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目前,上海共有幼兒園1627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004所,佔比61.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0%,基本構建起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儘管如此,上海學前教育事業在未來三年仍面臨入園高峰的壓力。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海市教委等12部門聯合制定了《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下稱《行動計劃》),在「普及、普惠」方面提出明確目標。
比如,要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上海目前符合條件的適齡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97%,已達到國家規定的85%的目標。《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上海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進一步提高到99%。
不僅如此,本市還將按常住人口每萬人配建1所15班的幼兒園,3年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並對小區住宅配套幼兒園進行分類治理。
《行動計劃》要求,未來三年,上海普惠性學前三年教育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保持在85%,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含辦園點數)提升至65%。
公辦示範園提升至10% 嚴格杜絕「小學化」傾向
《行動計劃》提出,上海公辦示範性幼兒園比例要從目前的5%提升至10%,公辦市一級幼兒園比例要從目前的36%提升至50%。郊區學前幼兒看護點達到民辦三級幼兒園標準,鼓勵有條件的郊區民辦三級幼兒園申辦二級幼兒園。
不僅如此,本市還將在教師培養體系、職稱結構和規模上提出量化指標。注重對教師藝體技能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將教師專業技能發展水平作為職稱評定內容之一。完善保教結合的學前、保健教師建設體系,以及衛生保健教師編制核定和職稱(職務)評定等機制。
同時,還要深化「幼小」雙向銜接,嚴格杜絕「小學化」傾向,對學前幼兒進行入小學適應性教育;修訂完善幼兒園等級評估指標,加強過程性質量檢測,強調對幼兒園一日生活過程的質量評價,優化學前教育質量,讓人民群眾獲得更為滿意的學前教育服務;進一步完善「上海市適齡幼兒入園信息登記系統」,打造本市學前教育數字資源地圖;並將在每個街鎮選取1所普通幼兒園設置1個特殊教育點,為各類學齡前殘疾幼兒接受早期融合教育創造更多機會。
提高幼兒園裝備配置 安全風險防控「全覆蓋」
近幾年,各地關於幼兒的安全傷害事件頻發,成為廣大家長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行動計劃》對此提出哪些具體舉措?
市教委將修訂並頒發《上海市幼兒園裝備指南》,編制並印發《上海市幼兒園專用活動室建設要求》,指導幼兒園合理配置裝備和設置功能性活動室。針對幼兒園的玩教具建設和管理,要求進一步完善幼兒園自製玩教具和幼兒自帶玩教具入園的規範管理。
落實相關部門對幼兒園安全保衛和監管責任,建立全覆蓋的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強化治安防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工作。
要求各幼兒園實現安全技術防範設施(如視頻監控設施、報警設備等)覆蓋幼兒集體活動區域。落實園長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切實維護師幼人身安全。研發幼兒園公共安全教育遊戲和繪本,健全幼兒園公共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幼兒感知、體悟、躲避危險和傷害的能力。
[延伸報導]
學前教育有個「楊浦經驗」
幼兒園多了,師資跟得上嗎?對此,記者獲悉,「楊浦經驗」或許可以作為參考。
2017年1月,楊浦區率先成立了本溪和延吉幼兒園集團,覆蓋幼兒園數達16%,同年6月成立了楊浦幼兒園教育集團,覆蓋幼兒園數達24%,2018年5月到6月,成立了控江、翔殷和中國福利會幼兒園,覆蓋幼兒園數達45%,如今再成立明園村、五角場、新躍雙語、中原和民星等5個新的教育集團,覆蓋幼兒園數達全區幼兒園總數的84%。
2018年底,又有五個學前教育集團在楊浦成立,至此,楊浦區共有84%的幼兒園加入11個學前教育集團。
在學前教育集團化的探索中,楊浦「獨闢蹊徑」,所有集團以「1+2+3」的模式,以一個市級示範園或區級示範園為核心校,帶動2個一級園、3個二級園,同時打破公、民辦幼兒園間的界限進行組建。
以固定的6所幼兒園呈「金字塔」型搭建學前集團的模式,是楊浦教育的一次創新。目前,這11個學前教育集團將集中聚焦幼教師資短缺的問題,著力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楊浦區教育局學前科科長王海蕾介紹,楊浦通過集團招聘機制,提高教師的績效,主動吸納優秀人才加盟,創新管理機制,增加中層管理人員;同時,加強教師培養,通過登高計劃等舉措,培養學前教育的領軍人物;深化集團共建,進行項目研究,孵化一批特色園,帶動更多新建園和二級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