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小小
01
前幾天問大家還想看哪個劇的評論,好多同學留言要看《東宮》。
《東宮》呼聲這麼高,有點出乎我意料。
這部劇我其實之前看過原著,也追過劇,但都是走馬觀花地看。小說一晚上翻完了,只大致了解了故事梗概,電視劇一個周末追完了,2倍速還快進。
快速看的結果是,除了了解了整個故事,其他都沒啥感覺。看到那麼多同學入了《東宮》的坑,我決定用正常速度好好再刷一遍。
看前幾集時,彈幕裡一大堆人希望男主死,希望刺客殺死他,希望女主別救他,希望皇上殺了他,希望他喝水嗆死走路摔死。
這真是唯一一部觀眾希望男主趕快死的劇。
我特別喜歡前期的曲小楓,那種快樂太有感染力了,隔著屏幕都讓人覺得舒服。但她偏偏遇到了顧劍和李承鄞。
曲小楓喜歡顧劍,顧劍也喜歡曲小楓。
但顧劍身上有太多的責任,顧家當年被奸臣陷害,幾百口人被殺,他是顧家唯一的倖存者,他需要為顧家報仇,為顧家討公道。
一個人身上有太多的責任要擔,就無力承擔愛情了。
面對曲小楓或直接或委婉地示愛,顧劍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小楓說如果是他,她願意嫁,顧劍說:傻丫頭。
這種感情特別折磨人,你能感覺到一個人心裡有你,但他就是不表白,你忍不住主動對他表白吧,他又總是不正面回應,搞得你患得患失,不知道他到底愛不愛你。時間長了,自信心都會被消磨掉。
在這段感情裡,小楓一直是主動的,她主動說願意嫁給顧劍,主動說願意和他一起私奔。
顧劍也心動了,甚至破天荒地任性了一次,在小楓不願意和親時,真的決定和小楓一起私奔。
士兵追過來時,小楓緊緊抓住他的胳膊,他也很自然地將小楓擋在身後。那一刻,其實他做好了打鬥的準備,他要帶小楓走。
但是下一秒,士兵說,如果顧劍要攔他們,還不如殺了他們,因為放公主走,皇上也會殺了他們的。
顧劍猶豫了。
小楓感覺到了他的猶豫,所以慢慢地鬆開了抓他胳膊的手。
那一刻,小楓眼睛裡寫滿了失望。
看似是她主動鬆了手,其實是顧劍先鬆了手。但凡顧劍堅決一點,小楓一定會陪他到底。
她正是看到了他的猶豫,才決定主動放棄。
感情裡,最怕的就是有一方猶豫,猶豫的那一秒,在對方心裡就是驚濤駭浪,因為你不知道該堅持還是放棄。
02
顧劍的猶豫當然是合理的,他身上有太多的責任啊,如果他拋下這些責任,只和心愛的人遠走高飛,他過不了自己心理那一關。
當感情和責任發生衝突時,感情很難繼續。
這一點在李承鄞身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假扮顧小五,騙取小楓的信任和愛,最終目的,不過是殺她全族。
沒有看過這部劇的同學,看到這裡就應該明白為什麼觀眾都希望男主死。
小楓那麼信任他,願意嫁給一無所有的他,而他卻親手殺了小楓最愛的外公,殺了外公的全族。
這一幕,還被小楓親眼看到。
殺完人家全族,他又回過來求小楓原諒。
這一系列行為,真是沒有辦法原諒,小楓後面不原諒他是正常的,原諒他簡直天理不容。
李承鄞是真的愛小楓,但他是皇子,他身上也有太多的責任要擔。
他選擇了承擔責任,把愛情放一邊,這個過程,甚至沒有太多的猶豫和糾結。
也難怪他能最後稱王,真正能成大事的,一定是不糾結不猶豫的人,知道很多事情兩難全,只能二選一。
如果不是劇情需要,其實在李承鄞決定殺小楓全族的那一刻,他已經在心裡和行動上都放棄小楓了。
愛是真愛,但在他心裡,責任比愛更重要,太子之位比愛更重要。
站在女主的角度,李承鄞真的太狗了,但站在李承鄞父母的角度,大概會覺得,自己兒子真拎得清,以後可以放心了。
對,李承鄞是一個很拎得清的人,他要什麼不要什麼,心裡都非常清楚,不會猶豫糾結。
感情永遠不會成為他的阻礙。就算後來他因為小楓傷心難過,他也依然做了好多年的王,退位後才出去找小楓。
他是一個目標感很強,並且為了目標,願意犧牲一切的人。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他身上有成功者的潛質。
顧劍是全劇最讓人心疼的一個人,心心念念為顧家報仇,仇沒有報,自己倒是被李承鄞殺死了。
他想好好愛小楓,給小楓幸福,可又在關鍵時候,一次次選擇自己的責任。選了責任吧,又不好好為責任努力,天天牽掛著小楓,希望給小楓溫暖。
你看,一個人大多數的悲劇,都是因為猶豫糾結造成的。
選擇這件事,沒有對錯,關鍵是要堅定。李承鄞無論何時,都堅定地選擇太子之位,所以他始終是強者。
顧劍每次做選擇時,都是選了這個放不下那個,選了那個又放不下這個。不僅自己痛苦,也讓其他人痛苦,還落下一個軟弱的罵名。
一個人是強硬還是軟弱,不是性格問題,而是內心的選擇問題。堅定自己的選擇,看上去就強硬,選了又瞻前顧後,就會顯得軟弱可欺。
03
雖然很殘酷,但我還是想說,感情有時候真的不值一提,特別在一個野心勃勃的人身上,感情是最容易被他拿來利用和放棄的。
原著作者匪我思存雖然被稱為後媽,總把人往死裡虐,但終究寫的還是愛情劇,有時候還是過於理想化。
我印象最深的劇情,是電視劇結尾處,李承鄞和小楓的部族兵戎相見時,小楓騎馬跑過來攔在兩支軍隊之間,要求他們放棄戰爭,並對李承鄞提了很多要求,最終用自殺阻止了一場戰爭。
這個情節總讓我想到《康熙王朝》,那部歷史劇有個相似的情節。康熙把女兒藍齊兒嫁給了葛爾丹,等有了實力,便開始舉兵討伐。
雙方對峙時,藍齊兒跪在兩支軍隊之間,請求父王和夫君休戰。但是她的哭求並沒有阻止這場廝殺,大阿哥甚至當著她的面,割下了葛爾丹的人頭。
正史果然真實得讓人心寒。
但這才是真實的人性啊。
一場戰爭不可能說開始就開始說結束就結束,既然決定了去做這件事,就不可能因為一個人一段感情而改變。
更何況,以李承鄞一切大局為重的作風,怎麼可能因為小楓而退兵,又怎麼可能因為小楓而承諾什麼。
這只是給觀眾的一點安慰罷了,連小楓都知道,再愛的人,隔著血海深仇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感情有時候真的很脆弱,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所以太過於追求愛的人,往往過得都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