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王思聰投資的臺灣直播 App還活著

2020-12-13 鈦媒體APP

文|航通社(ID:lifeissohappy)

最近幾天,在中國大陸之外的中文網際網路,出現一個新的網絡熱搜詞,是一個女生的名字。但你在微博什麼的地方搜索這個名字,很大概率會一無所獲。

當地媒體報導片段

這位小姐姐到底做了些什麼,我們暫時先賣個關子。

就說社長在看到相關新聞的時候,提到她的職業是 swagger。這個詞社長還是第一次聽到。感覺上,它的構詞法應該象是從 Blog 到 Blogger 這樣。

在百度或微博搜索 swag 是什麼意思……

……你只會發現它跟說唱藝術的聯繫。

好吧這肯定不是我們要找的。

實際上,剛才新聞裡面提到的 swag,是一款頗為流行的手機直播 App。它的主要市場是臺灣地區,但主頁卻特意標明產品受到美國法律的管轄。

真相只有一個:Swag 上面的直播,說白了,都是小孩子不能看的那種類型

蘋果不會允許任何色情或擦邊的 App 上架。連老大哥 P 站都上不去,swag 當然不可能例外,但 iPhone 用戶可以訪問網頁版,至於 Android 用戶就可以隨意下載 App 享受更好的體驗。

實際上,作為生態管理得最好的應用商店,能否在蘋果 App Store 上架,不僅關乎是否要觸及眾多高價值的蘋果手機用戶,還能直觀地看出你家的 App 是否合乎世界各地任何挑剔的法規管轄。

所以,這就不由得讓社長想到幾年前的一件往事:2015 年 10-11 月,臺灣另一款視頻直播 App 「17 直播」因涉黃,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平臺被下架兩個月。

現在讓我們先把 swag 放一邊,一會我們還會提到它。

如果你覺得這個「17直播」(17 Media)很耳熟那就對了。是的,最近被多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國民老公」王思聰,曾經在「17直播」的早期投資過它。

據當時媒體報導,2015 年 8 月底至 9 月初,先後有人在 17 平臺直播吸毒、直接涉黃甚至兒童洗澡等,可謂群魔亂舞。

下架風波之後,17 直播沉寂了好一陣子,國內科技觀察者在得出它依靠打擦邊球走紅的結論後,也都陸續不再關注。

好在,王思聰投資 17 的金額也不是特別大,跟他後來對熊貓直播的投資相比要好得多,畢竟不至於讓他坐不了高鐵。

經過艱苦地翻閱這段時間的媒體報導,社長發現,17 直播恢復上架以後,雖然又經歷了幾次危機,但一直活到了現在,不僅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攻城略地,還差一點就在美股成功上市了。

首先讓我們回到風起雲湧的 2017 年,這是臺灣本地媒體製作的 2017 全年最熱的直播 App 榜單:

眾所周知,中國和美國是手機直播最發達的兩極,分別發展出秀場直播遊戲直播兩條主要道路。國產或由中國公司收購、孵化的直播產品,紛紛飄洋過海,在世界各地應用市場「屠榜」。甚至就連面向中東市場的直播 App,中國公司也沒有放過。

在臺灣地區及日本、韓國等市場,獵豹移動旗下的 Live.me、YY 海外版 Bigo、以及專門做出海的 Up 直播都佔據不小的市場份額,而 Twitch 這樣的歐美勁旅也表現不俗,留給臺灣本土,或專門針對臺灣市場的產品空間非常局限。

在這樣的環境下,17 直播仍是依靠初期生猛的造勢,在排除了一批危險的擦邊球內容之後,還能成功在寶島站穩腳跟,此後又進入鄰近的日本市場

2017 年底,17 直播登上日本主流電視臺 TBS 的訪談節目,被稱為「讓人月收入 300 萬日元的神秘 App」。

吸取了 UGC 內容監管不力的教訓,17 直播進入新市場時,加強把關,高價引進有品質和影響力的主播,這才造就了半年內打到日本市場佔有率第二,僅次於 DeNA 投資的本土平臺 Showroom 的成績。

2018 年,17 直播跟新加坡一個類似 Tinder 的交友應用 Paktor(拍拖)合併,成立 M17 Entertainment 公司。6 月,M17 計劃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定為 17 的拼音「YQ」,甚至都已經在紐交所大樓掛上了條幅。

萬萬沒想到,6 月 6 日掛牌以後連續 4 天,M17 居然沒有任何一次成交記錄。最後 M17 不得不撤銷上市。這導致公司白花了 1 億元新臺幣,創始人、藝人黃立成氣得在 Facebook 破口大罵花旗和德銀兩家承銷商。

好在公司的主營產品發展態勢尚好。M17 招股書顯示,其主要市場是除中國大陸外的亞洲發達市場(臺灣和香港地區、日本、新加坡、韓國),2018 年 1 季度其在上述市場份額 19.2%,排名第一。僅就臺灣市場而言,M17 的市場份額是 38.6%,是第二名的 2 倍。

此後到 12 月,17 直播繼續拿下香港和日本市場直播 App 市場份額第一,全球註冊用戶超過 4000 萬人,籤約主播人數上萬。

12 月 6 日,M17 宣布獲得香港遊戲公司 Madhead CEO 曾建中領投的 2500 萬美元融資。然而到了 25 日聖誕節,畫風突變:公司毫無預警的宣布裁員 70 人,涉及技術和銷售部門為主。

當時 M17 全球員工近 600 人,但臺灣辦公室被裁撤的工程師就佔到部門的 2/3,節目部門人員裁掉一半。

這個裁員消息,也引發了當時臺灣媒體對 M17 經營狀況的擔心。好事者還詢問當地勞動部門,結果是:資方沒有違規。

截至獲得這輪融資時,M17 的主要股東包括 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Yahoo日本、Vertex SEA、KTB Ventures、Golden Summit Capital 等,其中已不見王思聰的身影

媒體分析,在 17 直播與新加坡 Paktor(拍拖)合併為 M17 之後,公司盤子變大,創始人黃立成的控制權也逐漸被稀釋。新的運營團隊為公司指明了一些新的方向,也開始著手清理一些 17 直播的歷史遺留問題。

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主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015 年底涉黃下架顯然對 17 直播的創始團隊是個極大的教訓,此後他們加大了主播審核和培訓的投入。

據臺灣《數位時代》報導,17 直播馬上引入了「直播顧問」制度,開始系統性的培訓主播,不僅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直播內容與定位,還根據個人能力和長處,因地制宜地做才藝訓練。

在日本發展一開始,17 直播就完全引入了這個訓練機制。即使如此,相對於日本高度發達、保守,且集中於少數集團手中的藝人培訓機制,17 直播讓素人更容易被看到,形成了「半專業」的內容創造體系。

根據2018 年招股書,M17 嚴重依賴頭 10 名「新臺幣玩家」付費用戶貢獻 ARPU 值;也嚴重依賴少量頭部主播,6% 的主播貢獻了 70% 的收入。

12 月 3 日,17 直播產品負責人做了一次分享。她雖然還是想辦法拓展 17 直播的外延,並想要定義為「用科技創造即時互動」的平臺,改變人們的口碑,但也毫不隱諱說自家產品其實就是被看作「辣妹直播」

「認為 17 直播是辣妹平臺的請舉手。」她發問之後,現場大約一半的人舉手。

更深一步,這意味著 17 平臺最倚重的商業模式,依然是「打賞」,臺灣民眾依據英文發音暱稱其為「抖內」(Donate)。數據顯示,2019 上半年,17 直播平臺內一共送出 2150 萬次禮物。

如果對「抖內」的依賴不減少,17 直播和 M17 就不得不繼續燒錢,投入主播培養和挽留;而發生在廣闊的中國大陸上的搶人大戰,可謂其「前車之鑑」,主播維持的運營成本將只高不低。

這可能造成了 M17 不得不在拿到融資之後,就馬上精簡團隊。它們的錢需要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

在黃立成主政 17 直播的發展初期,公司曾有過多方面未來發展設想,VR/AR 當然有考慮過,而 IPO 中止後也說要去日本市場發展 70 位虛擬偶像(類似 Vtuber)。

黃立成甚至還推介過一款直播 + 區塊鏈產品「秘銀」(Mithril)。

但目前來看,公司多元發展的主要期望則是直播電商

在臺灣,17 直播與保健食品電商網站 iHerb.com 合作推出品牌貼紙,創造更多曝光。10 月份,17 直播又做了一款手遊《神魔之塔》的推廣活動。

同時,17 直播還跟臺灣電視公司籤約,推出一檔益智節目《臺視 17Q》,讓手機作為電視的「第二屏」,觀眾直接參與節目互動。

中國大陸曾有微信「搖電視」、湖南衛視的「呼啦」、東方衛視「哇啦」等 App 試圖實現類似的能力。不過,17 直播的技術可以做到互動選單的出現與電視節目完全同步,所以獲得了電視臺的認可,未來可以做進一步導購,乃至做節目播出時的同步民意調查。

只不過,因為 M17 什麼時候再嘗試 IPO 還不清楚,現在的運營數據又變得不透明,這些商業模式的成效如何,恐怕還需要時間來進一步驗證。

今年 11 月 1 日,M17 宣布收購中國大陸競爭對手 MeMe 直播,它是由遊戲開發商趣加 FunPlus 和映客共同創立的,約等於映客的海外版。

這個消息對海外直播江湖而言意義重大,因為 MeMe 直播過往不僅在臺、日等地區攻城略地,還在印度市場表現不俗。

通過本次併購,M17 不僅一舉闖入印度市場,還在所有亞洲市場的總市場份額一舉突破 60%。

至於中國大陸市場……17 直播從樂視拿了 1.5 億建立過一個中國辦公室,但從此之後就沒什麼消息了。

遙想當年,業界普遍不看好 17 直播的主要原因,是它僅僅依靠情色信息、大量不知真假的「美女主播」等作為噱頭招攬用戶,這類似俄羅斯的視頻聊天網站 Chatroulette ,在大量媒體曝光後也就只是曇花一現。

人們詢問,17 直播「靠曬、性與窺私慾能走多遠?

結果,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 Swag 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Swag 並沒有沒落,反而因為理直氣壯地吸引成人主播,而站穩了行業的腳跟。

在臺灣,以 17 直播為代表的平臺,同樣讓旗下主播形成了跟內地類似的公會、經紀人體系,也有主播抱怨自己遭遇了過量勞動。

而swag提供的是一條「光明正大」(?)的道路,主播競爭激烈程度遠小於非涉黃直播,畢竟捨得下海這件事本身已經構成了足夠高的門檻。

不過這廣告詞怎麼看……怎麼彆扭啊。

據報導,swag 的大尺度直播,採用「分段收費解鎖」的方式。主播開演後,用戶需要花費少量金錢獲取入場門票;之後表演到中途就會預告接下來的節目,若想繼續,就得付出更多金錢解鎖。

一些主播——就比如本文開頭提到那位上熱搜的小姐姐——也會在 Twitter、Instagram 等地放出10 幾秒鐘的預告,吸引人們關注她們的 swag 帳戶。

我們中國大陸用戶已經習慣了對於不良信息的強監管,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倒逼國內直播、短視頻平臺不得不考慮「小姐姐」之外的謀生手段,因此誕生了 meme、土味直播等多樣化的內容方式。

但對於尚未開始嚴格管理此類內容的臺灣地區而言,……既然堆小姐姐直播是最容易最快的來錢方法,為什麼我還要捨近求遠呢?

因而 swag 在臺灣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口碑。臺灣《中國時報》的調查,痛斥 15 歲小孩都能隨意下載 swag,還偷花大人的錢買虛擬貨幣「鑽石」,寫得語氣口吻,完全就像是內地的《法治在線》。

對了,所以那個上熱搜的小姐姐,她到底是因為做了什麼而成為熱門話題的呢?

答案就是,她原本只在 swag 平臺上付費下載的一部分視頻內容,被人偷錄以後放到網上,她因為盜版收入降低而崩潰,要以違反當地著作權規定為由狀告相關網民。當然,這遭到不少網友的嘲笑,比如「敢拍就不要怕外流啊」。

很多時候,色情站點都沒有什麼用戶體驗可言,因為這是所謂「剛需」。但如果有像 swag 這樣的地方,開始注重用戶體驗,獲取又比較簡單,那麼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P 站前幾天感恩節期間推出299 美元的終身會員,只是其花樣修煉「用戶體驗」道路上的一例。P 站這個商業模式建立的基礎,是有人願意為 720p 以上的更高清視頻、直播、跳過廣告等附加服務買單。

但即使不付費,可以收看的內容也已經極為豐富,況且 P 站沒有任何保證說,你付錢就可以不會被分析個人數據。實際上 P 站一個主要的商業模式,就是分析用戶數據。

但網際網路上又不是只有一個 P 站,其它各種大大小小的網站,既有網盤和 BT 分享,更有直接點就能看的在線點播,盜版內容也很容易獲取。實際上,現在非高清的此類視頻都逐漸免費提供,放在幾年前也都是要收費的。

所以,能在成人領域真的站穩腳跟,也說明人們不再「飢不擇食」,而是分出了細分的用戶圈層,可以更精細化的進行分類營銷和多次付費,並把願意持續付費的高價值用戶,和只是搭便車的免費玩家區分開來。

最後,我們必須要嚴肅的說一句:

即使在再怎麼開放的社會,人們大概還是不能允許一個少兒都可以隨便接觸的此類產品出現,也因此,現在看起來還風光的 swag 一定會限制自己的發展極限。

而且,這類商業模式容易形成路徑依賴,長久以後,你除了賺這種錢,已經不會其它的賺錢方式了,而公眾也不會再用其它的眼光來看待你。這也許就是走這條路要付出的代價吧。

【鈦媒體作者介紹:航通社 (ID: lifeissohappy),航通社助理微信號:hangtongshe,轉載事宜請附言:航通社文章轉載。】

相關焦點

  • 那個王思聰投資的臺灣直播 App……還活著
    M17 這家公司你可能並不熟悉,但它有一個值得你多注意一眼的理由:它實際上就是那個早前被「國民老公」王思聰投資的手機直播平臺「17直播」。下架風波之後,17 直播沉寂了好一陣子,國內科技觀察者在得出它依靠打擦邊球走紅的結論後,也都陸續不再關注。好在,王思聰投資 17 的金額也不是特別大,跟他後來對熊貓直播的投資相比要好得多,畢竟不至於讓他坐不了高鐵。
  • 那個王思聰投資的臺灣直播App還活著
    如果你覺得這個「17直播」(17Media)很耳熟那就對了。是的,最近被多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國民老公」王思聰,曾經在「17直播」的早期投資過它。據當時媒體報導,2015年8月底至9月初,先後有人在17平臺直播吸毒、直接涉黃甚至兒童洗澡等,可謂群魔亂舞。
  • 王思聰旗下熊貓直播宣布破產! App已在蘋果下架
    緊接著,王思聰趁熱打鐵,接連舉辦了多項活動,而且在娛樂圈電競圈本來就有好人緣的王思聰更是拉來了林俊傑、鹿晗、陳赫、林更新、Angelababy,電競選手Zhou、PDD、若風等人幫忙宣傳,有的還入駐熊貓直播。
  • 王思聰新增對外投資 入股北京一企業管理公司
    但是,王思聰在過去幾年搭建的那個泛娛樂王國,看起來已經失去了繼續擴張的根基。  在半年前那個戲劇化的時期裡,熊貓直播COO張菊元的一條微信長消息宣告了熊貓直播的死亡,其震蕩也仍在繼續。除了或多或少將王思聰的財務情況逼到絕境,熊貓直播也間接導致了王思聰在輿論場中的退場。
  • 熊貓直播倒閉留言背後:王思聰沉默,360流淚
    熊貓直播破產留言想必最近大家都看到了。除了內部人士不斷傳出的伺服器即將關停的消息外,社交網絡甚至放出了COO張菊元的助理在內部群幫員工安排工作的截圖。   截止到【話娛】小編寫稿時,熊貓直播運營公司第一大股東的王思聰還未對外做出回應。
  • 王思聰投資的17 為什麼能登頂AppStore
    因為黃過往的經歷與人脈,他吸引了一些臺灣非一流明星來短暫直播,如今他整天在Facebook上分享17的動態和內容,經常回答用戶問題,同時也負責對媒體發聲,是首席客服+公關+明星BD的角色。  昨天黃立成還透露,華人首富、萬達集團王健林之子王思聰也是17的投資人。
  • 王思聰到底欠了多少錢?熊貓直播今天破產拍賣
    數據來源:企查查現在,「國民老公」、「娛樂圈紀委」王思聰低調了不少,半年只發了三次微博。也許,他已從中學到教訓,但熊貓互娛失敗的陰影還將伴隨他很長一段時間。去年 12 月,王思聰旗下的投資基金普思資本曾發布公告稱,經過近兩月、幾十輪商談後,與數十位投資人達成協議,熊貓互娛近 20 億元投資損失全部由普思投資及王思聰自己承擔。注意,這是投資損失。包括天使輪在內,熊貓互娛共完成四輪融資,最後一輪是在 2017 年 5 月,總額 10 億元人民幣。
  • 從源於希臘語的「普思」兩字含義看王思聰投資神話的興起與破滅
    對於一家投資公司來說,這真是一個絕好的寓意。但王思聰應該沒預料到,在公司成立十年後,自己旗下的股權也會被凍結。十年前,王健林給了大學剛畢業的王思聰5億元的「試錯錢」。王思聰用這筆錢成立了普思投資,標誌著開始邁入投資圈……畢業不滿兩年,「普思資本董事長」、「萬達集團董事」便已成其頭銜。2011年4月,在和張蘭、汪小菲母子的一場罵戰中,王思聰一戰成名,漲粉無數。
  • 從5億零花錢「練手」到「被執行人」 細數王思聰的投資版圖
    王健林之子王思聰已經半年沒有在公開場合發聲,但這並不影響他一次又一次地站上微博熱搜榜,如熊貓直播破產,普思資本股權遭凍結,以及11月6日的「王思聰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和多數可以繼承家族企業的二代接班人不同,王思聰選擇切入全新的行業,他成立了一家名為普思資本的投資機構。
  • 王思聰或欠30億 賣光飛機跑車遊艇也不夠還
    北京市二中院介紹,該案立案執行後,該院依法向被執行人王思聰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及報告財產令,並對其名下財產進行調查。這還不是王思聰最慘的時候。實際欠債或高達30億2009年,王思聰從英國留學歸來後,擔任了萬達集團的董事,但並不負責任何事務。2009年,王思聰成立了一家PE基金:普思資本,做起了投資。王健林說,「我允許他失敗兩次。先給他5個億,如果失敗我再給他5個億,如果還失敗,就老老實實回萬達上班!」
  • 17APP 分享你的生活點滴賺錢!使用教程介紹與下載地址
    使用教程介紹與下載地址 站長之家(ChinaZ.com)9月29日消息,這幾天一個來自臺灣,王思聰投過的APP火了,叫「17」,在悄無聲息中,《17》APP 接連奪下亞洲多個地區的免費下載冠軍,包括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
  • 王思聰,一場非典型富二代的自救
    王思聰一度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錢,然而眼下,他卻成了那個因為欠錢而失去部分自由的人。三次被法院限制消費後,這位前首富之子陷入了輿論漩渦。澎湃新聞又在今日報導稱,因股權糾紛,王思聰名下2200萬資產被法院凍結。
  • Miss聊認識王思聰的經過,意外爆出王校長糗事,網友:你號沒了
    雖然Miss大小姐是成名於魔獸和星際爭霸, 但但是後來轉型成為魔獸、Dota等賽解說,機緣巧合擔任了LPL的解說,而且還獲得了2015英雄聯盟最受歡迎解說稱號。當然,或許還有很多網友是通過《Miss排位日記》熟悉Miss大小姐的。
  • 王思聰和雪梨老公和好!知名網紅透露,王思聰將現身雪梨直播間
    除此之外,更讓人疑惑的是,就在不久前還傳出王思聰和雪梨老公在酒吧發生爭執差點動手的新聞。據網友透露,王思聰在5月20日當天晚上和隔壁的人發生了衝突,還差一點打起來。
  • 王思聰勤換女友表面風光無限,熊貓直播破產後拖鞋都被拍賣
    ,破產倒閉後周邊拍賣51元都嫌貴1988年,王健林獨子王思聰出生在遼寧省大連市,可以說,王公子剛一出生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為了鼓勵兒子創業,王健林大手一揮,拿出5億讓兒子成立了一家PE基金普思投資,任由其自己投資練手。
  • 2019,王思聰創業失敗
    經過近兩月,幾十輪商談,普思投資與數十位投資人全部達成協議,所有投資人都得到了賠償,熊貓互娛近20億元巨額投資損失全部由普思投資及實控人自己承擔。此外,普思還強調:「幾年來,普思投資了幾十個項目,大部分項目是成功的,不能因為熊貓互娛單個項目的創業失敗說成是普思投資及實控人整個創業的失敗。
  • 普思資本劫數,王思聰的「水逆」
    (如果還不理解,可以簡單類比美國大學的常青藤盟校)2009年,王健林給王思聰5個「小目標」來練手,並表示「失敗了再給5個億,不行只能到萬達上班」。 王思聰依靠這5億資金,於2009年同年成立普思資本,正式進入投資領域。普思資本的英文名「Prometheus」,取自希臘語,意思是「先見之明」。這似乎承載了王思聰對於這家投資公司的期望,這是他投資事業的起點,也是他的舞臺。
  • 頂流網紅王思聰的A、B面:評判成敗,為時還早
    2019年3月王思聰投資運營的熊貓直播宣布破產。10月份,由其擔任董事長並持股100%的普思資本股權遭法院凍結。▲圖/新京報網再加上如今被列為「被執行人」,王思聰今年確實有些「流年不利」。對比他之前的高調炫富,高頻曝光,投身娛樂業,大搞直播電競,周身繞著「網紅收割機」、「投資老總」、「電競老闆」等數個光環。如今的黯然「失聲」與低調「落魄」,的確讓外人看到了巨大的落差。這種頂流網紅遭際的巨大落差,轉瞬便會變成吃瓜群眾的巨瓜,輿論狂歡也旋即而至。
  • 王思聰一天投10萬!現在最火的APP遊戲,搶答就能贏錢
    這家公司還曾推出過針對90後的娛樂社交APP【節操精選】,並先後拿到過策源創投、真格基金和九合創投的數百萬美元融資。玩法很簡單:只要用戶能在20分鐘的直播內連續答對12道單選題,就可以均分主辦方設置的獎金。錢報記者試了一下,下載APP,首次打開,會看到一位素人主持,他講了一堆遊戲規則:比如,衝頂大會是一款益智類競答遊戲,你需要參與互動答題。
  • 王思聰前女友雪梨:結婚後還能讓王思聰幫忙帶貨直播
    王思聰最牛的一個前女友,分手後年收入超30億,考入由馬雲等人創辦的湖畔大學,和王思聰依舊保持朋友關係! 但她和王思聰之間的關係更是讓大家議論紛紛,因為2017年王思聰還攙扶著懷有身孕的雪梨參加活動,而王思聰也替她宣傳品牌,並稱他們是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