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雪線、西南季風、橫斷山脈、迎風坡)

2020-12-27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1、夏季風、冬季風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我國夏季、冬季的盛行風向不同:

①夏季:西南季風+東南季風,由印度洋、太平洋吹向大陸,水汽充沛,為我國帶來豐沛的降水

②冬季:西北季風+東北季風,由大陸吹向海洋,空氣乾燥,水汽較少,常帶來大風降溫天氣。

圖1 夏季風與冬季風

2、迎風坡、背風坡一般來說,迎風坡降水多(冷溼)、背風坡降水少(暖幹),具體的成因如下:

①迎風坡。攜帶水汽的風(冷溼)遇到山脈的阻擋,被迫抬升,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因此水汽冷凝,產生降水

②背風坡。風越過山頂後(水汽減少,冷幹),開始下沉,並且隨著海拔的降低氣溫逐漸升高。因此背風坡的氣流較為溫暖乾燥(暖幹),容易引起冰雪融化、森林火災等災害。

圖2 迎風坡與背風坡

02例題

雪線高度,是指永久性積雪的下限高度,與所在地區的氣溫和降水密切相關。下圖為我國各地雪線高度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是( )

A. 從南向北,逐漸升高

B. 從西向東,逐漸升高

C. 從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

D. 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2、梅裡雪山位於橫斷山區,雪線高度4000米左右。該山雪線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抬升,降水豐富

B. 緯度低,氣溫比較高

C. 距海遠,降水比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答案:C、A

精講精析:(1)分析雪線的分布趨勢。圖中的等值線表示雪線,從西南向東北,雪線高度逐漸由6200m降低到2500m,因此選項C正確。

(2)分析雪線的影響因素。①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為氣溫、降水,一般來說氣溫越低、降水越多,則雪線越低;②梅裡雪山位於橫斷山區,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西南季風)受到地形的抬升(迎風坡),降水較多,因此雪線高度較低。

03總結

雪線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根據等值線的分布,分析雪線的分布規律;②根據該地的氣溫、降水情況,分析雪線分布較低的原因(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

雪線,指的是在高緯高山地區,常年積雪帶的下限(年降雪量=年消融量)。雪線的高度,主要有三個影響因素

①溫度:溫度越低,越容易積雪結冰,因此雪線越低。

②降水:降水越多,積雪越多,因此雪線越低

③地形:地形平坦的地區,積雪容易堆積和保留,因此雪線較低;地形陡峭的地區,積雪容易滑落,因此雪線較高。

圖3 雪線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斯裡蘭卡、熱帶季風氣候、迎風坡——2020年江蘇捲地理25~26題
    圖1 例題答案:AD、AC精講精析:(1)分析斯裡蘭卡的氣候。①從左圖中可以看出,斯裡蘭卡大致位於6°N~10°N之間,冬季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夏季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因此為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旱、雨兩季;②斯裡蘭卡的東北部地區,冬季盛行東北季風,東北部為迎風坡,降水豐沛;夏季盛行西南季風,東北部為背風坡,降水較少,因此降水量季節分布不均。
  • 教師招聘地理備考——雪線
    3、地形(1)坡向①陽坡和陰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兩側,陽坡接受的太陽輻射量較多,氣溫偏高,雪融化較快,雪線位置較高;陰坡接受的太陽輻射量較少,氣溫偏低,雪線位置也較低。對於北半球而言,南坡為陽坡,雪線偏高;而北坡為陰坡,雪線較低。例如,中國天山南坡雪線高度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線高度為3500~3900米。
  • 區域複習 | 橫斷山脈
    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通常為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南北向山脈的總稱。因「橫斷」東西間交通,故名。保護區的植被為暖溫帶針闊混交林,因地勢高峻,又處於西南季風的迎風部位,故降水量大,森林生長茂密高大。一般谷底為乾熱河谷型植被,中部為闊葉林,海拔3000~3500米的山頂為針闊混交或冷杉、鐵杉純林。主要保護植物有垂枝香柏等。高黎貢山山頂終年雲霧繚繞、寒氣逼人,山腰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山腳的怒江河谷一年四季烈日炎炎。隨著氣候的改變,植被和生態也迅速改變。
  • 我國的山脈、垂直地帶性、焚風效應——2020年江蘇捲地理13~14題
    圖1 例題答案:D、C精講精析:(1)分析山地的地理位置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山地基帶為常綠闊葉林,因此應該位於我國的亞熱帶地區,橫斷山脈、秦嶺南坡都符合條件;②此時觀察乙山地。乙山地的基帶為乾熱河谷灌叢,即山腳地區氣候乾熱,且為「河谷」,有河流經過,因此判斷為橫斷山脈(縱向河谷較多,河流密布)。(2)分析山谷乾熱的原因。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雪線
    參考答案:(1)東西區域自然景觀差異顯著原因:①火地島島上山脈阻擋西風,西側為迎風坡,降水較多,氣候溼潤,形成溫帶闊葉林景觀;②東側為背風坡,降水較少,氣候較幹,形成溫帶草原和荒漠景觀。 雪線低的原因:火地島山體所在緯度高,且受寒流影響,氣溫低;火地島在西風作用下,降水量大。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降水的影響因素,光照,季風水田農業)
    高大山脈的迎風坡,可以抬升暖溼氣流,進而成雲致雨。根據年均降水量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個區域:乾旱區(<200mm)、半乾旱區(200mm~400mm)、半溼潤區(400mm~800mm)、溼潤區(>800mm)。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熱帶季風氣候、洪澇、海綿城市)
    【2020年高考上海卷,21-24題】知識點1、世界氣候的分布世界常見的氣候類型有12種,包括4種熱帶氣候(2)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熱點: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成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冬季風控制時為旱季,夏季風控制時為雨季(如果存在迎風坡、背風坡,則單獨討論)。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答案:(1)該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並且地勢低平,因此形成了流量較大的剛果河水系。同時溼熱的氣候,為熱帶雨林的生長創造了條件。(2)甲地全年降水分配差異較大,夏季多冬季少;乙地全年降水較為均勻。(3)乙地位於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沿岸為馬達加斯加暖流(增溫增溼)。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風海流、補償流、季風環流)
    【2020年高考上海卷,第10題】例題10、在下列洋流中,屬於風海流的一組是( )A. 西風漂流,東澳大利亞暖流B.秘魯寒流,墨西哥灣暖流答案:B精講精析:(1)分析風海流。有些風海流的流向,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印度洋北部的季風環流,洋流流向為:冬逆夏順。①冬季:亞洲為高壓中心,印度洋為相對低壓中心,因此盛行東北季風。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地形、氣候、光照資源)
    ⑤高原山地氣候:氣候乾燥寒冷,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風坡的降水較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的高山地區。(1)「到西寧避暑,請帶上毛衣」。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是 。(2)西寧的城市形態呈條帶狀,主要受 、 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答案:(1)海拔高,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較大。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候、植被、氣候的影響因素、非洲)
    知識點1、世界氣候的分布常見的氣候類型主要有12種,主要包括:①4種熱帶氣候(雨林、草原、季風、沙漠);②2種亞熱帶氣候(季風、地中海);③3種資源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答案:C、A精講精析:(1)分析氣候與自然帶的分布。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溫線、熱帶季風氣候、亞洲的氣候)
    例題讀「亞洲部分地區四個季度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8~9題。③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9、下列氣候統計圖中,反映了上圖中K城市(圖中的紅點處)氣候特徵的是( )答案:C、D精講精析
  • 詳解橫斷山脈與雲貴高原
    作為一片上能夠深入青藏高原、下能夠對迎印度洋季風的山脈,在橫斷山脈那些高山縱谷中所流淌的河流,都擁有著非常巨大的水量。釐清這些河流的位置及關係,比記憶那些山脈要更容易搞清橫斷山脈的地理結構。由西向東將這些河流的名字排列出來,它們主要包括有:獨龍江、怒江、瀾滄江、紅河、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六大河流。
  • 2020廣西教師資格筆試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垂直分異規律
    自然地理環境的垂直分異規律這一知識點是教師考試中的,中公教師今天特為大家總結了這一考點的相關知識,並結合練習題進行鞏固,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筆試技巧關注中公教育(wuzhougongkao)自然地理環境的垂直分異規律一、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譜複雜程度的因素1.山體所在緯度——緯度越低越複雜,緯度越高越簡單。2.山體海拔——海拔越高越複雜(當然有極限),海拔越低越簡單,甚至無。
  • 2020地理微專題訓練53 醉漢樹、旗型樹冠
    2.D④地處夏季東南季風迎風坡位置,東南風從東南部廣闊洋面上來,摩擦力小,風力較大,且位於冬季西北季風的背風坡,冬季風力小,因此該旗狀樹冠最可能出現在臺灣島的④地區,D正確;ABC錯誤。故選D。讀「旗狀樹冠圖片」,完成下列問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溫線、地形、我國的氣候、河流補給)
    ②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大致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③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⑤高原山地氣候:氣候乾燥寒冷,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風坡的降水較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的高山地區。
  • 地理事項判讀類解題技巧專項突破1
    (1)從流動沙丘判讀風向流動沙丘與風的關係:新月型總是在背風坡,且迎風坡較緩,背風坡較徒,因此確定該地風向應是西北風。(2)從旗形樹判讀樹枝常年受較穩定的強風吹拂,結果迎風一側樹枝受損,生長受到抑制,背風一側生長較快,形成所謂的旗形樹,如黃山的迎客松。故旗形樹可以指示風向,樹冠的朝向即風的去向。
  • 雪線分布高度的影響因素
    雪線以上的地帶,全年冰雪的補給量大於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積雪區;雪線以下地帶,全年冰雪的補給量小於消融量,積累不了多年冰雪,只能是季節性積雪區。地球上各地區雪線的分布高度起伏多變,主要取決於氣候與地貌因素的綜合作用。氣候上溫度和降水量都與之有關係。地表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降低,因而雪線分布高度的總趨勢也由赤道向兩極降低。
  • 2021年1月高三模擬好題——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參考答案
    【點睛】地形對氣溫的影響:①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氣溫越低;②不同坡向氣溫有所不同,如:一般而言,同一山體,陽坡氣溫高於陰坡,冬季冷空氣迎風坡氣溫低於背風坡(冷空氣迎風坡易發生冷空氣堆積;在背風坡,山脈對冷空氣有阻擋作用,還有可能受到焚風效應的影響);③地形對熱量交換的影響(如谷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氣溫偏高)等。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蒙古國、地形、氣候、工業區位)
    【2020年高考上海卷,29~32題】知識點1、亞洲的地形亞洲的地形主要有三個特點:以高原山地為主圖1 亞洲的地形2、迎風坡、精講精析:(1)分析46°N南北兩側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圖3 工業區位的影響因素【每晚20:00,每日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