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周遊列國,靠的是說話;虎門銷煙,也要先說話。說話,一直都是我們需要具備的「軟實力」。
最近小莫很焦慮,因為離公司年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以往這樣的場合,小莫都是能躲在角落,就絕不會出現在人前的。
可是這次新來的領導要每一個五年以上老員工上臺發言,小莫正好在複合的範圍內。這可愁壞了小莫,要知道,小莫從小到大,最怕的就是在眾人前說話了。
其實,像小莫這樣的人不是個例,很多人都會因為怕說話,而遠離這樣的場合,甚至避免接觸這樣的工作,以為只要自己的專業過硬,就不會有問題。
其實不然,卡耐基先生就說過:
「一個人的成功85%靠他的人際溝通和演說能力,只有15%靠他的專業技能。」
張霖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兢兢業業十幾年,專業能力很強,卻因為溝通能力達不到,一直都停留在自己的崗位上。
他的專業技術很過硬,也有一些獵頭找上他,願意高薪聘請他,但往往在見面聊過後就沒有了下文。
張霖也想和老闆談一談升職加薪的問題,但是每次見到老闆,張霖就像繞道而行。
張霖的工作是和說話沒有關係的,但是想要獲得相應的報酬,卻和說話大有關係。
多少人像張霖一樣,輸在了和領導的溝通上。
其實會說話,是一門很酷的藝術。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習說話,但要用很久的時間,才能學會說好話。
會說話的人,會和同事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工作起來更順暢;會說話的人,會更容易了解到客戶的需要,避免自己做無用功;會說話的人,更不會畏懼領導,會讓領導了解到自己的工作效果,從而得到認可。
不只在工作中會說話為你加分,在生活中,會說話也非常重要。
當一個人很會說話的時候,他常常會給我們留下高情商高智商的感覺,也會讓人覺得很舒服。
小喬是一個很膽小的女人,平時一對一溝通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會縮頭縮尾,看上去就有懦弱的感覺。
有一次,小喬老公單位聚餐,便帶小喬去了。本來只是打算默默吃東西的小喬,被大家點明讓說兩句,小喬一站起來臉就紅了,結結巴巴不知道要說什麼。
大家看著是真的為難到小喬了,才不再起鬨,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小喬臉上的溫度都沒有下去,她老公的嘴角也沒有再笑過了。
小喬知道自己在老公同事面前丟人了,可是她也沒有辦法,當著眾人的面說話,一直都是小喬沒有辦法做到的。
一旦大家都安靜下來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她的大腦就會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說什麼好,然後越急越慌,聲音還會顫抖起來,就像是要哭了一樣。
小喬這樣的表現,不僅會讓自己更沒有信心在眾人面前說話,更會給別人留下膽怯、笨拙的印象,也會因此而失去一些朋友。
當我們在公眾場合無法開口說話的時候,很多人都勸我們說要自信。其實,這裡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缺乏自信心,而是不知道講什麼。
很多害怕說話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疑慮:
「我說的話別人能聽懂嗎?我的話,他們愛聽嗎?」
這樣的懷疑,讓自己對自己產生了疑惑,便沒有了自信在眾人面前講話了。只要你自信起來,用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就會發現說話沒有那麼難。
不管你在未來會從事什麼行業,說話都可以為你加分,還有你的家庭關係,你的朋友圈子,都是要用說話來溝通的。而在眾人面前說話的能力,則是讓大家了解自己的機會。
這樣的軟實力,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