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年,好未來仍逃不出「燒錢」死循環

2020-12-12 一視財經

行業內主流玩家主要可以分三類,一類是作業幫、猿輔導、VIPKID等純在線教育公司;第二類是線下K12教培機構分化出來的在線教育公司,如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新東方旗下的新東方在線;第三類則是網際網路巨頭孵化出來的K12教育平臺,如網易的網易有道精品課、騰訊的企鵝精品課、字節跳動旗下的清北網校等。

文:曉宇

編輯:西貝

日前,優勝教育爆雷,CEO陳昊聲淚俱下事件,讓人意識到如今教育培訓行業生存的殘酷,整個行業也陷入信任危機。

今年以來,優勝教育在全國各地狀況頻出,主要涉及培訓退費難、辦學不規範、拖欠員工工資等。疫情之下,國內教育培訓行業遭受普遍衝擊,以線下培訓為主的優勝教育更是首當其衝。十月下旬,優勝教育在多地校區均出現關門的現象,學生家長退費困難重重。北京總部人去樓空無人辦公,疑似跑路。

同時,優勝教育法定代表人也已悄然發生變更,公司捲入大量司法訴訟當中。面對外界的質疑,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在鏡頭前痛哭流涕,為拖欠員工工資致歉。

整個行業的生存現狀真的如此不堪嗎?燒錢的癥結何在?我們以上市十年的行業巨頭好未來為例,來看看整個行業有沒有真正的未來。

2010年10月,好未來的「前身」學而思教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至今,好未來已上市十年。這家公司的經營版圖完成了快速擴張,卻依然沒有逃出燒錢的死循環。

1

培訓教育大變局

隨著用戶對知識付費意願的不斷提高,催生了龐大的線上教育體系。在雲譎波詭的市場中,競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無論線下還是線上,教育最終都要回歸其本質和初心。

正如曼德拉所說,教育是改變世界最好的武器。11月23日,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科技教育企業代表,好未來集團執行總裁萬怡發表「迎難而上:教育者的挑戰與擔當」主題演講,分享了好未來抗擊疫情、與行業攜手共渡的重要舉措。

10月22日,好未來公布財報。公告顯示,公司2021財年第二財季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1496.90萬美元,同比增長203.95%;營業收入為11.03億美元,同比增長17.79%。學生總人數為563.2萬,同比增長65%,長期正價課人數約563萬,同比增加65%。  

其中,學而思網校APP以1.29%的滲透率排位行業第五,在線上教培市場中佔據一定的份額。截止9月,學而思的核心產品——學而思網校APP的用戶覆蓋率已達1.29%,在整個K12在線教育行業中排名第五,且在主打網校業務的APP中位列第一。

「中國培訓教育行業面臨著三十年未有之大變局,」萬怡挺表示,隨著消費升級和投資升級,以及隨著人民群眾對個性化、多樣性、低成本和便捷化美好教育的嚮往,市場化、數位化將會成為教育的趨勢。

2

逃不出的「燒錢」死循環

業績增長的背後,離不開好未來瘋狂的砸錢。

在過去的一年,好未來一直在擴張。例如,學而思在近年來上線了多款功能更加細分化的APP,如題拍拍、小學口算等,這些APP雖然目前的滲透率仍較小,但可以看出其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在增長,目前題拍拍和小學口算的日活用戶量均已超過學而思培優。

業務擴張必然帶來成本的上升,好未來在營銷和職能層面的投入全面增加。據好未來財報數據顯示,2021財年第二季度,好未來營業成本為5.2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045億美元增加29.1%。

整體成本支出在持續增加,但經營利潤卻降低了1.1億美元。費盡心血投入極高的成本,換來的不是與之相應的營收和利潤,反而是大額虧損。在現有資金規模的保障下,好未來能否提升造血的活力是獲取資本青睞的關鍵性問題。

3

市場格局

儘管當前頭部效益初顯,但行業格局仍未完全確定,一批在線教育新貴脫穎而出,正向頭部企業發起挑戰,整個競爭格局異常激烈。

目前,行業內主流的玩家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作業幫、猿輔導、VIPKID等純在線教育公司;第二類是線下K12教培機構分化出來的在線教育公司,如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新東方旗下的新東方在線;第三類則是網際網路巨頭孵化出來的K12教育平臺,如網易的網易有道精品課、騰訊的企鵝精品課、字節跳動旗下的清北網校等等。

從用戶規模來看,2020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國內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81億人,相比2020年3月減少4236萬人,佔網絡用戶規模為40.5%;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77億人,相比2020年3月減少4355萬人,佔手機網絡用戶規模為40.4%。

4

K12是大勢所趨

目前,K12在線教育行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領軍企業數量較多,頭部平臺之間的競爭格局未完全明朗, 「一家獨大」的格局仍未顯現。

以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這三家頭部企業為例,他們旗下用戶規模最大的三個APP之間用戶重合度較小,作業幫的用戶獨佔率高達85.70小猿搜題和學而思網校的用戶獨佔率也分別有60.2%和50.2%。

從K12線上教育的市場空間來看,該市場極具潛力,2019年線上教育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突破28%,同年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佔比突破20%,達到2466.9萬人,預計2020年K12線上教育用戶規模有望突破3000萬人,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在18%以上,增長勢頭穩健。

從頭部企業近年來的布局戰略上看,垂直業務的拓展、用戶精細化運營、服務品質級、商業變現效率的提升是頭部平臺未來搶佔市場份額的發展重點。

從政策層面看,近年來國家針對網際網路教育推出一系列政策,利好K12在線教育發展。2019年9月,教育部十一部門發布《關於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擴大優質在線教育資源供給、構建扶持在線教育發展的政策體系。

從經濟層面看,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同比實際增長5.8%;不斷增長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利於提升家庭對在線教育產品的付費意願。

從社會層面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家長對於孩子的綜合性發展越來越重視,而在各地域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條件下,在線教育能夠更好地滿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從技術層面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科技的不斷創新送代,用戶通過一個聯網的電子設備,就可以高效獲取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教育的力量是廣闊的,沒有更好的方式能夠展現一個社會的靈魂。」無論是在線教育的發展,還是教育行業數位化升級,都在為行業帶來更多的機遇與可能,好未來想要贏得好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燒錢燒不出未來,在線教育需要重估
    無獨有偶,好未來在10月22日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股價也下跌11%。不只這兩家,近來多家教培類中概股股價集體下跌,有道最大日跌幅為12.47%,上市不久的洪恩教育,最大日跌幅曾高達20.88%。好未來、猿輔導掀起了暑期投放大戰,跟誰學在今年後來居上,豪砸20億元。在線教育在資本的裹挾下赤膊廝殺、瘋狂燒錢,搶奪市場。就在外界期待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時,在線教育企業卻集體啞火,營收下滑、虧損加劇、股價暴跌、市值縮水,一時讓人大跌眼鏡。疫情紅利轉化不佳,暑期大戰燒錢未果,資本市場信心在下降。
  • 老師=演員+銷售,燒錢燒不出未來的在線教育
    無獨有偶,好未來在10月22日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股價也下跌11%。不只這兩家,近來多家教培類中概股股價集體下跌,有道最大日跌幅為12.47%,上市不久的洪恩教育,最大日跌幅曾高達20.88%。 好未來、猿輔導掀起了暑期投放大戰,跟誰學在今年後來居上,豪砸20億元。在線教育在資本的裹挾下赤膊廝殺、瘋狂燒錢,搶奪市場。就在外界期待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時,在線教育企業卻集體啞火,營收下滑、虧損加劇、股價暴跌、市值縮水,一時讓人大跌眼鏡。 疫情紅利轉化不佳,暑期大戰燒錢未果,資本市場信心在下降。
  • 跟誰學融資近9億美元 業內表示「燒錢」拼不出未來
    市場人士認為,這是頭部在線教育公司新一輪技術、內容及營銷大戰的升級,即使是上市頭部在線教育公司也要開始補充彈藥了。伴魚市場部負責人翟磊對此不以為算,靠「燒錢」拼不出未來,如果做不到穩定增長,資本市場不會繼續買帳,一旦後續資本跟不上,資金鍊斷裂,後果不堪設想。
  • 燒錢能燒出未來嗎?
    一邊是瘋狂買量、燒錢獲客,一邊是需要慢下來的教育事業,在線教育的未來將如何演繹?燒錢真的可以燒出在線教育的未來嗎?獲客成本攀升,在線教育行業沒有贏家?在一季度疫情的影響下,全國超過2億的中小學生轉向線上,大批免費的流量不但使得頭部企業迅速發展,也催生出了上千家中小型在線教育機構。
  • 先燒錢再上市 K12在線教育機構的歸途在何方?
    燒錢+上市 K12在線教育行業堪稱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周,K12在線教育行業最大的熱點非一起教育上市莫屬。12月4日,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一起教育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10.50美元,募資規模3.3億美元。
  • 好未來上市10年記|公司研究
    2010年10月,好未來的「前身」學而思教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至今,好未來已在二級市場待過它的第十年。好未來的上市前與上市後亦然。十年之後,出現在它最新財報營收,已達327330萬美元(32.73億美元),增長至它的47倍。事實上,如果把這個數據,再往前至2008年,好未來的營收不過888.2萬美元,2020年數據同比更是增長至369倍。
  • 2018食界十大熱詞:上市、燒錢、瘦身、叫板……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公布1195個註冊配方,有近1700個產品遞交了配方註冊申請材料,這意味著還有500個配方奶粉產品在審核中。  上市  美團點評——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當日市值達到4003億港元,僅次於BAT。今年第三季度,美團點評營收191億元,其中餐飲外賣業務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84.8%。
  • 回首網際網路十年,我們能從八次燒錢大戰中學到什麼
    低價補貼、陣地戰,新誕生的社區團購再次開始燒錢模式。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新物種誕生的背後免不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燒錢大戰。回首過去十年,一代又一代網際網路新物種誕生,在線旅遊、外賣、O2O、網約車、共享經濟等新時代的產物踏著時代的浪潮前進。獵雲網在歲末年初之際總結了過去十年內,網際網路最具代表性的八次燒錢大戰。
  • 百世快遞上市三年虧三年,他的現在會不會是極兔們的未來?
    錯過「黃金十年」的極兔,能否在快遞軍團中突圍而出?文/Kinki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疫情之後,快遞行業的價格競爭問題正逐漸浮出水面。極兔背靠拼多多,而「通達系」則背靠阿里,大家都在燒錢,這種情況下, 「極兔」的未來將會如何?不妨從上一位快遞軍團的老么中找參考。
  • 瑞幸咖啡股價翻倍市值破百億美金,燒錢燒出護城河?
    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營收15.4億元,並給出了一個創造性的「概念」,實現單店層面盈利。事實上,公司Q3淨虧損5.3億元。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一直在不斷講述新故事。去年9月小鹿茶獨立運作,今年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瑞幸不斷燒錢能否燒出護城河?
  • 獵聘網薄利赴港上市遭破發 多渠道撈金苦撐燒錢大戰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雖然獵聘網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84%~85%中間,但是淨利率不佳,純利率僅為0.9%,經調整的淨利率為2%,遠低於早已赴美上市的智聯招聘與前程無憂。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從獵聘的財報中就可以看出,「燒錢」營銷已經不是新鮮事。獵聘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為第一大成本支出項目。
  • 學樂器最燒錢!考生十年「燒」掉一套房
    不少考生從小就學樂器,十年「樂齡」不在少數。在中國樂器專業複試考場外,正在候考的東營考生朱心語就是其中一個。朱心語是六歲開始學揚琴的,「當時是媽媽給我報的興趣班,後來自己慢慢喜歡上了。」她笑著說自己很想當演員,但自認模樣長的不夠漂亮,所以希望通過學樂器「曲線」圓夢。
  • 錦華十年 | 初心不改,矢志未來……
    經過十年的發展,錦華食品從原有的單一月餅系統,發展成能滿足多個節日的、完善的、多品類的食品系列。同時,根據市場對送禮品質的要求以及人們對精緻生活的嚮往,錦華食品打造了多個風格獨特的錦華禮系列,並且在伴手禮行業佔據了重要地位。
  • 銷售額追不上燒錢速度 復宏漢霖轉型資金吃緊
    換言之,僅花了半年時間,復宏漢霖就「燒錢」11.55億元。剩餘的11.46億元,復宏漢霖不僅要精打細算用於研發,還要準備好一部分,用於生產基地擴建。截至今年10月底,復宏漢霖為全資子公司漢霖製藥提供擔保,累計總額達7.5億元。漢霖製藥從事藥品生產,隨著復宏漢霖的多個藥品獲批上市,其產能短板日趨顯現。
  • 錯過「黃金十年」的極兔,能否在快遞軍團中突圍而出?
    新舊快遞軍團混戰,新軍能否突圍而出? 極兔背靠拼多多,而「通達系」則背靠阿里,大家都在燒錢,這種情況下, 「極兔」的未來將會如何?不妨從上一位快遞軍團的老么中找參考。
  • 波司登為何逃不出羽絨服「魔咒」?
    逃也逃不掉。據數據顯示,波司登主要的三項業務:羽絨服、貼牌加工、多元化服裝,只有羽絨服業務在上漲,其餘收入均在下滑,而十年前被波司登寄予厚望的多元化服飾收入僅為3130萬元,在總收入比重中佔比不足1%。
  • 好未來拿下順順留學,真相是什麼?
    好未來拿下順順留學,真相是什麼?好未來急於拿下順順留學的原因是什麼呢?通過好未來董事長的言論,我們似乎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答案。2016年,好未來董事長兼CEO張邦鑫在集團年會上公布了好未來的十年規劃。
  • 成本高盈利難,在線教育「燒錢」拼未來
    從財務數據上也可觀察到「燒錢」跡象。僅今年一季度,頭部機構跟誰學在市場銷售和管理上的費用就燒掉了8.2億元,佔到銷售收入的63%;旗下經營學而思網校的好未來,此項費用也達到16.5億元,佔到銷售收入的一半。然而,低價課推廣只能虛增流量,關鍵要看後期轉化率及續課率。上述人士透露,低價課的轉化率較低,估計僅為個位數。
  • 在線教育燒錢「拉新」,將殺出怎樣的未來?
    • 線上線下有望相互融合打進下沉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加速了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有效地推動了在線教育的發展及OMO模式的布局,部分機構還通過推出免費和低價線上課程聚合線上流量,在線教育在今年向大家證明了它能成為學習過程很好的輔助工具,以下為目前在線教育平臺的分類:我們相信在未來,教育中的很多過程會陸續被技術替代掉
  • 君聯資本王俊峰:未來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
    「未來的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這點我很堅信。」近日,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俊峰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就中國創新藥的發展和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趨勢及投資邏輯分享了看法。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  王俊峰「未來的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這點我很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