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善」「傳」並舉:宜信的金融公益之路,一走就是十一年

2020-12-16 華夏時報

今年「六一」前夕,雲南怒江州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共青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與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的「愛心圖書室」認領活動中,75位愛心人士向宜信基金會捐出70餘萬元愛心善款(截至6月1日),可以為孩子們建立90個愛心圖書室,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扶貧。在圖書架起的橋梁下,這份飽含溫暖與希望的愛,不再因距離的阻隔而山高水遠。

這也是宜信公司528「美好生活日暨14周年慶」雲端慶典的重磅環節。當晚,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帶領15人「直播天團」化身帶貨主播,將售賣費用的1%,捐贈至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用於鄉村兒童保障、愛心圖書室設立等公益項目,正式拉開「宜信公益1%行動」的序幕。

從2009年創新性的推出公益助農項目宜農貸,到今年年初開創性的倡議高淨值客戶將1%的資產用於公益事業,宜信的公益之路已走過11年之久。作為一家成立14年的金融科技企業,宜信堅持助力公益背後的初心、邏輯和踐行方式,已漸漸在國內成為影響力投資的樣本。

一點善,百分愛:1%資產的重大社會影響力

2019年11月,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

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願性的基礎上,以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分配,有利於縮小社會差距,實現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決定》的通過,從根本上明確了慈善事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與之相契合的是,當財富實現自由,數字增長已經不能滿足高淨值人士個人的價值訴求,連結社會、解決問題、幫助他人、帶來更大影響力,正日益成為其真正的價值訴求。

而把稀缺的社會資源配置到美好的事物和組織,讓美好社會、美好生活可以更好、更早實現,這既是宜信秉持至今的初心,也是在成立之初就積極投身公益的終極邏輯。「如果財富管理行業大發展,客戶的資產配置之中只要有1%的配置在公益上,我們的公益事業就多出幾倍的可用資金。」2019年12月,在中國公益年會上,唐寧表達了這樣的理念。

這也是《宜信財富2020年資產配置策略指引》(下稱《指引》)中關於公益慈善提出的重磅理念:倡議高淨值人士將1%的可投資產用做公益。目前大中華區600萬資產以上富裕家庭的總財富為128萬億,如果每一位高淨值人士都響應 1%的倡議,那就是1.28萬億,是2018年全國社會捐贈總額900億的十幾倍。1%的公益投入,即可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指引》指出,無論是直接捐贈,愛心出借(捐贈收益), 還是在所有資產配置中主動選擇具有正向社會效果的投資標的,都可以讓財富有更好的歸宿,做更可持續、可測量、可參與的公益。

自2016年推出業內首份資產配置策略指引以來,宜信一直以引領性和前瞻性的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跨地域國別配置、跨資產類別配置、用母基金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實現了不俗的業績,成為業界和客戶心中的投資「風向標」。

也正因如此,順應社會公益需求和高淨值人士價值訴求的「宜信公益1%行動」甫一推出,便迅速得到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並在5.28當天取得了開篇提到的喜人成績,將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的願景照進現實。

公益背後的商業智慧:助力創一代「善」「傳」並舉

十四年來,宜信一直和公益慈善領域緊密相關。這一方面緣於宜信自身的CSR項目已經運作了十一年以上。早在成立之初,宜信就創造性地推出公益助農項目——宜農貸,以「借」的方式協助城市愛心人士幫扶最貧困地區的創業婦女做小項目的需求,拿到回款後可以幫助下一個人,打造了造血型、可持續的全新公益方式。

另一個極具引領性的公益亮點在於,當國內還沒有O2O概念時,宜信已經開始通過「線上+線下」的閉環模式,組織愛心人士去扶貧一線,實地感受他們所幫助的創業者,如何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十一年的持續運作下,這種以100元為單位進行扶貧的「小善」最終變成了「大愛」:截至目前,宜信共幫助了近30個貧困縣的近3萬名貧困人士,近20萬熱心公益人士參與其中,取得了豐厚的社會成果。

在點對點精準扶貧之外,宜信還憑藉自身長期投身公益慈善所積累的豐富資源和經驗,為農民提供多種服務措施。在今年3月的一場帶貨直播中,1小時內,宜信以消費扶貧的方式,幫助甘肅民勤的農戶賣出5噸西紅柿。

隨著宜信將企業社會項目戰略性升級為「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家致力於持續通過金融創造美好的企業,為公益進行了更多的賦能。以宜信旗下宜信財富為例,其所面向的客戶大都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在財富傳承的需求之外,「創一代」們也迫切希望將家族的精神、積善的家風順利傳承下去,以此凝聚家族力量、培養家族才俊,真正實現家族的基業長青。

通過資產配置投身公益,是解決這一「剛需」的有效方式,這也是宜信倡議高淨值人士用1%的可投資產做公益的一大動因。「公益慈善可以幫助客戶把家族的價值觀傳遞下去,在幫助我們的企業家、客戶做到社會責任擔當的同時,家族兩代人在這個過程中也實現了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讓家族最美好的理念和資產真正得以傳承。」對於用公益助力客戶實現傳承與慈善並舉的創新性路徑,唐寧這樣解讀。

今年3月26日,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下稱「基金會」)宣告成立,標誌著宜信公益全面升級。據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介紹,該基金會以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不以營利為目的,其公益活動業務範圍包括:資助貧困家庭生活、貧困學生就學;資助貧困學校基礎設施改善;資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造成損害的救助。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的成立,也更好地豐富了1%公益資產的實現途徑。

除了目前正在推進的「愛心圖書室」項目,還有「保」貝計劃、「宜起成長」等多個創新公益項目也在陸續跟進,正如唐寧曾多次說過的那句話:「宜信公益將會與企業的發展相伴相隨,宜信會將公益進行到底。」

影響力投資:宜信一直「在路上」

2007年,一種全新的投資理念從義大利洛克菲勒中心傳播到全球,那就是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並迅速為政府組織、NGO和金融機構所青睞。根據全球知名的非政府組織GIIN的定義,影響力投資的主要投資對象包括公司、組織和基金,投資者的目標在財富之外還包括實現社會和環境影響力。

近年來,全球眾多富豪開始聚焦並踐行影響力投資,從比爾蓋茨、保羅艾倫到馬克扎克伯格等人,無不在保持財富持久性的同時,積極投身於公益、投資於未來,將資本投資於能解決特定社會問題的項目中。

半島資本創始人,宜信財富全球資產配置顧問Dillon Hale對此表示,在美國,影響力投資備受技術精英的青睞。「這種方式使他們在決策時可以考慮到子孫後代的利益,使他們以對社會、文化和環境有利的方式安排他們的巨額財富,這也引發了極大讚譽。」

換言之,利潤和公益慈善並不矛盾,這是影響力投資的一大特點。而在這方面,從宜信首創「造血」型公益,以及堅持通過公益幫助客戶實現傳承與慈善並舉等長期實踐中可以看出,宜信自成立以來就與影響力投資緊密結合。

「宜信公益1%行動」更是一個有力證明。在宜信的倡議下,高淨值人士將1%的資產投入到公益事業中,通過直接捐贈,愛心出借和可持續投資,將讓財富獲得更好的歸宿,讓善意發揮最大的價值。

「過去做好事更多的考慮是『自己感覺好』,其實重要是的如何將『有限的社會資源』、『財力物力』花在刀刃上,創造出最大的社會價值、社會回報。下一個10年、20年,中國的公益事業大有可為,也將更加專業。」在去年年底的中國公益年會上,唐寧給出這樣的預判。

作為公益金融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影響力投資正在產生越來越積極的公益作用,成為社會進步和商業文明的重要體現。在這件關乎社會公益福祉的事上,以「負責任的金融,有溫度的金融」打造美好生活、美好社會的宜信,將一直「在路上」。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宜人貸:宜信的金融公益之路,一走就是十一年
    從2009年創新性的推出公益助農項目宜農貸,到今年年初開創性的倡議高淨值客戶將1%的資產用於公益事業,宜人貸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的公益之路已走過11年之久。作為一家成立14年的金融科技企業,宜人貸母公司宜信堅持助力公益背後的初心、邏輯和踐行方式,已漸漸在國內成為影響力投資的樣本。
  • 宜人金科:金融公益之路,宜信一直「在路上」
    從2009年創新性的推出公益助農項目宜農貸,到今年年初開創性的倡議高淨值客戶將1%的資產用於公益事業,宜信的公益之路已走過11年之久。作為一家成立14年的金融科技企業,宜信堅持助力公益背後的初心、邏輯和踐行方式,已漸漸在國內成為影響力投資的樣本。
  • 宜信普惠:宜信鄉村扶貧戰略全面升級,小善匯成大愛
    2020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7個「扶貧日」,在我國即將實現全面脫貧奔小康的重要時刻,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對於未來的鄉村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扶貧日」來臨之際,「一點善,百分愛」2020財富傳承峰會慈善晚宴舉辦,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 書 長徐秀玲向眾多愛心人士講述了宜信全新的「未來鄉村」計劃,這是宜信堅持在「金融扶貧」領域第11年的一次重要升級。
  • 「宜農」扶貧在丹寨 金融科技公司點亮精準扶貧之路
    從村委會到貴州丹寨交圭村老李家,約有一公裡,穿過雨水浸透的田梗,衣服和鞋已不見當初的模樣。不由想起宜信CEO唐寧的一句話,「『三農』金融就是要彎下腰來,趴在地上,把手弄髒。」國家一直倡導推進金融服務惠農便民、精準扶貧,作為金融科技公司的宜農貸,已把服務觸角深入到了貴州東南一隅的村村寨寨。
  • 宜信普惠:宜信公益願為國家「全面脫貧實現小康」貢獻更多力量
    2020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7個「扶貧日」,在我國即將實現全面脫貧奔小康的重要時刻,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對於未來的鄉村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扶貧日」來臨之際,「一點善,百分愛」2020財富傳承峰會慈善晚宴舉辦,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向眾多愛心人士講述了宜信全新的「未來鄉村」計劃,這是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人金科以及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堅持在「金融扶貧」領域第11年的一次重要升級。
  • 宜信公司高級副總裁徐秀玲:用數字普惠金融的方式助力扶貧
    在此背景下,為響應政府號召,深知並踐行著社會責任的企業越發明晰自身在扶貧事業中的定位與角色,堅持以多元創新助力中國和諧社會建設,縮小貧富差距,在推動社會平穩方面持續發力。   「從10年前,宜信公司就開始通過數字普惠金融做信貸助農項目,宜信合作的對象均是國家級貧困縣,宜信的實踐與國家倡導的精準扶貧、用網際網路創新的方式扶貧相吻合。
  • 公益之路十一年,榮獲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稱號,人美心善是陳數
    公益之路十一年,榮獲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稱號,人美心善是陳數在最近12月9日晚間,『行動者聯盟2018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的稱號也是評選出來了,陳數也是榮獲該稱號,默默的公益之路十一年,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 宜信宜農貸榮獲新浪網2018金融扶貧新媒體傳播獎
    北京2018年8月30日電 /美通社/ -- 8月28日下午,由新浪財經聯合新浪公益、微公益共同舉辦的2018金融企業扶貧論壇暨創新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宜信公司宜農貸項目從眾多金融扶貧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金融扶貧新媒體傳播獎。
  • 宜信財富:「公益下午茶」共話公益慈善與美好生活
    近日,北京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金融博物館聯合發起的「公益下午茶」首場活動落地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館。上海市普陀區政府領導,以及來自上海市商界、金融界、公益界人士參與活動。
  • 宜人金科:宜信公益「萬裡行」,不止行萬裡
    11月6日-9日,宜人金科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的22名愛心人士來到雲南保山,開啟了一段「別開生面」的公益旅程。保山市,是雲南省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公元69年設置永昌郡,取「永世良久,昌盛繁榮」之意。
  • 宜人貸:宜信母公司旗下公益基金為貧困學生送去知識的海洋
    城牆壩完小在國家扶貧攻堅戰略下新建的一所易地搬遷安置點學校,於2019年4月份剛剛建成招生,學生大多來自於附近搬遷安置點的建檔立卡農戶。雖然孩子們有機會在寬敞明亮的新教室裡學習,但學校的各項物資及軟體配置尚無法在短時間內全部配置完成。宜人貸母公司宜信旗下公益基金會的「苔花校園」項目,其宗旨正是幫助鄉村孩子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幫助孩子獲得身心方面的全面發展。
  • 百乘金科創始人賈鵬:踐行社會責任 普惠金融與社會公益同行
    在百乘金科創始人、CEO賈鵬的倡議下,百乘金科於2018年開啟集團公益的專業化管理之路;通過與政府部門、公益機構等積極深度的合作,百乘金科已率先走出一條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型可持續公益之路。2018年6月,百乘金科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深度參與北京國奧村社區黨委組織的康保精準扶貧項目,該項目改變了傳統扶貧單向輸出模式;通過公益推產業、產業帶就業、就業助增收、增收促脫貧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扶貧發展鏈條。2018年7月,百乘金科攜手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成立「百乘公益基金」。
  • 宜信普惠:雲南公益行,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不忘公益初心。
    11月6日-9日,宜信普惠母公司旗下的宜信公益的22名愛心人士在這裡開啟了一段「別開生面」的公益旅程。長久以來,宜信公益常常組織愛心客戶實地探訪宜信的公益項目,宜信每年都在堅持做的「宜農萬裡行」公益走訪系列活動就是其一。每一期名額有限,收穫滿滿,這已經成為宜信與客戶固定的交流方式。
  • 「V盟衣善」公益項目助力精準扶貧
    V盟共同發起的公益子項目「V盟衣善」於今日在京暖心啟動,一場「舊衣情深」的暖冬行動拉開序幕。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秘書長朱錫生、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何繼寧等出席活動。 據了解,「V盟衣善」將按照「一家衣善」項目工作模式,在社區設置舊衣回收箱體,引導業主參與閒置物資捐贈、循環再利用,對利用價值高的舊衣物,統一進行清洗、消毒、整理後直接轉贈給對應幫扶地區;對不符合轉贈標準的舊衣物,會製作為其他產品重新利用,相關收益所得全部進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一家衣善」專項基金,用於項目自循環及扶貧項目的開支。
  • 信泰保險入圍"中國網優秀金融扶貧先鋒榜"精準扶貧先鋒機構
    原標題:信泰保險入圍"中國網優秀金融扶貧先鋒榜"精準扶貧先鋒機構 為推動國家扶貧政策實施,測評各金融機構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成果,及推動社會廣泛關注脫貧群體,積極給予社會扶貧項目的認可和支持,中國網財經中心開創性地邀請專家學者、及線上投票方式,多維度對金融扶貧領域優秀項目做專業評判,選出真正效果突出、具有創新價值、精準度具有競爭力的項目機構和代表人物
  • 宜人金科:貴州丹寨宜農萬裡行,金融有溫度,公益有價值
    2019年5月13日,來自上海的近二十位愛心出借人跟著宜人金科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貸公益走訪的腳步走進貴州丹寨,用行動為宜信延續十年的「造血式扶貧」模式盡綿薄之力。丹寨之行在神秘秀美的黔東南開啟,縣境內21個少數民族17.2萬人聚居,往昔泥濘蜿蜒的山路現已修出直通高速,出行的便利大大地提高了農村到城市經濟轉化的效率。
  • 服務大眾 情系民生——民生銀行多措並舉助扶貧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9時訊 「從金融精準扶貧、消費扶貧、定點扶貧、黨建扶貧、公益扶貧五個方向,助力重慶堅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近日,民生銀行重慶分行副行長王效南接受專訪時表示,該行將扶貧作為踐行社會責任首要工作,多措並舉,為扶貧攻堅貢獻屬於「民生」的力量。
  • 恆昌九年扶貧攻堅戰的探索之路
    作為創立於北京,紮根於北京的金融科技企業,早在2011年成立之初,恆昌就已經開始探索金融扶貧之路。九年來,恆昌在扶貧之路上行穩致遠,成果斐然,不僅確立了「精準扶貧+慈善公益」兩輪驅動的基本方略,還形成了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扶貧「五位一體」的恆昌特色扶貧模式。
  • 呂五權、陳蕊:只有精準扶貧才能精準脫貧
    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精準扶貧就是這樣的偉大鬥爭之一。  精準扶貧就是要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系統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問題,確保到2020年,按現行貧困標準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即貧困發生率低於2%,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