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安全教育專題】的一篇好文
關注「爸媽營」,在主菜單回復「安全」
可查看超過200篇【媽媽教育專題】好文
編輯:霍霍
前些天有個5歲小男孩走丟了,在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話手錶的情況下,就靠自己的機智,完成了一次教科書級別的「找媽媽」。
只見視頻裡,小男孩一沒求助路人,二沒找警察,而是徑直走進了一家銀行取款機大廳?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小男孩居然是按取款機旁邊的緊急呼叫,向銀行工作人員請求幫助。
小男孩說:「我是媽媽的孩子,但是我找不到媽媽了,我現在在這個樓裡面。」
網友看了視頻以後說:「奶聲奶氣的,愛死了,好感動。」大家可以打開視頻感受一下孩子有多奶萌。
沒過多久,銀行的工作人員就趕到了取款機大廳,給小男孩提供了幫助。
小男孩能順利找到媽媽,大家懸著的心都放了下來。
在誇讚小男孩機智的同時,我們也要表揚一下小男孩的家庭教育,很少有小孩子知道取款機還能求助。
小男孩在身上沒有任何通訊工具的情況下,巧妙地聯繫到公職人員並請求幫助,不僅高效而且十分靠譜。
有網友說:「我們這大人不如孩子。」
很少有人知道,小男孩可以通過取款機聯繫公職人員求助自救,還有網友提出該普及一下孩子自救的方法。
很多孩子玩著玩著就「開溜」了,孩子還真不一定是故意要躲開爸媽,只是被好玩的東西吸引,玩著玩著就忘記了爸媽。等到反應過來時,已經找不到爸媽在哪了。
所以爸媽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告訴孩子,如果走丟了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千萬不要亂跑,就在原地等。
爸媽營團隊有個同事就曾對我說,她小時候和媽媽走散,雖然心裡也很害怕,但是沒有到處亂走找媽媽,而是在原地找了個比較高的位置站上去,等著媽媽來找。
因為站得高,媽媽在回頭找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她。
除了站在原地,如果孩子很小的話,爸媽們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跟任何人去任何地方,避免被人販子拐走。
5-8歲的孩子都不知道爸爸媽媽的真名。
別覺得孩子不知道爸媽真名這種情況不可能,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太多。
前不久派出所民警在某公園二號門執勤時,發現一名5歲左右小男孩在一旁哭泣。
民警一番詢問,但小朋友只說得出自己名字,家人名字和聯繫方式都不知道,所以找不到爸媽。
無獨有偶,另一名正在公園內執勤的派出所民警,也接到熱心市民電話,稱又發現一名迷途兒童。民警迅速趕到,詢問後了解到,小男孩今年8歲了,但也僅能報出自己的姓名。民警也沒辦法立刻找到孩子的爸爸媽媽。民警一邊安撫小男孩情緒,繼續詢問其家庭住址和就讀學校,一邊聯繫公園警務站查詢信息,最終獲取了走失小孩父親的聯繫方式。如果孩子大一些了,除了要教孩子爸爸媽媽的名字,還可以讓孩子每天背誦一下爸爸媽媽的手機號,也可以教孩子說家庭住址、幼兒園名字.總之,讓孩子對家庭成員和自己的信息有明確的了解,這樣才有利於孩子走丟後自救。當孩子走丟後在原地待了一段時間都沒有等來爸爸媽媽,這時候就應該告訴孩子,要去尋求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5、6歲甚至更大一些,其實已經具備了一些判斷能力。這時爸媽們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告訴孩子可以去帶有以下這些標記的地方求助。
爸媽們會告訴孩子可以去哪裡尋求幫助,卻總是忽略孩子學到的知識可能只停留在理論階段。
所以,爸媽們帶孩子出門時,就可以隨時鍛鍊孩子,勇於向警察或者其他可靠的陌生人求助!
讓孩子每次看到巡邏的警察、商場的服務員等,都主動打招呼問好;爸媽們天天教育孩子要助人為樂。
但好像忘記了最簡單的常識和邏輯:
找人幫忙應該找強者。
大人自己都解決不了的事情,
找小孩幫忙,很可能就是另有所圖。
要儘早讓孩子牢牢記住,
大人找你幫忙的時候,學會拒絕。
這樣才不會被人販子利用兒童天生的善良而拐騙。
以上5種方法,爸媽們可以保存下來,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如何自救。我們當然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不需要用到這些方法,但爸媽們教會孩子走失後如何自救是防患於未然。現在,我國每年依舊有不少孩子走失後找不回來,教會孩子走失自救方法,可以加大孩子走失後找到爸媽的機率。爸媽營希望,每個走失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每個家庭都能團圓幸福。~ 近期爆款 好物 推薦 ~
點擊 ☞ 今夏這7雙涼拖鞋,不止舒適那麼簡單,簡直太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