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或許不知道,汽車上也有一門玄學。
這就是座椅上的真皮。車上真皮不僅種類繁多,而且製造工藝也是極為講究和複雜。而精於營銷的廠家,則個個都把真皮作為了賣點——在選購車輛時,銷售顧問往往會將真皮座椅或真皮內飾作為推銷的賣點,在產品彩頁上也羅列出一些光看名字就很「高大上」的英文單詞。Nappa、Alcantara、Valonea、Merrino,這些各種不同的材質,究竟有沒有高下之分?
今天葫蘆兄弟諮詢了一位畢業於某985院校皮革專業的朋友,為大家解釋,這些花樣百出的真皮座椅,到底有怎樣的玄學。
汽車用的牛皮
不是吹出來的,是挑出來的
汽車是工業產品,即使是勞斯萊斯這樣的頂級豪車,不少工藝都保留了手工製作的傳統,年產量也數以千計。很顯然,鱷魚皮、蛇皮之類的「另類」皮料,或許在時尚界可以被用在奢侈品皮包上,但很難成為汽車行業的選擇。
大多數汽車上採用的真皮都是牛皮。從物理結構上來說,牛皮又被分為頭層皮和二層皮,其中頭層肯定是最好的,因為它有動物皮膚的質感和細膩的紋理。這一點倒是和皮包和皮帶相同。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頭層皮就都一樣。採自什麼品種的牛、牛吃的飼料、喝的水,乃至其生活環境,都會對牛皮的質量產生影響。
還是以勞斯萊斯為例,使用的真皮均取材自歐洲高山平原,大多數來自西門塔爾牛品種,它們生長在氣候溫和的潮溼地區,這令皮質產生了巨大差異,此種環境下的牛皮不會變幹,同時這些體格更大的牛可以出產尺寸更大的真皮,並且使用茂盛的牧草餵養會對其皮質產生直接效果。
一輛勞斯萊斯就需要使用12張這樣的A級皮料。所以,勞斯萊斯貴也是有理由的。
▲勞斯萊斯
所以,從選材這一環節,真皮座椅就能分出高下——從華西某縣養殖場提供的牛皮,至少價格就比瑞士高山草場的低得多。
各種不會念、背不住的單詞?
都跟高不高檔沒必然聯繫!
那麼,大多數廠家喜歡用來宣傳的那些英文單詞,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其實跟工藝有關。
動物皮經過初期加工之後,還需要經過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叫做鞣製,它是讓細嫩的皮質變得更加富有韌性、更能適應不同溫度,增強強度的過程,目前常見的就是鉻鞣法和植物鞣法。
比如很容易見到的Nappa,它就是代表了一種來自韓國的工藝。這種工藝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類別,通常以頭層皮為對象(但也不保證全都是頭層皮),經過Nappa工藝處理後,皮質比較軟,觸感比較好而已。
▲DS Nappa
從DS、沃爾沃S、大眾到寶馬、奔馳,不少廠家都是採用的這種材質。而你在價格20萬的車上見到的Nappa,和在價格100萬的車上見到的Nappa,有可能質感和價格都天差萬別。如果你的車採用了Nappa真皮的座椅,並不意味著就是高級、昂貴的。
寶馬還有另外兩種皮革。Dakota真皮相對更加富有韌性,耐用性以及摩擦力的表現更好,在寶馬的多款車型上均可以進行選配。另一款Merino真皮內飾,包括多種配色選擇在內此款真皮的觸摸質感要更加高端。
▲寶馬 Merino
而奧迪呢,採用的皮質加了一個前綴,具體有Feinnappa和Seidennappa兩種,「Fein」其實就是英語中的Fine的德文寫法,連讀音都幾乎一樣;而「Seide」則代表絲綢。這兩種加了前綴的Nappa,同樣也是兩種不同的加工工藝而已,前者是修面革後者是粒面革,也就是二層皮與頭層皮的材質區別。
奧迪在旗艦A8上,採用的是Valonea真皮。它同樣代表的是一種工藝,據說是採用一種叫做Valonea oak的天然植物果實,採用上等皮質鞣質而成,最大限度的保持皮質的紋理,避免了化工鞣劑帶來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殘留,並且還帶有植物的天然芳香。
▲奧迪A8 Valonea
無論是Nappa、Vienna、還是Valonea、Dakota,這些名稱其實並不意味著更高級的材質,只是廠家在宣傳中用的不同的名字。就像雙離合變速器,學名叫DCT,大眾則給自家的起名叫DSG、保時捷叫PDK,福特叫Powershift;可變正時氣門,本田叫VTEC、豐田的叫做VVT-i、日產的名字是CVVT、三菱叫MIVEC……或許不同廠家確有技術高下之分,但並不是光憑一個名字,就能分出高中低檔來的。
真正的高級貨——苯胺
那麼,就真皮座椅中有沒有一看名字就能知道是高檔貨的呢?
有!這就是苯胺(Aniline)。
▲邁巴赫S級 半苯胺皮
與前面那些妖豔的朋友相比,苯胺一看就像是樸實無華的化工原料。其實,雖然它的名字很化學,但它基本是採用植物鞣劑,只是採用了苯胺效應作為鞣製原理的一種工藝。它首先就必須採用較好的皮質,然後採取的是極為輕柔和傳統的手工加工,染色也較為簡單,一般為淺色,最大限度保持皮質原有的質地。
而苯胺也要分為半苯胺皮和全苯胺皮,前者被用在Jeep大切諾基、路虎攬勝、雷克薩斯LS、邁巴赫S級這類的車型上,價格門檻百萬左右;而最為頂級奢華的勞斯萊斯和賓利上,則用的是更加完美的全苯胺皮。
▲勞斯萊斯 全苯胺皮
汽車還與奢侈品有所不同。汽車上的真皮座椅面臨的環境其實十分嚴苛:上到幾百斤重大胖子的屁股,下到小孩子的腳踩手抓,加上溫度、陽光……它們對於耐磨、耐溫差、耐乾濕、耐光照等等指標特別嚴格,而柔軟舒適度頂尖的小牛皮又極其的細嫩精貴,同時要滿足奢華舒適和結實耐用,乃至環保性能,對材質和工藝的要求,甚至比奢侈品皮具都還要高。
最後要提到的是Alcantara,這其實是一種人工複合材料,壓根就不是真皮。它的耐用性、防滑性、抗汙耐火能力很好,也已與清潔保養。一些廠家選擇在座椅與人體接觸的部分採用Nappa真皮,而側面、背後等位置,則搭配Alcantara,這是一種兼顧成本和實用的做法。
▲Alcantara
大家都知道了,Nappa其實也分高中低檔。對於真皮座椅的玄學,光看名字很難一辨究竟。什麼用火燒聞味道、用刀子割看結構,當然更不靠譜。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其實就是看價格——勞斯萊斯不可能給自己家車用上人造革,為了那點小錢砸了百年招牌;五菱也無論如何不會給宏光S用上瑞士小牛全苯胺皮,車價才4萬多、打算花多少在座椅上?至於買車時銷售吹得天花亂墜的噱頭,咱們保持好淡定的微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