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高考幹嘛?五折分上山東理工大學也能畢業
對於被頂替農家女陳春秀想重新入學的願望,山東省教育廳回復荔枝新聞稱,正積極和學校協調。此前山東理工大學發聲,將努力幫她實現願望。陳春秀家人稱,已收到學校的電話,陳春秀本人上學意願強烈,但面臨一些現實困難,將結合現實情況進一步考慮協商。(6月23日《荔枝新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無論從法理上,還是道義上,如果被頂替陳春秀想重新入學,教育系統是沒有理由拒絕的,因為錯在當初招生各環節的諸多「混蛋」,包括校方沒有認真核對新生的真實身份,或者負責招生的官員對此原本就「心知肚明」,屬於共同作案者,陳春秀純粹是一名受害人。
筆者也注意到,山東理工大學對此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山東理工大學承認,在入學資格審查上存在漏洞,陳春秀當年的「考生電子檔案」未被篡改,上面還有她本人的照片,若學校在入學時仔細對比,本可揪出頂替者。
筆者就「被頂替農家女能否重新入學」話題寫了一條短評:
往40歲跑的路上了,還有兩個娃,重新入學就沒有必要了。這個年齡即使能夠重新入學,也不大可能與同學們建立起正常的同學關係,在校幾年也會顯得孤單。
再說,山東理科大學當初招進的那名「頂替者」,高考分還不及錄取線的六成,也能照樣畢業,可以想像其教育質量也是「糊弄鬼」的。
此外,如今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你上了幾年大學,畢業後依然找不到工作,那又何必浪費幾年的時間呢?安心培養兩個孩子,讓他們替自己實現「大學夢」吧。
令筆者意想不到的是,這麼一條原本非常中性的短評,卻遭到很多網友的批評,充分顯示出網友思維普遍片面化的弊端。有些批評還蠻不講理甚至謾罵,這又顯示出這屆網友素質普遍下滑的弊端。
比如有網友質問我,如果36歲的人不該上大學,那老年大學意義何在?這其實是不該比的。老年大學在於已有「老有所養」的基礎上追求「老有所樂」。而陳春秀作為一名農婦,還有兩個孩子,家庭經濟負擔應該不算輕,如果她上學了,誰支持她的學費,誰撫養他的孩子,誰給孩子以母愛?請指責我的網友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
有網友拿四、五十歲的人拿自學考試文憑說事,反駁我。其實這正是幫助我論證陳春秀沒有必要非得拋夫棄子,成為山東理工大學的全日制學生,在家也能獲得大學文憑。
我其實是一直支持「被頂替者」陳春秀維權的。幾天前在《徹查「冒名頂替入學案」,不能以紀代罰》一文中,曾對「中國發現第一例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當事人」王娜娜因被冒名頂替了13年,她向頂替者索賠13元一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按照程序,應該是一部分人坐牢,一部分人被「雙開」,頂替者對王娜娜實施巨額賠償才對。
對於陳春秀而言,包括山東理工大學在內的一切作惡者、工作失誤者,都應該向陳春秀支付巨額賠償金。我認為陳春秀通過維權獲得巨額賠償,比稀裡糊塗地再去上學更有意義。
說這屆網友總體素質呈快速下降趨勢,還因為我幾天前就「滙豐銀行澄清聲明」所寫評論,因為寫了滙豐銀行「也為中國改革開放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相信滙豐銀行不會撤出中國大陸,更不會被大陸排斥到『必須滾蛋』的地步。大陸與滙豐,其實相互需要」,就引來一大批「無腦貨」的指責甚至謾罵。
我在想,那些認為把滙豐銀行趕出中國大陸,不影響大陸經濟發展的「無腦貨」們,此前對三星、耐克、富士康、樂天瑪特撤出或部分撤出的看法也是這樣,估計不少近期已經失業了,下一步如果出現「失業潮」,這幫「無腦貨」肯定是首當其衝。
據南方都市報披露,在2018年-2019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其中有242人被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取得學歷。有網友分析,這些「頂替者」都是家庭有背景,而「被頂替者」都是家庭比較困難。
圍繞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一案,還暴露出中國大學「嚴進寬出」的弊端。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女子陳某某,高考分數為303分(文科),比當年文科類專科分數線低243分;被頂替者高考分數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類專科分數線27分,考上了山東理工大學,但錄取通知書卻被陳某某獲取。
陳某某作為文科生,高考分數僅為文科最低分數線的55%,相當於五五折,可以想像其理科成績一定更「爛」了。可就是這麼「爛」的入學成績,竟然也順利畢業了。我曾就此發表感慨,如果中國大學招生不是「嚴進寬出」,而是「寬進嚴出」,如陳某某這樣的「學渣」,你讓她入這所學校,她敢進嗎?如果照此推斷,高考還有什麼意義?不如直接抽籤,也同樣能顯示出另一種沒有知識含量的原始「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