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產銷差大、水損嚴重,怎麼辦」;「個別小區水壓低,客戶投訴頻繁,這個問題亟須解決」;「高層建築的二次供水設施汙染飲用水問題,在部分小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供水企業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智慧水務建設已成為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日前,在長清區自來水服務中心,一場城鎮供水新舊動能轉換暨智慧水務論壇正在進行。來自山東省近百家自來水公司和涉水企業、單位的120多名供水行業代表就當前城鎮供水面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進行了探討。該論壇最終達成共識:新舊動能轉換和智慧水務將是供水行業解決當前問題、深化發展的「鑰匙」。
長清區自來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介紹智慧水務。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供排水發展面臨新形勢,勢必會出現一些新問題。結合長清區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及現狀,長清區自來水服務中心分析供水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後,赴貴州、青島、溫州、聊城等地水務集團學習,匯總各地水務集團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結合濟南市智慧城市試點建設要求,在市水協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開始探索適合長清供水的智慧水務建設。
去年,該中心投資600萬元,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智慧水務平臺建設工程」,全力打造供水管理信息化、水錶抄錄自動化、水壓水質監測智能化、客戶服務精細化、收費形式多樣化的綜合城鄉供水服務平臺。目前,該中心已建立「一個大廳、兩個平臺」,即「供水綜合服務大廳」,相關科室聯合辦公、協同管理、資源共享,一個大廳對外。「兩個平臺」是信息管理平臺和指揮調度平臺,通過對供水信息的匯集、處理、整合、存儲與交換,形成綜合水信息資源,提供信息共享和服務,為會商、決策和指揮提供全面支撐,實現改進工作模式、降低業務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智能遠傳水錶方面,目前,長清區已更換傳統水錶2.1萬多塊,實現在線抄表功能。城區內所有新建小區全部安裝智能遠傳水錶,完成客戶服務綜合信息管理等業務,實現客服管理和營業收費功能。作為該工程的試點小區,泉升花園等小區今年年初已經實現實時在線抄表,抄表率、準確率百分之百。通過智慧水務平臺,過去老舊小區1900塊水錶查抄工作需5人3天才能完成,現在僅需 1人就能通過表務管理系統完成即時查抄,效率提高几十倍;過去管網漏點的確定,全靠人工巡線,難以保證巡查效果。特別是城鄉一體化供水後,城區和鄉村供水管網總長度達到400多公裡,人工巡線工作量更是陡增。智慧水務平臺的誕生,直接將數百公裡的管線盡收眼底,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漏點、第一時間進行處置,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這無疑是長清區自來水服務中心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供水管理智慧化的一次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