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著可以,別歧視我們中國人!

2020-12-16 騰訊網

隨著出現於我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到全球多個國家,在海外,針對中國公民的歧視事件層出不窮。

1月27日,丹麥銷量最高的報紙之一——《日德蘭郵報》刊登了侮辱五星紅旗的漫畫,漫畫將中國五星紅旗上的5顆星星改為冠狀病毒。

圖源:《日德蘭郵報》網站截圖

對此,中國駐丹麥大使館表示,「《日德蘭郵報》卻刊載博延森的辱華漫畫,不但毫無基本的同情和同理心,反而借疫情侮辱中國和中國人民,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但丹麥總理表示,「丹麥有言論自由,也有繪畫的自由。」

圖源:《 皮卡爾信使報》封面

在法國,一家名為《 皮卡爾信使報》的法國日報發表了一篇標題為《黃色警報》的頭條文章和標題為《新的黃禍?》的網絡文章,並且都用了一張亞洲婦女戴口罩的配圖,這顯然使用了西方種族主義者長期以來歧視華人的一貫套路。

圖源:《明鏡》封面

德國《明鏡》周刊最新一期特刊,封面以「冠狀病毒 中國製造」為題,聚焦在中國武漢爆發的肺炎疫情。這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嚴肅時政類周刊,副標題為「當全球化成為致命危險」。對此,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當地時間1日就此表明立場稱,製造恐慌、相互指責、甚至種族歧視毫無益處,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共同應對。

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地應對這場罕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時,這樣極具煽動性與歧視性的媒體宣傳,無疑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巨大傷害,也引起了外國部分網友的不滿。比如《明鏡》上述封面發布後,引起廣泛批評和不滿,大量讀者在《明鏡》社交媒體帳號發布的上述封面後跟帖評論,反對這種有失客觀、有失水準、種族主義的做法。

然而,令人心寒的是,本不應火上澆油的媒體做了錯誤的範例,讓許多種族主義者藉此機會發洩對華人的「仇恨」。

圖源:網傳當事人朋友圈截圖

當地時間1月31日,在柏林中心區,兩名女性辱罵並襲擊了一名23歲的中國女生,稱呼她為中國病毒、向她吐口水、撕扯她的頭髮將她撕倒在地上,隨後毆打並踢了她腿部、軀幹和頭部。警方將這一罪行定性為「種族歧視襲擊」。

在義大利,媒體報導了中國遊客在威尼斯遭到辱罵和被吐口水的事件,還有一名13歲的華人男孩因被侮辱而被迫退出足球比賽。上周五英國確診了兩例冠狀病毒病例之後,一些華裔兒童的父母稱孩子受到了欺凌,他們被冠上了侮辱性的名字「中國病毒」。

圖源:《星報》網站截圖

據英國謝菲爾德當地媒體《星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30日,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前往謝菲爾德大學的路上,遭到路人的謾罵與推搡。報導稱,這名女生當時帶著口罩,三個陌生人攔住了她,他們問她為什麼帶著口罩,該女生當時非常害怕,什麼也沒說。

今天,中國駐英國使館就中國留學生因新型肺炎遭受歧視性言語甚至暴力行為發表聲明,提醒中國公民遇到此類情況務必保持冷靜,妥善應對。

同樣也是在英國,為防止華人學生可能受到歧視,英國寄宿學校協會發布緊急通知,建議各家學校「保持警惕,防止學生在學校或社交媒體上的仇外排外心理跡象。任何排外的行為都是不可容忍的。」

因為新冠病毒的擴散,針對中國人,乃至所有亞洲臉孔的種族主義情緒正在蔓延,亞洲國家也出現了歧視的案例。日本媒體報導了有餐廳張貼「不接待中國人」的標語,工作人員稱這是為了防止傳染;越南海濱度假勝地會安,一家酒店貼出了標語「現在我們不得不對中國人說不。」

在法國的中國人Lou Chengwang 在推特上發起了「我不是病毒」的抗議。很多網友響應:「新冠病毒不是你對亞洲人種族歧視和排外的藉口。」(「The Coronavirus is not an excuse to be racist and xenophobic towards Asian people.」)

中國留學生、海外華人遭受到的偏見與歧視令人心痛,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世界各國向中國發來的支持。

圖源:新聞截圖

1月29日以後,北京多個小區採取措施,禁止外地租戶進入小區,有的小區甚至沒有提前通知,以至於有的租戶從外地返京後才得知自己不能回家。春節假期之後,大量人員將返回工作地,如何預防病毒隨人群在地域間流動,尤其是向人口密集的一線城市流動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疫情中發生的種種,我們也應該從自身反省,是否在平常的言行舉止之中表現出足夠的對同胞的關愛。新冠病毒也不是鄙視排擠武漢人、湖北人的藉口,武漢人、湖北人不是病毒。

2月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在記者會上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聞而歧視中國人,壞的是病毒,而不是人。在最後,借用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日本一家學校發給家長信中的一句話:「隨著各種有關新聞及網絡報導在不斷擴散,我們擔心對中國以及武漢地區相關的人有差別或歧視的言論,請各位家長在家庭中談論此事時,從培養孩子正確的人權意識出發,注意言傳身教。」

圖源:網絡截圖

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向湖北捐贈了一批物資,包括二萬枚口罩和一批體溫計。在打包物資的紙箱上,還有一行很有文化底蘊的小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引起中國網友的共鳴和轉發。在這一段對每個人都無法忘懷的日子裡,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多一些同理心和憐憫心,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偏見歧視,隔絕病毒,不要隔絕愛。

相關焦點

  • 部分歐洲人歧視中國人,因為我們戴著口罩?
    幾天後,法國又確診了三例病人,隨著病例增加至六例,法國國內針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現象也開始接二連三地發生。巴黎的街道上,有些法國人看到中國人就趕緊繞著走開。超市結帳的隊伍裡,一個媽媽拉著自己的孩子說「躲遠點,前面有中國人和他們的病毒」。巴黎的兩個中國城都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受到了影響,街上冷冷清清,個體商販的損失更是嚴重。在法國確診病例後不久,我去了中國城的一家溫州餐館。店裡很冷清。
  • NBA明星竟然用辱華詞彙給中國人拜年!哪些英文詞是在歧視中國人?
    不可以隨意用來稱呼中國人的。可能很多中國人都不了解的是,Chink這個詞帶有很強的蔑視侮辱意思。Chink的本意是縫隙,後來被歐美人用來形容中國人,來諷刺中國人眼睛小。還記得去年,拉維奇做眯眯眼的動作被國內外網友使勁噴的新聞嗎?
  • 美國一百貨公司涉種族歧視:別把東西賣給中國人
    報導稱,梅西百貨經理曾說過,「別把東西賣給中國人」,經理還曾質問銷售人員「為什麼要賣東西給這些人?」但梅西百貨方面則聲稱,這樣的指控毫無根據。據悉,梅西百貨並非首次因歧視行為被起訴,該公司2014年被指非法禁錮非洲裔顧客,紐約州總檢察長最終裁定其支付65萬美元的賠款。據悉,事件起因是非洲裔購物者在梅西百貨購買昂貴的物品後被扣留。
  • 國際社會因新型冠狀病毒歧視中國人嗎?
    那日本人、韓國人不更倒黴,他們甚至不是中國人,但卻因為亞洲人在老外眼裡看起來都差不多,不也因此連帶被歧視。還不是有人照樣在歧視這些人別說得愛滋了,我們在網絡上看了多少我們自己中國人在網絡上傳的黑人有愛滋等等的言論,光是一個膚色就給人家安上歧視,這種事我們自己中國人也沒少幹!
  • 中國人在國外受歧視嗎?
    所以人(白人)是不可以被大猩猩搞的——在西方各國,之前的法律明確規定其他人種不可以和白人通婚(自己 baidu)。中國人的腦容量不是比日耳曼人大嗎?是比他們大,但是他們還是把中國人歸為有色人種,認為中國人是猴子。說實話吧,其實中國人在西方比黑人更受歧視,白人不敢明的歧視黑人,因為黑人會反抗,但是白人敢明的歧視華人,因為華人不知道什麼是種族歧視也同時不反抗。
  • 公開歧視中國人,東京大學特聘教授被開除!曾說不招聘中國人
    據外媒1月15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正式宣布,因該校"特任準教授"(相當於特聘副教授)大澤昇平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表歧視中國人言論,損害了該校的名譽和信用,於是,從1月15日起,學校正式將他開除。種族歧視中國人,還無恥的稱"種族歧視沒什麼不對"大澤昇平,社交媒體上自稱"東京大學最年輕準教授",同時兼任日本人工智慧開發公司Daisy的執行長(CEO)。
  • 美澳出招限制中國人入境,加拿大總理:別搞歧視!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我們美國大門關上了,只要你們14天前去過中國,包括中國人,最近誰也別想來美國了。但是,我們自己的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的直系親屬可以。美國這是想幹嗎?才確診8例(截止2月1日),就宣布「構成全國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 東京大學副教授歧視中國人,是不是這是日本社會的普遍情況?
    前不久日本和國內網上都在討論一位「東大副教授」公然發表歧視中國人言論的相關事件。一時間很多朋友開始問:東大老師都這樣,是不是日本人都歧視中國人啊? 這位自稱東京大學史上最年輕的副教授(日本稱準教授)名為大澤昇平,於11月20日在推特上連續發布兩條歧視中國人的推文表示:「不在自己公司錄用中國人」、「從簡歷就篩掉中國人」,引起了中國以及日本民眾的強烈不滿。日本網友批評此類言行不僅損害中日關係,也給東大抹黑。
  • 東京大學特聘教授被開除,還被禁止進入校園,因為歧視中國人
    據外媒1月15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正式宣布,因該校"特任準教授"(相當於特聘副教授)大澤昇平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表歧視中國人言論,損害了該校的名譽和信用,於是,從1月15日起,學校正式將他開除。
  • 中國人在國外處處碰壁:你受的歧視,都是同胞曾經佔過的便宜
    「您看啊,雖然在地理位置上我們距離最近,但其實屬於不同的區,請你去其他郵局吧」。馬上打車去第二個郵局,對方確認可以辦理,然後反覆核對資料,兩三個人不停給上面打電話,動作如疾風驟雨,結果花了快一個小時才幫我辦好。真是態度超好,效率超低。我低頭一看,居然是……一本存摺?畢竟我上次看到這個玩意的時候,科威特還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 海外華人:中國人真的受世界歧視?
    閱讀提示: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人的錢袋鼓了,所以出國多了幾分自信,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帶有過去幾十年國人積累下來的自卑感和由此造成的脆弱的心理——畢竟我們窮過、落後過,所以在海外和當地社會接觸中稍微遇到些挫折和不快,便很容易敏感地聯想到種族歧視。
  • 美國校園驚現歧視中國學生的「公告」: 「你們中國人應該上上道德課!」
    此外,校方也會對此事進一步調查,找到這些帶有歧視言論poster的張貼者。在校園中,對中國人歧視的行為不止如此,另一位小夥伴表示:華人在美國被歧視的事件屢屢發生,讓我們回顧一下曾經華人被歧視的事件。還記得前不久哥大學生被撕名牌的事件一般在學生宿舍的門上,一般都會貼名牌,方便學生之間串門。
  • 當黃種人在美國被歧視,中國人希望團結,但日本人選擇甩鍋中國人
    ,當反種族歧視抗議還在全美持續之際,美國洛杉磯一帶又出現了針對日本人的歧視事件。美國洛杉磯一家由日本人經營的廚具商店入口處被貼上多張貼紙,貼紙上寫著「這裡是美國,不需要日本人賣的東西」、「你們這些猴子,滾回日本!」、「不聽話就炸了你們!」等含有威脅、侮辱性字眼的話語。
  • 疫情下的德國人到底歧視中國人嗎?
    那麼,德國人在面對這場疫情時,歧視中國人嗎?小編覺得,看完例子,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理解。接下裡就是各種國際情勢分析,感興趣的童鞋,連結附上給你們,感受德國人腦迴路的同時還可以鍛鍊鍛鍊德語能力:總之這一段小編總結了一下就是:這個疫情讓德國人看到了中國的閃光點!然而!這位主編卻仍然覺得美國年輕人更親中國(相較於德國)難以接受......
  • 有人歧視就有反歧視,擁抱中國人吧!一大批外國友人的做法暖心了
    這些具有歧視傾向的行為首先受到了當地政府的譴責,義大利總理朱塞佩·孔戴著表示,在義大利的華人不應該遭受這些不公平的待遇。 佛羅倫斯市的市長達裡奧·納德拉更公開表達了對中國抗疫的支持,他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以「擁抱中國人」為主題的活動,呼籲民眾們抱一抱身邊的中國人,給中國加加油,共同渡過這場難關。
  • 別用你的網紅臉定義國際審美,醜化中國人的不是VOGUE而是你
    昨天它的美國版在社交軟體IG上鋪了一張中國模特兒高其蓁的照片,馬上就有中國網友發表言論,認為《VOGUE》有種族歧視的嫌疑,居然刻意選用一個塌鼻梁、小眼睛、眼距寬的「醜」模特,不符合大眾審美,根本就是「醜化」中國人,再次引發爭議。呃,高其蓁無辜躺槍,是誰定義了中國審美的標準呢?總之一幫憤怒的粉絲翻牆跑到IG上洗版,要求VOGUE刪照片。
  • 英語中居然有這麼多歧視華人的單詞! 聽到了別猶豫, 直接懟回去!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人家美洲地區「內部的事情」,但極右翼活動展現出來的歧視與排外思潮卻與我們每一個華人息息相關。 實際上,整個北美地區最近對於我們華人群體的歧視性事件也有越來越多的跡象。比如,在美國地鐵上,一名男子誤將一名女子當成華裔怒罵「滾出我的國家,別等我殺光你們國家所有人」。
  • 柬埔寨首相洪森:歧視中國人就是扼殺本國經濟
    來源:中國新聞網洪森:歧視中國人就是扼殺本國經濟(抗擊新冠肺炎)洪森:歧視中國人就是扼殺本國經濟中新社金邊2月11日電 (記者 黃耀輝)柬埔寨首相洪森11日在出席當地一場活動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時期,某些國家和地區歧視中國人的做法就是扼殺自身國家的經濟。
  • 那位公開歧視中國人的東大準教授被解僱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高學歷高素質的大學教授,卻在推特上公開發表歧視中國人的言論。他曾表示:(譯:我們公司Daisy不會招聘中國人。)在憲法中宣稱人權平等的日本,說這樣的話真的「大丈夫」麼?言論自由?可以。那麼公眾回應你的言論,也是自由的。
  • 從一起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看網際網路上的種族偏見
    那些司機是亞洲人嗎(通常指東亞黃種人,尤其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是種族言論嗎?應該是。那麼,我們可以斷定這個孩子是種族主義者嗎?不一定。我不太相信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會在童子軍訓練的這種場合,當著我朋友,一個中國人的面,來可以的侮辱中國人。我寧可相信他是無意的。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個孩子會無意中說出這種種族歧視言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