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環巢湖之特色美食篇

2020-12-22 大家自駕遊

巢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環巢湖地區的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特產很多,其中「巢湖三珍」(銀魚、白米蝦、螃蟹)和巢湖麻鴨享有盛譽。

銀魚:巢湖最有名的特產莫過於「銀魚」了,味道鮮美,獨此一處。魚體細長,光滑透明,潔白如銀。可做成銀魚蒸雞蛋、銀魚炒雞蛋、銀魚湯等。

白米蝦:巢湖的白米蝦最大的特色是煮熟後仍是白色。用白米蝦做成菜餚,其色、香、味俱佳。素有:「巢湖白蝦甲天下」之稱。

中華絨鰲蟹:色綠體肥,秋季上市。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一般重2~4兩,可清蒸,也可做蟹糊、蟹羹等。

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環巢湖風景道自駕遊不僅可以欣賞湖光山色,體驗歷史文化,更不可或缺的是去品嘗帶有地域特色的巢湖美食和了解環巢湖的飲食文化。

環巢湖旅遊大道邊集聚了規模不等、各具特色的農家樂,不僅「土味」夠,而且檔次分明。環湖周邊重點打造的5個美食示範村,分別是:肥東長臨河鎮、肥西木蘭社區、廬江齊嘴村、巢湖河口張村、包河區沈福村。但是每個古鎮的美食都有自己特色,在這裡帶你去了解古鎮的特色美食,有機會可要帶要去當地品嘗。

柘皋早茶

柘皋鎮作為皖中一處重要的商埠,來來往往的客商、船夫就將吃早茶這種文化傳承開來,由此形成柘皋獨特的地域早茶文化,雞蛋鍋貼、炒麵皮、三鮮鍋巴、涼拌乾絲「四大件」聞名遐邇。

黃麓面頭燒肉

面頭燒肉最早來源於經濟不富裕的時期。面頭是當地人做麵條剩下的麵團疙瘩,捨不得扔,將其換了一種燒法,變成一道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現如今的麵團不再是邊角料,而是精選的麵粉,將其揉好,切製成麵團疙瘩,五花肉切丁翻炒至金黃色,再倒入涼水燒開直至沸騰,將麵團倒入鍋中,用勺子反覆攪拌,加入調味料,開溫火燜煮至面頭完全吸收湯汁,出鍋、綴入一點香菜,一道美味的面頭燒肉便新鮮出爐。

蘇灣皮圓

豆腐皮包裹瘦肉烹製而成,形似枕頭,又名「黃山小枕頭」(原黃山區,現改稱為蘇灣鎮)。其傳承歷史悠久,是當地節日、喜慶宴請必備菜品。此菜以色澤金黃、外綿軟耐嚼、內鮮嫩幽香而著稱,為湖畔居家風味菜品之一。

中垾小罐湯

中垾小罐湯是巢湖湖畔最具特色的湯品之一。小罐湯以湯清、汁醇、味鮮、物酥見長,其用料也較廣泛:如排骨、雞、鴨、鵝等。中垾小罐湯,以排骨為主材,口感尚佳、營養價值頗豐。

銀屏風乾雞

風乾雞,銀屏鎮傳統名吃,相傳是三國時期孫尚香發明。風乾雞易於長期保存而又不失鮮味,只要經過簡單燻蒸即可食用,整雞蒸熟後可直接手撕品嘗,也可切塊裝盤招待貴客。口味軟嫩、風味醇香、不油不膩,深受人們的青睞。

槐林汆魚

槐林汆魚魚肉鮮嫩,魚湯鮮美。製作時先將魚肉剁塊後瀝乾醃製,再用山芋澱粉拌滾均勻,接著魚塊下鍋水煮並調味,煮沸後細心除去浮沫,小火燜十分鐘後起鍋,再撒上少許香菜末,鮮味汆魚湯即大功告成。

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是三河古鎮傳統的名小吃之一。三河米餃以秈米粉製成餃皮,用五花肉等及調料製成餡,成餃後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皮微酥脆、餡味鮮美。2016年11月,三河米餃獲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獎。

相關焦點

  • 大湖名城的文化自信——探析環巢湖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地域特色
    區劃調整後,體制變了,巢湖由「外湖」變成了「內湖」,權屬由「多家」變成了「一家」,由合肥市統一將這些「文化碎片」一塊塊拾起來,重新梳理,或連點成線,串成一條條文化旅遊線(如包公文化旅遊線,合肥園林遊覽線),或結線成圈,結成一個個環湖文化圈(如環巢湖三國文化遺址圈、淮軍文化圈。濱湖古鎮和古村落文化圈),從而使得環巢湖諸多文化脈絡更加清晰,系統更加完整。
  • 環巢湖周邊或將建風車山谷露營地、電影小鎮
    中安在線訊 海洋公園、電影小鎮、休閒農莊、房車營地……未來,許多新穎好玩的旅遊項目或將紛紛出現在合肥環巢湖區域。記者從11月10日合肥市召開的環巢湖文化旅遊產業專題推介會上獲悉,合肥將從文化旅遊主題娛樂、休閒運動、鄉村旅遊等多方面開展環巢湖區域旅遊產業項目,力爭成為「美麗中國生態旅遊」示範區。
  • 環巢湖旅遊「公交」中秋首發
    線路  往:濱湖時代廣場→旅遊集散中心(濱湖兩館)→環巢湖大道(北岸)→張疃路→廟中路→黃師路  返:黃師路→廟中路→張疃路→環巢湖大道(北岸)→健康路→裕溪路→半湯路→湯山路  停靠點  濱湖時代廣場、濱湖旅遊集散中心(濱湖兩館)、濱湖溼地森林公園、南淝河大橋
  • 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特色美食小吃
    巢湖(別稱:南巢、居巢)是安徽省合肥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安徽省中部,是古人類的起源地。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環巢湖地區的物產豐富,帶有地域特色的巢湖美食和飲食文化是巢湖風土人情的重要載體。關東老鵝湯又叫含山三改塘老鵝湯。
  • 2017環巢湖全國自行車賽開賽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4月23日,環巢湖全國自行車公開賽暨「健康安徽」環江淮萬人騎行大賽合肥分站賽開賽,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近千名自行車專業運動員和愛好者參加了比賽。本屆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70歲,最小的17歲。此次大賽分公路精英賽、山地綜合組、山地老年組和山地女子組。
  • 環巢湖新添8個觀景平臺 全部以花命名
    15日,合肥市規劃局公布了最新一批環巢湖觀景臺的詳細規劃,這批共計8個觀景平臺將全部以花命名,目前有條件的區域已經開始綠化種植工作,觀景平臺計劃9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施工,部分平臺與環湖大道同步投入使用。
  • 看ta們為三河古鎮、環巢湖區域、千年古城亳州打call!
    大咖來了八百裡巢湖煙波浩渺,千年古鎮三河風景如畫。昨日,「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安徽旅遊全國主流媒體宣傳推廣活動」走進環巢湖區域和合肥首個5A 級景點——三河古鎮。今天,大咖們啟程前往亳州,領略「三朝古都,千年古城」的風採。
  • 環巢湖大道串起周邊旅遊資源 森林旅遊熱帶動林下經濟發展
    八百裡巢湖周邊,環湖大道沿線,路修到哪裡,濃鬱的綠色就延伸到哪裡。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就合肥市深入挖掘環巢湖旅遊文化資源提出要求:一定要注重搞好「點」上的策劃和開發,並精心規劃好旅遊線路,做好「串聯」文章。作為國家首批園林城市,合肥城區就擁有兩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市森林覆蓋率達28.58%。
  • 登環巢湖第一高峰,賞銀屏山秋色,銀屏山越野秋季賽
    提起巢湖銀屏山,大家一個會想到春季開放的千年牡丹,每年都有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其實,銀屏山的秋景也不遜色哦! 徽百UTAH悅野體育 「2020楚漢爭霸·巢湖銀屏山越野秋季賽」 將於11月15日舉行!
  • 2018巢湖逐夢之「旅」 2019「遊」你更精彩
    2018年,巢湖市旅遊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打造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核心區為目標,以姥山島5A級景區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著力基礎配套、業態培育、品牌創建、市場監管等工作。
  • 安徽環巢湖大道出現大量怪蟲 專家:為蚊子「近親」
    怪蟲爬滿民宅牆壁  近一個星期來,合肥市環巢湖大道上出現大量怪蟲,在派河大橋至杭埠河大橋之間路段,黑壓壓的蟲子爬滿了路邊的護欄,將居民家的圍牆層層包圍,這些蟲子長得很像蚊子,  怪蟲來襲 白牆變「黑牆」  昨日下午14時左右,記者驅車走上環巢湖大道交口,向西南方向剛過派河大橋,就看到道路兩邊的護欄上密密麻麻爬滿蟲子,很多蟲子在空中亂舞,記者剛下車,就感覺到有蟲子往臉上爬,幾分鐘之內,身上就爬滿了,有的蟲子還會爬向眼睛、鼻孔。
  • 巢湖監獄建立特色表演隊「訓練日」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和鞏固「特色表演隊」訓練效果,巢湖監獄結合實際,建立特色表演隊訓練日制度和季度訓練考核制度。根據每個特色表演隊的訓練內容,監獄合理劃定各監區及特色表演隊訓練場地,規定每周訓練時間,對需要的表演器具,監獄及時予以配置、更新和維修,以滿足日常訓練需求。各監區精準制定和升級特色表演隊訓練計劃,實行定人員、定時間、定標準、定任務的「四定」責任制,精選民警現場指導,主管特色表演隊日常訓練。
  • 巢湖孤山與姥山島一同納入國家級巢湖核心景區
    相對於與中廟隔水相望、早已完成旅遊開發的姥山島,巢湖西側與三河古鎮相望的孤山島如同其名,一直都很「孤獨」,合肥市民一直將其當作可以「探險」的荒島看待。不過,隨著國家級巢湖名勝區總體規劃的編制,孤山的靜寂將被打破。根據規劃,孤山將與姥山、中廟一起作為核心風景區定位,孤山島將保持原生態風貌,不會大興土木,但將為遊客配備慢行廊道欣賞湖光山色。
  • 巢湖為何遭遇百年未遇的高水位?巢湖研究院院長給出三大原因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今年汛期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及上遊來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斷攀升,遭遇了150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 為什麼今年巢湖水位會如此之高?7月27日,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兼巢湖研究院院長朱青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分析指出了三大原因。 第一,今年梅雨期異常,降水覆蓋面廣、暴雨量級大、雨帶與河道走向重疊,發生了流域性大洪水。 第二,內外洪水相遇,長江水位高,入江洩洪通道中斷,形成了「關門淹」的被動局面,湖區被迫蓄積了大量超額洪量。
  • 羅永能:行走的巢湖百科全書
    多年來,羅老潛心研究巢湖旅遊文化,被人們譽為行走的巢湖百科全書。當羅老從繁忙的工作崗位上退休後,一直心系巢湖,辛勤耕耘,先後編創和出版的作品有《一輪朝陽從巢湖升起》、《巢湖山水任君遊》、《環巢湖之旅》等,可謂碩果纍纍,開卷有益。
  •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將建10萬畝環湖生態林帶
    中新社合肥11月1日電 (記者 吳蘭)合肥市農業委員會主任夏倫平1日介紹,為改善巢湖的環湖生態環境,合肥市近日出臺的《巢湖流域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2020年底基本建成10萬畝環湖生態林帶,構建綠色森林長廊。資料圖:巢湖。
  • 巢湖花塘河溼地公園二期開建
    安徽網 環巢湖頻道訊 花塘河溼地公園是環巢湖重要的生態綠肺,不僅對生態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更是遊客休閒的好地方,目前,花塘河溼地公園二期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據了解,該項目位於巢湖半島中廟街道河西村高速雲水灣小區東側,二期建設範圍面積約為39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100餘萬元,工期180天。花塘河是流入巢湖的支流之一,溼地面積達480多畝。花塘河溼地公園的建設,有利於構建以巢湖為核心的環湖溼地公園群,通過生態功能和溼地產業的分工互補,使網絡型溼地公園群保護體系取得「1+1>2」的聚合效應。
  • 萬達正式進軍巢湖10萬方規劃首曝光 宜居樓盤均價6起頭
    一:休閒旅遊養老項目頻現巢湖自規劃到合肥以來,不斷發展,環巢湖地產項目和旅遊項目也不斷的出現。巢湖也在不斷的做去汙等整改,綠城(藍城)健康養老小鎮、新華巢麓小鎮等陸續入市。目前,正在推進的萬達體育城項目地塊內,已經建設有環巢湖旅遊觀光大道,巢湖市體育館,巢湖二中新校區已確定入駐,湖光路跨巢湖大橋即將啟動建設。與此同時,巢湖市科技館、文化宮、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四館「也規劃布局在該區域。
  • 半湯「生物谷」建立2個諾獎工作站 合肥環巢湖科技創新走廊蓄勢起航
    現代化的生物醫藥研發與生產基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七大創新平臺之一大基因中心,以及與之配套的全球頂級實驗室和實驗裝置,營造了媲美美國的一流科研「硬環境」。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打造4A級旅遊度假區的半湯,成為集聚人才的環境優勢,又是軟實力打造的創新之舉。
  • 合肥四頂山巢湖行
    之前在北京司馬臺長城腳下,捷途的發布會上認識到徽派建築的特色,層層疊疊的瓦片,錯落有致的排列,顯現出舊時中式大家族的莊嚴和美。鑑於徽派建築特色在心裡它賦予了合肥不同的意義。到過之後才知道合肥其實是一個蠻有歷史沉積文化底蘊,自然景色上也是優美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