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媽懷布布的時候,身邊就有不好心人跟我傳授育兒經驗。比如:
"寶寶不能一哭就抱,不然會嬌慣他的。"
"寶寶得定時給他餵奶,不然,他會養成不好好吃的壞習慣,當媽媽的會很累。"
"等寶寶長大一點,就得給他定規矩,不然會養成壞性格。"
......
面對不同人給的不同建議,布穀媽也一度迷茫,到底哪些建議能聽,哪些不能聽呢?後來在養育布布的過程中,我結合書本及生活實踐,才發現,育兒,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這裡,布穀媽跟大家聊聊,關於寶寶餵養時,很多新手媽媽會犯錯的2大難題。
一:該不該抱
關於"寶寶哭到底該不該抱"這個問題,其實被廣泛討論過。但布穀媽今天還是想拿出來說一說,因為我發現,很多新手媽媽,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既焦慮又無奈。
寶寶不能一哭就抱的"哭聲免疫法",最早於上世紀20、30年代被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提出。當時這一觀點風靡全美國,甚至對我們上一輩也影響深遠。
然而,這一觀點被實踐了幾十年,那些一哭就不被抱的孩子長大後,很多都出現了心理疾病。甚至連約翰·華生自己的後輩,也深受其害,不能像個正常的成年人一樣,處理自己的情感,一度輕生。
雖然這一觀點也很快被推翻,不再實行。但我們上一輩的思想,卻沒有及時轉變過來,依然有很多人奉行這一觀念。他們認為,小嬰兒得從小"訓練",不然家長就會很累。
很多新手媽媽沒有經驗,出於本能,想去安慰自己的寶寶。但又聽從過來人意見,覺得應該狠狠心,這樣才會對娃好。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嬰兒哭了不該抱?
"因為小嬰兒會被寵壞啊,他只想粘著你,得到你的關注,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嗯,聽起來挺有道理的。
只有幾個月大的小嬰兒,一定是個狡猾的小傢伙。他偷偷躲在嬰兒床的圍欄後面,滴溜地轉著他的小眼睛,打著他的如意小算盤,密謀著如何對付和控制他的父母。好讓這些人乖乖合作,配合他的需求。
如此有心機和計謀的小嬰兒,一定具備以下幾個能力:1、能思考。2、理解因果關係。3、能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
我們人類幼崽一出生,就具備這些能力嗎?顯然沒有!那他哭,到底是為什麼呢?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一書中提出,嬰兒哭,一定是他的某種需求沒得到滿足。
可能是餓,可能是困,可能是尿不溼不舒服,可能是衣服穿太緊、太多或太少,要麼就是身體出現了疼痛。如果這些都排除了,他哭,可能只是單純地想要媽媽抱而已。因為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只有媽媽的懷抱,能讓他安心。
如果父母在嬰兒一出生,就開始與他進行"抱"或"不抱"的較量。那麼,我們即使贏了,又有什麼意義呢?既不光彩,也不體面。
相反,我們刻意壓制小嬰兒的需求,他一開始可能變得安靜,不再哭鬧了。可他的大腦,會因為需求沒有及時得到滿足,神經元不能有效聯結,從而出現一片空白的現象。而且,他會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變得緊張、缺乏安全感、出現睡眠障礙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新手媽媽們,當有人再勸你"嬰兒哭了不能抱"時,請保持做媽媽的本能,盡情去愛去呵護你的孩子。別人的眼光不重要,你的寶寶,才是最重要的!
二: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餵養?
布布還在襁褓時,我要是給她餵養勤快了,就立馬會遭來反對。好像他們深知,在小寶寶的身體裡,藏著一個比上了發條還精準的鬧鐘。
一到點,鬧鐘就會自動喚醒寶寶:"該起來喝奶啦!"如果媽媽看到小嬰兒努起的嘴巴想過去餵奶,這個精準的鬧鐘就會義正言辭地替寶寶拒絕:"不,他不餓!"
慢慢地,家長們會驚喜地發現,"按時餵養"下的小寶寶,真的能定時醒來吃東西。仿佛,這個看不見的鬧鐘,比掛在牆壁上的任何鐘錶都準時奏效。
這真的是"鬧鐘"在起作用嗎?
其實,大多數嬰兒長到兩三個月時,就會自然形成約每4小時進食一次的習慣。並且,幾個月大的小嬰兒,一旦感覺餓,就要馬上吃、迫不及待地吃。因為,他還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飢餓感。讓他先忍忍,過一時半會再吃?寶寶做不到啊!
"我不是不想給寶寶吃,可他明明剛吃過了啊,而且吃得很撐。可這還沒多久呢,又撅著嘴找吃的,我真怕給他撐壞了。"有位媽媽無奈訴說。
小嬰兒不餓,但一直想要吸吮,這是咋回事?
寶寶尋找奶嘴想要吸吮,其實並不一定就是餓了。因為"吸吮"這一動作,其實跟"餓了要吃"是分開的。
寶寶最初會經歷一個"口欲期",就像我們大人,也不餓,就是沒來由地嘴裡想嚼點東西一樣。寶寶也會有一種"吸吮"需求。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多數會通過吃奶滿足這一需求,因為每次吃奶都要很用力地吸吮。但有些寶寶即使吃完奶,他的"吸吮"需求並沒有得到很好地滿足,他的嘴裡就會產生一種難受的緊張感。這種緊張感會讓他煩躁不安,迫使他哭或者想要繼續吃奶。
如果媽媽遇到這種情況,那麼,讓他多吸吮就好了。如果怕寶寶吃過多奶,撐壞了小肚肚。那麼,一個安撫奶嘴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但寶寶並不是會一直依賴安撫奶嘴,到了3-4個月以後,他就會慢慢失去使用安撫奶嘴的興趣。半歲之後,寶寶到了長牙期,我們就可以用磨牙棒來消除出牙的疼痛和不安感。
如果寶寶6-12個月大,還非常依賴安撫奶嘴。這就有可能是因為,媽媽發現安撫奶嘴對付寶寶的哭鬧很管用,所以平時會過多使用而讓寶寶產生了依賴。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我們儘量應該是人,而不是物,去安撫和照料他。只有從我們的愛和關心中,寶寶才會身心健康地成長。
布穀媽媽說:
新手媽媽在照顧小寶寶時,難免會手忙腳亂,也會不知所措。但是,請記住,儘可能滿足新生兒的需求,是我們做父母的首要任務。你的關心和愛護,並不會寵壞他,只會讓他在你的懷抱中茁壯成長。
我是布穀媽,每日一篇科普原創,解決育兒路上的百種難題。
如果對你有幫助,那就收藏和關注吧,有你的支持,我會更勤快地更文哦~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