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槍不力,美國槍枝暴力愈演愈烈(深度觀察)

2020-12-16 人民網國際

  接連發生的槍擊案讓控槍問題再度引發美國民眾關注。圖為日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前,人們舉著標語參加關於槍枝使用安全和防止槍枝暴力的集會。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7月7日晚,美國德克薩斯州北部城市達拉斯發生槍手襲擊事件,造成5名警察死亡、6名警察受傷。就在不到一個月前,美國奧蘭多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為慘重的槍擊案,造成49人死亡。美國關於控槍的爭論由來已久,不管在立法層面還是行政層面,美國都沒能出臺有效控槍措施。《大西洋》月刊刊文稱,美國政治已經走向「瘋狂」,走向「超級極化」。

       

  兩黨自說自話,控槍辯論像「雞同鴨講」

  奧蘭多槍擊案後,民主黨議員力推控槍法案,不過兩黨對於防止槍枝暴力事件的關注點不同,加上控槍是高度敏感和政治化議題,以及美國步槍協會等遊說集團強大的影響力,國會推動控槍沒有結果。尤其是在大選年,在控槍這個問題上,兩黨自說自話,控槍辯論像「雞同鴨講」。

  6月15日,參議員克裡斯·墨菲發起阻撓議事程序,促使共和黨人同意就4項控槍議案進行表決,不過這些議案都沒有獲得通過。6月22日至23日,民主黨眾議員發起了「佔領國會議事大廳」靜坐示威,前議長佩洛西、伊莉莎白·沃倫等眾多議員參加靜坐,並輪流在講壇發言,高喊「沒法案,不休息」等口號。與此同時,支持控槍的民眾在國會大廈廣場進行了示威,同院內的議員呼應。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眾議長瑞恩稱民主黨人的行動是「危險的宣傳舉動,不會通過民主黨方面提起的控槍議案」,「民主黨可以繼續討論,但現實是,這是一個沒有結果的策略,因為參議院已經否決了類似提案,在眾議院進行類似行動沒有意義」。

  共和黨議員反對的理由主要是程序不正當,即如無正當理由,美國政府沒有權力認定公民是恐怖分子而禁止他們購買槍枝。參議員約翰·科寧提出,對於恐怖分子嫌疑人,允許聯邦執法部門用3天的時間調查其背景,在此3天時間內禁止嫌疑人購買槍枝,不過民主黨人對此議案不買帳,認為這個標準沒有可操作性。

  民意遭到蔑視,真正說了算的是國會議員

  對於美國的控槍行動,英國《經濟學家》雜誌評論稱,美國對大規模槍擊案之後的反應變成了人們熟悉的定式:悲傷—義憤—國會控槍努力失敗。

  在這麼多起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的槍擊事件之後,兩黨就控槍問題依然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控槍辯論進入死胡同,甚至出現兩黨消費受害者、相互攻訐的現象。

  奧蘭多槍擊案過後,民主黨議員把注意力集中在控槍,而共和黨議員強調打擊恐怖主義,兩黨理念不同。《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預計在控槍問題上,國會難有作為。林賽·格雷漢姆是少數支持控槍的共和黨議員,他說:「可能下一次大規模槍擊才能促使共和黨人在禁槍問題上採取行動。」

  《大西洋》月刊刊文稱,美國政治已經走向「瘋狂」,走向「超級極化」,民眾對政客、政府難以達成妥協的現狀前所未有地不滿,國會和白宮在對他們都有利的議題上也沒有能力達成一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不久前做的民意調查顯示,90%的民眾支持更嚴格的控槍措施。既然多數民眾支持,為什麼控槍仍步履維艱呢?英國廣播公司一針見血地指出,民意算不了什麼,真正說了算的是國會議員。

  槍枝銷售上升,槍擊案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美國是槍枝暴力最為泛濫的國家。根據「大規模槍擊跟蹤」「槍枝暴力檔案」等網站的統計,2015年,美國槍擊事件造成超過1.3萬人死亡,超過2.68萬人受傷,發生4人以上傷亡的槍枝暴力事件有372起。

  《經濟學家》雜誌評論稱,槍枝暴力是美國一系列政策選擇的結果。奧蘭多事件表明「獨狼式」襲擊對美國社會安全威脅極大,主因還要歸於槍枝問題。

  對歐巴馬政府來講,控槍是其多次推動的議題之一。但在歐巴馬任內,美國人購買的槍枝比之前任何時期都多,由於擔心「歐巴馬奪走你的武器」,美國槍枝銷售在近年來大幅上升。2015年,通過購槍背景審查的人數為1420萬,比2008年增加58%。歐巴馬任內,暴力槍擊事件頻發,歐巴馬至少10次赴槍擊地慰問逝者親屬,控槍成為其「最有挫敗感的事」。

  與此同時,近年來多個州放鬆槍枝管制、槍枝銷售迅速增加,輿論普遍認為,這同美國步槍協會等利益集團的遊說密切相關。美國步槍協會擁有會員超過500萬人,每年會費收入超過1億美元。《新共和》雜誌稱,由於美國步槍協會的存在,歐巴馬在控槍方面可供選擇的政策有限。《波士頓環球報》分析,槍枝生意同不斷出現的槍擊案、無休止的控槍辯論有密切關係。美國槍枝市場規模達到135億美元,2015年底聖貝納迪諾槍擊案後的那個季度,美國主要槍枝生產商史密斯·威森的銷售額上升61.5%。

  2015年底,公共政策民意調查所做的統計顯示,83%的持槍者和72%的美國步槍協會成員支持在購買槍枝時進行犯罪背景調查,但這與步槍協會的立場迥異。華盛頓職業律師詹姆斯·霍夫曼稱,美國步槍協會已經從鼓吹負責任的持槍者變成了槍械工業的代言人,怎麼能夠指望這個組織支持控槍政策呢?

  (本報華盛頓7月1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11日 21 版)

(責編:曹昆)

相關焦點

  • 美國控槍大遊行難遏槍枝暴力
    新華社華盛頓3月25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控槍大遊行難遏槍枝暴力新華社記者劉陽 孫丁美國數百個城鎮24日爆發控槍大遊行,近200萬人走上街頭表達對佛羅裡達州帕克蘭市校園槍擊案死難者的緬懷,抗議美國政府在控槍問題上不作為。
  • 記者觀察:美國控槍為什麼這麼難?
    人民網舊金山1月7日電 (韓莎莎)美國總統歐巴馬1月5日三次淚灑控槍發布會,痛斥槍枝暴力與犯罪的痼疾,再次將控槍這個「老大難」的問題放在聚光燈下。Donohue III研究了槍枝暴力和槍枝管控25年。他認為,歷史上控槍取得一定成果時,基本上白宮和國會兩院都由民主黨控制。當白宮和國會分別由民主、共和兩黨分別執掌時,槍枝管制問題多會陷入僵局。而當白宮和國會均由共和黨人把持時,槍枝管制運動就出現倒退。
  • 暴力頻發,美國控槍爭吵再升級
    一方面,美國槍枝暴力事件頻發;另一方面,美國槍枝銷售數目持續保持高位,聯邦政府難以出臺有效控槍措施,多個州在擁槍利益集團壓力下放鬆槍枝管控。  波士頓大學教授麥可·西格爾分析認為,由於國會在控槍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幾個議案都無果而終。
  • 暴力頻發,芝加哥治安形勢嚴峻(深度觀察)
    暴力犯罪頻發背後,槍枝泛濫、警察執法不力、警民關係緊張、種族隔離、社會不公等因素相互交織,芝加哥面臨嚴重社會危機。      槍枝泛濫,謀殺案數量呈上升趨勢   多年以來,芝加哥謀殺案件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自2014年以來謀殺案和死亡人數重新呈上升趨勢,芝加哥治安形勢引起美國媒體的極大關注。
  • 多州放寬槍枝管理限制 美國控槍形勢日趨嚴峻
    □ 本報駐美國記者 陳小方  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支持擁槍的組織提出訴訟,狀告該州將於7月1日生效的禁止大容量彈匣的法規違憲。這是美國擁槍團體今年以來又一次針對有關控槍法律的訴訟。資料圖:美國國旗   據報導,隨著美國政治生態的變化及川普總統的公開表態,自今年以來,美國的控槍形勢正發生逆轉,全美多個州正在醞釀新立法,放寬槍枝管理上的限制。這一趨勢已經引發反對槍枝暴力團體及一些民眾的強烈反對與擔憂。
  • 美國得州埃爾帕索市民集會 呼籲控槍
    反種族仇恨 民眾抗議總統到訪在不久前發生嚴重槍擊事件的美國德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上千市民7日舉行集會,抗議總統川普到訪埃爾帕索,反對種族主義言論,呼籲控槍。當天,在埃爾帕索市一家醫院附近的公園內,市民們高舉寫著「停止仇恨」「愛能戰勝暴力」等口號的標語牌,呼籲停止種族主義言論、停止仇恨犯罪。埃爾帕索市市民:我們不會停止,我們不會停止對抗仇恨,對抗偏見和種族歧視的行動。
  • 9 11後最嚴重恐襲震動全球 美國控槍路在何方?
    (原標題:9 11後最嚴重恐襲震動全球 美國控槍路在何方?)槍擊案發生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再次直指美國槍枝管控問題,呼籲國會採取更嚴格的控槍舉措。據統計,歐巴馬任期內已至少發生17起大規模槍擊案,而就在2天前,同樣是在奧蘭多,因參加歌唱選秀節目出名的女歌手克裡斯蒂娜·圭密在一場演唱會後被一名男子槍擊身亡。
  • 槍擊事件頻發,美國控槍擁槍爭論不休
    俄羅斯《觀點報》稱,美式民主自由帶來的國內政治混亂,導致美國人的仇恨和不滿情緒高漲,並通過暴力手段宣洩出來,美國公民不得不為這種民主自由付出生命代價。在每次重大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社會有關「擁槍」和「控槍」的爭論熱度都會升高。舊金山KPIX電視臺28日稱,2019年,以控槍最嚴格著稱的加州發生了8起大規模殺戮事件,超過了美國其他任何一個州。
  • 破解「槍」這道難題,美國還要等待多久?
    然而,作為硬幣的另一面,槍枝泛濫和控槍不力等問題成為美國槍枝暴力頻發的溫床。「美國社會對於槍枝的管理仍處於一個開放的狀態。有的州控槍力度大,有的州控槍力度小。」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劉卿向本報記者指出,在這樣的現狀下,一旦社會問題增多,槍擊事件就容易發生。據悉,1個月前發生嚴重槍擊事件的拉斯維加斯,其所在的內華達州正是美國對槍枝購買管理最為鬆懈的一個州。
  • 疫情期間發生購槍潮,美國槍枝犯罪背後有何痼疾?|周觀天下
    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核桃市的Kathy Li女士,今年上半年決定購買槍枝保護家庭。她發現自己並非個例:槍店人滿為患,身邊的少數族裔人士選擇在今年購買第一把槍枝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今年疫情期間,美國各地槍枝暴力事件頻發。
  • 紐約成為美國嚴格控槍第一州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共和黨佔大多數的紐約州參議院以較大比例通過了被稱為「最嚴格的槍枝管控法案」。該法案主要針對突擊步槍和大容量彈藥,並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使用槍枝提出了約束。預計民主黨佔大多數的眾議院也將順利通過此法案。  白宮發言人卡尼15日透露,歐巴馬將於北京時間明日凌晨零時45分宣布強制暴力應對措施。
  • 美沃爾瑪超市不打算停止銷售槍枝 沃爾瑪員工罷工、網上請願呼籲控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當地時間2019年8月8日,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當地民眾舉行集會反對槍枝暴力。(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受連續幾起重大槍擊事件觸動,控槍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熱議的話題。當地時間七號,沃爾瑪在加州聖布魯諾地區辦公室的員工舉行罷工,要求沃爾瑪停止售槍。同一天,美國超過200名市長發表聯名信,敦促正在休會的國會參議院提前「開工」,就加強槍械管制加速立法。
  • 美國控槍遊行引衝突 「挺槍派」攜武器叫板「反槍派」
    一名男子在抗議控槍遊行活動中斜跨著AR-15自動步槍。(圖源:《每日郵報》)海外網3月25日電24日,由美國佛羅裡達州校園槍擊案倖存學生發起的「為我們的生命遊行」控槍遊行在美國各地登場,而當日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幾十名持槍的反控槍遊行者與控槍遊行的人群在街頭相遇。
  • 紐約州通過「全美最嚴」控槍法案 控槍枝持者倍受鼓舞
    紐約州通過的控槍法案中全面禁止出售軍用步槍。據法國媒體1月15日報導,美國紐約州眾議院日前以104票贊成、43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被稱為「全美最嚴」的控槍法案,該州因此成為自康乃狄克州校園槍擊慘案發生後,美國首個實行新控槍法案的州。
  • 美國紐約州控槍最嚴 評論稱或給控槍問題開好頭
    法案內容包括縮小「攻擊型武器」的定義範圍,將可售彈匣容量上限由10發下調至7發,調查所有購槍者背景,加強審查持槍者精神健康狀況,並要求警方強制對攻擊性武器進行備案等。這是自去年12月康乃狄克州校園槍擊案以來,美國首個州頒布新的槍枝管控法,被稱作全美最嚴控槍法案。  就在同一天,美國再次接連爆出兩起校園槍擊案。
  • 美國多州組聯盟禁槍 美企與步槍協會「劃清界限」
    中新網2月25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佛羅裡達校園槍擊案餘波未平。為了打擊槍擊暴力事件重演,紐約、新澤西和康乃狄克3州的州長,決定成立一個「禁槍」聯盟,羅德島的州長也有意加入。全美步槍協會(NRA)成為箭靶,企業紛紛與其劃清界線。當地時間2月14日下午2點25分左右,美國佛羅裡達州南部帕克蘭一所高中發生槍擊案,至少17人死亡,多人受傷。
  • 美國控槍有多難?
    也就是說,這名兇手的瘋狂,至少讓三名無辜人員送命,他自己也死於警方的槍下。另外據報導,人質最終在醫院不治身亡。如果為真,那兇手欠下的人命又多了一條。《芝加哥先鋒報》還挖出了此人犯多起刑事案件的前科,並登出了他在2018年被芝加哥警方拘捕的照片:在美國媒體深挖兇手背景的同時,國內媒體充滿了對遇害同胞的悼念。
  • 持槍寬鬆的得州發生最血腥槍擊案,美國網友又為控槍吵了起來
    在要不要控槍這個問題上,美國民眾的立場總是針鋒相對。全文2164字,閱讀約需4分鐘持槍or控槍?這是個大問題。支持控槍派:又是一次使人們傷亡的大規模射擊。已經夠了!國會必須一鼓作氣幫助阻止槍枝暴力。哥倫比亞大學槍枝暴力研究員BinduKalesan博士於2013年對4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一次在線調查,調查展現了美國廣泛的持槍率:美國有大約3.1億槍枝(美國2016年人口為
  • 美國放鬆槍枝出口管制 被批助長槍枝暴力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就修改槍枝出口規則邁出關鍵一步,新規則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生效。根據新規則,美國商用槍枝出口的監管權從國務院轉移到了商務部,意味著美國對槍枝出口鬆綁。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放鬆槍枝出口管制只會助長槍枝暴力。對於槍枝出口,美國國務院傾向「嚴加看管」。但商務部重點關注如何為美國產品在海外營銷「鋪路」。
  • 美得州州長欲引入嚴格控槍州槍枝製造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雪】控槍運動近期一直成為美國的熱點問題,近日,美國康乃狄克州和紐約州通過了嚴格的控槍法案,勢必會對州內的槍枝製造商造成影響。然而,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6月16日報導,得州州長佩裡(Rick Perry)將對兩州的槍枝製造商進行訪問,並將這些企業引入支持槍械的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