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辦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

2021-03-01 鎮西茶館

(說明:這是四年前寫的一篇文章,當時我在做校長。現在我不是校長了,重讀這篇文章,我很自豪地說,武侯實驗中學至今沒有「提煉」出自己的「特色」,甚至我連「校風」「學風」「教風」之類的表述都沒有。我們就認認真真地把每一天的常規做好,就行了。呵呵,我總算如願地留下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卸任了。)

學校一定要有「特色」嗎?

面對這個問題,有人會驚訝:「這還用說?」

是呀,這是一個熱衷於談「特色」的時代。幾乎所有學校都在爭創「特色」——你弄「書法教育」,我就搞「剪紙教育」,你做「人人都會拉二胡」,我就來個「學阿拉伯語從娃娃抓起」……

僅僅增加一門選修課,就叫學校教育的「特色」嗎?

當然,也有學校的「特色」不僅僅體現在選修課,而是在「理念」上「模式」上甚至「培養目標」上都有「創新」有「突破」:比如「讓學生擁有詩意的人生」,比如「312課堂模式」,比如「培養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

於是一種「教育服務」應運而生。某些專家,某些機構,專門到學校幫著「提煉」「梳理」「總結」該校的「特色」,於是很多簡潔整齊的句式,或夾雜著數字或字母的短語滿天飛,比如「教學共生,師生互動」、「6S教育」、「五合教學」……

寫到這裡,我的腦海裡無數「新理念」「新模式」以及表達學校「特色」的詞語源源不斷湧現出來,只是因為怕得罪人,於是很世故地不一一點出罷了。

現在很多學校的所謂「特色」,要麼是憑空杜撰的幾個富有「特色」的標籤——比如,標榜「××教育」,但其內容卻和其他學校一樣,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要麼是多開了一門或幾門國家規定課程之外的選修課;還有就是學校的什麼體育或藝術「傳統項目」,如籃球項目,舞蹈項目,等等。

究竟有沒有真正的特色學校?當然有。所謂「特色」,應該是在學校管理、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文化傳統等方面表現出的與眾不同的風格、個性或獨特性,而決不僅僅是開了某一項選修課或課外社團活動,更不是提出了一個別人沒有說過的概念。

也許我比較觀念比較保守,我一直對義務教育學校大談「特色」以至「特色」泛濫感到疑惑。愚以為,就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注意,我這裡說的是「義務教育」——的學校而言,至少在教育方針(含培養目標)上很難說有什麼特色。教育方針由黨和政府制定,比如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國家意志,顯然不允許什麼也不應該允許各學校自作主張在教育方針上還有「特色」。培養目標也是如此。基礎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對學生全方位打下全面素質基礎。培養在人格、知識、能力、體質等方面素質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的共同目標,難道還有其他富有「特色」的目標嗎?當然,如果是職業高中或大學,在培養專業性人才方面確立自己的特色,那是理所當然的。但我說的是義務教育。

這樣一說,是不是小學和初中就不可能有特色了呢?當然不是。我只是說在根本的教育思想上,還是慎提「特色」為好。而在我上面所說的「學校管理、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文化傳統」等方面,教育者完全可以實事求是地展示出自己的個性,或者說「特色」。

但是,我要強調的是,真正的特色不能速成,它需要實踐,更需要時間。所謂「需要實踐」,就是說特色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很遺憾的,現在好多「特色」恰恰是「說」出來的。好多學校為了「彰顯特色」「打造品牌」,或為了迎接什麼大型的驗收檢查,趕忙請來專家幫著「提煉」「梳理」,找幾個別致新穎、言簡意賅的短語,「特色」便誕生了。所謂「需要時間」,就是說特色是一種長期的堅守,是一種歷史的積澱,是一種瓜熟蒂落,是一種水到渠成,是同行心服口服的認定,是社會眾望所歸的認定。從這個意義上說,開辦三五年的學校,最好免談什麼「特色」——更別說提什麼「三年打造名校」之類的口號了。但現在一些學校的「特色」則不需要時間,學校剛剛落成,便向教育局「申報特色項目」了。當然,也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門,熱衷於讓各個學校「申報特色」,人為地展現「一校一品」,這是典型的教育浮躁。

此文寫到一半,我參加了成都市教育局組織的一次課程改革現場活動。活動結束前,副局長左華榮在總結中說:「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辦學特色觀。許多學校都說『要形成辦學特色』。學校的辦學特色,實際上就是解決自己的問題所擁有的思想和方法。我特別擔心辦學特色的功利化,機械化,和泛化。一個學校的特色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應該是一個學校長期發展自然而然得形成的,不斷積累,完善,升華。是日積月累,是源於實踐的。」

坦率地說,我很少聽到教育官員如此清醒。會後,我抑制不住激動,罕見地上臺握住局長的手「大拍」其「馬屁」:「說的太好了!」

他談到反對「功利化的特色」,我理解所謂「功利化特色」,就是為「特色」而「特色」,是假特色。而現在的假「特色」是在太多太多。但教育哪有那麼多「特色」?

我想到上半年一位領導來我校視察,我陪他轉校園。他問我:「李校長,你們學校有什麼特色?」我說:「沒什麼特色啊!」他看了我一眼,好像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解釋說:「我們學校才辦幾年,而形成特色是需要長期實踐積澱的。再說,我現在也沒想那麼多的什麼特色,就想讓我們的老師認認真真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教好每一個學生,認認真真帶好每一個班,我呢,認認真真幫助每一個老師成長,就可以了。」這位領導對我的說法深表認同。

說實話,當該領導突然問我「特色」時,那一瞬間,我也想過一些詞語,比如「平民教育」啊,比如「新教育實驗」啊,等等。但這些能夠說是我校的「特色」嗎?難道只有武侯實驗中學在搞「平民教育」嗎?難道只有我們學校在搞「新教育實驗」嗎?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做好教育應該做的每一件事,就行了。何必要刻意追求什麼「特色」呢?

有人曾對我說:「李校長,你的沒有特色,就是特色!」

我知道這話很時髦,而且顯得很「深刻」。但我也不接受。因為我並非為了「特色」而「沒有特色」——如此「沒有特色」還是在刻意追求「特色」。

我的確想辦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我和我年輕的同事們,面對的是好多學校不喜歡的孩子——當地失地農民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弟。教育局劃片分配生源,我們不可能將其中任何一個孩子排除在校門之外。面對這些孩子,我們沒想那麼多,就樸素地追求「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我們研究的,不是什麼「特色」,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難題:有的孩子為什麼上課心不在焉?他上課為什麼聽不懂?有的學生為什麼要輟學打工?孩子的家長為什麼不願意到學校來開家長會?怎樣才能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如果考不上高中他將來能夠做什麼?……當然,我們學校也有相當部分的天資不錯的孩子,所以我們同時也在思考:怎麼讓這些聰穎的孩子最大程度地獲得知識,最大程度地提升能力,最大程度地得到發展乃至極致?正是為了每一個孩子——是的,毫無疑問是「每一個」,我們大膽地進行課程改革和課堂改革,同時相應地進行了考核評價改革。

特別幸運的是,我遇到了特別理解和支持我的武侯區教育局和成都市教育局,他們為我校的改革不但大開綠燈,而且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在這裡我說了領導的好話,這是我的心裡話。我犯不著在領導聽不到的地方「歌頌」領導(我知道我的博客是從來不被局長光顧的),但我得實話實說,這是做人應有的起碼誠實。

寫到這裡,也許有朋友急切地想知道我校究竟進行了怎樣的「改革」。對此,我要讓大家失望了。一切才剛剛起步,我不願多說細節。所以目前我基本上謝絕了所有媒體報導,因為事情才開始做,就大談「成果」,這樣不好。

還有和「特色」相關的一些說法,我也常常越想越覺得不是味道。比如,學校要「打造品牌」,又比如「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等等。這些說法,顯然是一種辦企業的思路,是面向市場的思維。品牌是一個商業概念,它以產品質量取勝,並形成自己獨特的信任度、追隨度,因而給產品增加了附加值,企業可以為品牌制定相對較高的價格,獲得較高的利潤。企業打造品牌,產品追求特色,理所當然。

一些大家公認的真正名校(關於名校的產生和意義,我將另文闡述),產生了類似於「品牌」的社會美譽度,這是一種客觀存在,不容抹殺。但是,我這裡要批評的依然是那種為「品牌」而「品牌」,把「品牌」作為學校的主要追求的做法。學校是企業嗎?學校需要面向市場嗎?也許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業學校包括綜合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企業有密切聯繫,而且需要有市場思維,但我想問,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要「品牌」來做什麼?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意義何在?像企業一樣爭搶市場份額嗎?當然,有人會說:「是呀,學校有品牌了,有影響了,就有競爭力,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生源嘛!」且慢,按國家規定,義務教育的小學和初中,不都是由教育局劃片或微機排位分配新生嗎?你為什麼老想著去搶佔什麼「市場」呢?說白了,不就是搶優生以提高「升學率」嗎?不就是收擇校費壯大財源嗎?當然,這些話是不能擺到桌面說的,但大家心照不宣。然而,這心照不宣的意圖,不是「假教育」是什麼?

學校當然要辦好,但這不是「對外」的為了什麼「品牌」什麼「市場」,而是「對內」的為了我們每天面對的孩子!只要孩子在學校能夠享受每一個老師的愛,只要孩子能夠喜歡每一堂課,並且真正獲得全面發展,學校沒有「特色」沒有「品牌」沒有「市場」,又有什麼關係?

樸素比「特色」更美麗,良心比「品牌」更珍貴。孩子心靈和他們的未來,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市場」!

這是我們的教育良知所在。

2011年11月23日—29日

相關焦點

  • 【李鎮西】我想辦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附重要通知,掃碼免費聽我明天的講座)
    現在我不是校長了,重讀這篇文章,我很自豪地說,武侯實驗中學至少在我卸任時也沒有「提煉」出自己的「特色」,甚至我連「校風」「學風」「教風」之類的表述都沒有。我們就認認真真地把每一天的常規做好,就行了。呵呵,我總算如願地留下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卸任了。學校一定要有「特色」嗎?面對這個問題,有人會驚訝:「這還用說?」
  • 揭秘雲谷,馬雲究竟想辦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2019年12月的某天,我和三川忽然接到一個「近乎神秘」的探校邀請,地點是杭州,學校是雲谷,對談人是雲谷小學部、初中部校長馮晨,要求是「什麼都可以談,但卻不許報導」。作為關注教育的媒體,我們早就知道雲谷學校,知道這是一向熱愛教育事業的馬雲,在2017年就宣布開始招生的一所學校。馬云為什麼要辦一所學校?他會親自擔任校長嗎?阿里花了多少錢?學校會建成什麼樣?是貴族學校嗎?是精英學校嗎?
  • 【李鎮西】如果一所學校沒有特色,就不是好學校嗎?——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上的演講
    剛才周國平先生講到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與教育的關係,我就想到,信息技術可以給教育生態增添積極的新的因素,也可能給教育生態帶來消極的東西。比如,有人已經指出,高科技正讓應試教育越來越精緻。今年三十人論壇的主題是「營造教育新生態」。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想辦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
  • 李成泉:辦一所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學校
    「辦一所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學校」山東省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校長 李成泉【學校發展構想的緣起】說起「辦一所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學校」這一想法的由來,主要源於我們對以下三個方面問題的思考。我校創建於1908年,原名曲阜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 辦一所沒有失敗沒有恐懼的學校
    有孩子在角色爭取的原因裡寫下:我想做堅固的磚頭房子,因為我想保護大家。一年級的小演員們個個都是戲精,豬爸爸豬媽媽溫柔有愛,豬老大懶惰愛睡,豬老二調皮搗蛋,豬老三聰明勤奮,被孩子們演得惟妙惟肖,孩子們純真質樸的表演,逗得大家前仰後合。在戲劇表演中,孩子們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搭建好的房子」「被吹倒的房子」「一棵樹」都是在遊戲中一次次練習,一次次達成。
  • 荊門兩所小學特色辦學,一所學校人人會吹葫蘆絲,一所學校個個都有...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嘯寒 通訊員姜彬 實習生徐曉慶在素質教育領域,荊門市竹園小學和荊門市實驗小學,一個以葫蘆絲為抓手,全員普及葫蘆絲,成為荊門市第一所「全國特色學校」;一個以學生興趣發展為導向,根據學生興趣辦社團,讓每位學生興趣特長得到發揮,成為遠近聞名的幸福校園。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荊門,走進兩所特色學校進行探訪。
  • 辦一所未來學校 華東師範大學西南第一所附屬學校開校啦
    教師表演「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未來學校,一所超越學校的學校。」在開學典禮現場,執行校長王益民說,秉承華東師範附屬學校的優良基因,華師附屬中旭學校將由華東師範大學及其附屬學校共同參與學校管理和運營,同時將共享教育資源,接軌國際先進教育理念,為重慶定製屬於自己特色的國際化教育範本。
  • 華一博奧教育丨想辦一所培訓學校,卻苦於沒經驗,怎麼辦?
    領域的市場規模遠遠還未達到峰值:打開搜尋引擎,2019年來,許多投資者紛紛發問:辦一所培訓學校難不難作為博奧鵬程教育集團旗下的K12實體學校品牌,華一博奧教育用20年經驗告訴投資者:辦一所培訓學校辦校難,難在哪?從最開始的審批、選址、裝修,到招聘教師、班型設置、教材物資採購、廣告宣傳,到後期的運營、招生、管理,每一個細節,對於0經驗的投資者來說,都是難上加難。
  • 《錄取通知》學渣:大學不要我?那我自己辦一所大學好了
    有誰想過自己辦大學給自己發錄取通知書?又有誰想過自己辦學校,讓學渣們都來上學? 這時他看到自己曾經做過的假證件,計上心頭「我為什麼不自己搞一所假大學,自己給自己發錄取通知書,還能安慰爸媽」。這真是一個非常crazy的想法。 即使瘋狂到小K都不敢想,但巴比特行動了。第一件事就是創造第一份「南哈蒙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寄給自己。然後找胖子建一個學校官方網站,最後將廢棄的精神病院改造成學校,找群演騙爸媽。
  • 山東13所學校入選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第三批國防教育名單已公布,山東有13所學校入選國防教育特色學校。來看看是哪13所學校吧。國防教育特色學校起源2017年2月,為深化學校國防教育改革,提高青少年學生綜合國防素質、國家意識、國防意識和憂患意識,教育部綜合認定了包括普通高等學校、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等1430所全國各類學校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 王建新:辦一所不是校長說了算的學校
    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我一時也難以支招定奪,感覺束手無策。我想,校長不是全能戰士,樣樣精通,事事明了,校長在沒有充分調研的情況下,也難一錘定音。分班分層為什麼不讓家長和孩子自己去選?智慧校園建設為什麼不讓信息技術老師去做?校園文化設計為什麼不找美術老師去問?
  • 南充市6所學校入選「全國特色學校」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名單的通知》,認定374所中小學校為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其中,南充市有6所學校入選。公布的入選名單中,南充市五星小學、南充市涪江路小學、南充市延安路小學、南充市安漢中學、南充市第十一中學校、南充市高坪第三初級中學上榜。
  • 山東13所學校入選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
    第三批國防教育名單已公布,山東有13所學校入選國防教育特色學校。,來看看是哪13所學校吧。國防教育特色學校起源2017年2月,為深化學校國防教育改革,提高青少年學生綜合國防素質、國家意識、國防意識和憂患意識,教育部綜合認定了包括普通高等學校、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等1430所全國各類學校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 溫州外國語小學:辦特色鮮明的一流學校
    記者前日現場走訪,為大家揭開這所學校的神秘面紗。溫州外國語小學位於甌江口新區霓賢路,佔地面積98.5畝、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總體辦學規模為60個班級,今年已招收18個班級,每班25-30人。該校由溫州外國語支持辦學,其畢業生的60%將擇優直升外國語初中,以學生的表現素質和學業素質為綜合考量。
  • 這是一所浪漫的學校,全國百所普通高中特色項目學校哈師大附中!
    為了讓2018年中考生充分了解哈市各學校的優勢和特色,再結合孩子的學習特點準確報考,哈考君在接下來的幾天會陸續為大家展示哈市各高中學校的詳細信息。今天是第三篇,給大家介紹一下,黑龍江省首批重點中學之一、華夏基金會「國家示範性高中建設項目學校」、教育部「全國百所普通高中特色項目學校」的哈爾濱市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明天想了解哪所學校? 你說了算!文尾留言就有機會哦!
  • 在西安高新,有一所「最北大」的學校,我想讓你知道
    對於父母來說:不惜「斥巨資」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卻仍然擔心,少了有質量的伴讀和高素質的人文環境,會耽誤孩子的成長。對於孩子來說:學校的課堂要有趣,讓思想不受拘束。又該去哪裡尋找那不同尋常、自由自在的天地,放飛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有這樣一所學校,我想讓你知道因為,今天我要為它打call!
  • 德州又一所高端私立學校今日「開張」
    9月13日,德州陽光未來國際學校2020-2021學年開學典禮舉行。這意味著又一高端私立學校落戶德州。開學典禮現場德州陽光未來國際學校總校長安學新在開學典禮上說,陽光未來國際學校是一所高起點的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是一所1+7一站式服務的學校:是託管中心,是文化課輔導中心,是藝術課培訓中心,是綜合素養培訓中心,是家長培訓中心
  • 德州又一所高端私立學校今日「開張」
    老師帶領學生們正衣冠開學典禮現場  德州陽光未來國際學校總校長安學新在開學典禮上說,陽光未來國際學校是一所高起點的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是一所1+7一站式服務的學校:是託管中心,是文化課輔導中心,是藝術課培訓中心,是綜合素養培訓中心,是家長培訓中心
  • 「像你這樣的要求,福州沒有一所學校能做到!」
    今年,因為疫情緣故,王女士一直把女兒帶在身邊捨不得送回原來的學校就讀,就在家附近選擇了一所新學校——臺江區耶魯金鑽幼兒園。但女兒就讀後,她與女兒的班主任之間發生了一系列不愉快,而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師不回她的信息。
  • 人物 | 城投「三顧茅廬」,他從百年南山走來,誓要辦一所高品質學校
    今年6月,有一所學校在都江堰石羊鎮橫空出世。揭牌當天,驚動了全國42所知名高校,紛紛發來賀信,其中不乏北大、清華、人大、上交、復旦。他們,因一個人而來——蔣增友。不忘初心、秉持國企辦學的社會擔當的城投教育集團,這幾年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解決優質學位緊缺的現狀先後辦了多所學校。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城投教育集團,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辦人民滿意的高品質教育,為「優教成都」貢獻城投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城投教育求賢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