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位於遼東半島中西部,面積3794平方公裡,人口103萬,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秀美宜人的生態環境,是東北縣級首家「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瓦房店市工業基礎雄厚,全市有工業企業8000餘家,是"中國軸承工業的搖籃"。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瓦房店現已發展成為東北縣域領軍城市,為東北經濟第一強縣。
瓦房店不僅工業經濟發達,也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戰國時期始有建制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曲姓商人建起三間瓦房客棧,瓦房店由此得名。境內現存文化古蹟多處,具有150餘年歷史的橫山書院曾為遼南地區最高學府。位於瓦房店市西部的復州古城更是遼南的歷史文化發源地,始建於遼代,到明永樂四年(1406年)改建成石城,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文化旅遊商貿城。
瓦房店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秀麗,森林覆蓋率極好,並且擁有長達461公裡的海岸線,居全國縣(市)第二位,因而其境內自然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沿瓦房店海岸有仙浴灣、駱山鄉大排石、將軍石、長興島等海岸旅遊景觀。駝山鄉大排石村海岸分布著東北地區獨一無二的排石(也稱「千層巖」)景觀,是難得一見到的地質奇觀。其巖石不僅彩色豔麗,而且獨特的水平構造巖石層層疊疊,有人形容其好似卷卷巨大的佛經擺放在海邊,故又稱之為「佛經巖」或「千層壁」的。
瓦房店礦產礦藏資源也十分豐富,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30餘種。非金屬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有著巨大的開發價值,其中,花崗巖、大理石、石灰石、黏土質頁巖、海卵石等儲量約有6.5億立方米。金剛石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54%,是中國最大的金剛石原生礦床,被譽為「東方鑽石城」、「中國鑽石之都」。開採後的金剛石礦坑遺蹟,更是一處漂亮的景觀,站在高處,俯瞰下去,就如同一顆寶石鑲嵌在大地之中。
另外,其境內的龍門湯溫泉是一處理想的沐浴和飲用雙重型高溫熱礦泉。據資料記載該溫泉形成已有500年歷史,平均水溫達63℃-71℃的高溫熱礦泉。水中含有偏矽酸、重酸根、硫酸根等有益離子,還有錳、銅、鐵、硒、鋅、鋰等十餘種微量元素。酸鹼適宜,是沐浴健身,醫療膚疾的天然地熱泉。
在東北經濟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瓦房店取得這樣的發展成績,著實讓人感到欣慰,同時其生態環境建設也相當不錯,開發了許多環境宜人的旅遊景點,相信未來的瓦房店會繼續引領東北縣域經濟。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