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巨獻(2):六款中端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

2020-12-11 超能網

2018年可以說CPU市場最異彩紛呈的一年,AMD率先以第二代銳龍處理器開局,繼續深耕多核市場,Intel被迫「臨時抱佛腳」祭出第八代、第九代酷睿處理器迎戰。對於我們硬體玩家來說,有競爭果然是好事,六核、八核處理器開始逐漸成為中高端的中流砥柱,CPU性能提升幅度達到過去幾年裡巔峰。高性能意味著高功耗、高發熱,這個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這個時候,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也逐漸登上主流散熱器的大舞臺,以靈活的安裝方式、簡單方便操作、極佳的散熱效果獲得大批玩家認同,加上時下流行的RGB燈元素,一般人也覺得一體式水冷更有看頭。這一次我們橫評的對象鎖定了價格在400-600元之間的240規格一體式水冷,從中挑中合乎要求的六款,其中不乏新上市新品,你想知道誰會成為最終的散熱王者嗎?

早期的水冷散熱一般都是指代分體式水冷,雖然具有高靈活性、高散熱效能特點,也有價格高、安裝不便問題,一般都是由專業人士設計好水路、走線、耗材選用,反正就是「費時費力費錢」,而且後期維護難度高,對於小白用戶友好度極差。就像我們編輯部裡面,幾乎都是「聞水冷裝機色變」,不僅做起來麻煩,一旦發生漏水事故,你花了大幾萬買回來硬體可以就此報廢,所以我們很少建議用戶去玩分體式水冷,Geek除外。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優勢:

而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出現可以說解決分體式水冷很多弊端,水泵整合在冷頭上,水箱直接去掉了,依靠水管、水冷頭、水冷排存有的水冷液帶走熱量,高度整合下一體式冷散熱器安裝步驟變得極為簡單,三部曲即可安裝完成:冷排安裝風扇——安裝底部扣具——安裝水冷頭。

由於水冷頭尺寸多數設計得不大,也不存在大型風冷散熱器對內存高度有兼容性問題,可以很方便的拆卸、加裝內存。

大家肯定在想,對比頂級風冷與一體式水冷的散熱能力,哪個會有優勢呢?這個問題其實還真不好回答,因為它們定位稍微不太一樣,但多數時候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會佔有優勢

近些年,散熱廠商們都開始重視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研發工作,一時間大量新品競相爭鳴,多樣性完全可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同時價格也下降到更親民的級別,120規格的300元就有交易,240規格而不過600元。相對於分體式水冷一個冷頭就要大幾百,一體式水冷價格優勢極為明顯

醜話說在前頭,儘管一體式水冷擁有更好的密封性,不會輕易發生漏水情況,但為了顧及你硬體安全,一定要挑選老牌散熱廠商的產品,畢竟他們更加有設計經驗,知道什麼樣的結構不容易發生漏液,產品迭代下來寶貴經驗是一些山寨廠商不具備的,大家千萬要甄別好。

由於我們要應付未來全面的八核十六線程處理器,TDP將近100W,上一個240規格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是比較妥當的,在價位選擇上,我們去頭砍尾,挑選價格比較適中的400-600元的產品進行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

本次橫評的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價格都在600元以內,我們挑選了京東商城上符合要求、銷量靠前的六款產品進行測試,包括:ID-COOLING ZOOMFLOW 240、喬思伯 TW2-240 RGB 、超頻三 偃月240RGB、先馬 冰川240RGB、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排名不分先手)。

具體參數規格對比見下表(可點擊放大):

我們是怎麼測試的?

測試平臺

我們選用了Intel Core i7-8700K作為處理器,算是高端遊戲中的最常見處理器,六核十二線程絕對是遊戲殺手,還有3.7GHz不錯的基礎頻率,睿頻也能達到4.7GHz水平。此外因為有超頻需求,主板選用了頂級的華碩玩家國度MAXIMUS X FORMULA,強悍的散熱、完善的BIOS、風扇監控軟體都是選擇它的理由。內存本來是準備一套四根的美商海盜船 復仇者RGB PRO燈條,但考慮到安裝便利性,最後只上了一根芝奇 Ripjaws 4 8GB。為了保證散熱不受外界影響,我們沒有加裝額外的顯卡,完全依靠獨顯輸出畫面。電源是一隻酷冷至尊MWE Gold 750W。

散熱好不好,其實很依賴機箱風道、結構設計,這次我們採用了一個比較主流的酷冷至尊MasterCase H500中塔機箱,前置兩個200mm RGB大風扇,後置一個120mm非RGB風扇,240冷排可安裝在頂部,整個結構非常常見而且可以復現。

測試場景

為了最大限度體現不同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能力,設計了三個場景

一: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認狀態下,風扇轉速交由系統自動控制,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

二:Core i7-8700K設定為1.28V核心電壓,L6級防掉壓設置,全核超頻至4.9GHz,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

三: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認狀態下,換用貓頭鷹最新的NF-A12X PWM版風扇,風扇轉速交由系統控制為1500RPM,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

測試條件

在恆定溫度在25℃的房間內測試

在酷冷至尊MasterCase H500機箱內封箱測試

統一塗抹採融PK-1矽脂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Stress FPU,連續運行10分,以CPU無降頻測得CPU溫度為準

使用Wensn WS1361C噪音測試儀,在距離冷排出風口4cm測得噪音值,同時記錄風扇轉速、水泵轉速

外觀鑑賞

ID-COOLING ZOOMFLOW 240

ID-COOLING品牌誕生以來一直專注於做散熱器,風冷、水冷都有涉獵,產品也一直推陳出新,品質都相當不錯的。ZOOMFLOW 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是一款月份剛發布的新品,採用AIO一體水冷方案。

全新的外觀設計,水冷頭頂部有一圈高光仿金屬塑料點綴,更具質感,內部隱藏了RGB光圈,也有ID-COOLING LOGO。

冷頭做工紮實,與水管連接處可以有90°角度調整空間,橡膠水管外有做編織包網,細節和質感都做得相當好。

銅底表面光滑潔淨。

冷排散熱鰭片間隔均勻一致,沒有形變。

配備雙120mm RGB風扇,外圍燈帶支持可尋址背光調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RGB,因此接口為5V 3Pin接口,支持華碩Aura Sync和微星Mystic Light Sync。

喬思伯 TW2-240 RGB

對於喬思伯,大家認識它估計都是因為最開始U系列ITX鋁箱,畢竟當時候做全鋁機箱還能把價格做得那麼低獨此一家。後期喬思伯也開始做散熱器,而且喬思伯產品經常會出乎我們意料,非常有驚喜。比如說這款TW2-240「天使眼」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喬思伯的創意真的不錯,把水冷頭做出了水晶的感覺,頂部覆蓋透明PC+鋼化玻璃雙重導光材質,可以發散RGB燈光線(256色自動變換),難怪要叫天使眼。

喬思伯水冷管採用了FEP塑料製成,管徑似乎要比其他家的更顯「瘦弱」,表面為螺紋,可以增強彎曲度,進出水冷管可調節方向。

大面積銅底,沒有拋光,拉絲質感。

冷排散熱鰭片間隔均勻度一般,做工尚可。

兩把120mm液壓軸承風扇外圍均有一大圈RGB燈帶,256色,點亮後效果非常棒,標準12V RGB接口,理論上只要主板自帶這個接口都可以進行顏色控制。

超頻三 偃月240RGB

超頻三作為散熱器老牌廠商,資深玩家肯定都用過他們家的產品,偃月240 RGB一體式水冷便是他們最新力作。至於為什麼叫偃月,你看到冷頭一瞬間就會明白了。

超頻三 偃月240RGB水冷頭設計感非常強烈,非常扁平,上面有一抹彎月造型的留白,就是為了透出RGB燈光所設計的,質感也很棒,絲毫不像是ASA塑膠打造的。

水冷管是橡膠材質,外面包裹硬質塑料編織網,這個感覺就不太好,質感太差,而且有點硬,不容易彎曲。

冷排做工非常完美,不愧是老牌廠商。

規整的銅底,沒有拋光處理,依然可以看到機器切割痕跡。

與別家在風扇上做RGB燈帶不同,超頻三直接改造扇葉,做成半透明,透光之餘還能柔和光線。採用5V RGB 3Pin接口,也是支持尋址控制、華碩Aura Sync和微星Mystic Light Sync。

先馬 冰川240RGB

先馬也是做機電產品起價,最近才開始涉足散熱器,不過按照我們之前測試來看,先馬的散熱器產品雖然有時比較粗糙,但散熱效果還不錯,而且價格還便宜。就像這款冰川240 RGB一體式水冷,只賣399元,是本次評測最便宜的產品之一。

冷排的做工也非常好,鰭片間隔均勻度很高。

先馬產品設計還是頗有自己想法,都是往硬核方向走的,你看看冷頭上的「Y」字形結構,半透明設計還能透露出點點星光。

橡膠水冷頭外包裹化纖編織網,美觀度更高,彎曲度更高。

冰川240 RGB一體式水冷的冷頭銅底面積要小於其他家方案,不過光滑程度較高。

風扇和超頻三不謀而合,採用乳白色半透明扇葉輔助發散光線,扇葉上有導流波浪紋。採用12V RGB 4Pin接口,通用規範意味著能支持各品牌主板的顏色調控。

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

Thermaltake就是大名鼎鼎的TT,也是專注於機電、散熱產品多年,分體式水冷產品也是非常有名,但近年玩家對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有更高需求,因此推出更多新產品。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就是一款超高顏值的產品。

冷排做工尚可,均勻度較高,不過我們上這個拿到以後有些鰭片依舊被砸歪了。

蛟龍 RGB 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冷頭設計非常中規中矩,方形設計,頂部有一圈RGB光帶以及Tt LOGO,支持RGB燈光。

水冷管是橡膠材質,沒有報過編織網,很厚實,彎曲起來也不容易。

銅底拋光程度較高,摸上去很光滑。

TT的風扇做工非常精緻,外圍有一圈導光條,點亮以後效果還不錯。RGB接口為TT獨有,可以與其他風扇、冷頭收尾相連,最後變成標準的4Pin 12V RGB接口接入主板。還有一個小細節TT做得很高,它給全部線材都做了材質細膩的包網,細節見真章。

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

九州風神浸淫在散熱器領域也很久,船長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誕生已久,可以是橫評中最古老的,但經過更新迭代以後它還是具備一戰之力。

冷排鰭片可能過於柔軟了,變形得比較多,比較影響視覺感官。

由於我們評測的是白色船長,純白的外觀可能加分不少,而且那一截外漏的水管簡直是點睛之筆,別具味道,流動氣泡可以讓你知道散熱器運行情況。而頂部柵格狀裝飾就像渦輪一樣,點亮以後還能發出柔和的白色光線。

水管和喬思伯的很像,也是螺紋塑料材質,沒有做成白色有點可惜了,比較「瘦小」也容易彎折。

水冷頭銅底面積不大,由於我們之前用了很久,有點戰鬥成色,這並不是產品問題。

白色船長的風扇也是沒有RGB的,扇葉是全白色設計,但邊框還是黑色的,裝上去以後視覺反差還是挺大的。

扣具安裝

ID-COOLING ZOOMFLOW 240

由於新品關係,它是目前少數可以支持AMD Ryzen Threadripper X399平臺TR4扣具的水冷散熱器。

安裝過程還是很順利的,但過程還是稍顯麻煩。首先你要給水冷頭上支架(不用螺絲,旋轉卡死即可),安裝背板、螺栓,主板正面安裝限高螺柱,塗抹好矽脂就可以裝上冷頭,擰緊固定螺母就完成了。

扣具設計合理,安裝方便,螺母可手擰都是人性化設計。

喬思伯 TW2-240 RGB

除AMD TR4以外都支持。

扣具設計水平欠缺,有些反人類感覺。建議兩個人協助安裝,速度會快不少。主要是背板無法固定,容易掉螺栓,需要一人從旁輔助安裝。

超頻三 偃月240 RGB

扣具兼容Intel全平臺,AMD就差一個TR4也全平臺。

由於我們拿到的是舊版,限高螺栓高度有問題,會造成水冷頭接觸不到CPU金屬頂蓋,此時就會出現散熱問題。後續諮詢超頻三工程師得知,問題已經在新版中得到解決。

不過扣具依然不夠人性化,擰緊螺柱的長度過長,裝一次下來,手都酸了,還需要頻繁使用墊片,一共用了8片塑料墊片、4片金屬墊片,太麻煩。

先馬 冰川240 RGB

扣具兼容Intel全平臺,AMD同樣差一個TR4也全平臺。

整個安裝過程行雲流水,非常便捷。正常的背板安裝,正面安裝的塑料限高圓柱帶有卡死螺栓作用,螺栓被緊固就不會往下掉,再安裝冷頭就很方便,直接擰螺絲就行。

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

對Intel、AMD全平臺都有支持。

薑還是老的辣,和先馬冰川一樣的安裝方式,裝起來很輕鬆,三兩下都搞定了。

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

由於產品誕生時,AMD TR4還沒橫空出世,因此並不支持,其餘都可以支持。

九州風神船長的扣具其實不太合理,也非常麻煩,也是要先給冷頭裝固定支架,要上四顆螺絲哦,其餘步驟都差不多,不過扣具壓力似乎小了一點,不能牢牢壓緊冷頭,用手還能稍微一動冷頭位置。

就安裝便捷性來說,我們給出以下排名:

第一梯隊——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先馬 冰川240 RGB

第二梯隊——ID-COOLING ZOOMFLOW 240、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

第三梯隊——超頻三 偃月240 RGB、喬思伯 TW2-240 RGB

上機&RGB燈光

ID-COOLING ZOOMFLOW 240

喬思伯 TW2-240 RGB

超頻三 偃月240 RGB

先馬 冰川240 RGB

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

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

散熱器橫評——效能對比

測試場景一:Intel 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認狀態下,風扇轉速交由系統自動控制,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進行溫度測試

滿載4.7GHz時,表現最好是ID-COOLING ZOOMFLOW 240,可以說遠超其他產品,滿載可以壓到62℃。

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超頻三 偃月240 RGB、先馬 冰川240 RGB表現差不多,都在64-65℃之間。

表現最差的是喬思伯 TW2-240 RGB、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溫度都達到了67℃,這也是挺奇怪的,風扇轉速不低,都有1600RPM,噪音還不小,散熱效能有點糟糕。

測試場景二:Core i7-8700K設定為1.28V核心電壓,L6級防掉壓設置,全核超頻至4.9GHz,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

Core i7-8700K超頻能力還是非常不錯,如果不是內部使用矽脂,估計可以很輕易超到5GHz,我們就不作死了,1.28V超4.9GHz還算可以,發熱量也大增了。在FPU「折磨」下,六款一體式水冷表現最好的依然是ID-COOLING ZOOMFLOW 240,達到77℃,比默認狀態提高將近15℃,8700K超頻後發熱量真的不容小覷,水冷散熱器確實最合適不過。

第二名是先馬 冰川240 RGB,為78℃;並列第三名的有喬思伯 TW2-240 RGB、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79℃;最熱的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已經達到82℃,而且此時噪音非常大。

測試場景三: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認狀態下,換用貓頭鷹最新的NF-A12X PWM版風扇,風扇轉速交由系統控制為1500RPM,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

統一使用貓頭鷹風扇目的在於,看看六款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冷頭、冷排的效能,排除掉風扇的幹擾。

這樣一來發現,ID-COOLING ZOOMFLOW 240確實有真材實料,溫度依然是最低的,只有63℃;最熱的是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冷頭、冷排效能較差,溫度有67℃,換不換風扇都一樣;其餘四款表現都相近,都在64-65℃之間,不過側面反映喬思伯 TW2-240 RGB原裝風扇有點菜了,貓頭鷹風扇不僅更安靜,溫度也更低。

散熱器橫評——噪音對比

測試場景一:Intel 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認狀態下,風扇轉速交由系統自動控制,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

ID-COOLING ZOOMFLOW 240溫度固然低,但噪音也是很猛,僅次於散熱糟糕的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船長的噪音就不說了,直接起飛到61.8dBA。 先馬 冰川240 RGB表現引人矚目,不僅溫度低、風扇轉速不高、噪音也表現優異。

順帶說一下,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噪音來源主要是兩把120mm規格風扇,換上以安靜而著名的貓頭鷹NF-A12風扇以後,1500RPM轉速下,基本上噪音都在53.5dBA附近,同樣說明噪音來源在於風扇,冷排鰭片密度、通過時的風噪聲影響甚微。

測試場景二:Core i7-8700K設定為1.28V核心電壓,L6級防掉壓設置,全核超頻至4.9GHz,使用AIDA 64穩定性測試,選擇FPU烤機

ID-COOLING ZOOMFLOW 240風扇轉速已經更高達2050RPM,噪音已經高達65.7dBA,已經算是很吵了,所以低溫是犧牲靜音體驗換取的。同樣的道理也出現在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上,溫度高但噪音低,兩者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表現比較好的應該當屬先馬 冰川240 RGB。

總結

最佳散熱——ID-COOLING ZOOMFLOW 240

授予超能網推薦金獎

ID-COOLING ZOOMFLOW 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可以說是本次橫評中表現最優勢的產品,三個測試場景中溫度表現都勝其他產品一籌,可見ID-COOLING設計功底還是很強,效率非常高。不過高散熱性能就是犧牲靜音達成的,因為噪音會有點大。此外較為便捷安裝方式、紮實的做工都是引人入勝的地方,外觀也是比較有特色,ARGB的一體式水冷並不常見,燈光效果非常出眾。499元的售價也非常不錯。

性價比最高——先馬 冰川240 RGB

授予超能網推薦獎

先馬 冰川240 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溫度測試中,綜合成績還是不錯,應該說僅次於ID-COOLING ZOOMFLOW 240,而且價格只要399元,就顯得性價比非常高了。不過它也有自身的小問題,雖然冷頭有集合約束線纜功能,理念是好的,但線材過短,反而造成理線困難,在機箱裡面安裝好以後比較難看。

外觀最帥氣——超頻三 偃月240 RGB

超頻三 偃月240 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安裝上確實繁瑣了一些,如果能夠改進一下扣具設計就更好了。冷頭、風扇的光效非常吸引人,因為採用了5V 3Pin接口,可尋址的特性使得RGB燈珠可以不以統一方式閃動,這個就是ARGB燈的魅力,點亮以後過渡效果非常漂亮,不過需要對應支持的主板哦。

喬思伯 TW2-240 RGB

這個水冷最大毛病就是安裝的時候麻煩,需要別人配合你才能裝得快,一個人可能會手忙腳亂的。散熱效能也就那樣吧,中規中矩,比較有特色是它冷頭設計,確實不負「天使眼」之名,晚上在側透機箱中的效果非常亮眼。

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

Thermaltake 蛟龍 RGB 240一體式散熱器是本次橫評中做工最精緻的,細節非常好,提供的線纜都包網,長度也非常長,RGB線支持首尾相連,不需要集線器就可以變成一根4Pin RGB線接入主板,非常人性化。最重要的散熱表現也是中規中矩,屬於主流水平。

九州風神 船長 240 白

船長系列產品可能是已經發布太久了,在散熱表現、燈光效果上都有點跟不上發展節奏,畢竟是老產品可以原諒。比較出色的就是冷頭的外觀設計,在眾多廠商中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相當又有趣。另一個問題就是價格偏高,存在品牌溢價。

相關焦點

  • 哪款最適合你?7款一體水冷散熱器橫評
    第1頁:哪款最適合你?7款一體水冷散熱器橫評  泡泡網散熱器頻道1月19日 去年從8月份開始,筆者能收到的風冷散熱器越來越少,到了年底的時候,大量一體水冷來到泡泡評測室,從中不難看到各大廠商開始逐漸放棄在風冷散熱器上的爭奪,開始轉投水冷,這也源於INTEL以及AMD對於一體水冷的重視。
  • ASUS 華碩 ROG 龍神24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240冷排 1399元
    【PConline 聚超值】 ASUS(華碩)2018年發布了強大的ROG Ryujin家族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首發ROG Ryujin 240mm和ROG Ryujin 360mm兩款,均採用AIO一體水冷方案,配有超薄方形水冷頭,採用一體覆蓋式方案,併集成一把迷你風扇,4800rpm可推動19.41CFM風量,風噪31DBA,除了強化CPU導熱外,還可照顧到周邊供電、M.2 SSD等部分,官方表示最多可降溫20℃。
  • 398元的水冷有多炫?BARROW炫影240水冷散熱器上手體驗
    不過電腦硬體的不斷進步,一些DIY玩家們開始追求更好的散熱效果以及觀賞體驗,因此水冷也在近幾年流行了起來。比如筆者最近就入了水冷的坑,入手了這臺散熱器——BARROW炫影240水冷散熱器,並且為了呈現出更好的視覺效果,筆者還購入了四個ARGB風扇,讓光汙染來得更猛烈些。
  • 芝奇推出上古水神 ENKI 一體式 CPU 水冷散熱器
    2020年12月17日 –世界知名超頻內存及高端電競外設領導品牌,芝奇國際全新推出上古水神 ENKI 一體式 CPU 水冷散熱器,擁有多項創新專屬設計,專為極致效能開發打造,提供玩家全新的豪華散熱方案
  • 利民Frozen Magic EX 240水冷散熱器開箱試玩
    提起利民散熱器,不少玩家第一反應就是電鍍回流焊和各種高性能單塔散熱器,其實早在19年利民就推出了自家首個水冷系列frozen EYE,其各表現還算不錯,最近利民更新了產品線,推出全新的水冷散熱器Frozen Magic冰封幻境系列,管家也入手了一個EX版的240款,來給大家做個開箱分享。
  • 要水冷不要光汙?這款水冷散熱器可能適合你!
    上次我給自己的「發燒」CPU更換了一款九州風神堡壘240 RGB V2版的水冷散熱器,燈光效果絢麗,降溫表現優秀,寫了篇文章分享給了小夥伴們,結果有的小夥伴看了文章後,說這個水冷不錯啊,就是光效果太絢麗,他也喜歡水冷但是不想要RGB,問我有沒有。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一起來看看同為九州堡壘品牌旗下的240 V2 普通版水冷散熱器吧!
  • COMPUTEX2018:ROG發布全球首款搭載OLED屏水冷散熱器
    COMPUTEX2018:ROG發布全球首款搭載OLED屏水冷散熱器 2018年06月05日 00:22作者:孫斌編輯:孫斌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AURAFLOW X 240 TGA水冷散熱器評測:性價比與RGB皆閃耀
    ID-Cooling是國內著名的散熱器廠商,主打一系列高性價比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支持炫彩的RGB燈效。其中定位中端的Auraflow X支持華碩的AURA神光同步,同時在價格和性能上達到了較好的平衡。
  • 海盜船CES2018上放大招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發布
    海盜船在本次CES大會上,發布了兩款一體式水冷散熱器——H115i Pro和H150i Pro。  在配置上,兩款水冷散熱器的水冷泵及風扇處均裝有RGB LED燈,每個LED燈均有1670萬種顏色,並支持AM4及英特爾平臺。此外,水冷泵側面配備一個Micro-USB接口,可將水冷泵與主板的內置USB2.0插槽連接。
  • 99秒殺節玩轉裝機DIY,華碩破冰手水冷散熱器鉅惠登場
    對於裝機DIY愛好者們來說這也無疑是一場嗨購盛宴,多款大牌硬體都迎來了史低價格,其中來自知名3C大廠華碩的TUF GAMING LC破冰手240 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此次活動中更是迎來了百元超值優惠,強悍的散熱性能、過硬的品質搭配鉅惠價格,實在是一件不容錯過的裝機好物。
  • 美商海盜船發布iCUE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力與美的結合
    美商海盜船發布了全新的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iCUE ELITE CAPELLIX系列。這個系列的一體式水冷擁有驚豔的外觀與拔群的性能,同時運行的時候噪音卻很低。三款全新的iCUE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都配備了高性能的RGB泵頭、微流道導熱銅底和ML RGB系列高性能風扇。在具備頂級性能的同時,通過隨附的iCUE Commander CORE燈光與風扇控制器,能將高亮度的CAPELLIX LED燈珠的出色RGB效果最大程度的發揮,使出色的燈光與效能相得益彰。
  • 一體水冷好搭檔 7款240mm冷排機箱推薦
    近幾年隨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頻頻推出,再加上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近期售價一直走低,很多的消費者們都會選擇一體式水冷為自家CPU進行降溫。而想要完美承載一套水冷散熱器就需要一臺能夠兼容它的機箱。
  • 這個水冷有點帥,喬思伯SHADOW240水冷散熱器裝機評測
    最近本人收到了JONSBO喬思伯新推出的SHADOW光影240幻彩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下面就來看看這臺水冷散熱器有什麼不一樣。包裝正面印刷有水冷的整體造型,右上角還註明了支持5V燈效同步,可以和支持神光同步的主板配合使用,實現同步燈效。
  • 8款風扇橫評!一體式水冷風扇怎麼選
    8款風扇橫評!    泡泡網散熱器頻道9月25日 編者按:Anandtech在媒體測試的水準上一直保持很高,他們有專業的測試人員,今天我們看到的橫測是專門針對市場中同質化嚴重的「單冷排一體式水冷的風扇」。
  • 2018年度巨獻(7):6款RTX 2080顯卡橫評
    相關閱讀:2018年度巨獻(1):九款百元級風冷散熱器橫評2018年度巨獻(2):中端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2018年度巨獻(3):八款RTX 2070顯卡橫評2018年度巨獻(4):11款650W全模組80Plus金牌+電源橫評2018年度巨獻(5):六款高性能512GB M.2
  • 硬糖:有液體的散熱器就是水冷?詳解PC端水冷散熱系統
    詳解PC端水冷散熱系統 2018年07月31日 08:00作者:劉國亮編輯:劉國亮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另外,因為目前一體式水冷散熱均為廠商一次性注塑而成。
  • ARGB燈效、紮實做工,Barrow 炫影 CPU一體式水冷體驗
    其中水冷智造專家"Barrow(拜諾)"就是有力代表,早在2010成立,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計算機改裝、散熱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國際化企業,2017年分體式水冷產品就多達20個大類,共計1775款,充分滿足了那些對傳統電腦有個性化外觀、高級性能、出眾散熱需求的發燒玩家。
  • 貼心的集成式設計,Barrow炫影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裝機點評
    這款360水冷是自己首次接觸Barrow這個牌子,最早聽到Barrow這個牌子是在幾個不同的玩家群裡,有看到一些DIY玩家發過它家水冷頭、一體式水冷等產品的實際安裝圖片。Barrow拜諾是德州眾佳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品牌,這家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計算機、工業水冷散熱設備及精密五金零部件的出口和內銷型生產製造型企業,而這個Barrow品牌下所涉及就是水冷相關的產品來提供給DIY玩家以及發燒MOD玩家,但實際的體驗如何呢?首先有兩個問題,一是這款Barrow 360水冷質保幾年?
  • CPU顯卡 風冷、一體水冷、分體水冷的區別和選擇 圖文詳解--濟南貓貓愛電腦2019.4.1
    低端水冷散熱和靜音效果都不如同價位風冷。簡單點可以理解為300元以下的一體水冷不如直接考慮同價位的風冷。分體水冷安裝很麻煩,對動手能力要求高。使用中需要更好的維護,萬一出現漏液的情況下燒壞的硬體基本上是沒有質保的。相對價格貴一些。
  • Tt曜越發布Toughliquid Ultra/ARGB兩款水冷散熱器
    Tt 曜越今日發布了 Toughliquid 系列一體式 CPU 水冷散熱器,包含 Ultra、ARGB 兩個系列。其中高端的 Ultra 款水冷頭上搭載 LCD 顯示屏,不僅可以顯示實時溫度等信息,也可以支持用戶上傳自定義 GIF 圖片。Toughliquid Ultra 水冷頭的水泵轉速為 3200RPM,功率 4.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