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PLAY光與影的藝術——人造光

2020-12-22 愛讀微課

拿上一隻燈,一塊反光板,讓我們去拍外景吧。

《愛麗絲瘋狂回歸》愛麗絲

CN:kotanimomo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 35mm f/1.4L USM、焦距35mm、光圈F/ 4.5、快門速度:1/100s、ISO100、色溫5500K、北京

這是一次和時間的賽跑,總感覺北方的夕陽落得特別快。這張圖的拍攝時刻是夕陽正好落到地平線下面一點,陽光正好無法直接打到角色身上,而此刻周圍又不缺柔和的環境光。這正是我們想要的。直射的陽光使整個背景或部分角色過曝讓人略感頭疼,等到這個時刻,恰好可以用上單燈。把燈加上柔光罩,從角色的右前側進行補光。當然光量要足夠遠,讓光柔和起來,不能留下太重的陰影,夕陽並未完全落下的好處在於還有一部分環境光,適量的曝光會讓環境保持足夠的亮度,角色在背景中不會太突兀。這個時間段是我特別喜歡的拍攝時間,沒有高速閃光燈也能讓環境光略暗於角色,任何廉價閃光燈都能勝任這個工作,當然,LED燈是無法任我們所為的,只有閃光燈。如果採用LED燈,那它的常亮狀態會和環境光一起進行曝光,我們無法控制那個恰到好處的環境光和常亮燈的明暗比例,好吧,也許光離角色近或許可以,但不一定就是我們想要的效果,更喜歡閃光燈的可控制性。環境光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光源,在之後的圖解中,環境光將一直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光源存在。

《蟲師》

CN:黑儀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 35mm f/1.4L USM、焦距35mm、光圈F/ 1.8、快門速度1/40s、ISO125、色溫4800K、重慶

想了很久要在這片林子裡拍蟲師。山上剛下過雨,一片霧氣朦朧,剛好是我們想要的氛圍。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在林子裡製造出蟲師世界裡的氛圍效果?

原作中光酒一直是我想拍的一幕,首先得把角色從朦朧的背景裡恰如其分地分離出來,又不能完全脫離背景,這裡就需要一盞燈來實現。把一盞加上黃色色片和柔光箱的閃光燈放到霧氣蒸騰的竹林裡,把它當作銀谷追尋的光酒是一件很正確的做法。拍攝時,我把相機的色溫調得略低,加上雨後迷霧中的竹林,讓整個大環境都呈現出略冷的調子,而不在畫面中出現的光酒,照亮一小部分場景和銀谷,黃色的暖光和冷調的背景搭配相映成趣,正好構成了銀谷追尋光酒的畫面。這裡注意到幾個問題,光酒的色調,環境光色溫的設置與色片顏色的反差,合適的環境曝光,讓人物和光照部分不太脫離整體的背景。

CN:慄子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35mm f/1.4L USM、、焦距35mm、光圈F/ 1.6、快門速度1/160s、ISO100、色溫7900K、上海

我在拍攝COSPLAY作品的時候,把橙色燈光當作夕陽的次數真是太多了,這和我經常拍攝的環境有莫大的關係。身在內陸和霧霾嚴重的西南地區,除了夏季,陽光幾乎很少直接照射到大地上,直到我發現這個做法,它如同救命稻草一般,讓我白天的任何時候都能擁有夕陽的餘暉。

這是一次團體拍攝,我們設計了一個小分隊成員進入樹林的情節。無奈當天上海的天氣陰沉沉的,我們不想拍成普通的紀錄片,因此用上了閃光燈作為背景光這種常見的方法。我並不經常在多人拍攝中採用這個方法,這又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前兩年,我偏愛著泛著膠片質感的舊電影效果,色溫時常都是在6000K以上,然後將飽和度調到最低。這是一張沒有經過色調處理的只略修過COSER臉的照片,因為我喜歡拍完後,相機屏幕裡看到的效果就是我想要的。如之前我們的小實驗那樣,反光板很好地起到了補光的作用,我們在COSER的臉上又發現了一個光源,這相當於又一個補光的光源,它還是自帶柔光效果的,所以這算一盞燈還是兩盞燈?不去糾結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一燈一板能解決的問題大大超乎我們的想像。

兩個燈改變所見世界

如果說一個燈能給我們看到的場景增加一絲生氣,烘託一點氣氛,那兩個燈所能做到的事情更能大大超乎我們的想像,它幾乎能改變我們眼前的世界。不管拍攝多少場外景,我經常會在相機屏幕裡回放照片時興奮不已,這竟然不是之前肉眼看到的畫面。這樣的驚喜能讓我一直執著探討兩隻燈能達到的效果。

《Lamento》 Konoe

CN:非言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85mm f/1.2L USM、焦距85mm、光圈F/ 1.6、快門速度1/160s、ISO100、色溫5600K、重慶

在陰天灰濛濛的小樹林拍Lamento可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我們已經決定要在小樹林裡擺上1~2個燈。

在事先參考的CG圖裡,Lamento的世界是充滿魅力的森林世界。布光時,安排一盞燈放在COSER的左側後方,加上黃色色片。我通常稱這樣的做法是給背景著色,就好像畫手在Photoshop裡打開顏色圖層和蒙版。在背景色與我們預想的差太多時,利用色片和燈,調整合適的距離,我們就能在畫布上任意揮筆,讓畫面朝我們想要的方向靠攏。在試光的同時,先調整光的輸出大小和環境光的比例。閃光燈1的作用是不讓小樹林看起來灰濛濛黑漆漆一片,我們想要Lamento世界裡暖暖的金色效果。當然,它需要有一部分「餘暉」灑在konoe的身上,讓人看起來並不像是後期PS上去的。當我們這麼做之後,發現臉部仍然不能因曝光時間稍長而亮起來,更因為人造的側逆光而在臉上留下難看的陰影,希望角色更突出一點,因此,我在konoe的左前方(也是我的左前方)再布置一盞加上柔光罩的閃光燈,讓人物臉部的暗部不至於太暗。閃光燈2的亮度必須小於閃光燈1,否則臉上的光就會毫無主次亂成一片。拍攝的同時,借用一部分較高的枝葉作為前景,加上淺景深,就成了現在看到的效果。這裡用到的黃色色片和之前的橙色色片作為夕陽的效果略有不同,用在恰當的時候甚至會讓畫面變得童話夢幻起來。黃色加植物本來的綠色也是合適的配色。

《怪化貓》賣藥郎

CN:黑儀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35mm f/1.4L USM、焦距85mm、光圈F/ 1.8、快門速度1/60s、ISO100、色溫5800K、重慶

《怪化貓》這個作品其實更適合內景,在沒有合適內景地的時候,我們打算以紅葉為這次拍攝的基調。在灰濛濛的天氣下,紅葉似乎不太能引起注意。布光的時候,把一盞加上橙色色片的燈放在賣藥郎的右側後方向上,把紅楓葉的存在感再加強一些,整個畫面的色彩就更加顯眼起來。當然,角色這邊也是需要補光的,適當調節一下閃光燈的輸出量,與我們的環境光相差不多即可,這樣陰影部分不會太黑。

《NANA》岡崎真一

CN:非言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85mm f/1.8 USM、焦距85mm、光圈F/ 4.0、快門速度1/40s、ISO250、色溫5800K、重慶

這張在街頭拍攝的岡崎真一,是早期嘗試在夜間拍攝舞臺效果的一個小實驗。拍攝時間大概在晚上10點半,我們在鬧市區街頭,人還不少,太多布光就十分不便了。這次不是用兩個閃光燈,而是採用角色以LED燈方式的進行照明,模擬舞臺前側燈光照明的方式,而且方便移動。在背後放一個功率較大的閃光燈,由於器材的限制,不能拍出背景太空的效果,又要適當模仿舞檯燈光,於是採用逆光拍攝的辦法,漏出一部分背光,再加上時間長一點的曝光,讓背後的街燈亮起來,增加些許舞臺搖滾電子感。如果有可能,當時一定會想在背後擺上3~5個燈。如果手裡只有兩個燈,這也許是個不錯的戰術。

三個或以上的燈

既然一個燈、兩個燈能在這麼多的條件下進行拍攝,那三個以上的燈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條件了。

《Fate/stay Night》Saber

CN:非言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17-40mm f/4L USM、焦距25mm、光圈F/ 13、快門速度1/160s、ISO200、色溫5800K、重慶

這算是一次突發奇想的拍攝。受到眾多的啟示,我想拍攝一幅亞瑟王在卡姆蘭之戰臨近結束時的場景。事先,我準備了一堆廢舊的盔甲,想做成戰爭結束時滿目瘡痍的感覺。但我們所能布置的盔甲實在太有限,好在想要的圖並不多,改變一下我們的拍攝視角,採用低機位拍攝,讓盔甲填滿畫面的下半部分,這樣能讓盔甲看起來很豐富。按常理說,我們這次安排在下午5點多的時刻進行拍攝,兩個燈已經足夠。在拍攝時,閃光燈3和閃光燈1分別作為角色的補光,已經可以基本達到拍攝要求,但始終缺點什麼。後來我發現,為了突出盔甲的「多」,COSER離盔甲略遠,光打不到盔甲的前景上,這部分缺乏質感,於是再在盔甲的側面加了一盞黃色色片的閃光燈2,這樣看上去好多了。充分利用了閃光燈指哪打哪的方法,效果還不錯。拍攝時特別注意閃光燈2的光比1更弱,閃光燈3的功率作為主燈是最大的,需要慢慢把光調到滿意的程度。為了能達到利用閃光燈把天空壓暗的效果,使用了小光圈和大功率的主燈。

《HUNTER×HUNTER》團長庫洛洛

CN:AIKO蘭

Canon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17-40mm f/4L USM、焦距17mm、光圈F/4、快門速度1/15s、ISO400、色溫6000K、重慶

之前我在微博上分享過這張圖,作為紅藍光的典型一定要講一講。不過這裡用的是藍色和洋紅色燈光。為了避免夜景一片漆黑圖片拍出來太空曠的情況,我們都會儘量選擇有背景的地方進行拍攝,光會照亮我們眼前的角色和背景。這次,把庫洛洛安排到一個背後是鋼架右邊是牆的廢棄工廠的角落,方便我們用燈光打亮背景。主燈打亮角色的側臉和地板,讓角色和背景有一部分有統一的光照,角色的另一部分則用洋紅色補光來填補。我們會在照片上看到角色的左臉輪廓,地上的一部分和飛起來的紙片都有洋紅色的統一光照。讓庫洛洛坐在石頭上,這是為了避免這樣的光照讓角色和背景分離,背景的藍色燈光打亮了鋼架和旁邊的牆壁,整個畫面感就有了,冷暖色調也不缺了,飛舞的紙片也給畫面增色不少。

《兵部京介》少佐

CN:修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100mm f/2.8 Macro USM、焦距100mm、光圈F/ 2.8、快門速度:1/8s、ISO1000、色溫5100K、重慶

這圖純粹是意外。夏天的天氣,說翻臉就翻臉,當我們到達拍攝地點——某棟大樓的天台上,豆大的雨珠已經從天而降了。本想等等雨停, 後來突發奇想,想嘗試真實的雨景。於是事先跟修溝通一下,代價是冒著感冒的危險,渾身溼淋淋。這次的布光為了突出雨景,在老爺子的正背後打上一盞紫色的閃光燈1。為什麼是紫色?這裡參照老爺子能力發動時的劇情。右後方加藍色色片的閃光燈3,作為環境補光和色調,把它當作晚上的夜色也未嘗不可。左側前方選取和紫色相近的洋紅色作為角色臉上陰影的補光,偏右後方的閃光燈4打亮角色的輪廓。雨夠大,紫色的背光打在雨珠上,前後景分明,地上濺起的水花前景也非常出彩。這裡想給喜歡雨景的COSER提個建議,就算是人工造雨,也得角色前後都有雨珠效果才夠真實。

《最終幻想Ⅹ-2》佩恩

CN:7SHUN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100mm f/2.8 Macro USM、焦距100mm、光圈F/ 2.8、快門速度1/80s、ISO1000、色溫5300K、重慶

我常去廢舊工廠,大部分外拍COSPLAY的應該都非常喜歡這種多鋼架和亂石,背景色又比較統一的地方來拍外景。我喜歡它的理由是每一個小細節都有可拍可琢磨的地方,結構複雜,也很有挑戰性,要拍好圖也很不容易。這次拍攝參考了一張原作的遊戲CG圖,想拍出電影般的質感。拍攝時,找了一個高臺的地方放上燈架,把閃光燈3貼上藍色色片從上往下照亮佩恩所在的大部分環境,光越高,距離越遠,在足夠的亮度下效果就會更好。這點是向電影的布光學學習的,這是大部分電影的夜景常用的布光手法,愛看電影的讀者稍微觀察一下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右邊的閃光燈1是為背後閃光燈3照不到的地方,充當環境的補充光,這也是不讓背景空洞黑暗的補救方法,有背景就可以用燈打亮。有了環境光還需要有個補光,此處在左側後方用了暖色調的紅光,可以想像成戰場上的火焰黑魔法。布好這3個燈,似乎場景裡該有的東西都照亮了,不過佩恩的前面還是黑黑的,當時只帶了3盞燈,於是再找出一盞LED燈一邊對焦一邊補光,這樣看起來就十分穩妥了。在這次補光中,沒有直接打光到角色的臉上,因為想要角色和場景融合保持統一,更符合遊戲中的CG截圖效果。

《Fate/EXTRA》尼祿

CN:非言

Canon EOS 5D Mark Ⅱ、鏡頭Canon EF16-35mm f/2.8L USM、焦距16mm、光圈F/ 2.8、快門速度2.5s、ISO500、色溫5500K、重慶

我用了5個燈來完成拍攝。這次有兩個朋友當我的攝影助手,一名負責煙霧,一名負責花瓣。為什麼之前的拍攝沒有提到攝影助手?如果帶足夠多的燈架,攝影助手就不是必需的,但比較麻煩的是拍攝時必須自己移動燈架來調整光的位置和強弱。我們把重慶著名的拍攝城堡類題材的外景地作為拍攝地。當然,不是每個外景地都和自己想像中的一模一樣,它或多或少會有缺點,讓我們在後期上無從下手。作為一個想儘量在前期完成絕大部分工作的攝影師,在前期上多花心思才是這次拍攝的重中之重。我們要面對漆黑的天空,且作為黃金劇場的遠景城堡,上半部分符合要求,但下半部分除了小型的歐式羅馬柱外,裡面的結構卻是清水房小方門,因此煙霧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既能擋住尼祿背後的BUG,也能讓裸露的閃光燈有一種加上了天然柔光罩的效果。

首先,我把一盞功率稍大的閃光燈3加上黃色色片,放到2樓的平臺上,照常作為打亮全場的基礎,閃光燈2和藍色色片也是夜景的常用配置,不過在這裡只起到調整畫面冷暖平衡的作用。閃光燈5作為角色陰影的補光,用上和環境統一的橙色暖色調。有了3個燈,畫面已經比較亮堂和豐富了,然後給閃光燈1加上自製束光筒,對畫面中的主角再加以強調。至於最後為什麼加上和環境光色彩相同的閃光燈4,這是因為樓下的門洞內接收不到任何場景中的燈光,成了整個布光中的死角,加上之後,背後的小型羅馬柱的質感也突顯出來了。配合散開的玫瑰花瓣,這樣的黃金劇場看起來十分夢幻,歐式童話風十足。

友情提示

束光筒(俗稱豬嘴)以錐形約束光線的照明範圍,更好地拍攝出物體的形狀和輪廓,套上小型蜂巢網格可讓光線呈網格狀,並產生較重的陰影,便於塑造特殊的造型。多用於打背景、打髪燈等需要集中光點的部分。自製的束光筒做法可搜索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CBR特稿|Cosplay族:光與影之歌
    四年過去了,每每回憶起,璃尾的眼神還會閃爍著光。「簡直和動漫人物一模一樣。」眼看次元壁在自己眼前崩塌,天性內向沉默的璃尾,燃起從未有過的熱血,熱切希望自己也是隊列中的一員。在同桌的慫恿下,璃尾央求爸媽買了桐谷和人(《刀劍神域》男主角)的COS服。衣服上身後,身高一米七,皮膚黝黑,還有些微胖的璃尾不停地打量著鏡子裡的「自己」,一切都讓他覺得新奇。
  • 人像攝影:自然光、城市光與人造光的特點和利用技巧|樂士歐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攝影的基本,得到好的光線可說是成功了一半,下面我們來學習人像攝影中自然光、城市光與人造光的特點和利用技巧吧~ 隨著太陽東升西落,自然光能夠做主光、側光、背光和輪廓光。自然光看起來非常自然,而且永遠免費。 2、城市光:這種光源往往在夜景人像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不額外增加人為布光的前提下,利用這種光源的制勝關鍵在於找到高質量的主體光源以及何時的背景光源。相比自然光而言,城市光利用起來更有挑戰,但是光源穩定,一旦把握好了,那麼利用起來就得心應手。
  • 追尋光與影的原點 ·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在湖南大學的講座中提到 : 「其實大家都沒懂光之教堂」 「很多人都說那十字形光很漂亮」 「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岡,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師站的比觀眾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師與觀眾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臺階是往下走的,這樣牧師站的與坐著的觀眾一樣高,這樣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
  • 「攝影布光」人造光的分類
    在室內攝影中人造光起著關鍵作用,因為在室外或利用現有光線拍攝時,光是現成的,你只需要考慮如何用它。而從事室內拍攝時,你得確定所採用的光源種類和布光方法,說到人造光,在什麼是人造光?人造光分為現場光和攝影光,自然光除外現場光就是環境自帶的光源,例如室內環境的燈,火,光等等。攝影光主要是攝影用光,主要是用來拍攝使用的,有電子閃光燈,還有led常亮燈,作用是用來拍攝。
  • 黃全新作:與自然光對話 用光與影雕琢藝術空間
    作為萬物之源,光是人們認識世界、感受事物的直觀體,也是連結人與空間、實體與自然的紐帶。本案為設計師黃全新作,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時,黃全以光與影的結合,糅合美學效果,給人們的帶來了一個值得品味的藝術空間。因為光無形,所以空間無界。    光是藝術家追求的美學信仰,是設計師通往空間領悟的靈魂。設計師黃全一直追求光與空間的完美結合,強調他們的互動關係。在這個簡潔具有現代化信息的聚焦空間,在承載著互動與溝通的大型開放領域裡,光賦予的美感正展現著屬於商業空間的溝通力與行銷魅力。
  • 人造光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多大危害?
    光汙染對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會太過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光的世界中,甚至不覺得光源汙染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但對於有些海洋動物來說,光汙染是可以危害海洋生態系統的。為確認這一猜想,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在英國極少受到人造光影響的梅奈海峽進行實驗。研究人員將36塊塑膠板放入水中,到了夜晚,其中一組塑膠板暴露在白色LED燈發出的冷光下,其照度相當於街燈的亮度;對照組的塑膠板則僅受到由大氣層反射回來的間接人造光,沒有再受到其他光源的幹擾。
  • 攝影基礎-光的藝術
    其實攝影我更認為是一門研究光的藝術,光是攝影的生命,沒有光線,攝影就無從談起,因此可以說攝影藝術其實就是光與影的藝術。更多的時候,我們在自然條件下進行拍攝,光線來源也更多的是太陽光,太陽光的照射使攝影中的景物產生明暗的層次,以及線條和色調,有時強有時弱,而且還會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而不同,景物就因為它的不同變化而受到不同影響。
  • 攝影基礎:人造光的光線造型和運用,現在看到還不遲
    在攝影的基礎中,人造光是比較重要的,它在攝影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人造光的光線造型和運用。人造光的光線造型和運用:人造光是攝影中常用的光源,它具有使用方便、靈活的特點,其光源強度、照明方向、照明高度、照明距離、光線色溫等都可以由攝影者控。
  • 光與影(contrast)通關心得
    《光與影   但很快的心中又再懷念起來,   懷念那首悠揚的主題曲Kats Song (ft Laura Ellis),   懷念著那在夜晚中不斷奔跑著,   光與影的陶醉...
  • 光的方向,攝影師不得不了解的基礎
    攝影藝術是光與影的藝術,而作品就是光的畫、影的歌,光線對於攝影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沒有光你就拍不出照片,哈哈。所有的光,無論是自然光還是人造光,都有其特徵:①明暗度、②方向、③色彩。今天來講一下光的方向,作為攝影師,了解光的方向和造成的效果,是必需掌握的基礎。根據相機、被攝體和光源所處的方位,光線可以打在被攝體的任何一面上。
  • 圖:《天堂:光與影》登場 黑暗妖精現身
    臺灣消息:擁有眾多會員數的線上遊戲《天堂》,其最新章節《光與影》已於11月6日正式登場,並會以「黑暗妖精」拉開序幕,讓玩家增加可選擇的角色職業,讓《天堂》踏入另一波大幅度的改變。  《光與影》故事建立在因被追趕而躲藏至地底生存的妖精們身上,過去於《亞丁王國》中戰敗的肯恩,遇到在地底生活的黑暗妖精,打算靠他們的力量奪回亞丁王國;遊戲主軸以「徵服」為主,無論是黑暗妖精試圖徵服底上世界、亞丁王國意欲取得地底世界,讓《天堂》中充滿一觸即發的大型徵戰。
  • 這次教你什麼叫「用光的藝術」(下)
    正文共: 4022字 82圖預計閱讀時間: 11分鐘上一次介紹的是關於攝影人造光源的問題
  • 人造光的拍攝技巧,突顯照片畫面,學會幾個攝影小技巧小白也能行
    前言:人造光的拍攝技巧,突顯照片畫面,學會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小白也能行不同類型的人造光,人造光包括了各種類型的聚光燈、閃光燈等光源發出的光線。在攝影中最常見到的室內人造光還有燭光、家用的白熾燈、螢光燈等,而在室外則主要有街燈和霓虹燈等。另外,人造光還包括專業的舞檯燈光。
  • 光與影的盛宴,與你相約都江堰頤湖燈會!
    光夜幕降臨各色的「鬱金香」綻放在小徑旁淡淡的光點綻放指引著你通往光的世界龍舟千帆 卷浪而來氣勢恢宏 光色耀目>在霓虹燈海中徜徉的是兩顆熾熱的心你儘管說吧說你愛我當然還有更多五光十色的彩燈等你親自去看看吧影
  • 多變的光與影在水彩繪畫時的應用
    大自然的光是美妙而變幻多姿的,多變的光影使景物的色彩、調子變得更加迷人。每天不同的時間光線形成不同的色彩感覺,陰、晴、雨、霧等天氣光線的穿透力不同,光影的節奏變化、色彩感覺也千差萬別。面對自然界紛繁複雜的光線條件,季節的交替、時間的變幻、色調的變化表現豐富而富有詩意的畫面氛圍,需要我們有意識地感受光與影的變化特徵,找出不同光線條件下物象的色彩關係、明暗層次、整體色調上的變化。有光就有影,光影體現空間的形態變化,光影決定著色調的明暗交替,構成畫面的節奏韻律,最終形成畫面的趣味。
  • 「光與空間」藝術大師詹姆斯·特瑞爾個展將於佩斯倫敦開幕
    」藝術大師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的新作個展,將於2月10日在伯靈頓花園6號開幕。受繪畫藝術中現象學概念的影響,特瑞爾早期的作品在空間、色彩和感知的感官體驗的基礎上,著重於光的構建與用光作畫之間的辯證關係。這些相互作用成為特瑞爾之後一系列成名作的基礎,演變成對光本身非物質性的研究。本次展覽將持續展出至2020年3月27日。
  • 攝影雜談|用光的藝術,如何駕馭你的光線
    光感是塑造畫面影調的基石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每次按下快門的瞬間同時也記錄下了光的參數。不管是暖煦的自然光,還是柔美的人造光源。利用好光線,可以讓你的照片更加充滿活力。不單單只是簡單的提亮與增白。有的時候,透過光線,你能感受到畫面整體的意境。
  • 雲頂之弈9.24六光三影兩系魂陣容搭配-9.24六光三影兩系魂搭配攻略
    雲頂之弈9.24六光三影兩系魂陣容是很不錯。那麼雲頂之弈9.24六光三影兩系魂陣容搭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雲頂之弈9.24六光三影兩系魂搭配攻略吧。
  • 皮影戲:光與影之間搖曳的美
    一個板凳,一盤瓜子老少皆坐在戲臺前觀戲一張皮影,一個故事光與影之間搖曳的美小編就帶你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的世界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 最強人造光,光中的戰鬥光!「激」光是如何誕生的?
    普通的光又和雷射有什麼區別呢?雷射和普通的光完全不同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光源大多數是不相干的光源,例如手電筒的光,太陽的光以及電燈泡裡發出的光。所謂的不相干,是指從這些光源裡面發出的光有兩個共同特點,都是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看起來都是白光,而且這些不同顏色的光,甚至是其中顏色相同的光,偏振的方向都不一樣具體來說,第一,它們發出的光在各個頻率上都有分布,換句話說,它們是由各種不同的顏色組成的,這些不同顏色的光疊加在一起,發射到我們眼裡,我們看到的都是白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