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熊剪開一個口子,很多黑色的小蟲從缺口處陸續爬出。
打開防蚊香薰包,在一堆中草藥中也同樣飛出好幾隻小蟲。
近日,一網友曬出一張圖片,只見一個撕裂的澳大利亞薰衣草小熊,裡面不斷有蟲子爬出。這條微博被3萬多網友轉發,迅速成為微博熱門話題,也有不少讀者打進熱線詢問。記者手邊恰好就有一隻同款小熊,拆開一看,小熊體內的確有大量「活蟲」。昆蟲專家提醒市民,為了健康,最好的辦法是丟棄,同時也要慎買填充植物乾料的玩具和香薰包。
實驗剪開「小熊」,竟然爬出大量活蟲
30釐米高,身體裡裝有20%的薰衣草種子和80%澳大利亞有機小麥……去年開始,一款澳大利亞薰衣草小熊在網上走紅,其不僅外形憨態可掬,據說在經過微波爐加熱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喉嚨發炎、感冒咳嗽、痛經失眠等不適症狀,因此這款小熊成為不少人夢寐以求的禮物,去年聖誕節開始,一股小熊代購潮在國內迅速蔓延。
為驗證小熊體內是否如網絡傳言一般會長蟲子這樣「恐怖」,記者決定現場做個實驗一探究竟。
記者去年從澳大利亞代購過一隻薰衣草小熊,一直閒置在家並未使用過,仔細觀察下就發現一年過後小熊身上多處都出現了發黴的痕跡。記者從熊背後剪開一個2釐米的小口,就看見不少已經黴化的植物殘渣。稍等了一小會兒,只見一種黑色的小蟲子從剪開的缺口處陸續爬出。記者又將缺口剪大一些,只見多隻蟲子頂開植物慢慢爬出,很快就爬得小熊身上到處都是,不少還爬上了桌子,這一幕讓在場的不少同事都驚呆了。記者粗略清點了一下,1分鐘內,7釐米直徑的口子中總共爬出了70餘只蟲子。
「昨天還抱著睡覺,想想好噁心。」「我還給女朋友買過一隻,趕緊讓她丟了。」記者發出實拍照片後,身邊有買過小熊的人都表示,原以為只是網絡謠言,萬萬沒想到是真的。
那麼,是不是只有薰衣草會招蟲子?記者也「解剖」了夏季常用的防蚊香薰包,在一堆中草藥中也同樣飛出了好幾隻小蟲,與小熊中爬出的黑色小蟲不同,香薰包內的蟲子是紅棕色,身體和頭部有更明顯的分界。
專家建議最好的辦法是連蟲帶熊一起丟棄
那麼,這些隱藏在香味背後的究竟是「何許蟲」也?它們對人體有危害嗎?
記者諮詢了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專家表示,小熊體內生蟲子,罪魁禍首不是薰衣草,而是有機小麥,因為經鑑定這種蟲子為「玉米象」,是中國儲糧的頭號害蟲,也是世界性的重要儲糧害蟲,就是我們俗稱的「米蟲」,有糧食的地方很容易滋生,耐寒力、耐飢力、產卵力均較強,發育速度較快。「很多填充農作物種子的寢具,像蕎麥枕、米枕頭等,也可能招惹來玉米象」。
「有人說曬太陽避免潮溼就不會長蟲,這不靠譜。」專家表示,像米蟲的生長發育幾乎不需要外界的水分,依靠自身代謝即可,乾燥的環境下仍可生長得很好。防蚊香薰包內的蟲子為「菸草甲」,一種愛好各種香料的節肢動物,應該是被氣味吸引而爬進香包的,在廚房等油煙重的地方其蟲卵很常見,而潮溼環境下最容易滋生的則是蒼蠅的幼蟲,即蛆。
相關專家表示,微波爐加熱不能保證殺死「玉米象」,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清除糧食,即連蟲帶熊一起丟棄。防蚊香薰包類也應謹慎使用,儘管裡面並不適合蟲子產卵發育,但其香氣能招來不少小蟲。
「即使只是普通棉填充的玩偶,也有滋生蟎蟲的危險。」記者採訪了多位醫務人員,毛絨玩具致病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過敏體質者和兒童,長時間接觸這類毛絨玩具和其滋生的蟲子,都可能引發真菌感染、皮炎等病症。醫生建議,毛絨玩具必須定期進行消毒滅菌。
部門意見質檢總局明令禁止薰衣草小熊入境
記者在網上搜索「薰衣草小熊」的字眼,搜出上千條出售相關產品的結果,價格在幾十元至上千不等,且越是註明代購需要時間較長的商家,生意越火爆。
雖然網上仍在熱賣,但記者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上看到,在今年4月9日發布的「進出境動植物檢驗檢疫風險預警表」內,已經明令禁止薰衣草小熊入境。該文註明,「種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明確禁止攜帶、郵寄入境,並檢出活體有害生物,檢疫風險較高。」而包括威海、廣州、天津、寧波等地均有在進境郵寄物中查獲薰衣草小熊玩具,並從中檢出多種檢疫性有害生物,包括玉米象、不實燕麥、竊衣屬、匍匐車軸草等。
記者從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我市暫時未接到類似的舉報,但鑑於國家質檢總局的規定,建議市民不要在網上購買此類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