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英國博物館7月陸續開放:觀眾的減少將意味著什麼?

2020-12-25 澎湃新聞

英國政府宣布允許國內的博物館和畫廊從7月4日起重新開放。澎湃新聞獲悉,目前英國各大博物館尚未公布確切的開放日期,唯一明確的是,重新開放後的博物館觀眾數量將大幅減少。對於許多博物館來說,觀眾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降低,從而帶來運營問題。另一方面,更少的觀眾或許意味著人們終於能夠放慢腳步,好好欣賞作品。泰特現代美術館展覽部主任阿希姆·博爾夏特-胡默則指出,疫情帶來的「淡季」或許能夠讓人有機會對發展過快的博物館系統進行「剎車」,並反思「究竟是什麼讓展覽變得與眾不同」。

隨著隔離期措施的放緩,英國政府制定計劃,允許國內的博物館和畫廊從7月4日開始開放。根據《衛報》報導,目前,泰特美術館、國家美術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與科學博物館這六家國立博物館已聯合發出回應,宣布將陸續重新開放,但尚未有任何一家發布確切開館日期。根據《衛報》所知,國家美術館將成為首家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其他的場館將交錯時間開放,以幫助緩解公共運輸的壓力。

英國國家美術館展出的提香作品《文德拉明家族肖像》

泰特現代美術館、大英博物館和V&A博物館等將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宣布他們的計劃。在聯合聲明中,這些博物館館長表示,「面對新冠疫情,英國公眾艱難地經歷了數月的隔離、損失和焦慮,」他們說道,「博物館的展廳訴說著人類精神的創造性與適應能力,在英國展望未來之時,博物館將提供慰藉與啟示。」

大英博物館

閉館與開館:「左右為難」

英國藝術基金主席珍妮·瓦爾德曼(Jenny Waldman)告誡道,許多博物館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隔離期的閉館對於許多博物館意味著沉重打擊——一些可能永遠無法重新開放,對於能夠開放的那一些,社交距離措施將大大限制客流量,這與收入密切相關,而博物館需要收入來維持運營。」英國博物館聯盟的政策管理員阿利斯泰爾·布朗(Alistair Brown)則表示,「博物館很快就能開放是件好事。但是考慮到有限的觀眾、國際遊客的缺失以及尚未形成的長期救濟規劃,這個行業仍然面臨巨大的問題。」

《朱迪斯與她的女傭》,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

一些博物館謹慎地宣布將於7月或8月重新開放。但是,損失已經如多米諾骨牌般蔓延開來。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每個月流失100萬英鎊,其原本計劃於今年9月開幕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熱門大展已經推遲,而計劃於7月持續至10月的塞尚展已經取消。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的不利條件在於,他們難以依靠永久館藏來生存。而即使是對於那些能夠這麼做的機構,同樣面臨著不確定性。因為疫情而「曇花一現」的提香大展成功得以延展,但是下一步前往蘇格蘭的巡展已經被砍。對於其千載難逢的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展,目前尚無任何有希望的消息。

對於所有的博物館來說,在觀眾變少的情況下運營存在經濟問題,人們的緊張也讓他們感到擔心。牛津大學阿斯莫林博物館的一幅青年倫勃朗自畫像僅展出了14天,博物館就被迫關閉。「他(倫勃朗)就那麼悲傷地坐在暗處,」館長亞歷山大·斯特吉斯哀嘆道。「而等到我們重新開放後,我敢打賭沒多少人回來看。在維持社交距離的系統之下,我們每周能夠歡迎的最大人數是600人,而非過去的近5000人。這不足以支付警衛人員的工資,更別提要給從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借展來的作品上保險了。」

青年倫勃朗《自畫像》,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館藏

疫情帶來的「喘息」

在疫情期間,不少博物館開放了線上展廳。倫敦國家美術館在其社交平臺上開放關於提香特展的論壇,並分享館藏中的其他亮點。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將「鎮館之作」、倫勃朗的《夜巡》搬到線上,觀眾不僅能夠避免在昔日擁擠的駐足人群中努力探頭的窘境,還能通過高清技術在網上放大畫作,看清其筆觸。此外,還有大批的博物館通過谷歌文化與藝術平臺呈現館藏作品。

人們駐足《夜巡》前

即便技術提供了諸多可能,但是在《衛報》藝術評論員蘿拉·坤寧(Laura Cumming)看來,疫情後的人們會更加渴望親眼看到藝術作品,另一方面,相對空曠的展廳對於觀看而言並非或許並非是一件壞事。

坤寧寫道,雖然如今像雕塑這樣的藝術形式都可以通過線上觀看,但是我們並不能輕易地得出藝術正在線上繁榮的結論。例如,視頻裝置需要作品原本的完整尺度,並且與觀眾建立直接的觀看關係。表演藝術更加艱難。雖然阿布拉莫維奇提出可以用增強現實技術來觀看,但是這首先就需要額外的頭戴式設備支持。至於繪畫,網上的觀看多少因環境的缺失而顯得「突兀」。

當博物館重新開放之後,人們無需再假裝將那些線上展廳視為真實的展覽。「展覽的數量可能會變少,展期會更長,從國外借展的作品會變少。藏品會經歷更多的輪換。導覽不會再那麼擁擠,或許會有更多讓人慢慢參觀的展覽。」坤寧評論道。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展覽部主任阿希姆·博爾夏特-胡默(Achim Borchardt-Hume)則補充道,希望一些小型博物館能夠被重新發現,「它們似乎被降到了『B級別』的地位,即使它們擁有國內的許多傑作。」

泰特現代美術館埃利亞松展覽現場

胡默認為,疫情給博物館提供了反思的時間。他以泰特現代美術館去年轟動一時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展覽為例,展覽展出了埃利亞松的多件沉浸式作品,然而,「在擁擠的人群中,沒有人能夠好好看清任何東西。我們的展覽太擠了。一些人抱怨道,展覽上的作品太多,或是他們在其他地方見過某件作品。」胡默說道,「現在,我們必須對整個系統進行剎車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究竟是什麼讓展覽變得與眾不同。」

(本文編譯自《衛報》與《The Art Newspaper》)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英國倫敦三大博物館將於8月恢復開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近日宣布將分別於8月6日、8月5日和8月19日重新開放。三大博物館錯峰安排重啟日期和開放時間,以減少展覽路的人流,並緩解附近地鐵站的客流壓力。其中,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8月份的免費定時入場門票現已在網上開放預訂,可選參觀日期為8月6日起的周四至周日。博物館定時入場門票全部免費,但歡迎觀眾在預訂門票時選擇為博物館捐贈5英鎊或10英鎊,以緩解博物館因疫情受到的影響。
  • 鄭州各類博物館陸續開放
    截止3月24日,鄭州市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含非國有博物館)已恢復開放15家,另有21家計劃於近期陸續開放。多項措施並舉,嚴格疫情防控。各博物館、紀念館恢復開放之前,均制定《新冠肺炎防控與開放實施細則》和《新冠肺炎防控與開放應急預案》,明確每個部門的具體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做好處置工作。
  • 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國際視點)
    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同時仍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如限流、消毒、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等,在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同時確保民眾健康安全。業內人士認為,博物館應進一步推進數位化建設,助力博物館在人文關懷、文化傳承、公共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北京一批博物館恢復開放,每日入館觀眾數量上限上調
    繼本周故宮博物院將日參觀觀眾數量上限調高至1萬2千人,北京汽車博物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等一批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還有一些博物館將每日參觀觀眾數量上限提高。北京汽車博物館自7月24日起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
  • 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將於7月8日重開營業。重開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經過兩年修繕後的館內最大展廳,以及近期收藏的三幅作品。凡·代克的著名作品《馬背上的查理一世》也將在修復後重新與人們見面。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重新開放(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28日 (外代二線)(9)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重新開放 7月27日,工作人員在英國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清潔一具藍鯨的骨架。 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數月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於8月5日重新對外開放。
  • 英國V&A博物館8月重開,新升級「拉斐爾展廳」11月亮相
    澎湃新聞獲悉,日前,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宣布將於8月6日重新向公眾開放。受到較多讚譽的特展「和服:從京都到T臺」此前因疫情在開幕兩周後被迫關閉,而最新展期則調整為8月27日至10月25日。
  • 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是英國最受歡迎景點之一
    8月27日,在關閉了數月之後,英國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受疫情影響從 3 月 18 日起閉館,以減少公眾和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這也是大英博物館自從1759年以來閉館時間最長的一次。
  • 英國泰特美術館計劃8月重開,沃霍爾大展或將延期
    「我們在政府指導下進行工作,根據指導,博物館與美術館能夠在英國「解封計劃」的第三階段、即7月4日以後重新開放。巴爾肖透露,每家博物館和美術館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互相協調計劃,大家都意識到,在同一天開門將是不明智的,這一部分是因為我們都依賴於公共運輸系統,而現在公交無法在滿客的情況下運轉。」她表示,各家重新開放的時間可能會在7月中旬到8月底。
  • 國內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然而國外博物館才相繼開始閉館……
    工作人員對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進行全面消殺不留死角,確保觀眾健康安全參觀(圖/國家文物局網站) 2月24日,龍門石窟恢復開放。 2月27日,陝西漢中市博物館宣布對外受控開放,北京頤和園也於同日開始實施分時入園、預約購票等措施。
  • 北京文化場館陸續開放,天文館今日復開,觀眾都提前預約而來
    位於首都的國家和北京市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文化場館正陸續恢復開放,盼望了幾個月的市民遊客興奮地前來享受各類文化大餐,文化中心的魅力又綻放出來了。
  • 四川已有百餘家博物館恢復開放 佔全省博物館總數近半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記者29日從省文物局獲悉,我省博物館已有109家恢復開放,數量佔全省兩百多家博物館的近50%。截止目前,成都市區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以及成都博物館等已宣布恢復全面開放。
  • 3月8日英國學校陸續恢復開學,6月21日之後有望全境解封!解封將分四步走!
    英國時間2月22日晚上7點,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代表英國政府宣布了關於英格蘭全境第三次封鎖的解封細則
  • 國家海洋博物館7月14日起恢復開放 每天限流5000人
    本文轉自【津雲】;尊敬的各位觀眾:根據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結合國家海洋博物館實際,經研究,決定於2020年7月14日(周二)起有序恢復開放。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為每天9:00—16:30 (16:00停止入館),周一例行閉館(節假日除外); 二、開放日每天限流5000人,全部採取線上預約。
  • 大英博物館今重開:減少展品,正視殖民歷史
    今天,大英博物館重新開放,這是英國最晚開放的大型藝術機構。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表示,重開後的大英博物館試圖以更少的展品與觀眾來提供更好的觀展體驗,為了防疫而採取的單向路線將實現展品之間的互動。不過,早在新冠疫情前,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Hartwig Fischer)便在計劃削減展品數量,並且對展品進行重新組織,其中包括將底層的埃及雕塑與樓上的埃及木乃伊並置起來。「重要的不是展品的數量,而是它們的布局,」費舍爾說道。「展品之間應該彼此互動……新的單向路線使這一點成為可能。」觀眾數量的減少也會有所幫助。
  • 博物館奇妙夜!上海博物館6月6日夜間開放
    上海夜生活節上博夜間專場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夜遊博物館,會不會邂逅復活的恐龍?繼各大博物館陸續恢復之後,上海博物館夜間專場來了!6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上海博物館獲悉,上博將在2020年「上海夜生活節」期間圍繞近期新舉辦的特別展覽推出夜間專場活動,6月6日(周六)將舉行2020年度的首次夜間開放,限流1000人。觀眾除了參觀「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之外,還可以體驗文創集市、茶室餐飲服務。
  • 大英博物館、泰特等今起陸續閉館,有員工病毒檢測呈陽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韓國、日本、義大利、美國、法國的藝術展館和文化古蹟此前已陸續閉館,而英國藝術場館一直堅持開放,但從今天起,他們終於不再堅持。澎湃新聞獲悉,包括泰特美術館、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和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在內的英國主要藝術展館昨天宣布從3月18日起陸續關閉。此前剛剛在英國國家美術館開幕的「提香:愛情、欲望和死亡」(Titian: Love, Desire, Death)、泰特現代美術館「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回顧展」等都將受到閉館影響。
  •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 北京有多少免費開放的博物館?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20多年來,京城多家博物館陸續破除「買票參觀」的門檻兒,免費向公眾開放。從最初的定期免費,到後來的向中小學生試行免票,再到如今的預約免費參觀,北京的博物館克服各種困難,將免費之路越走越寬。
  • 山東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3月31日恢復開放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山東各地文化場館也陸續復工恢復營業。據了解,在做好充分安全與衛生保障的前提下,山東博物館、山東美術館、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文化館也將於3月31日(下周二)恢復開放。  山東博物館  疫情防控期間,山東博物館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每周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假日除外)。山東博物館將採取入館人員限流及網上實名制預約措施,暫停對旅遊團隊、學校組織遊學團隊和大巴車的接待;每日總接待觀眾量限額3000人,每天12點前後各限額1500人。
  • 景點、公園、博物館、體育館、書店…上海這麼多地方已陸續開放!
    近日,上海一批公共場所、景點等陸續開放,宅了這麼久,你想不想走出家門沐浴春光活動筋骨?快來看看哪些地方已經開放↓六大市屬公園「有限」開放,賞花走起來!50%,對體溫高於37.3度的遊客予以勸返等措施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增長知識不能停除了欣賞美景,各類文化類場所也陸續營業喜愛博物館、美術館的上海市民又可以「如常」觀展了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明起恢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