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切善德之始,一切幸福之源

2020-12-22 小敏觀世界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爺爺生病時,爸爸也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每天晚上爸爸臥室門都開著,爺爺的房間裡一有動靜,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爺爺房間。也一天,爺爺半夜起來要上衛生間可他因為身體虛弱,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馬上摔倒了,爸爸第一時間衝了下來,攙扶著爺爺上完洗手間,好後又扶爺爺躺上床。連續幾夜爸爸都沒睡好。每天爸爸還要幫爺爺洗衣服,幫爺爺洗澡時還要把爺爺給扶起來,爸爸累得滿頭大汗。爸爸還要幫爺爺準備一日三餐,知道爺爺喜歡吃什麼,還特地去市場買呢!

爺爺吃完了飯還要吃藥,可爺爺就像一個不聽話的小孩,怎麼哄都不吃,外公和姑姑都來了,大家輪番上陣,玩起了耗時的車輪戰,過了一個半小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這是您的草藥。』』爸爸也往裡加了一顆冰糖,爺爺才端起碗來,乖乖地喝了下去。在家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下,爺爺漸漸好了起來。

敬老愛老,是一切善德之始,一切幸福之源。敬老愛老,不是一家之事,一時之風。敬老愛老,是社會美德風尚的重要內容。

相關焦點

  • 美德即知識,自知無知乃一切真知之始
    美德即知識,自知無知乃一切真知之始   蘇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請到人間,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會生活作為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由此開啟了理性倫理學之路。比如他說,神正是為了有益的目的將眼、耳、鼻以至理性、智慧靈魂給予人,他還說:「對於任何人有益的東西對他來說就是善。」他甚至將關於善的知識稱為「一種關於人的利益的學問」,而「一切可以達到幸福而沒有痛苦的行為都是好的行為,就是善和有益」。事實上,蘇格拉底的善,希臘文agathon,本來就有好、 優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義,英文譯為good,中文譯為善。
  • 「了凡四訓」之謙德,滿招損,謙受益,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書中內容分為四個篇章,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淨化人心,提高人的道德修養,讓讀者獲益匪淺。而謙德之效貫穿於「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的全過程,是「善」的根本,順著來談談謙虛的好處,謙虛的效驗吧!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來往,做人的方法必須加以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
  • 親身踐行傳統美德 記俞塘村「孝親敬老」之星沈仁芳
    親身踐行傳統美德 記俞塘村「孝親敬老」之星沈仁芳  敬老、愛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兒女,誰都會有老的時候,贍養老人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社會的和諧要從家庭的和睦做起。幸福生活剛剛開始卻又突遭變故,1993年70歲的老母不小心摔了一跤,從此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生活無法自理。從此,沈仁芳堅持了18年像對待孩子一般一心照料老母親,每天一勺一勺餵飯菜、一把屎一把尿換洗擦身是她的必修課。她為老母親熬粥油,自己捨不得用的新被褥給老母親用。
  • 鑫苑長沙業主舉辦金婚慶典 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
    對於金婚夫婦而言,婚禮不僅是一段相濡以沫的見證,更是一場不離不棄的白首之約,同時也象徵著家族幸福的傳承。50年,歷經滄桑,走過風雨,一同走上這金婚的殿堂。活動現場,金婚業主代表、鑫苑搖籃幼兒園等表演了豐富多彩的舞蹈、唱歌等節目,老人們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分享著自己的喜悅和感動。慶典儀式上,金婚夫婦互贈玫瑰、給對方一個擁抱。現場為金婚夫婦送祝福,頒發金婚證書。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勤儉持家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勤儉持家 2020-09-27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快評:讓尊老敬老助老傳統發揚光大
    在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6日給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們表示親切問候和勉勵,並祝全國的老人們健康長壽、生活幸福。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習近平主席一直推崇備至、身體力行。早在河北正定擔任縣委書記時,他就提出,中青年幹部要「尊老」。2017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習近平主席為93歲的科技工作者黃旭華老人讓座,更是成為敬老尊賢的經典瞬間而廣為傳頌。敬老愛老,善德之始。
  • 寧波開展「敬老月」主題活動 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為切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孝老敬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寧波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敬老月」主題活動,紮實開展惠老政策落實行動,開展老年人法律維權、法律援助服務;積極開展敬老愛老志願服務行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慈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倡導敬老愛老文明新風尚  近日,慈城鎮政府情年幹部帶領離退休老幹部參觀了慈城新變化,隨行還配備了兩名衛生院的醫護人員,保障老人的安全。
  • 資江新語|孝親敬老是傳統美德也是社會責任
    (詳見10月23日《益陽日報》第4版《弘揚傳統美德 躬行孝親敬老》)。這些平凡的孝親敬老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雖不是感天動地的壯舉,卻讓人覺得溫暖,為之感動。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民,始終奉之為立身處世的大德,相沿成習。
  • 重陽佳節各地紛紛開展敬老慰問活動 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孝親的傳統美德
    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25日是重陽節,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慰問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孝親的傳統美德,為老人們送去一份關愛和祝福。在重陽節來臨之際,一場志願者嘉年華活動在江蘇南京老門東歷史街區舉行。
  • 孝親敬老 弘揚美德
    10月7日,2019年「我們的節日·己亥重陽」敬老禮活動在南寧孔廟博物館舉行。圖為晚輩為長輩梳頭。10月7日,2019年「我們的節日·己亥重陽」敬老禮活動在南寧孔廟博物館舉行,青秀區秀山社區36個家庭的每位成員身著漢服參與活動。此次敬老禮活動由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南寧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以「孝親敬老,情暖重陽」為主題,旨在弘揚孝親敬老的孝道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和諧。
  • 鄭州106中舉行「孝親敬老」傳統美德教育活動 小小故事動人心
    向德字鞠躬學生上臺發言談感悟   近日,鄭州106中學進行了「孝親敬老」為主題的傳統美德教育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更好的推動尊重長輩,以感恩之心對待父母,進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自省、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向「德」鞠躬、一堂一善事」,道德講堂內容豐富,生動飽滿,富有感染力。特別是「孝心少年」段翔的感人事跡,讓同學們感動不已,大家在參與和聆聽中,交流學習感悟,品悟道德力量。       段翔的爸爸,在2008年的那場大地震中不幸脊椎重傷,下肢癱瘓。因為老家在唐家山的深山裡,交通生活不便。
  • 光正學子獻愛心,孝親敬老一家人
    尊老愛老、敬老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弘揚我國優秀傳統美德,讓孩子們從小懂得尊老、敬老、助老、愛老。濰坊光正實驗學校初中部學生在團委倡議、家委會大力配合下開展了「光正學子重陽敬老」活動。  當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後,老人們開心地品嘗著一個個香噴噴的餃子,你一碗,我一碗,吃著傳統佳節的美食,喜在眉梢,幸福之情,溢於言表。老人們都熱切希望明年還能舉辦這樣的活動,這樣的活動他們覺得很有意義,也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
  • 古稀老人需贍養 孝親敬老不能忘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法庭主持調解過程中,輪椅上的尹奶奶多次因為體力不支低頭伏案,見此情景,承辦法官對三個子女進行了釋法析理的同時,予以批評教育,孝親敬老既是為人子女的法律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既是法律要求的,也是每位老人期盼的。
  • ...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在萬力社區醫養託老中心得到完美詮釋
    點擊上面藍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隨著社區醫養託老中心的逐漸普及,貼心的社會養老服務讓入住到那裡的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曖,愛的呵護。住在萬力社區醫養託老中心的一位阿姨今年80多歲了。
  • 河南鄭州:開展重陽節敬老活動,弘揚尊老愛老傳統美德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發揮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鄭州市綠之聲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走進合融國際康養示範園,與生活在這裡的老人一起迎接九九重陽節的到來。  孩子們的到來,讓原本幽雅的康養示範園熱鬧了起來。
  • 2020年「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倡議書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傳承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文明和諧社會新風尚,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 【布穀】愛,是一切的答案
    跪乳之恩,寸草春暉。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政治的倫理精神基礎,因此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弘揚孝行文化,過去,靠家訓、孝行錄和勸孝詩文潛移默化;如今,《夕陽紅》等電視欄目成為春風化雨的重要平臺。
  • 晉城市慈善總會開展重陽節敬老愛老活動
    2020年重陽節來臨之際,10月21日至23日晉城市慈善總會組織開展了重陽節「敬老愛老」系列活動,通過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增強全社會的敬老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讓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 重陽節感悟習近平敬老孝親的暖人情懷
    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始終將「尊老」奉為立身處世的大德,全國多地開展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主題活動。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老人,在習近平心中一直是一份沉甸甸的牽掛。幾十年來,他以身作則,敬老孝親,盡顯對老年人群體的敬重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