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家電領域發展得十分迅猛,只要出現一些「黑科技」,「新技術」,就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購買。在空調領域,最成功的的應該要數「變頻技術」,像什麼「1晚上1度電」、「安靜舒適」等等,都是變頻空調最常用的賣點。
也因為商家對變頻空調的大力宣傳,在很多人的眼中,定頻空調被打上了「費電」、「忽冷忽熱」、「溫控差」等等標籤。很多人寧願多花幾百一千買變頻空調,也不願意購買定頻空調。
究竟定頻空調是不是真的如此「糟糕」呢?買空調是不是要認準變頻空調呢?依我說,可不一定,今天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原因。
定頻空調更費電?
變頻空調最大的賣點和優勢就是「省電節能」,無論是賣空調的導購還是消費者,都是這樣認為的。
按照定頻空調能效比(EER)的計算方式,定頻空調的能效比=額定製冷量÷額定製冷功率,比如說一臺定頻空調的製冷量和製冷功率分別為3500W和1060W,那麼能效比就是3.3,屬於三級能效。
而按照變頻空調能效比(APF)的計算方式,變頻空調的能效比計算更為複雜,一般人很難進行人工測量,需要通過電腦程式進行測算。它顯示的製冷(制熱)季節耗電量,是在特定工況下的計算值。
買空調的時候,大家一對比,發現變頻空調額定功率更低,能效比數值更高,很容易先入為主覺得變頻空調更省電。另一方面,定頻空調因為會開開停停,所以大家默認它啟動的時候耗電功率更大,而變頻空調能夠低頻運行,所以低頻狀態下耗電功率更小。
但是,大家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定頻空調的額定功率是實際測試值,耗電量也是固定的。而變頻空調的功率能夠改變,耗電量只是估算值,除了額定功率外,還有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比如說下圖,在最大功率狀態下,能效比只有2.82,在平均功率狀態下,能效比也只有4.2。
要知道,定頻空調的耗電功率已經考慮到空調的啟停狀況,但變頻空調有具體的特定工況,在平常生活中,有多少人能達到這種特定的工況呢?變頻空調一直在低頻運行,也會產生耗電量,反正算不明白。
定頻空調忽冷忽熱?
定頻空調忽冷忽熱,溫控能力差,這也是不少人針對定頻空調的運行所提出的「缺點」,理由是定頻空調頻繁啟停,所以忽冷忽熱,而變頻空調因為能夠低頻率維持室內溫度穩定,所以不會給人忽冷忽熱的感覺。
定頻空調停機後,室內溫度就會大幅度下降嗎?顯然不是,除非停機的同時把門窗都打開了,不然在具有一定保溫能力的環境下,溫度怎麼會大起大落呢?再說,如果房子保溫能力差,即使你買的是變頻空調,照樣忽冷忽熱。
一般我們之所以感受到「忽冷忽熱」,說白了就是我們真的在「吹」空調,空調安裝位置不對,把空調安裝在正對面,直吹人,空調停機之後,不「忽冷忽熱」才怪。
定頻空調更容易壞?
定頻空調更容易壞,這也是很多人的誤解,理由是定頻空調的壓縮機頻繁啟停,每次以最大功率啟動,加大壓縮機的磨損。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定頻空調為什麼會頻繁啟停呢?正常情況下,空調壓縮機的啟動頻率也是有周期的,比如說5分鐘一次,15分鐘一次,如果真的會頻繁啟停,或者長時間啟動不停機,只說明三個問題:空調匹數買大了,買小了,又甚至是房間的保溫效果太差。
變頻空調因為多了變頻技術,電子元件也更多,出現故障的概率更大,再加上變頻空調的壓縮機長時間運行,頻率會根據室內溫度情況而進行調節變化,不是更容易壞嗎?
變頻空調更舒適?
有一些商家,還會突出變頻空調在舒適度上的優勢,除了上面提到的溫控好,製冷更快,製冷效果更好,噪音更小。
製冷速度快不快,效果好不好,主要體現在循環風量和製冷量這兩個參數上。循環風量大,製冷量大,製冷速度就就快,製冷效果就好,這跟空調是不是變頻關係也不大。無可否認,變頻空調有最大製冷量,但空調要達到最大製冷量,也是在特定的工況下,而且需要時間,等變頻空調建立好這個工況,定頻空調早就把房間的溫度給下降了。
至於噪音方面,現在的家用空調,無論是變頻還是定頻,室外機的噪音普遍也就55dB左右,考慮到室外機安裝在外面,開空調的時候關閉門窗,噪音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室內機的噪音,定頻空調靜音檔和超強檔產生的噪音分別為20、40dB左右,變頻空調頻率會改變,在最低的時候能夠達到15dB,但最高的時候也能達到40dB左右。在正常情況下,變頻空調真的能全程靜音?
總的來看,選購空調時,大家真沒有必要執著於買變頻空調。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市面上的定頻空調比較少,幾乎都是價格更高的變頻空調,似乎也由不得我們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