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京發布
「名城造就名校,名校支撐名城。」
今天,南京市與南京大學聯合召開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向南大的廣大師生和校友發出五份邀請。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和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共同籤署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學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首批重點事項合作計劃》。
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首批重點事項合作計劃「亮相」!
8月17日,南京市與南京大學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會議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共建金陵系列學校
培育基礎教育領域教育家型管理者和骨幹教師
共建「揚子江教育智庫」
……
南南合作
強強聯手
2019年11月6日,南京市與南京大學籤署協議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
今年8月17日,南京市與南京大學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首批重點事項合作計劃正式啟動,名城名校聯手,加強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聯動,示範區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四大亮點」 打造校地融合發展新樣板
南京市與南京大學在教育合作方面堅持創新機制、探索示範,構建「1+6+N」的合作機制,按照「高起點優先發展教育、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高效率管理體制改革、高品質教學體系構建、高顏值校園文化提升、高水平大學引領基礎教育發展」這一「六高」目標逐步推進創新示範區建設。
經雙方多次研討,最終確定了管理創新、學生培養、隊伍提升、智庫建設四個方面十項具體合作計劃,每一項都非常具有針對性、操作性。
亮點一:高等教育「接地氣」
管理創新是本次合作計劃最突出的亮點,根據《計劃》,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辦學的管理機制將進一步融合,一批共建學校的成立,將進一步擴大南京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這批共建校有範圍全、樣式多、體制新三個特點。
範圍全:將成立南京大學金陵教育集團,共建「南京大學金陵中學、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南京大學金陵小學、南京大學金陵幼兒園」等南京大學金陵系列學校,共建學校覆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階段的基礎教育。
樣式多:共建校既有與原有中小學幼兒園的合作共建,也有規劃新建校。據悉,南京市在「十四五」教育專項規劃和紫東及仙林地區規劃中,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學,學校納入南京大學金陵教育集團管理。
體制新:南京大學與南京市共同探索南京大學金陵系列學校管理新機制,在師資、經費、設備、圖書館、實驗室等方面對學校發展予以共同支持,率先開展基礎教育管理體制、辦學機制、教育教學等改革試點。
同時,南京市政府將南京大學高層次人才住房、子女入學等納入本市高層次人才政策範疇。
亮點二:基礎教育「攀高峰」
南京大學在科研、辦學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與它合作探索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融合育人的新模式,對於提升南京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意義非凡。
共同推進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將依託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落實《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工作方案》,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成果。
「孩子們最開心的是聽說將依託南京大學建立中小學研學基地」。金陵小學校長林慧敏表示,這樣他們將有機會,參加南京大學聯合舉辦的暑期科技夏令營、「小院士」夏令營,走進南大校園,走進創新實驗室,走訪名家院士,「能夠全方位走進南京最高學府,將大大開拓孩子們的眼界,讓他們對於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孩子們的綜合素養將大大提升!」
共同探索資優學生培養新模式。雙方將爭取教育部的政策支持,在南京大學金陵中學等學校探索資優學生培養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機制、新成效,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由南京大學與相關學校共同制定並實施培養方案,探索基礎教育階段拔尖創新後備人才培養新模式。
「這對於金陵中學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金陵中學校長孫夕禮表示,與南京大學共同創新資優生培養新模式,將讓金陵中學擁有更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更好的發展平臺,也贏得更多優秀學生的認可,「我們將充分發揮好這些優勢,將金陵中學辦成南京、江蘇乃至全國最好的中學!」
亮點三:教師隊伍「提品質」
發展高質量教育,教師隊伍是關鍵,所以本次《計劃》中,對於如何創新機制、發揮南大優勢,吸引高層次人才進入南京教師隊伍,以及如何提升南京教師隊伍素質方面下了大力氣。
按照《計劃》,南京大學與南京市面向有志於南京基礎教育事業的優質高校畢業生,聯合公開招聘事業單位編制內定向委培教師。報名應聘定向委培教師的,在取得南大免試碩、博研究生資格,完成學業並獲得學歷學位後,可通過直接考察籤訂事業單位聘用合同,進入南京基礎教育師資隊伍。
另一方面,南京大學每年提供一定數量的教育類博士名額,定向招收符合條件的南京市基礎教育在職教師入學就讀。
南京大學每年為南京市舉辦一期基礎教育領域教育家型校長高級研修班,實行導師制進行跟蹤培養,綜合考核等次為優秀的學員,可聘為南京大學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校外兼職導師。
此外,南京大學每年為南京市舉辦一期基礎教育學科骨幹師資培訓班,重點加強普通高中學科競賽輔導、考試命題研究等領域的骨幹師資培養;每兩年舉辦一期市區教研員、研訓員高級研修班。利用南京大學國際合作資源,每年組織南京基礎教育領域優秀管理者、骨幹教師開展一次境外培訓。
亮點四:教科研「求突破」
依託南京大學等高端智力資源成立「揚子江教育智庫」,是本次《計劃》的亮點。「智庫」專家將聚焦「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中心任務,著力開展南京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規劃、重大政策、重點項目等研究,定期發布《南京教育發展年度報告》。
每五年一周期,開展一批南京市教育改革重大項目和課題研究,形成有全國影響力的南京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典型經驗和品牌成果。協同南京市建設國家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培育示範區,力爭5年內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獲獎數不少於20項。
除了南京大學與南京市的強強聯合
還有一個「天團」也讓人眼前一亮
▼
《南京市和南京大學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諮詢委員會首批特聘諮詢委員名單》首次公布,諮詢委員會陣容堪比&34;。
教育部原副部長、江蘇省原副省長王湛任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中師大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兼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吳培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任副主任,此外葉南客、周曉虹、成尚榮、吳康寧等共16名國內著名教育專家加盟。
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
意味著
▼
—南京的創新名城建設之路越走越寬—
近年來,南京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重要牽引,聚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取得「三跨越一突破」的明顯成效,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增長方式正在加速形成。
新研機構實現新跨越,總數超400家、孵化引進科技企業5000多家,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的「南京模式」。
高企培育實現新跨越,高企總數兩年增長1.5倍,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4.6%;到「十四五」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有望突破2萬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以上。
人才集聚實現新跨越,近兩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70萬人,今年又面向高校畢業生提供20萬個就業崗位、拿出10億元集聚10萬研究生。
重大戰略平臺實現新突破,紫金山實驗室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下,近年來南京的高質量發展走在了全國、全省的前列,全市GDP連續11個季度保持8%左右的增速、2019年達1.4萬億元,人均16.6萬元、列省會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增長2.2%,位列全省第一,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全國前十。
—南京的校地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南京高校院所多、人才資源多、科研平臺多。
三年前,南京全面啟動實施「兩落地一融合」工程,組建人才團隊持大股、市場化運作、職業經理人管理的新型研發機構,高校院所、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得到有效打通。
去年,南京又全面啟動實施「百校對接」計劃,首批選派32名科技人才專員赴全國重點高校院所駐點對接,南京與高校院所的合作得到全面加強,並取得了良好成效。在這一過程中,南京大學率先響應、主動參與、精準對接,帶頭組建了38家高質量的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引進企業超百家,同時還示範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發平臺和「城市矽巷」。其中,張志炳教授領銜的延長反應技術研究院取得重大原創性技術突破,依託南大建設的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正在創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科技領域的合作如火如荼,教育領域的合作也全面破題,形成了名校名城、名城名校共生共榮共發展的綜合效應。
—南京的教育現代化強市之路越走越寬—
近年來,南京堅持以高質量教育奠基高質量發展,彈性離校等多項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南京教育現代化水平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實踐證明,教育事業好,城市發展才能好;教育水平高,幸福指數才會高。南京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建設,通過完善推進機制、強化組織保障,確保示範區建設合作項目、改革事項落地見效,真正發揮好示範區的引領示範作用。同時,以此為帶動,大力推進全市面上的教育改革創新,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提升教育質量水平,堅定不移發展素質教育。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向南大的廣大師生和校友發出五份邀請:
歡迎即將入學的各位南大新生到南京來學習生活,我們將和南大一起,為全體新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文化氛圍、生活條件和各項便利保障。9月下旬,我們將為大家準備一場盛大的開學典禮。
歡迎南大的廣大在校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南京、融入南京,積極參與有關方面組織的志願服務、文化體育、實習計劃、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活動,與城市共成長、與時代共進步。
歡迎更多的南大畢業生到南京工作,特別是歡迎南大的研究生包括本科生在南京就業創業,大家在正式籤訂就業合同前,市政府每月將發放3000元的見習補貼;正式入職後,在人才購房、住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還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歡迎更多的南大老師和科研人員投身南京的科技創新、投身創新名城建設,創辦高水平的新型研發機構,轉化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把論文寫在培育高科技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中。
歡迎更多的南大校友在南京施展才華、實現夢想,今天的南京,濃厚的創新氛圍前所未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前所未有,一流的營商環境前所未有,大家在南京的投資興業和創新創業,一定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實現最大的成功。
「南南合作」
會使南京的教育進入一個新階段
也會使南京大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名城名校聯袂
共創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