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說|農業,田園綜合體的「內生原動力」!

2020-12-19 青島品牌房產故事

惠志鵬——

萬樹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鄉村振興促進中心副主任。被多家媒體評為中國策劃專家,先後被聘為多所高校策劃及旅遊專業客座教授。近年來專注研究「旅遊目的地倍速成型」、「旅遊目的地定位思想」、「旅遊目的地前置運營」、「旅居地產服務模式」等行業課題,並在多個地區和項目上取得成效。

在我看來,截至目前,國內還鮮有堪稱成功的田園綜合體。

想當初,田園綜合體的攀比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大大小小的田園綜合體規劃紛紛落地。遺憾的是,大多數項目以不了了之而告終,如今能看到項目實體的更是寥寥無幾。令人焦慮的是,縱然有眾多陷入僵局的「田園綜合體」在前,卻依然無法逼退房地產開發商對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熱情。

從項目描繪的動人前景,到時間跨越至兩年後的今天,田園綜合體的招牌在風中顯得有氣無力。田園綜合體的零落,一方面讓人唏噓不已,一方面令人反思警覺。誠然,田園綜合體能夠解決一部分的就業問題,緩解鄉村的空巢化現象。但是在落地層面,頗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意味。隨著住宅項目的銷售日漸萎靡不振,落得一地雞毛,背離了政策的初衷,政府也發現了目前很難做好。

田園綜合體是未來的趨勢,要持續搞下去,留給開發商鑽空子的餘地會越來越小。田園綜合體,到底是名副其實,還是徒有其表?一哄而上的田園綜合體、共享農莊建設熱潮,也該減速緩行、多加思考了。

田園綜合體成功與否,終歸還是要回歸產業本身。田園以「農業」為本,農業為旅遊發展提供經濟、產業支撐。農業作為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積澱,是現在農業的精髓,農耕、農作、農息已自成體系。

我們必須順應自然,依託農業的時間和空間屬性,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出傳統及特色農業的優勢。

首先農業有自己的時間屬性。區別於傳統地產,田園綜合體的投資回報周期有自己特定的計算方式。拿果樹來舉例,它的成長以年為周期。前期幾乎沒有任何收益,但是後期卻呈現倍速增長。果樹生產不同於其他農作物生產,長期耕種長期重複。它是一個立地不動、生產周期長的生產項目,不同時期的管理要點,各有要訣。

栽植一次,經營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從壯樹、緩樹、清枝、穩產到更新,這五個階段都要採取不同的技術措施。

以發展特色果樹的美國Fresno農業旅遊區為例,它由Fresno city東南部的農業生產區及休閒觀光農業區構成。區內有美國重要的葡萄種植園及產業基地,一般種植後2-3年開始結果,生產期可達20年或更長。以及廣受都市家庭歡迎的賞花徑、水果集市、薰衣草種植園等。80餘畝果園、150多種品種果林觀光,多種水果及乾果製品銷售。每年4-9月,就會舉行一系列的水果節和集市等。通過發展特色果蔬產業,打造優勢農業的規模化種植平臺,產旅銷相互促進。

所以,農業生產要順應作物的生長規律及自然法則。

其次農業有自己的空間屬性。從立體空間的角度來講,農業能形成立體化產業鏈。國內的「稻蝦養殖一體化」、「林下經濟——林蛙養殖一體化」都是同理。

以日本的Mokumoku農場為例,立足於農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形成了循環的生態農業模式。Mokumoku農場是由當地的養豬農戶聯合發起建成的,農場種植著蔬菜、花卉,養殖牲畜。經營著蘑菇農場和牧場,還能同時提供有機蔬菜、新鮮肉類和乳製品。既能美化鄉村環境,又能保持原來的農產品供給功能。

而且,農場農業延伸到了食品加工業及商業旅遊等服務業,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擴展了價值分配的空間。Mokumoku農場開設有豬主題館、香腸主題館、麥芽工坊等休閒體驗區,主要生產原料直接來自於農場。農場生產的加工品還能直接對接市場,在當地的蔬菜交易市場進行銷售,提升農產品的經濟價值。

從日本的經驗看,Mokumoku農場還是以農業為基礎,立足於空間特色。不局限於單一的農業產業,擴展立體化的農業發展空間。

走馬觀花看不出門道,蜻蜓點水取不到真經。只有深入調查研究,才能真正弄明白標杆項目模式的本質和內涵。

真正的田園綜合體仍然需要以產業為根本,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

參考國外的田園綜合體,是政府、項目、原住民的三方共贏。國內田園綜合體之所以辦不好,就在於忽視了農村、農業、農民本身。

中國的很多社會資本在做田園綜合體時,都迫不及待的和鄉村、村民劃清界限,在他們看來,農村很落後、鄉村很複雜,村民很難搞。相比之下,只要農業板塊把地流轉了,操作起來就容易的多。但是,事實是,界限越清晰,距離就越遠。

農耕、農作、農息,正是這些日常構成了田園綜合體的根基。在農業的基礎上,基於農業的時間和空間屬性,在此基礎上延伸,才能形成四季更迭、具備觀光度假價值的產品體系。

田園綜合體,貴在「綜合」。它更多側重的是一二三產業的聯動,需要在擴展產業鏈上下功夫。在基於鄉村旅遊資源的基礎上,合理的開發與之相適應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鄉村旅遊產品,使其成為整個綜合體的重要吸引點,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以臺灣的桃米村為例,經過十餘年已轉型成為一個融有機農業、生態保育、文化創意等多產業於一體的典範。

經過對當地資源的深入挖掘後,重新定位了自己的產業——全臺首個以青蛙觀光為特色的生態旅遊休閒產業。把青蛙設計成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布鄉村醒目位置,將「青蛙共和國」提煉為新的文化符號。

桃米村在重塑產業的過程中,以保護生態為出發點,考察調研當地物種資源,提煉文化符號,打造生態農業觀光村,將生產、生活、生態和農業、加工業、旅遊業有機結合,實現了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田園居住等複合功能。衍生出設有遵循自然農法的「農之園」、推行創作工藝的「市之集」、重塑社區精神的「紙教堂」等,當地居民和遊客除了觀景,還可以在此地交流、購物與食宿。

過去的農業產業發展都是按照單一的項目來推進,很難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以及實現產業鏈的整合。但是田園綜合體不僅要注重農業產業自身的發展,而且注重發揮產業的多功能性。它涵蓋了農、林、牧、漁、加工、製造、餐飲、酒店、倉儲、保鮮、金融、工商、旅遊及房地產等行業,是三產融合體和城鄉複合體。

田園綜合體的特色產業選定之後,就要將主導產業做精做強。先採取「集中」策略,重點突破,將戰略的注意力集中於產業鏈思維上,挖掘深加工潛力,延伸產業鏈條,把特色產業逐步做精做強,再發展延伸產業的優勢。

一個完善的產業結構必然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收益。德國北部城市Rostock附近有個卡爾斯草莓體驗樂園,這裡不僅是德國休閒農業鼻祖,也是德國最成功的兒童體驗農莊模式,已經發展成在波羅的海沿岸大型連鎖體驗型草莓農莊,完成了從一產到三產的完美結合。

卡爾斯莊園以草莓為主題,園區內到處都是它的品牌標誌及品牌色。產業主題強化,園區內處處皆草莓。草莓色的太陽傘、草莓色的小卡車……每年5-10月草莓鮮果採摘時,在園區外有300個草莓屋來售賣鮮果和他們自產的草莓系列產品,5個月可以銷售400多萬歐元。

將草莓IP化,聯動其他二三產業等。草莓打造的飲品,包括葡萄酒、高度數酒、果啤、飲料類、果汁類等...琳琅滿目的飲品映入眼帘;草莓打造的設施,如草莓小屋等;這裡的明星產品——草莓醬;草莓打造的住宿,就連卡爾斯莊園的酒店也是草莓風格的,在官網甚至有每個房間的VR全景,乾淨程度可見一斑。依託草莓農場的名氣打造更豐富的「吃住行遊購娛」等項目,提供優質的服務。

定位精準,放棄親子遊樂收入,將收益轉向草莓商品的銷售之上。包括草莓超市、水上陸地遊樂園、攀巖架、小動物園、採摘園、水族館等在內的大型體驗樂園,幾乎所有娛樂設施都是免費的。主要盈利來自採摘草莓、品嘗天然草莓、草莓產品銷售等所有草莓相關領域。合理運用自身IP不僅沒有造成損失,反而擴大了產業鏈。

卡爾斯草莓農場的興起和升級,也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田園綜合體思路——深耕細挖,將一種產業做到極致,延伸出系列產業鏈。「一個好產品+一個強終端+一條經濟鏈+一個好IP」,最終成為德國休閒農業鼻祖。

田園綜合體的關鍵還是在於選取具有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從核心產業的類型作為項目的IP價值點,形成了差別化的類別。縱觀國外的這些成功案例,都是以特色產業引擎和旅遊吸引核為中心,依託核心產業園區和休閒集聚區形成產業延伸閉環。

中國國土遼闊,地大物博,現在很多田園綜合體都是以上萬畝、平方公裡計算的。如此大的體量,其實很難從單點上進行突破。以我們目前的服務來說,還是要有足夠多的產業能形成合力,共同開發。

這裡並不是說我們要完全摒棄地產,地產還是田園綜合體的盈利點之一,但是要想長遠發展,農業還是發展的基石。我們公司操盤的田園綜合體,都會著重強調突出「鄉村田園」的作用。以發展農業為根本,提高產品附加值,以農業的發展帶動其他產業等。

以之前服務過的大體量項目為例,將農業作為產業引擎,精研特色農業打造不同園區。如泊來農業,引進國外的品種及生產技術,打造進口農產品的種植;高效農業,和國內各大高校及研究院通力合作,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生產。其實目前國內的一些高校研究所和科學院都存在大量的技術,發展的較為成熟,但是普及程度還不夠廣泛;古法農業,遵循自然界的春種秋收規律,提倡無為、原始、自然,按照古時的農作規律,打造特有的生態模式等等。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也離不開其他行業的支持和整個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多元跨界轉型升級。如「吃住行遊購娛」六大基本要素,多產業互融互通、相輔相成。若這些都能突破,將會帶動中國的農業更躍一層,田園綜合體也會產生質的變化。

相關焦點

  • 無錫陽山鎮拾房村-鄉村空間重構下的田園綜合體研究
    結果發現:在田園綜合體建設前後, 鄉村的「三生」空間由單一的空間組合變成了複雜的複合型空間, 鄉村的土地空間得到了升華, 構建了產—居—業—遊—樂合為一體, 農業發展動力強勁、旅遊服務功能完善、環境宜居宜業的田園綜合體, 這不僅是對美麗鄉村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響應, 更營造了一種理想的生活空間。
  • 田園綜合體「拿地」攻略
    綠維導讀田園綜合體作為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的創新業態,是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的一種新模式和新路徑。田園綜合體的綜合開發與建設用地密不可分,也是很多建設者們的關注焦點,可以說,解決土地問題是建設田園綜合體成功的關鍵。
  • 泉城稻花香田園綜合體項目落戶五洲農業
    據濟南五洲農業負責人武如義介紹:五洲農業為迎合濟南市田園綜合體--泉城稻花香田園綜合體項目,計劃連片種植水稻面積1500餘畝,這批秧苗已進入煉苗棚18天,預計5月12日即可出棚插秧。五洲農業為迎合濟南市田園綜合體--泉城稻花香田園綜合體項目,計劃連片種植水稻面積1500餘畝,提升基地整體環境、設施補充完善,為弘揚濟南吳家堡黃河大米三次稻改文化及各類季節花海觀賞、水稻插秧節、豐收節舉辦環境美化做好準備, 五洲農業依託現有種植技術及規模,在保衛濟南吳家堡老品種「京引119」的基礎上引進天津水稻研究所新品種
  • 金山「田園綜合體」初現魅力
    原標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湧現一批休閒農業集聚區,讓農民和市民都有獲得感 金山「田園綜合體」初現魅力  日前下午一時左右,13條漁船停靠金山嘴漁村碼頭。48歲的當地漁民姜冬梅一邊在船上收貨,一邊在朋友圈裡發出「漁船回來了」的信息,引得老客戶們紛紛來電要貨。如今,她已是漁村最大的海鮮供應商,老滬杭公路上的30多家飯店都要向她拿貨。
  • 探訪|田園綜合體 鄉村新光景
    所以,在田園綜合體建設中,『農』的底色必須守住。」望著滿山的果樹,白金鑫說,田園綜合體以特色水雜果產業為基礎,以油用牡丹、獼猴桃、小雜糧產業為特色,以生態為依託,以旅遊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宜居宜業。田園綜合體有了農業作為基礎,還要有更多產業。
  • 隱耀-烏鎮青壚被譽為田園綜合體,旅遊業態的先驅者
    田園綜合體:隱耀—烏鎮青壚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原文如下: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 卡爾斯草莓農場:德國的「田園綜合體」,休閒農業的鼻祖
    田園綜合體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實踐方式,自今年初中央一號文件頒發以來,「田園綜合體」得到了國內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群體的集體關注。 放眼國外,德國版「田園綜合體」的經典案例:卡爾斯草莓農場,以一個好產品+一個強終端+一條經濟鏈+一個展示窗+一種品牌的發展模式,成為德國休閒農業鼻祖。
  • 西安周至:打造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 助力鄉村振興
    前來參加啟動儀式的各級領導及嘉賓6月28日上午,西安市周至縣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項目在周至縣司竹鎮金官村舉行啟動儀式,旨在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西安市原政協副主席王俊仁致辭打造新時代田園綜合體 體驗農耕樂趣中國牡丹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化會,陝西省稅務局執行局局長馬樹乾、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執法局局長強兵會
  • 邂逅臺灣:當休閒農業遇上田園綜合體
    臺灣休閒農業與文創的發展,對於傳承歷史文化、活化鄉村資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創新環境氛圍、倡導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於大陸文旅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不同維度的項目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和示範效應。
  • 農業旅綜合體_2020年農業旅綜合體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66張 貴州悅心雲谷生態農業建設項目項目特色:集農業旅遊、綜合配套、美麗鄉村(苗木種植)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https://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678/detail41506310/   杭州富春開元芳草地鄉村酒店   田園綜合體如何落地實踐,如何規劃才有閃亮點? (文末附74套資料)  旅遊只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切入點和內容之一,而不是全部內容。
  • 甘肅隴南市成縣廟下村生態田園綜合體規劃方案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廟下村生態田園綜合體依託項目區資源環境條件優勢以及產業基礎, 按照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則, 圍繞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加快項目內農事體驗採摘、花海觀賞攝影、農作物栽培示範、果樹種植和牲畜養殖等的發展, 提高農業整體經濟效益及農民增收致富的總目標。
  • 「田園綜合體」載起鄉村未來
    「田園綜合體」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融合了各種要素的「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首次出現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指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
  • 這才是真正的田園綜合體!(附案例)
    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通過3年努力,建成以高端花木農業為主導產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打響花木集群看漓渚、高端蘭花看漓渚、全域美麗看漓渚3張金名片,在三產融合上走出新路子,將「花香漓渚」田園綜合體打造成全國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樣本。漓渚現有6個花卉專業村,250多家花卉企業,花木基地4萬餘畝,擁有綠化苗木、名優蘭花等8大系列2900個品種。
  • 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正式開園
    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正式開園   12月20日,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儀式在重慶市忠縣田園綜合體遊客中心舉行。   據了解,2017年7月,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成為重慶市和三峽庫區唯一一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柑橘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 重慶舉行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1月24日重慶舉行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新聞發布會  11月24日,重慶舉行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新聞發布會,請忠縣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黃祖英,忠縣縣委副書記袁德祥,忠縣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王建瓊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冬賞冰瀑夏遊花谷 打造精品農業田園綜合體
    來源標題:冬賞冰瀑夏遊花谷 打造精品農業田園綜合體 「煤礦關停後,我們一直以生態旅遊作為增長點。近些年,通過特色種植,轉變村裡的發展和生活方式。未來,我們的種植農業將會更加『精品化』。」
  • 赤峰紅山區:楊家灣崛起田園綜合體
    卞素蘭打工的地方是二道井子村楊家灣田園綜合體的百畝梨園,是最早實施的一個項目。「種植玉米一畝地可收入1000元錢。我們現在給村民每畝地租金800元,等果子熟了銷售出去,還可給村民分紅。」百畝梨園負責人李久宇說。
  • 尹家峪田園綜合體品牌發布會在上海舉辦
    素有「林果之鄉」「蜜桃之鄉」「長壽之鄉」的沂水縣泉莊鎮,歷時3年,新田園Pro-尹家峪,在全國田園綜合體建設中終於「C位」出道:90多個航空航天體驗項目;芒果TV最吸引人的明星互動遊戲;空中草莓、魚菜共生、自然農耕;山間別墅、智能農舍、五星級老民宿;天上王城、崮上風情、歷史文化古村等特色項目將高科技融入田園生活,走出了田園綜合體旅遊的差異化之路。
  • 田園東方:田園綜合體領軍者的創新之路
    藉助「田園綜合體」 探索「田園」經濟 鎮內擁有3.2萬畝桃園、7000多畝生態林、千年古剎禪宗寺、百年書院、地質公園等,綠地覆蓋率超過70%,並有以死火山風貌的大小陽山為核心的旅遊度假產業,生態環境得天獨厚。
  • 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
    12月20日上午,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正式開園。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靜,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出席開園活動。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路偉、市文化旅遊委副主任秦定波、縣委書記江夏致辭,縣委副書記袁德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