中心成為應用窄帶物聯網技術的全國首個大規模智慧校園項目……
同樣在2016年,中國·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開工建設。如今,這裡成為福州最大物聯網綜合體,總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擁有辦公大樓、創新中心、展示中心等,可為高成長物聯網企業提供標準廠房和研發場所,破解了傳統寫字樓無法適應生產研發一體化的難題,是升級版「築巢引鳳」模式,華為、大唐高鴻、中量智匯等企業入駐。投資22億元的聯東U谷·福州物聯網產業園今年年初開工,正在加快打造另一個科技產業平臺。
作為全省唯一、全國第四個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馬尾還建成全國第一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落地了華為在全國打造的第一個物聯網產業雲,營造產業強磁場。5年間,馬尾物聯網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扶持引進了新大陸、國脈科技、上潤精密等一批行業龍頭,培育了星雲電子、慧翰微電子、騰景科技等一批產業新銳。
馬尾物聯網產業在全國有「話語權」,參與制定了逾百個標準。新大陸自主研發全球首顆數字公民安全解碼晶片,上潤研發的光學非球面鏡片模壓設備技術國際領先,慧翰微車聯網控制單元在國內汽車前裝市場佔有率第一,福光股份高清、長焦系列產品技術水平國際領先,時代星雲布局光儲充測檢一體化智能電站新基建。星雲電子、上潤精密去年同時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馬尾不僅產業有優勢,發展也迅速。
「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飛毛腿產值依然可以達到去年百億水平。」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志成說,飛毛腿這些年發展迅速,從小規模企業成長為年產值百億元高科技企業,擁有年產2.5億隻電池規模,近年來每年保持20%以上增長,2019年產值達到104億元,成為年產值百億元企業。
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星雲電子今年也逆市增長。這家鋰電池檢測行業的龍頭企業,通過踐行改革創新理念,拓展產業鏈,前三季度營收增幅高達51.62%。星雲股份黨委副書記江美珠說,星雲電子每年科研投入都在營業收入的13%以上,超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的兩倍。因此,作為一家成立僅15年的鋰電池檢測系統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從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工具、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檢測設備,再到充電樁、儲能設備,星雲電子近年來圍繞鋰電池檢測系統這一核心技術,多次進行前瞻性布局,接連抓住了產業發展的「風口」。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