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特斯拉!中國「慧眼」衛星測到迄今宇宙最強磁場

2020-12-16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我國「慧眼」衛星團隊通過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GROJ008-57的詳細觀測,採用直接測量的方法得到該脈衝星表面磁場強度約10億特斯拉,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直接測量到的宇宙中最強磁場。

「慧眼」是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最早於1993年由中科院高能所李惕碚、吳枚等人提出,於2017年6月發射升空,中科院高能所負責衛星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和科學研究工作。

「慧眼」衛星在太空的藝術想像圖。中科院高能所供圖

據中科院高能所科研團隊介紹,「慧眼」衛星搭載有高能、中能、低能X射線望遠鏡三種科學載荷和空間環境監測器,觀測能區為1-250千電子伏特。與國外的X射線衛星相比,「慧眼」衛星具有覆蓋能段寬、在高能X射線能段的有效面積最大、時間解析度高、探測死時間很小、觀測強源沒有光子堆積效應等突出優點,因此具有探測高能量的迴旋吸收線的獨特能力。

2017年8月,科研人員利用「慧眼」衛星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GROJ1008-57的一次活動進行詳細觀測,首次在其X射線能譜中,以高於20倍標準偏差的高置信度,在90千電子伏特附近發現了一條迴旋吸收線。根據理論推斷,該迴旋吸收線對應的中子星表面磁場強度高達約10億特斯拉,比目前地球實驗室中能夠產生的幾十特斯拉的最強磁場高几千萬倍。

中子星是宇宙中具有最強磁場的天體,其X射線雙星系統由中子星與其伴隨恆星組成,伴隨恆星的氣體在中子星的強引力作用下落向中子星,形成圍繞中子星高速轉動的氣體盤,稱為吸積盤。

科研團隊介紹,如果磁場較強,吸積盤上的等離子體將沿著磁力線落到中子星表面,並發出強烈的X射線輻射。由於中子星的轉動,X射線發射區隨之旋轉,形成周期性的X射線脈衝信號,因此這類天體也被稱為「X射線吸積脈衝星」。

科研團隊觀測發現,這一類天體在X射線輻射能譜上會出現「凹陷」結構,理論認為這是電子在磁場中迴旋共振散射造成,因此被稱為迴旋吸收線,吸收線處的能量對應著磁場強度,利用該現象可以直接測量中子星表面附近的磁場強度。

這一主要由中科院高能所與德國圖賓根大學合作完成的重大天文科研成果論文,已於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報通訊》上發表。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10 億特斯拉!我國 「慧眼」直接測量到迄今宇宙最強磁場
    IT之家9月4日消息 據中新網今日報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稱,「慧眼」(HXMT)衛星團隊近期通過直接測量的方法觀測到脈衝星 GRO J008-57 表面磁場強度為約 10 億特斯拉,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測量到的宇宙中的最強磁場。
  • 中科院:中國慧眼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強磁場,高達10億特斯拉!
    中科院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團隊對正在吸積的X射線脈衝星Gro J1008-57進行廣泛的觀測,並在中子星表面探測發現大約10億特斯拉的磁場。
  • 普朗克引力物理所或發現宇宙中最強磁場
    普朗克引力物理所或發現宇宙中最強磁場 2013-07-31 10:36 來源:騰訊科學
  • 最大峰值36特斯拉 核磁共振磁場強度創紀錄
    (原標題:最大峰值36特斯拉 核磁共振磁場強度創紀錄)
  • 比人造最強磁場強1千億倍,宇宙最強磁場是如何產生的
    左:在幾毫秒的快速旋轉期間發現了強磁場發電機,偶極子分量達到10^15G。右:對於較慢的旋轉,磁場強度降低了十倍。圖片:CEA Sacley磁星是宇宙中觀察到的具有最強磁場的中子星,但它們的起源仍存在爭議。
  • 首席科學家揭秘給衛星取名:「慧眼」有中英文名還有暱稱!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15日訊(記者高萌) 「團隊所有努力,為的就是讓我們擁有自己的『慧眼』,去活捉黑洞,去看那個潛伏在星空中極端熾熱的高能宇宙,看繁星不斷上演的生死故事,還有宇宙中稍縱即逝的驚鴻一瞬。」今日11時00分,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英文縮寫「HXMT」)衛星成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 地表最強磁場出現:1200特斯拉 瞬間把日本實驗室炸了!
    就在諾獎頒布的幾日前,日本科學家刷新世界最強磁場紀錄,製造出 1200 特斯拉的超強磁場。 而在這個超強磁場誕生的一瞬間,整個實驗室瞬間「一路火花帶閃電」,場面頗為壯觀也十分驚險。萬幸的是,當時研究人員們所處的控制室與實驗室仍有一定距離,最終無人傷亡,只有儀器和一扇鐵門英勇犧牲。
  • 磁星,宇宙中磁場最強的天體,當它爆發時威力有多大?
    磁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細微處,磁鐵可以產生磁場,電流也可以產生磁場,若是放眼廣闊的宇宙空間,那裡同樣也充斥著磁場。宇宙中的磁場主要是由各式各樣的宇宙天體所發出的,所以這些磁場又被稱之為天體磁場。
  • 那麼它1億特斯拉的磁場咋來的?
    這句話就很明確的交代了物理學中的電磁相互作用,即:變化的電場會感生出變化的磁場,相反磁場到電場也是一樣的。當然,帶電粒子的運動也會產生感應磁場,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右手螺旋定理嗎?也就是安倍定則,這個法則為我們指出了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係。如果旋轉和移動的電荷可以產生磁場,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個巨大的中性物體會有磁場?
  • 研究人員發現,中子星周圍1000億特斯拉的磁場讓暗物質原形畢露
    根據理論預測,「軸子暗物質」在接近中子星周圍的強磁場時,可能會轉化為射頻電磁輻射。這種無線電信號,其特徵將是一個非常尖的光譜峰,其頻率取決於所討論的軸子暗物質粒子的質量,可以用高精度天文儀器檢測到。光度計是一種利用實驗室大磁場將軸子暗物質轉換為可觀測電磁信號的實驗策略。根據理論預測,在這些磁場存在的情況下,軸子會轉化為電磁輻射,而電磁輻射的程度會隨著磁場的大小而變化(即磁場越大,軸子的電磁信號越大)。先進的實驗室實驗(比如ADMX實驗)利用接近10特斯拉的磁場(現代MRI機器的磁場強度通常約為1特斯拉)。
  • 「慧眼」探路,「流浪地球」有了可靠導航
    最近,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利用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成功開展了X射線脈衝星導航實驗,定位精度達到10公裡之內(3倍標準偏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慧眼」衛星脈衝星導航實驗工作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鄭世界,日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的採訪,解讀這一將協助人類「走向深空」的技術。
  • 宇宙中最強的能量是什麼,它的威力有恐怖?
    通俗簡單的答案是:宇宙中最強能量爆發是超新星大爆發和伽馬射線暴。這是單個天體或者宇宙中任何單個的物體所能發出的能量。這種能量除了宇宙大爆炸時所發出的能量。實際上,超新星大爆炸和伽馬射線暴既是一回事又是兩回事。
  • 「科學·航天」地磁場,我們地球家園的保護傘
    一、地磁場的概念地磁場是地球周圍空間分布的磁場,磁場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磁性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磁場是物質存在的一種重要形式。磁場是最熟知的自然現象之一:從指南針、磁鐵、磁卡、磁化杯、醫用核磁設備到磁懸浮列車;從蜜蜂、信鴿、……到人類肌膚;從地球、太陽、……到星際空間,磁場幾乎無處不在。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
    記者從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江林華研究員團隊獲悉,由其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探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迄今發現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科學家發明最強磁鐵 產生世界上最強的磁場 未來應用廣泛
    最近,總部位於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國家高磁場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小而緊湊的線圈創造出迄今為止世上最強的磁場。只有捲筒紙尺寸大小的磁鐵,厚度甚至1釐米不到,在直流磁場中重置該磁鐵,可以產生出超過此前記錄0.5特斯拉的磁場。
  • 哈勃公布迄今最詳細宇宙圖譜
    ——「哈勃遺產場」(HLF),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由哈勃在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約265000個星系,其中有些已至少133億歲「高齡」,對其進行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深入了解更早的宇宙歷史。
  • 「中國天眼」的新發現 終結天文界持續多年的一場爭論
    10月29日和11月5日,利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科學家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分別發表了2篇關於快速射電暴的研究成果,這口被喻為「中國天眼」的大鍋,「看到」了這種毫秒電波起源的一些蛛絲馬跡。
  • 強磁場中心首個水冷磁體獲得最高26.9特斯拉磁場
    1月16日下午4時,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一片歡呼聲:該中心自主研製的第一臺水冷磁體在輸入10兆瓦的電源功率、2萬安培高穩定度電流下,獲得了預計的26.93特斯拉的磁場。這標誌著「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獲得了重大進展,也標誌著我國強磁場水冷磁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中國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 傲視全球
    把一塊材料放在相當於地球磁感應強度120萬倍的強磁場下,持續10毫秒,或者以毫秒級的時間間隔反覆施加強磁場,會發生什麼?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在物理學家看來,這無異於開闢了研究微觀物質世界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