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年輕的院士,學生是最年輕女院士,能否獲下一個諾貝爾獎?

2021-01-07 珂夢看世界

他38歲當選為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英國皇家化學百年大獎,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誰,他就是支志明!

支志明

支志明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出身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買辦工作,母親是家庭主婦,他兄弟姐妹六人,生活很辛苦,但是都非常董事,從小就在家幫忙做手工活,為家裡賺點補貼。他中小學都是很普通的學校,特別是中學時,他還數次轉學。但是並沒有打消他對學習的興趣,他學習非常刻苦,每天做完功課後,他就去書局打書釘賺補貼。在書局裡,他喜歡上了科學類的書籍,這也是影響他成為科學家的一個因素之一。

香港

他在初四的時候,就開始當家庭教師了,給孩子補課賺取生活費、學費。他學習成績優秀,不僅年年得獎學金,還以優異得成績考入了當地最好得大學——香港大學。本科畢業,由於成績優秀獲得了一級榮耀學士學位。他還先後取得了理學博士、哲學博士。

香港大學

1980年,支志明去美國加州理工大學進行博士後工作,研究的方向是光化學、生物無機化學。回到母校香港大學後,擔任講師、開展獨立化學研究,後來又升為教授,他在35歲時,成為香港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講座教授。1995年,只有38歲的支志明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之一。他的科研成果受到了世界的關注,他先後當選了,世界創新基金會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等等諸多榮譽。他早在2005年,就被化學通訊雜誌列為最有影響力的40位科學家之一。

美國加州大學

支志明,在整個化學領域都有創新性的貢獻,從事無機化學基礎研究,無機、有機、高價金屬、高價金屬配體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合成。他還在生物化學,藥化學領域也有建樹,光誘導電子、原子轉移反應,金屬催化氧化反應,磷光發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他發表的600多篇論文,被世界頻繁引用,是引用率最高的化學家之一。他還擔任,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眾多國內大學的客座教授。

南開大學

支志明,現任香港大學化學系主任,他正在籌集基金,把化學系建成為世界一流的化學系。他研究的領域比較多,很多都是跨領域的,化學和材料關聯、化學和生命科學關聯。他希望可以拿一個世界大獎,也希望培養出更多的學生,他們這一代完不成的事,交給學生們去完成。他作為導師,桃李芬芳、碩果纍纍。培養了160多名博士生。他指導的博士生,任詠華,2001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是最年輕的女院士。

任詠華

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毫不猶豫表示,在眾多的頭銜中,他最喜歡的是「中科院院士」,因為他是中國人。能夠成為香港第一個當選中科院院士,是他人生最大的榮耀。支志明獲獎無數,都是國家級別的大獎,他所說的大獎,很有可能是諾貝爾化學獎。支志明是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42歲,他成中科院最年輕院士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新產生的64名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最年輕的院士加盟浙江大學
    其中有一位剛剛入職,他是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即孫斌勇院士,入職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由此可見,浙江大學的引才工程很成功。浙江大學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孫斌勇院士!孫斌勇,1976年出生於浙江舟山,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剛剛入職浙江大學。1999年在浙江大學獲學士學位;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200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工作;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江蘇院士」樊春海:曾獲中科院傑出青年獎,是江蘇籍最年輕院士
    最年輕的江蘇籍中科院院士樊春海,獲第十一屆中科院傑出青年獎,創江蘇籍最年輕院士的記錄。「能夠得英才而育之是師者最大的幸事」,這是李根喜教授在愛徒樊春海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時對他的由衷讚美,先後拜師於朱德煦、陳洪淵和李根喜等人的樊春海,2019年11月22日當選院士時只有45歲,也創下了江蘇籍最年輕院士的記錄,一時之間成為美談。事業始於興趣,興趣是他一生的老師。
  • 中國九大最年輕化學院士,你認識幾個?
    中國九大最年輕化學院士,你認識幾個?近些年院士年輕化趨勢不斷加強,中國當代科研創新的新生力量在不停的崛起,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年輕的化學院士們。197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82年獲該校博士學位。香港無機化學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應邀在國內多所大學當客座教授。任詠華中國最年輕的女院士任詠華,女,1963年2月生於香港,198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198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
  • 最年輕和最年長新院士:一個數學神童 一個曾是工人
    來源:澎湃新聞網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64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今年新增院士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從柱狀圖來看,最密集的年齡段出現在51歲至60歲,其中,56歲的新增院士達到了9人之多。2019新當選院士年齡分布與2017年增選出的61人相比,今年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略有增長,但最小年齡降低了4歲。最年輕新增院士落在了通常「少年成名」的數學領域。
  • 中國最年輕女院士!25歲拿到博士學位,曾發150多篇SCI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科學家,38歲就當選了院士,成為我國最年輕的院士之一。她就是我國化學領域的頂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任詠華。她致力於無機化學以及合成化學的研究,並在該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曾在含金量極高的SCI雜誌上發表過150篇文章之多。
  • 「最年輕院士」,被撤銷院士稱號!因貪汙獲刑10年
    導讀:1978年恢復高考不久,只有16歲的李寧考入江西農業大學前身的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學習,他在2007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只有45歲,是中國當時最年輕的院士。頭頂「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等光環,擔任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經費約200億元的重大科研專項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的李寧卻因侵吞科研經費,於2014年6月被吉林檢方逮捕。作為1949年建國後首位被逮捕的院士,李寧一案受到司法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此案一度被稱為「中國院士第一案」。
  • 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任詠華院士  任詠華於198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於198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任詠華師從支志明院士。2001年,任詠華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女院士。  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網站上,他被這樣描述—「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第八屆中國科協副主席、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鄧中翰:「他的企業,成功佔領了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晶片市場60%以上的份額,位居世界第一。」
  • 中國科學院新當選最年輕院士:曾是數學神童
    今年新增院士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從柱狀圖來看,最密集的年齡段出現在51歲至60歲,其中,56歲的新增院士達到了9人之多。2019新當選院士年齡分布與2017年增選出的61人相比,今年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略有增長,但最小年齡降低了4歲。
  • 盤點當今最年輕的院士,膜拜他們的開掛科研人生!
    2001年,任詠華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女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導師支志明在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也是38歲,也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院士。2006年,任詠華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人民日報】走近中國最年輕的院士
    前不久2015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43歲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生所)研究員邵峰成為最年輕的「新科院士」,也是現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  「當選院士我不覺得有任何變化,該做什麼還做什麼。」
  • 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清華大學男神,薛其坤也曾有段黑暗考研史
    授課的薛院士薛其坤是誰薛其坤目前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但他也是教育領域的辛勤耕耘者,為我國培養著優秀人才,當然他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位科學研究者,一位取得輝煌成就的科學研究者,中科院曾經最年輕的院士之一。41歲,在尖端科研領域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年齡。薛其坤院士最大的成就就是在13年的時候帶領團隊率先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這次重大突破打敗了很多世界一流的科研團隊,比東京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維爾茨堡大學等科研團隊更早的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並最終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權威雜誌。
  • 她是中國最年輕的女院士,成長曆程一帆風順,如今氣質不輸女明星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或許你會發現一些非常優秀的女生,她們不僅有著姣好的容貌,而且在學習和工作中還能做得十分優秀,或許有人會感嘆,上天真的太不公平了,有的人已經有了美麗外表,智商卻不輸給任何人,比如今天咱們要介紹的這位人物,她是我國最年輕的院士,而且她的氣質和容貌還十分出眾,一起來看看
  • 「兩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 最年輕 「新院士」僅42歲
    中國工程院2019年增選最年輕的院士是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羅先剛研究員。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院士,中國工程院選舉產生75位院士。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新校長 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校長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nbsp&nbsp&nbsp&nbsp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
  • 四川26人入圍「兩院」院士候選 最年輕僅42歲
    成都晚報記者昨日獲知,26人中年齡最小的是四川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博導張旭,才42歲;年齡最大的是73歲的四川大學教授王順金。最年輕的院士候選人 川大畢業川大任教張旭是四川平昌人,1989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數學系,後在達縣師範專科學校任教,1993年考取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研究生,碩博連讀,1999年1月獲運籌學與控制論專業博士學位,1998年在四川大學數學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出站後留四川大學任教至今。
  • 江西鉛山縣走出的年輕院士——帥志剛
    在7月5日至6日舉行的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Quantum Molecular Science)第45次院士大會上,江西鉛山籍的清華大學化學系帥志剛教授當選為該科學院院士,成為繼我國著名量子化學家唐敖慶
  • 42歲當選院士,一門三才子,他是2019年當選的最年輕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在名單之中,年紀最小的是42歲的孫斌勇,專業領域為基礎數學,工作單位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雖然從院士當選的年齡來看,不是最小的當選者,但是也是比較年輕的院士當選者之一了,並且這位新科院士及其家人也是當地的傳奇!孫斌勇,1976年11月出生於浙江省普陀區六橫鎮雙塘社區孫家村,母親是劉雅娣,提起這個名字,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誇她了不起,養育了三個優秀的兒子。
  • 如何評價最年輕院士歐進萍教授在大連理工大學校長任期內的工作?
    前言在中國,院士可謂是無人不知。院士作為我國學術界的最高頭銜,是全國科研工作者夢寐以求的榮譽。一般而言,院士都是德高望重的年紀較大的學者,不過也有例外。歐進萍院士作為結構力學領域著名專家,在2003年獲評院士時年僅44歲,是當年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新校長 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中國科學院...
    新校長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先後在日本、美國學習和工作,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