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16日,汪精衛的府邸傳來幾聲慘叫,猛然驚動了所有人!待汪夫人陳璧君急奔到汪精衛的病床時,見他抽動著縮成一團,隱約聽他吐出「找人……」倆字,就昏死過去。9個月後,汪精衛病死。
-01- 從青年才俊變成中年「走狗」
1910年,27歲的汪精衛懷揣「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信念,抱著必死的決心北上刺殺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還在刺殺失敗入獄後,激憤寫道:「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此詩傳開後,汪精衛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才俊瞬間成為眾多進步青年學習和敬仰的對象,此時的汪精衛,活成了自己人生中最輝煌的樣子。
1937年,54歲的汪精衛早就忘記了當年自己的理想和報復,出賣了靈魂,成了曾經自己最引以為恥的人。
1940年3月30日,南京偽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徹底成了日寇的「走狗」。汪精衛的叛變引發全國人民的震怒,蔣介石下令,要戴笠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汪精衛。
-02- 戴笠刺汪,屢次失敗
此時的汪精衛深知老對手蔣介石不會放過他,也了解他身邊那些人的手段,早就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家裡也圍的密不透風。
戴笠接連派出5個刺殺小組,都被汪精衛給反殺了,損失慘重。戴笠在跟蔣介石商量後,決定將「刺汪行動」暫緩!
哪知,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戴笠沒想到,他的持續刺殺行為雖然失敗了,卻也給汪精衛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讓汪精衛整天生活在焦慮、恐慌之中,舊疾爆發的越來越嚴重,身體也日漸虛弱。
原來,在1935年,汪精衛遭到愛國人士孫鳳鳴的刺殺,其中一顆子彈射進了脊椎旁,就是這顆子彈讓汪精衛落下病根,尤其是趕上南方的陰雨連天的時候,痛的更是生不如死。
這枚愛國者射出的子彈,為他日後的死亡埋下了種子。
1944年1月,忍受不了病痛折磨的汪精衛堅決要求日本醫生給他取出這顆子彈。哪知道,這下壞了,出了大事!
-03- 陳璧君救夫
有傳言說日本在給汪精衛手術時就下了黑手,也有說可能是因為手術時傷到了神經,子彈是取出來了,汪精衛的毛病卻增加了。
他的兩條大腿不聽使喚,甚至還有大小便失禁的現象,後背由於子彈的經年腐蝕仍舊疼痛難忍。手術後的汪精衛更加痛苦,吃了各種西藥都無效,精神狀態也一日不如一日。
這一下,他的夫人陳壁君急了,既然西藥治不好,那就換中醫!俗話說「偏方治大病」,必然是有道理,沒準就能治好汪精衛的病。
經過多番打聽,知道了號稱「劉一貼」的神醫,就住在江蘇無錫,專治骨傷瘡毒!他的膏藥正對汪精衛的病!陳璧君連夜派人將「劉一貼」請到南京。
-04-傳說中的「劉一貼」
1944年2月15日,劉一貼在經過監視、調查、審問後才被帶來見汪精衛。經過仔細檢查,緩緩說道:從脈向看,應該是長久骨傷感染,形成了瘡毒。
便從隨身的藥箱中取出一貼膏藥,借酒精燈烤融,輕輕地貼在了汪後背的毒瘡上,邊貼邊說:「貼上之後會有先涼後熱的感覺,那是藥效在發揮作用,明天我再來,看看情況再換新藥。」
果然,貼上膏藥的汪精衛疼痛大大減輕,精神又好了許多。整個汪府上下頓時感到輕鬆了許多。當然晚上,陳璧君就派人送了一個金條給劉一貼。
第二天,劉一貼準時來到汪精衛家複診,揭下背上的膏藥,看了看傷口,面露喜色到:「先生的病不是很嚴重,今天在配一貼膏藥,貼完之後保證徹底祛病根。
陳璧君接過膏藥,心裡甚是開心,這下汪精衛有救了!劉一貼隨後囑咐道:「得先讓先生的毒瘡結痂,兩個時辰以後再貼膏藥。」說完,轉身就走了。
陳璧君得了膏藥就仿佛得到了希望。準備聽劉一貼的話,2個時辰後給汪精衛敷上。哪知道,竟然橫生枝節,出了大事!
原來,汪精衛聽說一貼膏藥就能治好他的病,哪裡還能等上2個時辰,連忙叫來夫人,1個時辰都不到,就讓把膏藥貼上。
可誰成想,這副膏藥一貼上去,汪精衛瞬間就覺得疼痛難忍,四肢抽搐,臉色蒼白。汪精衛來不及多說,只虛弱的講了句「找人!……」就疼暈過去。
-05- 「劉一貼」逃跑
陳璧君自知出了大事,連忙讓人去找「劉一貼」,誰料「劉一貼」壓根就不在安排的飯店裡,早就不知去向,只留下書信一封。
陳璧君展信一看,差點氣暈過去,信上寫了這樣4句話:
「厚禮不該收,既收也不愁;平生藥一貼,醫人不醫狗!
貼在狗皮上,致命狗一條,蒼天終有眼,助我仇報了!」
這明顯就是為了報仇來的,收了錢還不好好治病,還罵汪精衛是漢奸走狗!此時的陳璧君,大呼上當,可惜為時已晚!這副膏藥,裡面早就參進蠍子毒和蜈蚣毒,讓汪精衛早已被子彈遺留的擴散入骨的鉛毒變得「毒上加毒」。
經過這一番「火上澆油」的折騰,汪精衛的病情,一天天的惡化,在遠渡日本治病無果後,到底客死他鄉。臨死前卻說:「我要回去中國。」
-05- 「劉一貼」毒殺汪精衛內情
「劉一貼」到底跟汪精衛有什麼仇呢?原來他的老婆、兒子、兒媳、孫子都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劉一貼自然也恨透了日本人,至於早就叛變了的汪精衛,劉一貼怎會給他治好病呢!
一個人的欲望不應該建立在損害祖國利益的情況上,「出賣祖國的人,必然也不會有好下場」!汪精衛從一個「引刀成一快」的熱血青年成為後來的大漢奸,導致後輩都無人在祖國內地生活,實在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