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來了才知道!

2020-12-22 澎湃新聞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如今的杭州,早已不止「參差十萬人家」,作為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勇立潮頭的創新活力之城,風景秀麗的生態文明之都,杭州不僅是浙江的杭州、中國的杭州,更是亞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

胡鑑 攝

杭州是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的跨湖橋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良渚是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聖地,現有西湖、中國大運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遺址3項世界文化遺產。

近年來,杭州先後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和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中國國際動漫節、杭州文博會等文化會展影響力越來越大,「最憶是杭州」「宋城千古情」等文藝節目享譽海內外,千年古都正嬗變為國際文化創意中心。

杭州是勇立潮頭的創新活力之城

2019年,實現生產總值1.53萬億元,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795億元。財政總收入365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66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6068元、36255元,收入比為1.82∶1,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

杭州民營經濟發達,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連續18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杭州創新生態良好,連續10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人才淨流入率、海歸人才淨流入率、網際網路人才淨流入率均居全國第一。

杭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移動辦事之城」,設立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建設城市大腦,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逐步提升,「平安杭州」建設水平居全國前列,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杭州是風景秀麗的生態文明之都

西湖風光聞名天下,西溪溼地富有野趣,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錢塘江穿城而過,千島湖煙波浩渺,天目山古木蔥蘢,山水相依、湖城合璧、擁江而立的獨特風貌,使杭州成為「真山真水園中城」的典範。

杭州了榮獲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2019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236億元、增長18%,入選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全球15個旅遊最佳實踐樣本城市」。

若來杭州,這些美景不容錯過!

西湖

四季西湖 視頻/杭州視覺部落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杭州西湖,三面雲山,中涵碧水。環湖四周,綠蔭環抱,山色蔥蘢,畫橋煙柳,雲樹籠紗。逶迤群山之間,林泉秀美,溪澗幽深。景區範圍內有100多處各具特色的公園景點,同時擁有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16處、省級24處、市級51處,此外還點綴著各類博物館、紀念館。

西溪溼地

西溪溼地面積約11.5平方公裡,其間水道如巷、河汊如網,蜿蜒曲折、碧波蕩漾,牽連著鱗次櫛比的魚塘。溼地內河道總長100多公裡,約68%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因其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清新大氣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是杭州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被稱為杭州之「腎」。

良渚古城遺址

良渚是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遺址有規模宏大、三重布局的城址,有目前已知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統,有見證階層分化、等級分明的墓地,有象徵信仰和制度的系列玉器,完整呈現了中國5000多年前早期國家的社會形態,印證了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

拱宸橋

餘文華 攝

杭州是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拱宸橋便是運河南端的標誌性建築。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是一個歷久而彌新的傳奇,漫步於此,感受古今交織的城市之美。在拱宸橋畔,有一個規模之大、密度之大,在全國都是非常罕見的國家級博物館群: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傘博物館、刀剪劍博物館……這裡,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塘栖古鎮

塘栖因運河而興,歷朝歷代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其在明清時富甲一方,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鎮區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如今的塘栖古鎮已成為旅遊勝地,水北風情特色街、水南沿河美食街吸引著許多遊客前往。

河坊街

河坊街位於吳山腳下,是清河坊歷史街區的一部分,是一條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兒」,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經貿中心,改建後的河坊街展現了清末民初風貌,是目前最能夠體現杭州歷史文化風貌的街道之一。

千島湖

千島湖位於浙江省杭州西郊的淳安縣境內,是「杭州——千島湖——黃山」這條名城、名湖、名山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千島湖水在中國大江大湖中位居優質水之首,為國家一級水體,被譽為「天下第一秀水」,與加拿大金斯頓千島湖、湖北黃石陽新仙島湖並稱為「世界三大千島湖」。

湘湖

孫新尖 攝

八千年古舟,三萬頃碧波,蕭山湘湖,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譽為西湖的「姊妹湖」。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主要有湘堤臥波、湘浦觀魚、憶楊思賢、綠島掬星、湖心雲影、城山懷古、湖橋拾夢等數十個點,其迷人的湖山風光,絕妙的自然美景,與西湖、錢塘江共同構成了杭州旅遊風景的金三角。

天目山

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省十大名山公園,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園內生長著1萬2千年的世界銀杏之祖,中國最大的古柳杉群落,森林植被以「古、大、高、稀」堪稱四絕,被譽為「物種基因寶庫」。

梅城古街

走在梅城古街,這條剛剛被評為杭州市十佳步行街的老街,沒有城市裡的浮華與喧鬧和風花雪月。所有的,只是生活的平實和煙火氣。

東梓關

這裡是最美水墨江南網紅地,鬱達夫筆下的淳樸古韻村。來東梓關,感受吳冠中畫裡的江南民居,白牆瓦黛、小橋流水。村內還有近百座明清古建築,不少還是精品;村裡的許家大院、安雅堂、越石廟、姐妹山、官船埠等,經年累月,不動聲色地記錄下歲月的痕跡……

瑤琳仙境

瑤琳仙境位於杭州市桐廬縣瑤琳鎮境內,是華東沿海中部亞熱帶溼潤區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因其曲折有致的洞勢地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之冠」。

若來杭州,這些美食不可不嘗!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是杭州傳統風味名菜。這道菜選用鮮活草魚作為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盡雜物,除去泥土味。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僅用三四分鐘燒得恰到好處: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肉滋味,別具特色。

叫花童雞

叫花童雞,杭州名菜,又稱黃泥煨雞,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為乞丐(杭州稱叫花子)沒有炊具的情況下,用烤紅薯的方法嘗試煨烤童雞時發現的獨特烹製方法。後來這種技法不斷改進,採用具有杭州地方特色的越雞、紹酒、西湖荷葉,並在雞腹中填料,進行精細加工,原汁不走、雞肉酥嫩、香醇透味。

龍井蝦仁

龍井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龍井蝦仁選用鮮活大河蝦,配以清明前後的龍井新茶烹製,取料講究,清鮮味美,是杭州傳統風味名菜。

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是一道特色傳統風味菜餚,屬浙菜系。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製而成,色澤紅亮,清脆爽口,鮮鹹中略帶一絲甜味,百吃不厭。

筍乾老鴨煲

筍乾老鴨煲,天目山裡剛拗的筍乾,還帶著春天的味道,隔年的老鴨、陳年火腿,再輔以獨特的香料……筍乾香脆可口,鴨肉肉質鮮嫩;鴨肉中有筍乾的香,筍乾中有鴨肉的鮮,調和出最平和貼心的味道。

永昌臭豆腐

富陽的永昌臭豆腐有著悠久的歷史。據了解,早在清朝末年,臭豆腐在永昌街上已有人試製成功。黃氏、山泉思坊、富春和等多家臭豆腐延續生產至今,其中由江西遷至富陽永昌的黃峌喜傳承下來的黃氏最為出名,以其獨特的口感著稱,曾獲評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目暖鍋

天目暖鍋食材源自天目山區、傳說源於天目山歷史、傳人出於天目山農家, 故以「天目冠名」。天目暖鍋共有十道菜餚,是挖掘臨安天目文化推出的「旅遊大餐」,也是臨安文旅美食品牌的「金名片」。

粢毛肉圓

這道美食以鮮肉、糯米為主,上鍋蒸製之後表面的糯米粒粒分明,其內裡肉質柔軟,鮮美可口,外裹糯米,色潤透明如珠,既可作菜餚,又可當點心,糯而不膩,老幼鹹宜。

嚴州酥餅

提到梅城的美食,你絕對繞不過的一道小吃一定是它——嚴州酥餅。集松、酥、脆於一體的酥餅是無數遊客最為留念的梅城味道。外皮酥脆,乾菜芬香,肉肥而不膩,「辣、甜、鹹」三種味道完美糅合於一個小小的餅中,讓你根本停不下來。

資料/浙江發布、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商旅集團、上城發布、拱墅發布、蕭山發布、餘杭發布、富陽發布、臨安發布、桐廬發布、淳安發布、建德發布、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管委會)、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原標題:《為什麼「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來了才知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
    離職後回到洛陽,懷念杭州的山水與西湖的風月寫下《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三四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不知不覺,白居易的這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傳頌至今已有1000多年。他經常出入山川,走街穿陌,深入民間,考察杭州的山川形勢,風俗民情,名勝古蹟,寫出了不少好詩:「繞郭荷花三十裡,拂城松樹一千株。」「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白居易在杭州的為政與詩歌創作
    #歷史江南憶·浙江#「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這首《憶江南》是白居易六十七歲在洛陽回憶年輕時在蘇杭一帶生活、做官的三首組詩之一,雖然他一生漂泊,宦海浮沉,但在他的心中,對江南特別是他生活過的杭州,總有著一份割不斷的情愫。他還有一首《憶江南》更為膾炙人口:「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隨處可見的詩意風光,是煩惱的極好療法
    自古以來杭州就是我國最美的江南富庶之地,北宋被滅後南宋遷都杭州就是看中美麗而富饒的杭州這片土地,在老百姓的眼中杭州就是人間天堂,對於詩人而言則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對於達官貴人而言更是天堂般的後花園,對於大文豪白居易而言則是「憶江南,最憶是杭州」!
  •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及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建康為六朝都城,於是江南開始指稱以建康為中心的蘇南、浙江一帶。中唐後則越來越常見用江南指稱長江下遊南岸地區,再經歷兩宋明清,江南逐漸由泛稱成為專稱,特指環太湖流域的蘇松常、杭嘉湖等地。時至今日,江南已成為特指,指代長江下遊以南地區即江蘇、安徽兩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 何人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你更喜歡哪一首?
    憶江南(其一)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其二)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憶江南(其三)白居易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天杭學子亮相「最憶是杭州」
    ==九月四日==▽▽▽▽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以山為景、以水為臺在西子湖震撼上演詩情畫意、美輪美奐的畫面彰顯著杭州的典雅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燈光舞美映襯著江南的韻味九個精心打磨的節目帶來視覺的盛宴《春江花月夜》:意境深遠奏名曲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曾漫遊江南,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對江南風光十分了解,江南也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十餘年後,當他回到洛陽時,時常感懷於江南的好,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抒發對江南的懷念之情。
  • 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成了蘇州和杭州最好的代言詩
    在唐朝弘仁十三年,也就是822年,白居易任命為杭州刺史,他在這裡度過了美好而不平凡的3年,825年又任蘇州刺史。幾年的江南時光,使得白居易感受這裡的人傑地靈,以至於在白居易回到洛陽10年後,依舊忘不了江南的美好。在一個初夏時節,白居易又想起了曾經在蘇州和杭州為官的歲月,於是寫下了《憶江南三首》。
  • [小馬學詩詞]憶江南
    ·江南好》三首:此三首詞從今時憶往日,從洛陽憶蘇杭,寫盡江南之美,令人神馳嚮往。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其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 薦書|《最憶是杭州》,一本有思想的寫杭州的書
    在《最憶是杭州》裡,「杭州」從一個抽象的地理名詞或是一座城市的名字,轉而呈現為一處摺疊著「南宋遺風」與全球化風貌的特殊場所。作者用二三十個故事,詮釋了何以「最憶是杭州」這短短五個字,這句看似帶有極深的主觀片面性的話,能流傳不絕,至今膾炙人口。
  •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你只知道「風景舊曾諳」嗎?
    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第一次接觸這個詞牌的時候,都是坐在教室裡,搖頭晃腦地背著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今天便以它開頭,康一康,老白筆下絕美的江南。憶江南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白居易《憶江南》:人人難以割捨的江南情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憶江南》本是一個詞牌。
  • 白居易的這組《憶江南》,為什麼說體現了他高超的藝術寫作技巧?
    今天聊一聊他描寫江南的一組詞作《憶江南三首》!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其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其三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古詩文學習021:三年級下冊,白居易《憶江南》
    憶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在青年時期,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在六十七歲時,寫下了《憶江南三首》,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這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
  • 將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重新編排之後,你是否還記得原詩
    白居易在江南地區任職前後不到4年的時間,但在當地做了不少服務民生的事情,深得當地民眾愛戴,他自己也對江南地區的風土人情以及當地獨具特色的江南美景讚賞有加,這才有了我們所知的《憶江南》3首。樂府詩·唐·白居易·憶江南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白居易《憶江南》,寫盡江南景色美風物美女性之美,讓人心馳神往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豔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嚮往。
  •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西湖和杭州是不可複製的經典!
    杭州,最近幾年可以說每年至少去三五趟吧。最早去杭州是2008年,但是幾個同學在杭州相聚,已記不清楚當時的路徑,因為第一次去完全沒有概念和方向感,只記得當時也是陰雨天氣,望著對面煙波浩渺的雷峰塔,思緒萬千。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白居易《憶江南》
    《憶江南》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開成二年(837年),寫作於洛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好景不長,沒幾年,戰火又燒到了徐州,此地不宜久留,白居易隨著母親前往江南避難,住在江南做官的叔叔家裡。在這逃難的路上,白居易歷經千辛萬苦,看到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到了江南,卻是另一番景象,人間太平,風景秀麗,城市繁華。
  • 《憶江南》春光無限,但作者白居易的這兩首詞更勝一籌!
    《憶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②。日出江花③紅勝④火,春來江水綠如藍⑤。能不憶江南?<注釋>①憶江南:一種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叫《《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謝秋娘》。②諳(ān):熟悉。白居易年輕時曾三次到過江南。
  • 「最憶是杭州」杭州旅遊主題推介走進鄭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國劍12月6日上午,杭州市旅遊委員會主辦的「最憶是杭州」2017杭州旅遊推介會走進鄭州。本次推介會以「最憶是杭州」為主題,推廣宣傳杭州最富盛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不容錯過的經典產品,重點推廣了G20峰會給杭州帶來的豐富遺產和後峰會旅遊產品線路,杭州五個區縣(市)的秋季旅遊產品線路及節事活動。杭州眾多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旅遊推廣活動中一一展現。會議過程中,杭州、鄭州兩地旅遊界的代表,就兩地的旅遊合作與推廣進行深入的交流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