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發生的槍擊案讓控槍問題再度引發美國民眾關注。圖為日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前,人們舉著標語參加關於槍枝使用安全和防止槍枝暴力的集會。 |
核心閱讀
7月7日晚,美國德克薩斯州北部城市達拉斯發生槍手襲擊事件,造成5名警察死亡、6名警察受傷。就在不到一個月前,美國奧蘭多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為慘重的槍擊案,造成49人死亡。美國關於控槍的爭論由來已久,不管在立法層面還是行政層面,美國都沒能出臺有效控槍措施。《大西洋》月刊刊文稱,美國政治已經走向「瘋狂」,走向「超級極化」。
兩黨自說自話,控槍辯論像「雞同鴨講」
奧蘭多槍擊案後,民主黨議員力推控槍法案,不過兩黨對於防止槍枝暴力事件的關注點不同,加上控槍是高度敏感和政治化議題,以及美國步槍協會等遊說集團強大的影響力,國會推動控槍沒有結果。尤其是在大選年,在控槍這個問題上,兩黨自說自話,控槍辯論像「雞同鴨講」。
6月15日,參議員克裡斯·墨菲發起阻撓議事程序,促使共和黨人同意就4項控槍議案進行表決,不過這些議案都沒有獲得通過。6月22日至23日,民主黨眾議員發起了「佔領國會議事大廳」靜坐示威,前議長佩洛西、伊莉莎白·沃倫等眾多議員參加靜坐,並輪流在講壇發言,高喊「沒法案,不休息」等口號。與此同時,支持控槍的民眾在國會大廈廣場進行了示威,同院內的議員呼應。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眾議長瑞恩稱民主黨人的行動是「危險的宣傳舉動,不會通過民主黨方面提起的控槍議案」,「民主黨可以繼續討論,但現實是,這是一個沒有結果的策略,因為參議院已經否決了類似提案,在眾議院進行類似行動沒有意義」。
共和黨議員反對的理由主要是程序不正當,即如無正當理由,美國政府沒有權力認定公民是恐怖分子而禁止他們購買槍枝。參議員約翰·科寧提出,對於恐怖分子嫌疑人,允許聯邦執法部門用3天的時間調查其背景,在此3天時間內禁止嫌疑人購買槍枝,不過民主黨人對此議案不買帳,認為這個標準沒有可操作性。
民意遭到蔑視,真正說了算的是國會議員
對於美國的控槍行動,英國《經濟學家》雜誌評論稱,美國對大規模槍擊案之後的反應變成了人們熟悉的定式:悲傷—義憤—國會控槍努力失敗。
在這麼多起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的槍擊事件之後,兩黨就控槍問題依然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控槍辯論進入死胡同,甚至出現兩黨消費受害者、相互攻訐的現象。
奧蘭多槍擊案過後,民主黨議員把注意力集中在控槍,而共和黨議員強調打擊恐怖主義,兩黨理念不同。《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預計在控槍問題上,國會難有作為。林賽·格雷漢姆是少數支持控槍的共和黨議員,他說:「可能下一次大規模槍擊才能促使共和黨人在禁槍問題上採取行動。」
《大西洋》月刊刊文稱,美國政治已經走向「瘋狂」,走向「超級極化」,民眾對政客、政府難以達成妥協的現狀前所未有地不滿,國會和白宮在對他們都有利的議題上也沒有能力達成一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不久前做的民意調查顯示,90%的民眾支持更嚴格的控槍措施。既然多數民眾支持,為什麼控槍仍步履維艱呢?英國廣播公司一針見血地指出,民意算不了什麼,真正說了算的是國會議員。
槍枝銷售上升,槍擊案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美國是槍枝暴力最為泛濫的國家。根據「大規模槍擊跟蹤」「槍枝暴力檔案」等網站的統計,2015年,美國槍擊事件造成超過1.3萬人死亡,超過2.68萬人受傷,發生4人以上傷亡的槍枝暴力事件有372起。
《經濟學家》雜誌評論稱,槍枝暴力是美國一系列政策選擇的結果。奧蘭多事件表明「獨狼式」襲擊對美國社會安全威脅極大,主因還要歸於槍枝問題。
對歐巴馬政府來講,控槍是其多次推動的議題之一。但在歐巴馬任內,美國人購買的槍枝比之前任何時期都多,由於擔心「歐巴馬奪走你的武器」,美國槍枝銷售在近年來大幅上升。2015年,通過購槍背景審查的人數為1420萬,比2008年增加58%。歐巴馬任內,暴力槍擊事件頻發,歐巴馬至少10次赴槍擊地慰問逝者親屬,控槍成為其「最有挫敗感的事」。
與此同時,近年來多個州放鬆槍枝管制、槍枝銷售迅速增加,輿論普遍認為,這同美國步槍協會等利益集團的遊說密切相關。美國步槍協會擁有會員超過500萬人,每年會費收入超過1億美元。《新共和》雜誌稱,由於美國步槍協會的存在,歐巴馬在控槍方面可供選擇的政策有限。《波士頓環球報》分析,槍枝生意同不斷出現的槍擊案、無休止的控槍辯論有密切關係。美國槍枝市場規模達到135億美元,2015年底聖貝納迪諾槍擊案後的那個季度,美國主要槍枝生產商史密斯·威森的銷售額上升61.5%。
2015年底,公共政策民意調查所做的統計顯示,83%的持槍者和72%的美國步槍協會成員支持在購買槍枝時進行犯罪背景調查,但這與步槍協會的立場迥異。華盛頓職業律師詹姆斯·霍夫曼稱,美國步槍協會已經從鼓吹負責任的持槍者變成了槍械工業的代言人,怎麼能夠指望這個組織支持控槍政策呢?
(本報華盛頓7月1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11日 21 版)(責編: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