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放你一馬,如果你下次再犯,說不定我還是會放你一馬。但你要記住,我是教書的,不是放馬的。
認真看書,不要每次都要找我在哪裡,我在你心裡。
近日
玉環隔壁的一位溫嶺教師突然火了
她叫陳嫻靜
箬橫中學語文教師
她不僅有顏值更有才華
▲圖中C位便是陳嫻靜
畢業參加工作不到1年
已是一個班的「主心骨」↓
除了人民教師,班主任
她還是中共黨員
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
溫嶺教育作協會員
教學上
她是一絲不苟的班主任老師
生活中
她是和藹可親的同學們摯友
看上去一臉童顏
是不是不夠威嚴
能HOLD住嗎???
當初學生家長也是同樣的疑惑
但時間足以說明一切
她是一個盡心盡責的班主任
「這一年,我覺得過得挺順利的,家長支持,學生懂事,同事關愛。學生是第一次進入高中,我也是第一次教書,大家都是從零開始,我們一起奮鬥,一起成長……」
陳嫻靜說道。
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應屆碩士畢業的她,自帶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溫婉氣韻。她不僅愛好閱讀和寫作,也喜好唱歌跳舞。然而走上教師之路,還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時,正讀研二的陳嫻靜被拉去做代課教師,一下子激起了她教書的欲望。
「本來讀研時很枯燥,但和學生相處,他們的活潑燦爛也讓我覺得正是青春時光,於是,我後面去考了教師資格證。」
▲陳嫻靜寫得一手好字
去年9月,陳嫻靜正式入職箬橫中學,成為高一(9)班的班主任。
稚嫩的面孔使她顯得溫柔可親,但為了樹立起威嚴,初來乍到的她一開始都不敢笑,就怕學生得寸進尺。此舉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學生們都懼她三分。
「和學生之間的相處要拿捏分寸,既是朋友,也是師生,一切行為都不能突破底線。比如不能在教室裡吃零食,上課不能遲到等。」陳嫻靜說道。
剛開始,有家長擔心這麼年輕的老師管不好孩子。後來,學生回家反饋給家長:「班主任還是鎮得住我們的。」
▲5月,陳嫻靜(右)組織同學們一起參加班班唱活動
陳嫻靜不僅是第一次當老師,也是第一次當班主任,初上崗的她更是抱著一種責任和堅持。
每天早晨6點多,陳嫻靜都是早早地先到教室;
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有些課堂,她會坐在後面管理紀律;
晚自習結束後,她還會到學生寢室查看情況,每每下班,將近10點。
其實,班主任這個職位還是陳嫻靜自己要求的,因為她想多一點時間跟學生相處。
不僅學生管得好,陳嫻靜的功課教得好才是真能力,讓人刮目相看。
陳嫻靜十分重視學生的基礎,每周,她都要留一節課,專門教授字音、成語、病句修改。在她的帶領下,學生們愈加重視發音。
高中功課本來很忙,留給學生們的業餘閱讀時間不多。她會把平時自己在書中看到的故事分享給學生。
看到學生字跡不好,她會讓學生練字。在她的薰陶下,學生們也愛上了寫字。
原本寫字潦草的王嗣源開始靜下心好好學寫字,他在周記裡寫道:「從明天起,寫好每一個字,告訴他們我的情緒。」
在陳嫻靜的帶領下,全校10個班級中,高一(9)班的語文成績在每次考試中都穩居前二。而在分班考時,他們班考得還是比較差的。
課外,陳嫻靜的學生們會像弟弟妹妹一樣找她聊天,即使放假了,不少學生還會時常找她,發每天的作業給她看。學生周浩楠就每天堅持微信打卡學習。
「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向老師詢問。這次暑假,我忘記帶數學作業了,老師專門幫我去詢問了數學老師。」高一分班後,他仍然留在陳嫻靜的班級裡,他覺得十分幸運。「因為她對我們好,我們也要對她好,要認真學習。」
因為是第一次當老師,入職前,陳嫻靜特地買了一套高中語文書,在假期內將高一的所有課文提前備好。入職後,陳嫻靜更是時不時地向師傅孫禕請教,觀摩其課堂教學。
在孫禕的眼裡,陳嫻靜簡直可以用「拼命」一詞形容。「每次上課之前,她都要把教案拿給我看一遍。有時她也會跟我探討其他名師的課程,經常問我能否借用他們的方法。」
年輕有為的她,在全市教育工作者學習鄭青嶽老師先進事跡中,還代表箬橫中學,寫了一篇《學習鄭青嶽事跡有感——念茲在茲,教育唯大》發表在了台州市教育局官微上↓
鄭青嶽先生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兢兢業業,鞠躬盡瘁,他紮根基層,從未想過獲得任何豐厚的回報,抑或是名垂萬古的榮光。他有的只是一顆乾淨而純粹的心,撒播著浸潤人心的愛和溫暖,他用人格的魅力和堅守的力量為我們創造「立德樹人」的榜樣。這些簡單平凡而又撼動人心的事跡,於他而言或許只是生命中極為平常的小事,卻能滋養出精神的花朵,在歷史的沃土上搖曳生姿。
也許,教師只是一個平凡而渺小的職業,但它別樣的地方,就是始終承載著無數的未來期望,時刻傳遞著鼓舞人心的奮鬥力量。誠如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讚美孔夫子所寫的那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願如塵土般渺小,也願自己奉獻教育事業的愛心如塵土般無處不在。
做一個像鄭青嶽一樣懷揣著匠心精神的教育追夢人,當不忘初心,修己以敬。我們為教育而來,我們因教育而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因此,我們要先修煉自身,沉澱自己的內心,「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自己是為什麼而出發」。鄭青嶽在喧鬧的世界裡始終攜初心而行,不慕榮利,用豐富的知識和滿滿的鬥志來豐盈自己的內心。他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他鑄造最好的「小我」,用「大我」之心譜寫下希望的旋律,為莘莘學子吟唱未來的美好。
做一個像鄭青嶽一樣懷揣著匠心精神的教育追夢人,當潛心治學,鍥而不捨。鄭青嶽先生在科研路上的碩果纍纍令人折服,而這絕非是一朝一夕的收穫。豐厚的科研碩果固然可敬,而更值得我們去探索的是他這布滿坎坷的科研之路,更值得我們去敬佩的是他這一路走來的堅守。古語云:「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潛心鑽研教學除了需要內心的寧靜,更需要執著的力量。鄭青嶽一次又一次地放棄療休養的機會,因為教育在他內心深處有著更為厚重的分量。
做一個像鄭青嶽一樣懷揣著匠心精神的教育追夢人,當勇立潮頭,聚力奮進。鄭青嶽用精益求精、敬崗愛業的工匠精神向我們展現了完美師魂的綻放,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弘揚和傳承。我們教育工作者都應像鄭青嶽一樣,始終以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始終將目光聚力於課改的最前沿,始終將生命保持著衝鋒的姿態,相信我們在精神上收穫的財富將超越一切。
鄭青嶽身上閃爍著工匠精神的熠熠光輝——念茲在茲,教育唯大,而他的事跡更是使我輩受益匪淺。如何努力使溫嶺教育擁有更美好的明天,我們也一直在路上!
回想起這一年的教書生涯
陳嫻靜認為辛苦是有,但快樂更多
作為語文教師,她雖資歷尚淺
但貴在飽含奉獻教育的滿腔熱情
「與這份職業相遇,我倍感榮幸,
這是一份獨一無二的幸福感。」
頭條菌要是當初讀書的時候
也遇上這麼美又有才華的老師
估計就有動力認真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