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6年開始,我國人大會議通過《義務教育法》規定,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這標誌著中國已確立了義務教育制度。用某些比較易懂的話說就是,背著空書包就可以來上學。
可真是這樣嗎?基本每學期開學時,都有家長問同樣的問題:義務教育不是免費嗎?為什麼學校還收那麼多錢?
在義務教育期間,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勸退、開除學生,對違紀屢教不改的學生,視情節輕重,學生只能根據相關處分規定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處分。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費、教科書都是免費的。但不少家長卻屢屢抱怨說現在的初中與小學都是義務教育,早免費了,可總覺得還比以前更費錢了,有孩子都快上不起學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國家目前實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其實只免教科書(即課本),而生活費(菜金和米金)、保險、校服、作業本、教輔資料等都不是免費的,
要交費——這些其實也是自願交費。老師亂收費是紅線,是高壓線,一般沒人敢觸碰的。
有些小學生如果不在學樣寄宿的話,一般只需要交中餐費:多數學生是自願,也有的學校會一刀切,實行半封閉管理,全體師生都在學校用午餐。
1、部分學雜費
雖說義務教育階段,學費是免了,但家長們還需要交一些學雜費,比如校服,訂購一二本初中生之友,體檢費等等,這些非常家長不得不交;除此之外,學校還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孩子參加活動也是需要收費的,「雜七雜八」的錢加起來也可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2、教輔資料費
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全天下父母的最大心願!以前讀書,單靠一本教科書就差不多了。但現在不行了,幾本教科書遠遠不夠,還需要各種課外輔導書(報紙)進行輔導學習。
只要能夠幫助孩子們提高學習,家長都願意掏錢購買各種課外輔導書,訂購各種報紙。一年下來,少則數百,多則數千。
依稀記得我讀書的那個年代,都是背著哥哥的書包上學,拿著爸爸用白紙(甚至草紙)裝訂的草稿本,用紙卷一支原子筆芯;現在的學生什麼都要新的,沒人願意再用舊的筆記本,輔導書;而且鉛筆也是高檔的,常常用中性筆,還配幾十塊錢的卷筆刀,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3、輔導班、興趣班
可別小看這種花費,老費錢了,這中間的花銷可能要佔大頭。現在的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報了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擔心自家孩子會落後於人,於是也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輔導班。包括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學琴棋書畫,或舞蹈、跆拳、珠心算……
根據目前的行情看,有的培訓課一節價格可從幾十到幾百元不等,一學期下來少則數千,多則數萬,而且還經常有水漲船高的趨勢。
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就送孩子上興趣班,輔導班,一直到高中畢業,花費可謂是一筆天文數字。
4、各種零花錢
零花錢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在生活中已成為必不可少。縱觀同學們的各種零花錢,多則幾百元,少則幾十元。有人甚至覺得:零花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班級中的地位。
大多數家長都禁不住孩子的央求,也丟不下這個面子,再窮也不會窮孩子……於是一周5~10元的零花錢早就是司空見慣,還有不斷上漲的趨勢。學生都喜歡吃垃圾食品,水早就非礦泉水不喝(有的還喝可樂)。如果學校會供應牛奶、雞蛋等(學生自願選購),那樣的吃喝開支也不小。
這些費用加起來,少則數千,一般都會上萬,多則達十萬,和國家免除的那點學雜費、課本費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冰山一角。
上述如果孩子上的某學校的尖子班(重點班),常常「開小灶」是必需的,那就得出點「培訓費」,老師另外犧牲休息時間重點培養。還有一種託管班,一般是低年級的。父母沒時間管時間,晚上放學早,就委託一個人負責看管孩子並把作業輔導一下、完成,一個學生一個學期也得上千。
其實也是家長自找的,盲目跟風。補課這可是某些家長自願的事,你願把自己的錢無償地掏給那些課外補課機構,老師也管不了,也不可能管!當然如果是老師組織的輔導班,那有證據可以去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