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掌門:揭秘頂級的微信網際網路營銷模型,思維+落地方案(上)

2020-10-20 瑜掌門

首先問一個很土,但很核心的問題:成功靠什麼?你憑什麼成功?

答案:

正確的思維+簡單可執行的方法+反覆實戰=成功!

過去網際網路把用戶當成水魚,釣來一條宰一條,如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要把客戶當做奶牛,農場主和奶牛是相互依存的。

微信網際網路營銷分為四個部分:

拉新

培育

成交 

裂變

「農場」裡面需要有什麼?

三個板塊:

微信個人號

微信公眾號

有門檻的微信群

只有完善的營銷布局,才能讓收益最大化!

微信是目前以及未來3年創業的一大利器,只要懂得布局,一年賺個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都很容易。

我有個朋友運用了這個營銷模型,僅僅賣包包一年賺幾百萬。

為什麼我們的營銷模型分為三個板塊呢?

因為各個版塊各自的性質特點:

個人號:容易打造個人品牌,建立信任度

公眾號:建立公信度

微信群:讓核心用戶粉絲參與進來,實現裂變。

三個板塊相輔相成,缺失任何一塊就不完整了,很難建立健全的營銷模型。

如果單純用公眾號,用戶會覺得你的公司跟我非常遙遠,一定要配合個人屬性,比如做化妝品可以打造一個名叫「美容師瑩瑩」的個人號。給人專業的形象又不失親近感。接著將購買你產品或者付費的會員邀請到微信群,在群裡進行互動,分享,價值培育。

我們把農場的角色套出來:

創業者就是農場主

用戶就是奶牛

核心用戶就是農場主的超級奶牛

現金流就是牛奶

創業者提供各類有型,無形,收費,免費的產品就等於各類營養豐盛的草原

這是一個閉環系統,每個角色之間都是相互的!

拉新

首先要明確你的奶牛是誰?他們在哪裡?有什麼痛點?如何吸引他們?

尋找目標客戶的第一步就是要給用戶畫像,鎖定用戶的特點和範圍。

例如:用戶的性別,婚姻情況,地域級別,年齡階段,性格類別,職業類別,消費能力,購買頻率,服用時間,身體問題,改善情況,知道自己的客戶在哪裡,年齡,籍貫,性格,經濟水平等等,畫像越精準,客戶就越容易找。

插句題外話,不建議用軟體吸粉,那都是沒有意義的,那是純粹的流量思維,不對口的流量,每天被動來的幾百上千流量也是沒有什麼用的,只是浪費大家時間。

微信營銷模型拉新的核心是:被動吸引精準的奶牛,不主動找奶牛。

微信官方對每天主動加人的數量是有限制的,但是如果你是被動引流,沒有限制,微信官方希望大家靠內容價值吸引客戶,取代暴利主動加人的行徑。

微信營銷全新模型拉新的兩大秘訣是:

1、你吸引用戶,

2、用戶吸引用戶。

個人號拉新辦法:

1、互推,有三原則

第一彼此畫像類似

第二用戶互補

第三彼此信任

比如A和B都是我的朋友,本來互不相識,但如果我給他們牽線認識了,他們就可以輕鬆產生信任,互推可以快速完成信任的轉嫁。當用戶不精準,做得會很累,一般做得累的,都不對。

2、用戶帶來用戶

這個不難,設置一下獎勵方案,發動用戶去推廣,比如現在有很多的課程推廣,採用100%推廣機制,很多人就樂意去發朋友圈宣傳了。

這個推廣在個人號推廣就可以了,因為個人號更具有親和力,如果不發動用戶推廣,很難做大用戶量,這是一個裂變的模式,做得好,輕鬆百倍。

公眾號拉新辦法:

1、寫文章儘量多發平臺。

現在很多自媒體平臺都是開放的,可以多註冊各個自媒體平臺帳號,發得越多,潛在的客戶就越多,注意,發文比寫文重要100倍。

2、讓用戶吸引用戶

比如你開店的,可以設計一個微信紅包,吸引購買產品的人加你,並且告訴他們:你把文案發到朋友圈,你的朋友來店消費,會再給你紅包。

如果沒做這個動作,會損失很多用戶。其實拉新就是裂變的過程,而且在拉新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成交!

培育

培育的前提是你是一個好人,你的產品或者服務能讓用戶滿意,絕對不能割用戶韭菜,如果用戶發現你用心不良,以後沒法繼續合作,你的生意也就不可能發展壯大了。

培育的心法是:提供遠超用戶期望的價值

對於個人號怎麼培育呢?

1、互動:你是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機器人,所以,別人加了你之後,可以相互聊聊天,建立良好的溝通。

2、設定目標

比如每天沒別人點讚50個,每天評論30條朋友圈,記住,成交的前提是信任,你對人不聞不問,怎麼還期待別人來購買你的產品?

注意:

1、個人號頭像一定要專業,乾淨,最好去找專業的攝像館拍一套,這個是第一印象,很重要。

2、名字不要加A,這是低級的傻瓜動作,名字要乾淨,就好帶上你的平臺或者標籤。

用戶都喜歡跟專業並且活生生,有溫度的人打交道,而不願意和信息打交道。

公眾號如何培育?

公眾號的文章最好原創,當然偽原創也行,文章要植入個人信息,要有個人的觀點,有態度,有情緒,寫文章也是你個人一部分的生活,輸出有營養的東西,讓用戶從中獲得滋養。

給大家介紹一個寫文章的心法:就是把你自己想像成一個啞巴,然後想像你身邊有一個人,你把你想說的寫給他。理解成自己跟自己對話也行。

文章是最容易培育信任的,特別是寫自己的創業故事,奮鬥史,顧客的故事,只要真情表露,肯定可以打動讀者,記住一個真實的人是有脾氣,有溫度,甚至會罵人的,切記一味討好,自媒體不吃這一套。

有的人做公眾號一開始定位就是要10W+瀏覽量,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只有踏踏實實幹了才有結果,不要想著一步登天。

收費群的培育:

心法:給每個成員定目標

比如你的社群要招3000名會員,幫助會員實現業績增長10倍,幫助會員打造百人團隊等

有了共同的目標,才會團結一致。

社群要有門檻,有精神領袖,有專業的運營團隊,否則誰都能進的社群,很快就變成廣告橫飛的垃圾場,毫無意義。

最後強調社群培育還要有儀式感,榮譽感和歸屬感!

如果能把一招用熟,殺傷力比用一萬招還要強,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朝著正確的方向,簡單,堅持,死磕,結果會在不知不覺中光臨!

相關焦點

  • 瑜掌門:窮人用3個月就能翻身,這個營銷思維真的那麼神奇?
    我們排除兩個小夥的外在因素,就單從換算思維來講,小夥B已經贏了幾條街了。瑜掌門-換算思維這就是明顯的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區別:小夥A用的是常規的投資策略,我有多少錢就投多少錢,沒有去關注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將資金浪費在長期有限的固定資產上(手機),但是這個固定資產的回報跟小夥的主要目標沒有直接關係
  • 實體店社群營銷(05):微信社群裂變的核心秘訣!(思維+工具)
    結論:流量的外圍是人的數量,流量的核心是裂變,裂變的核心是牛逼的內容(誘惑好處+簡單複製),牛逼的內容的核心人的腦子裡的感覺。前面連載的文章分析了社群營銷的六脈神劍的前五劍:產品——流量——信任——價值——成交——裂變中的前五點。
  • 網絡營銷思維模型:5W1H思維模型分析法
    5W1H思維模型現如今網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大大增加了網民上網的時長;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中國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超過27.6那麼如何去思考自己的網絡營銷策略呢?5W1H模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模型。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種思維模型,有助於我們理清網絡營銷思路;它是1932年,美國政治學家拉斯維爾提出「5W分析法」,此後人們的不斷在現實中運用總結,逐漸形成了「5W+IH」模式思維模型。不管是企業管理還是日常審核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劉興榮:用戶思維模型的五大核心落地步驟
    今天分享的用戶思維模型,就好比我們先從一萬米高空來鳥瞰我們的社群營銷世界,我先讓大家坐上直升機拉升到1萬米高空,讓你清楚地看清地形,然後你就知道要從哪個地點著陸。你就能做到快速,精準的落地。劉興榮|實體店社群運營|用戶思維模型如果你不會這個思維模型,你的成交永遠在打點,總是孫子式的求著客戶購買,客戶不相信你,成交率特別低。
  • 頂級的網絡營銷人才必須具備的5大網絡營銷思維
    一、流量思維流量一直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力之一。沒有流量的網際網路產品那只是自娛自樂。流量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如果用戶偏白領,那麼微信大號和APP商店就能觸及更多。對於單個渠道,流量的分布很重要,不同的地方流量價值不同。二、用戶思維用戶思維包括2個層面,一是用戶到底是誰,二是用戶想幹什麼。前者有助於提高市場傳播的準確性,後者有助於提高運營效率。根據剖析用戶的個人行為、用戶層級、創建用戶成長軟體,協助和正確引導用戶跨越新手環節。
  • 揭秘:高級運營常用的思維模型
    應用:品牌營銷、線下店鋪營銷、廣告效果監測等這個模型提出的時候,消費者對產品知之甚少、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單一,所以是單向的漏鬥轉化。、線下店鋪營銷等AISAS模式融入了新媒體時代的信息與社交模式,通過網際網路搜索,將消費者的欲望(Desire)更直接的轉換稱謂可以度量的、更有效的信息補缺行為。
  • 實體店社群營銷(08):如何快速打造一套落地賺錢的社群運營方案!
    有一位做瑜伽培訓的實體店主,不懂營銷,但是把利他思維運用到極致,站在用戶立場,建立了社群兩個月後,今年的生意同比翻了幾倍。何為利他思維?他有一個顧客,想要付2個月的錢,他建議顧客先付1個月體驗一下。如果是你,你是不是希望顧客付的越多越好?
  • 瑜掌門:讓實體店盈利快速增長的營銷套路!引爆財富之路(1)
    前面那篇文章講了贈品營銷的3種策略,今天來分享一套強有力的營銷武器,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巧妙設計不同類型的贈品,實現贈品在實體店營銷中的多重功能和價值!贈品設計按照實現目的和價值的不同,可以分為超值贈品,雙向促成贈品,病毒贈品,宣傳贈品四種類型。
  • 瑜掌門:小白如何15天內構建10萬+自媒體個人品牌矩陣,轉發收藏
    瑜掌門頭條故事瑜掌門頭條故事對於一個從小對寫作就沒有什麼好感的我(雖然讀書時代寫文章也獲過獎),「玩弄」文字真的是我的弱項,以致於我一直對作家職業人士都充滿了崇敬之意,由此可見,其實我的內心對文字還有一種敬畏之情!
  • 創業賺錢必備的頂級營銷模型
    在這個網際網路極速發展迅猛的今天,中國實體行業當下正處於一個停止甚至倒退的狀態,傳統營銷無效,消費者觀念改變,不轉型死,轉型也死的兩難境地,搖搖欲墜,最後一口氣在支撐著老闆們的身軀,苟延殘喘。而,社群新零售,社區新零售的整體爆發還沒有到來,但是已經初見端倪,雖然我們社群空間站最早踐行了社群新零售的思想和方法,全國落地並且取得了初步的結果。但是屬實不敢驕傲與放鬆,我們的這幾千社群和幾十萬流量實在不敢稱老大,頂多算思想思維上的老大。因為,老大可能都在後面或者就都在我們裡面。當下的主流圈子,大資本,大鱷魚也已經進場布局了。
  • 定位課|潘軻:定位式營銷——現場細化落地你的營銷方案[深圳18團]
    高維學堂|潘軻:定位式營銷——現場細化落地你的營銷方案[深圳18團]
  • 微眾銀行:打造獨具特色的網際網路銀行智能營銷解決方案
    本文轉自【中國網】;6月18號,2020中國金融科技國際峰會(YHBH2020)在上海隆重召開,在這次會議上,政府與監管機構、銀行、保險公司、網際網路金融、AI、大數據分析、風險投資等企業的代表們濟濟一堂,共同深入探討了最能引領全球和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前沿和未來的系列話題。
  • 掌門少兒:遊戲化課程喚醒學習活力,三大思維課程助學生思維提升
    作為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學習產品,掌門少兒根據中國孩子成長認知規律,集結超強動畫製作團隊,以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理念為引領,利用豐富的色彩和動畫效果,打造沉浸式動畫世界,並輔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使學生更專注於課堂,讓孩子愛上學習。目前,掌門少兒開設語文思維、數理思維、學習力三大類課程,提升兒童思維能力,助力其心智健康成長。
  • 亞洲教育論壇召開 掌門1對1亮相網際網路+教育議題
    掌門1對1教學院院長劉王悅受邀參加「網際網路+教育」議題,並發表了《回歸教育本質,培養孩子面向未來的能力》主題演講。創新型人才培養意味著教育事業要將青少年的多元化發展放在首位,孕育出一批具有發散性思維和想像力的未來接班人,這與素質教育的育人目標不謀而合。  掌門1對1教學院院長劉王悅在論壇現場從素質教育的發展歷程、未來方向和現存問題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將近日正式對外公布的掌門1對1素質教育圖譜娓娓道來。
  • 重視孩子思維能力培養,掌門少兒三大思維課程值得信賴
    比如,如果孩子在幼兒時期沒有養成好的邏輯思維,成年後,很大程度上會存在做事混亂無規則的情況。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不僅如此,掌門數理思維課程還主張「孩子是課堂的主體」,搭配世界先進教學觀念,讓孩子接受最專業的數理思維訓練。  學習力課程則是在結合中國兒童的行為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特點的基礎上,通過獨創AIGM教學法,來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和自律性。
  • 5F移動網際網路思維+Love Simple十大落地法則
    在電視、雜誌、報紙、社交媒體(如微博、微信訂閱號)的營銷,只是一場一場的獨角戲,沒有在對的時間傳遞對的內容,沒有對的顧客的參與和互動。傳統營銷好比在廣場上聲嘶力竭的叫賣,你的聲音在嘈雜的、人頭攢動的市場中淹沒。無力也無效的傳統營銷,緩慢的供需平衡和市場回饋機制,最終造成這些企業的庫存成為無法治癒的癌症,產能過剩的悲歌和競爭能力低下的輓曲不時響徹在我們的耳旁。
  • 少兒思維課程怎麼選?掌門少兒給你答案
    現開設語文思維、數理思維、學習力三大類課程,通過視頻、動畫、遊戲、真人講師等結合的方式,引導孩子將「學」和「玩」結合起來,在看動畫、玩遊戲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求知動力、培養4—1歲孩子的各種能力和科學素養。
  • 掌門少兒:遊戲化課程喚醒少兒學習活力,三大思維課程助力學生思維...
    作為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學習產品,掌門少兒根據中國孩子成長認知規律,集結超強動畫製作團隊,以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理念為引領,利用豐富的色彩和動畫效果,打造沉浸式動畫世界,並輔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使學生更專注於課堂,讓孩子愛上學習。目前,掌門少兒開設語文思維、數理思維、學習力三大類課程,提升兒童思維能力,助力其心智健康成長。
  • 如何用細化思維指導項目,方案,執行動作落地?
    對於布局細節,最靠譜,最先要做的,是市場調研,是我們所有布局的第一要沒有數量級市調=項目失敗; 所有營銷方案制定和落地,都一定需要高手級市調(市場調研),不了解情況,就制定方案的營銷人都是扯犢子。對於此,我這裡總結了一下市調的基本方法:對內市調:財務數據+員工反饋數據+自身觀察留意數據+找託來體驗反饋數據。
  • 孩子思維能力怎麼培養?看看掌門少兒怎麼說
    (原標題:孩子思維能力怎麼培養?看看掌門少兒怎麼說) 關注孩子教育的家長都知道,自教育改革後,孩子們的考試題越來越靈活,像過去那樣,死記硬背套公式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如果不在思維方式上下功夫,無論是未來的學習,還是考試,孩子都會越來越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