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陳青
9月13日,經過10天的長途奔波,中俄哈「綠色能源絲路萬裡行」車隊距絲綢之路上的西部國門——霍爾果斯口岸已不足500公裡了。
作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示範活動之一,本次拉力活動的車輛全部使用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這也是全球首個LNG汽車拉力活動。
說到LNG汽車,人們常會提到它的另一個「兄弟」——CNG(壓縮天然氣)汽車。其實,LNG與CNG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前者是液態,後者是氣態。LNG通過氣化再加壓就可以轉化為CNG啦。
近年來,隨著環保形勢的日益嚴峻,天然氣被很多國家列為首選清潔能源,天然氣發動機燃料汽車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在城市中,許多公交車、計程車已從燃油改燒天然氣,細心的朋友可能也發現:有的車後面標註的是LNG,而有的則標註的是CNG。今天咱就來說說這「哥兒倆」的故事。
相同——都是天然氣
LNG汽車和CNG汽車都以天然氣為燃料,都屬清潔能源車;燃料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二者在理化性質、燃料經濟性、熱值等方面十分接近;排放的尾氣中基本都不含硫化物及粉塵顆粒。
在乘坐舒適度上,LNG汽車和CNG汽車也沒有明顯區別, 記者跟隨車隊乘坐的LNG大巴,已有6年車齡,一路上起步、行駛始終安全平穩,基本聽不到發動機的轟鳴聲。
不同——形態各異
LNG汽車是以低溫常壓液態天然氣為燃料的,而CNG汽車則以高壓氣態天然氣為燃料的。
由於液態天然氣的體積約為同量氣態的1/600,所以LNG的存儲效率更高,為同體積CNG的2.5倍,這使得LNG汽車的續航能力更強,一般可達600~700公裡以上,特別適合重型卡車和長途客車;而相比之下,CNG車的續行裡程一般在250公裡以內,比較適合小型家用汽車、公交車和小型貨運汽車。
9月4日從江蘇如東啟程以來,本次拉力活動的LNG重卡和大巴續航裡程均保持在500公裡以上。
在大家最關心的動力問題上,LNG汽車要比CNG汽車略強一點。
另外,由於LNG是在常壓下將氣態的天然氣冷卻至零下162攝氏度,並使之凝結成液體,因此,LNG汽車停駛期間,氣罐內的低溫液體會隨外界溫度而升騰氣化,超過排氣安全閥設定的壓力時,氣罐就自動洩壓,排出部分天然氣。所以,LNG汽車不適合停放在車庫等密閉空間內,這也是為什麼沒有LNG小型車的重要原因之一。
LNG車發展還有哪些制約因素?
在推動LNG汽車大規模發展的道路上,加氣站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國內LNG加氣站的建設速度不如CNG加氣站快,直接導致LNG加氣站數量不足,分布不均。此外,氣源日趨緊張、LNG汽車較傳統燃油車價格偏高等,也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儘管如此,LNG燃料作為綠色清潔能源,其優勢依然十分突出,不僅可大幅降低汙染,而且成本較低。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響應,東西方貨物往來需求逐年增長。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僅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進出的貨物就達1700萬噸。
由於公路運輸仍是絲綢之路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此次中俄哈「綠色能源絲路萬裡行」將展示重型和大型貨物公路運輸中使用天然氣作為發動機燃料的優勢,提升天然氣資源價值。
責任編輯 | 馬瑩瑩
實習平臺編輯 | 朱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