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出現於我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到全球多個國家,在海外,針對中國公民的歧視事件層出不窮。
1月27日,丹麥銷量最高的報紙之一——《日德蘭郵報》刊登了侮辱五星紅旗的漫畫,漫畫將中國五星紅旗上的5顆星星改為冠狀病毒。
圖源:《日德蘭郵報》網站截圖
對此,中國駐丹麥大使館表示,「《日德蘭郵報》卻刊載博延森的辱華漫畫,不但毫無基本的同情和同理心,反而借疫情侮辱中國和中國人民,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但丹麥總理表示,「丹麥有言論自由,也有繪畫的自由。」
圖源:《 皮卡爾信使報》封面
在法國,一家名為《 皮卡爾信使報》的法國日報發表了一篇標題為《黃色警報》的頭條文章和標題為《新的黃禍?》的網絡文章,並且都用了一張亞洲婦女戴口罩的配圖,這顯然使用了西方種族主義者長期以來歧視華人的一貫套路。
圖源:《明鏡》封面
德國《明鏡》周刊最新一期特刊,封面以「冠狀病毒 中國製造」為題,聚焦在中國武漢爆發的肺炎疫情。這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嚴肅時政類周刊,副標題為「當全球化成為致命危險」。對此,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當地時間1日就此表明立場稱,製造恐慌、相互指責、甚至種族歧視毫無益處,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共同應對。
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地應對這場罕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時,這樣極具煽動性與歧視性的媒體宣傳,無疑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巨大傷害,也引起了外國部分網友的不滿。比如《明鏡》上述封面發布後,引起廣泛批評和不滿,大量讀者在《明鏡》社交媒體帳號發布的上述封面後跟帖評論,反對這種有失客觀、有失水準、種族主義的做法。
然而,令人心寒的是,本不應火上澆油的媒體做了錯誤的範例,讓許多種族主義者藉此機會發洩對華人的「仇恨」。
圖源:網傳當事人朋友圈截圖
當地時間1月31日,在柏林中心區,兩名女性辱罵並襲擊了一名23歲的中國女生,稱呼她為中國病毒、向她吐口水、撕扯她的頭髮將她撕倒在地上,隨後毆打並踢了她腿部、軀幹和頭部。警方將這一罪行定性為「種族歧視襲擊」。
在義大利,媒體報導了中國遊客在威尼斯遭到辱罵和被吐口水的事件,還有一名13歲的華人男孩因被侮辱而被迫退出足球比賽。上周五英國確診了兩例冠狀病毒病例之後,一些華裔兒童的父母稱孩子受到了欺凌,他們被冠上了侮辱性的名字「中國病毒」。
圖源:《星報》網站截圖
據英國謝菲爾德當地媒體《星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30日,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前往謝菲爾德大學的路上,遭到路人的謾罵與推搡。報導稱,這名女生當時帶著口罩,三個陌生人攔住了她,他們問她為什麼帶著口罩,該女生當時非常害怕,什麼也沒說。
今天,中國駐英國使館就中國留學生因新型肺炎遭受歧視性言語甚至暴力行為發表聲明,提醒中國公民遇到此類情況務必保持冷靜,妥善應對。
同樣也是在英國,為防止華人學生可能受到歧視,英國寄宿學校協會發布緊急通知,建議各家學校「保持警惕,防止學生在學校或社交媒體上的仇外排外心理跡象。任何排外的行為都是不可容忍的。」
因為新冠病毒的擴散,針對中國人,乃至所有亞洲臉孔的種族主義情緒正在蔓延,亞洲國家也出現了歧視的案例。日本媒體報導了有餐廳張貼「不接待中國人」的標語,工作人員稱這是為了防止傳染;越南海濱度假勝地會安,一家酒店貼出了標語「現在我們不得不對中國人說不。」
在法國的中國人Lou Chengwang 在推特上發起了「我不是病毒」的抗議。很多網友響應:「新冠病毒不是你對亞洲人種族歧視和排外的藉口。」(「The Coronavirus is not an excuse to be racist and xenophobic towards Asian people.」)
中國留學生、海外華人遭受到的偏見與歧視令人心痛,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世界各國向中國發來的支持。
圖源:新聞截圖
1月29日以後,北京多個小區採取措施,禁止外地租戶進入小區,有的小區甚至沒有提前通知,以至於有的租戶從外地返京後才得知自己不能回家。春節假期之後,大量人員將返回工作地,如何預防病毒隨人群在地域間流動,尤其是向人口密集的一線城市流動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疫情中發生的種種,我們也應該從自身反省,是否在平常的言行舉止之中表現出足夠的對同胞的關愛。新冠病毒也不是鄙視排擠武漢人、湖北人的藉口,武漢人、湖北人不是病毒。
2月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在記者會上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聞而歧視中國人,壞的是病毒,而不是人。在最後,借用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日本一家學校發給家長信中的一句話:「隨著各種有關新聞及網絡報導在不斷擴散,我們擔心對中國以及武漢地區相關的人有差別或歧視的言論,請各位家長在家庭中談論此事時,從培養孩子正確的人權意識出發,注意言傳身教。」
圖源:網絡截圖
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向湖北捐贈了一批物資,包括二萬枚口罩和一批體溫計。在打包物資的紙箱上,還有一行很有文化底蘊的小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引起中國網友的共鳴和轉發。在這一段對每個人都無法忘懷的日子裡,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多一些同理心和憐憫心,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偏見歧視,隔絕病毒,不要隔絕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