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來到重慶,對於「彈子石」老街可能有點陌生,不過,關於這個彈子石名稱的由來有個有趣的傳說。彈子石原來叫「誕子石」,大禹治水過門不入,他的妻子塗山女望夫化石,江石誕下兒子夏啟,後來這塊石頭一來二去就被喚作彈子石。
如今在彈子石老街依然還保留著一些古老的建築,雖然看上去不算很舊,絲毫沒有老街的味道,不過,卻不會影響到這裡曾經的歷史。
據記載,20世紀初,在王家沱碼頭的滋養下,重慶名門望族王家在這裡興辦了「萬茂正鹽號」。每日裡白帆遠行,從沱江一路南下,進入長江,經瀘州、合江、江津,抵王家沱,再由人力挑到王家院子的場壩攤曬加工成精鹽,作為水陸埠口,自此拉開了序幕,曾經在這裡,風光無限。
圍繞王家大院形成了繁榮街區,就是如今彈子石老街的早期原型,重慶開埠後,這裡更是洋人聚集,洋行林立,川糧、川鹽、豬鬃、棉紗等貨品在此集散,碼頭停泊著大批商輪,堪稱長江上遊內陸的「清明上河圖」。
抗戰時,遷都重慶,彈子石變得更加熱鬧起來。這裡曾經的大倉庫改為國家金庫,洋行變為國有銀行,紗廠擴大後成為當時內地最大的裕華紗廠,在這裡形成了在特殊時期的另一番繁榮景象。
在沒有轟炸的彈子石裡成為達官貴人的樂土,作為當時重慶城外的富人區。這裡日常的三三兩兩牌酒娛樂,眾人圍觀,吆喝聲不斷,繁華熱鬧的街區之中,一些小賣部、鞋攤和茶館就坐落於此,不斷的有川劇響徹雲霄,何其熱鬧。
舊城改造以後,大街小巷、學校工廠面目全非,一處蕭瑟全然知。其實在重慶人心中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老街,依山面水,蜿蜒如龍,彈子石就是老重慶人心中的那條老街。後來的場景很多老人依然記得,如今的年輕人眼前欣喜的發現,這個時候的彈子石才是他們心目中的老街。
很長的時間裡,彈子石的老碼頭用陳舊和滄桑呈現,在歲月疾馳的馬蹄下,老街仿佛陷入了沉睡,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老建築,談笑風生、互幫互助的老街坊,都消散在雲煙裡,2018年6月1日,長達1公裡的彈子石老街正式開街。
讓這個背靠南山眺望長江的地方,與朝天門、江北嘴隔江而望,前世還是今生都註定了它不可能草草落幕。原址上復建的老街,用老舊的形態,呈現出一個更新的人文旅遊新地,這就是全新的彈子石老街。
彈子石廣場上是集文化創意和藝術美學空間於一體的生活平臺。讓你願意停留腳步尋找藝術創意,遊走在景區裡,仿佛還能依稀昔日聽見當年的號子聲和汽笛聲,如今熙攘老街的場景,就像是老人心目中的童年記憶。
對面的江景風光可謂是盡收眼底,眼前這些精緻完美的小店和布景,讓這裡的小家碧玉與對面正在修建的來福士廣場,江北大劇院,朝天門大橋,把重慶江景最美的風光一覽無餘,變成一幅幅現代畫。
為了呈現出老舊的形態,這裡的欄杆都是用石頭砌成,雕刻精美花紋。寬敞的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渝傳統建築帶給人古樸而典雅,如果你想品山城傳統建築之美,為自己拍照留影,回到那些古舊歲月,無疑是不錯的。
走在彈子石老街的路上,各種重慶好吃的好玩的等著大家去發現。來到這裡,仿佛就像是穿越到了上個世紀的老重慶。用充滿了文化底蘊的氛圍製造了一種友好和諧,找一處茶館,停留下來歇歇聊聊天,何嘗不是愜意的事情。
這裡的川渝中式建築,給人感覺非常的統一,仿佛來到一個古鎮一樣,街道叫百年老街。彈子石老街從上而下大概有80米的落差,也是非常獨特的山城地貌,走上老街,感覺就是不斷的爬梯坎,景區有手扶電梯,合適所有人遊覽。
tips:
彈子石老街地址:重慶市南岸區泰昌路68號,不需要門票,可以免費進入遊覽,全天開放。
建議遊覽時間:2小時左右,歡迎大家來到彈子石老街,這個拍照打卡聖地,相信不久這裡將成為重慶又一個網紅景點。
我是剛行路上,做一名有溫度的旅行家,關注我,我們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