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pirit(富書專欄作者)
近日,一則微博熱搜看得我深表佩服。
80後小夥從撿垃圾到年入百萬。
今年33歲的摩託車維修技師吳德陽,13歲跟著哥哥到上海謀生,靠撿垃圾維持生活。
15歲時的他在當車輛管理員,聽到摩託車聲音響起的時候,內心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
當時酷炫的摩託車對他來說價格極高,他便開始學著修摩託車,只為等待修好後的試騎。
在他眼裡,那些留有刮痕的摩託車配件十分酷,於是他便開始進行儲存。
偶然一次,朋友推薦國外改裝的東西讓他聯想到了自己的配件,他立刻抓住自己的第一次機遇,進行廢物改造。
2005年的他,第一次在電視上接觸到淘寶,第二次機遇又在他心中萌芽,很快他開始在淘寶上架各種稀奇古怪的廢物改造產品。
因為對廢物改造的堅持,他漸漸被大家所熟知,並受到各類綜藝節目的邀請。
現在的他年入百萬,卻依舊堅持撿垃圾,因為他總能在途中發現屬於自己的寶貝和自己不可或缺的機遇。
吳德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追夢人總能抓住機遇,給自己創造更大的機會。
追夢人不會因為外界因素停止腳步
知乎上曾有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女生無懼年齡追求夢想,可以有多美好?
有一位網友回答了這個問題,並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16歲的她,因為戶口原因,遠離在新疆的父母,獨自到上海求學。
高考落榜的她上了一所中專,從那時起,大學夢就一直在她心中。
中專畢業的她被分配到了客輪公司,成為了一名檢票員。
可她不甘心,想要變得更好。
辭掉「鐵飯碗」後,她開始邊打工邊找工作,因為是中專生,她屢遭碰壁。
就在她覺得生活無望的時候,她爭取到了一家公司秘書。
這裡是她正式蛻變的開始,因為公司與外企有合作,她苦練英文,抓住機遇,順利跳槽到外企。
她時刻奮進、時刻學習,憑藉出色的外企工作經驗,她成功跳槽全世界頂尖運動品品牌公司耐克。
但即使進入了條件如此的外企,她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讀書夢。
她通過自學考試,取得了專科文憑,可這對她來說,遠遠不夠。
30歲,她放棄了在耐克的高薪工作,去倫敦留學攻讀碩士。
39歲,她再次放棄自己外企的高薪工作,去香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當她戴上博士帽時,已年近45歲。
年齡沒有阻止的她的夢想,她總是緊握每一個機遇,給自己創造更大的機會。
無論是從「鐵飯碗」毅然決然辭職的決心,還是放棄外企高薪工作去「讀書」的堅定,都是大多數人難以做到的。
這或許就是夢想的力量,無畏無懼,不因年齡限制,不因利益纏身,外界的聲音永不會阻止他們前進的腳步。
追夢人總在時刻準備、拼盡全力
美國的一部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電影的主人公名叫魯迪,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和全家人都成為了聖母大學橄欖球隊的粉絲。
儘管如此,父親也從沒想過讓魯迪打橄欖球,因為魯迪身材矮小、天賦有限,家裡又沒什麼錢,所以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四年的高中生活一晃而過,魯迪畢業後便同父親一起在煉鋼廠工作,省吃儉用省下了1000美元。
魯迪說:是夢想讓乏味的生活得以忍受。
將自己攢的錢全部交學費的魯迪,白天拼命學習,晚上躲在雜貨間睡覺。
可屢次失敗的魯迪焦慮不已,如果他這次再失敗,他將與聖母大學無緣,可最後一次,他被錄取了。
入學第一周,魯迪就參加了橄欖球隊的試訓,他拼盡全力當橄欖球隊的「陪練員」,給他們當「人肉靶子」。
魯迪身材是最矮小的,但卻是最拼的,就是這股拼勁魯迪成為了「陪練。
當了3年的陪練,魯迪從沒有上過任何一場比賽,可魯迪沒有多想,只要能離夢想更近一步就足夠了。
魯迪在威猛的主力隊員眼中,總是那麼不堪一擊,他無數次倒地,無數次爬起,就算被撞得昏厥,他依然爬起來高喊「我能行」。
魯迪無所畏懼,不管流血還是流汗,他從未缺席訓練。
魯迪的拼勁打動了所有的主隊員,每一個人都願意將自己的機會讓給魯迪,就這樣魯迪成為了一名替補。
在時間還剩27秒時,魯迪獲得了唯一一次上場機會,教練讓他站在原地不動就可以,可就在最後7秒,他做了一次完美的攔截。
他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是屬於他的比賽。
為了迎接這一刻,他一生都在馬不停蹄地準備,他時刻準備、時刻拼命,只為實現這難以實現的夢想。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他用經歷告訴我們:追夢人總在時刻準備、拼盡全力。
有夢想、不斷追求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近日,微博熱搜歪臉女孩脫胎換骨,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家住葫蘆島的小秋今年23歲,患有嚴重的面部畸形。
但因為從小父母雙亡,小秋家境貧困,只能與姥姥、姥爺相依為命。
從小便勵志成為教師的小秋,從師範院校畢業後,由於面容問題無法取得教師資格證。
小秋在採訪中說:容貌歧視給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以前出門總是用頭髮擋著臉,也不敢抬頭走路,甚至也不能通過教師資格證面試。
全國道德模範郭明義聽說小秋的事跡後,立刻向她伸出援手,幫助她面部矯正。
手術成功後脫胎換骨的小秋,拒絕了公司對她勵志女神形象的打造,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教師夢。
小秋表示:希望自己以後可以幫助更多人,可以去偏遠地區支教,趕緊考教師資格證下來,踏踏實實做一名老師。
因為對於她來說,教師夢一直支撐著她走過十年最黑暗的時光。
或許對於有些人來說,夢想是他們變得更好、走得更遠的跳板,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夢想是帶領他們走出黑暗的燈光。
因為他們始終堅信,只要心中有光,生活也定會明亮。
小秋用蛻變使我們明白:有夢想、不斷追求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那些心懷夢想的追夢人總在時刻準備著,他們拼盡全力,不因外界停止,只為等待一次屬於自己的奇蹟。
追夢人總會抓住機遇,給自己創造更大的機會,因為他們懂得把握生命的意義。
作者簡介:spirit,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寫作營第6期入門1班學員,富小書的人,本文首發富小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