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英國在香港間諜活動頻繁 破壞不亞於美國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7日電 有港媒日前揭露了自回歸以來英國在香港進行的大量間諜活動。香港《大公報》報導說,美國在香港的情報活動,香港市民早有認知。事實上,除了美國,在香港進行間諜行動最頻密的還包括英國。

  據報導,由前殖民地遺留下的情報機構D組(Division D),以及回歸前重新組建的直接隸屬軍情六處(MI6)的秘密部門,在回歸十六年進行了大量針對中國的間諜、滲透活動。相較於美國,英國情報機構更懂得「放長線」,更注重「人」的滲透,這也是為什麼英國間諜行為鮮有出事且不易為公眾察覺之原因。但英國間諜對香港的破壞,絕不亞於美國。

  文章說,有英國「特工女王」之稱的帕克Baroness Park,自越戰之後一直主管英國的某情報部門。一年多前英國傳媒獲解禁公布她的一次訪談,帕克坦承,香港及內地是MI6行動的「主要目標」(Major Target)。儘管她不願透露更多訊息,而英國當局也從未承認,但實際上英國情報機構在香港的活動,不僅沒有在回歸後消停,反而不斷加強。而當中的「行動中心」(Operation Center),目前正位於金鐘法院道一號的英國駐港總領事館之內。

  總領館大樓設MI6分局

  英國駐港總領館於一九九六年建成,當時公布的帳面耗資近三億港元。其設計者為英國建築師泰瑞·法雷爾(Terry Farrell and Partners),此人正是設計倫敦軍情六處(MI6——正式應稱為SIS)總部大樓者,他深諳情報機構建築的遊戲規則,事實上其本身的背景也多受質疑。有問:為何駐港領館大樓需要由情報機關認可的人設計?背後反映了什麼事實?

  文章稱,實際上,英國情報人員在香港的行動,幾近明目張胆。如果上網搜尋,可以很容易找到眾多退役、現役的軍情六處駐港特工及工作人員詳細資料。

  文章舉三例:Elved Richard Malcolm Davies(78、96年駐港)、Richard Adam Noble(2000年駐港)、Christopher Rowland Charlesworth(2004年駐港),他們有的以領事的身份,有的以經濟文化等部門職員的身份在港服務於「國家的需要」。

  文章說,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內的情報機構如何運作,外人當然無法細知。但從各方資料顯示,它是由回歸前的所謂D組改組,並與其他部門合併而成。早在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落實香港主權於九七年歸還中國後,港英情報部門「政治部」部署變身。簡而言之,就是將港英情報機構由官方轉為非官方、由地上轉為地下。在回歸前數年,於保安科下設D組。

  神秘D組「放長線釣大魚」

  究竟D組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據已知的情況,回歸前其職能為分別掌管科技、機要、聯絡、政府保安及評估工作。這些看似平凡的詞語,實際上是一個小型的軍情六處組織。其組成如下:

  保密室(Safe Care Registry),堪稱D組的「大腦」,負責港英政府絕對機密(Top Secret)、高度機密(Secret)及機密(Confidential)檔案及包括機關、人物、組織和港府高級華人官員的完全檔案。

  科技室(Technical Services),負責技術操作與行動(Technical Operations),即截聽電話及進行其他電子偵察活動,包括追蹤及竊聽。

  聯絡處(Communications Office),負責與英國情報組織直接聯繫的聯絡中心,同時也是日常政治部人員行動的控制室。

  保安室(Government Security Unit),負責防滲透、反間諜工作。除了直接監視、控制來自於英國的情報來源外,也包括對政府敏感字紙、檔廢物的處理、掌控機密部門出入及人員調動等行政工作。

  評估室(Assesement Unit),負責情報的分析工作,將前線收回的各類情報整理為單列報告,評估情報的可靠程度以及分析對當局保安的影響等。

  行動小組(Operation Team),負責落實具體的行動,尤其是在一些緊急情況之下。

  據報導,儘管在回歸後,相關部門的組成有所變化,但核心仍離不開這「五室」。在回歸十六年來,不斷進行針對中國的滲透與間諜活動。

  報導說,與美國「依賴高科技」相比,英國情報機構更注重「人資源」。意即,十分注重對關鍵人物的收買與策反,「放長線釣大魚」,而不是漁翁撒網式地全面出擊。為了達到目標,長期盯住關鍵人物,時間可以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之久。正是這種情報運作方式,令英國當局可以在十分低調、不易被察覺的情況下,獲取大量最為核心的情報。

相關焦點

  • 港媒:前CIA「雙面間諜」向中國提供情報 致美在華情報網被破壞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港媒5月9日報導,美國司法部周當地時間8日表示,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情報人員李振成(Jerry Chun Shing Lee,音譯),被控搜集機密資料罪,「企圖(將資料)交予中國政府」;一旦罪成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 港媒驚人發現:香港高校的通識教育很大程度上由美國操控!
    有港媒16日調查發現,由美國駐港總領館主導及撥款資助的中文大學香港美國中心(即「港美中心」),執行美國國務院教育及文化事務局轄下的「傅爾布萊特計劃」(Fulbright Program),聲稱推動學術交流,其實是滲透香港八所大學,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等,變相操控香港高等教育重要課程。
  • 一個間諜都需要什麼技能?
    而間諜是指從事以竊密為主的諜報活動的特工,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竊取情報。-------------------------最近頻見報端的前俄羅斯克格勃特工謝爾蓋·斯克裡帕爾的經歷非常傳奇。上世紀90年代,他成為向英國MI6組織提供情報的間諜,後因叛國罪被俄羅斯判刑。
  • 日專家稱日國內潛伏間諜 男性間諜以女性為目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前美國中央情報局職員、美國國家安全局外判技術員愛德華·斯諾登於2013年6月在中國香港,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稜鏡計劃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這一事件也震驚了全球。斯諾登曾透露稱,日本也屬於監聽對象國家。
  • 英國高中生欲應徵做間諜 高官回信稱非常人能當
    (資料圖)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電影中的007智勇雙全,帥氣有型,讓不少人立志成為間諜。據報導,英國有中學生致信英國軍情五處(MI5),希望應徵做間諜,本來以為信件會石沉大海,不料MI5處長帕克被學生的誠意打動,竟親自回信。不過信中表明,間諜並非MI5職員,不是應徵就能當上。
  • 港媒:在示威活動中墜樓的香港科大學生周梓樂不治身亡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港科大校長在畢業禮上率眾默哀據多家港媒報導,11月4日凌晨在將軍澳尚德村停車場懷疑墜樓的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8日上午傷重不治。香港警方5日晚召開記者會,否認了「傷者是被警察推下去」的網絡傳言,並強調當晚沒有阻礙救援工作。據警方介紹,4日凌晨有大批示威者在停車場高處向警員擲物,警方曾多次發出警告但無效,最終發射44枚催淚彈、11發橡膠子彈、3枚布袋彈及1枚海綿彈,目的是驅散示威者。
  • 香港女富豪的狗感染病毒,確診前活動頻繁或波及多位港星
    昨日(3月4日),香港漁護署宣布一名確診患者的寵物狗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或成為全球首例。經多位專家分析,相信很可能是由人類傳染,這使得該患者的家庭情況、行動軌跡引起了大量網友關注。  該患者的真實身份,在香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她是香港神秘女富豪周巧兒,其家裡至今已有4人確診。
  • 英國衛報:美國國安局嚴重破壞網際網路
    英國衛報刊登紐約城市大學新聞學教授傑夫-賈維斯就美國機密監視項目所發表的評論,他認為斯諾登的爆料改變了人們對網絡隱私的看法,人們對網絡自由的信任遭到破壞,國安局對網絡的監視行動破壞了網際網路的開放性。以下是文章摘要:  我擔心美國國安局稜鏡項目使網絡技術成為附帶犧牲品。
  • 港媒:美國商務部把香港飛行服務隊列入黑名單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港媒剛剛消息稱,美國商務部把香港飛行服務隊列入黑名單。香港「東網」報導截圖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1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一份所謂「與軍方有關聯」的中國、俄羅斯實體清單,並將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這份清單提到了103個實體,其中包括45家俄羅斯實體和58家中國實體。據香港「東網」12月22日消息,這份清單中也包括香港飛行服務隊。
  • 「007」是英國的一個文化符號:間諜與國家安全
    搞間諜經驗豐富  「007」是英國的一個文化符號。公元9世紀,英格蘭的阿爾弗雷德大帝曾親自充當間諜。他扮作吟遊歌手到入侵的丹麥軍隊營地裡偵察,彈著豎琴,唱著民歌,穿插演一些雜技和小魔術。他甚至親自潛入丹麥入侵司令官的營帳,偵察丹麥軍隊的士氣、裝備和作戰情況。他回到自己的軍營後不出一個月,丹麥人就投降了。這一幕歷史可以說是王室諜報活動中的經典篇章。
  • 香港美國中心關門
    紮根香港中文大學多年的香港美國中心(港美中心),近年頻繁被爆出打著「學術交流」的幌子進行政治滲透,包括操弄大學通識課程、收取美國政府及反華組織資金、煽動違法「佔中」等。香港《文匯報》8月29日報導,港美中心已於近日正式關閉,香港6所大學的校長也均已離任該中心董事。
  • 港媒:美國務院提醒民眾慎重考慮前往香港
    港媒:美國務院提醒民眾慎重考慮前往香港) 【環球網快訊】據香港東網剛剛消息,美國國務院發出旅遊警示,聲稱「有任意執法風險」,提醒民眾慎重考慮前往香港。
  • 港媒:無利用價值後,亂港分子被美國反華議員「出賣」
    港媒:無利用價值後,亂港分子被美國反華議員「出賣」隨著國安法的實施,許多亂港分子都都到了法律的制裁,而一些在保釋期間的亂港分子看到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態度,紛紛拋下「義氣」選擇潛逃國外。有些不死心的亂港分子甚至直接抱上美國反華派的大腿,妄圖拉攏外部勢力幹涉中國香港的政策,為自己贏得「活路」。
  • 「亂港分子」被通緝不服,自稱早已是美國人,在美生活25年
    據CNBC網站報導,一名自稱是美國公民的亂港分子日前被香港警隊列入在逃海外通緝人員。隨後該名男子自稱是美國人,已經在美生活了25年。消息發布後不少網友表示,這是實錘美國人亂港的證據。據報導該名男子叫朱牧民,是「港獨」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駐華盛頓的總監。在7月31日,港警列出了6名被通緝人名單,除了朱牧民外,其他五人同樣在逃海外,包括現在身處英國的前「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創始人羅冠聰;「港獨」組織「香獨聯」召集人陳家駒;「港獨」組織「學生動源」成員劉康;「港獨」組織「民主前線」前成員黃臺仰以及此前遭行政拘留現外逃的鄭文杰。
  • 香港美國中心關門大吉
    紮根香港中文大學多年的香港美國中心(港美中心),近年頻繁被曝出打著「學術交流」的幌子進行政治滲透,包括操弄大學通識課程、收取美國政府及反華組織資金、煽動違法「佔中」等。香港《文匯報》8月29日報導,港美中心已於近日正式關閉,香港6所大學的校長也均已離任該中心董事。
  • 胡錫進:英國這國情,怎麼可能好心收留香港人入籍?
    美國眾議院星期三緊急通過了「香港自治法案」,根據該法案,美國政府可以制裁「破壞香港高度自治」的個人和機構,包括向他們提供服務的銀行等,有人稱其為去年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加辣版」。它願意演向香港居民張開懷抱的戲,不妨就演得更徹底些。所以,唯一真正叫囂對華制裁的就只剩下美國。但正如西方媒體分析的那樣,美國已經很難設計出只對中國造成傷害而不對它自己造成損失,或者致使中方損失遠大於美方損失的行動了。接下來它如果硬撐著與中國圍繞香港鬥下去,有一點非常肯定:它將與中國一樣疼,甚至更疼。
  • 世界四大間諜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只能排第二
    近現代社會歷史中,間諜在戰爭、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領域都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產生過轟動效應。各國都曾並正在招募、培訓大量間諜,從事各種間諜活動。這其中最厲害的四大情報組織非以下四個莫屬:以色列摩薩德,英國軍情六處,美國中情局,原蘇聯克格勃。
  • 美國間諜約翰·託馬斯·唐奈案
    唐奈獲釋後經由香港返回美國。  1952年7月,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約翰·託馬斯·唐奈等11人乘坐飛機偷偷進入中國國境進行間諜活動,飛機被擊落,唐奈等人被捕。
  • 美國在華間諜無辜嗎?起底CIA間諜培訓全過程
    據海外網5月25日消息,據美國《紐約時報》20日的一篇文章稱,自2010年起,中國搗毀了美國中情局(CIA)一個在華間諜網,令後者出現數十年來最重大的安全漏洞之一。 紐約時報對美國在華間諜網被毀的報導 《紐約時報》稱,從2010年末起,中情局隱藏在中國政府內部的多名線人陸續失聯。
  • 美國第一間諜,庫爾珀戒指
    2015年,一封信被發現,顯示羅的兄弟菲利普斯和納撒尼爾也參與間諜活動。特工355是原始間諜網絡唯一已知的女性成員,歷史學家一直無法確認她是誰。她可能是安娜·斯特朗,伍德赫爾的鄰居,她通過洗衣線向布魯斯特發送了信號。斯特朗是塞拉·斯特朗的妻子,她是一名法官,於1778年因涉嫌從事藏化活動而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