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只會越存越窮,錢不是省出來的,這雞湯究竟灌醉了多少人?

2020-12-16 騰訊網

錢越存錢越存的邏輯過於片面,與提前消費、享受當下「好生活」狀態的習慣相比,我個人更偏向於攢錢,享受無負債的良好生活姿態。錢不會越存越窮,只是無法跑贏通貨膨脹,例如,按照目前物價上漲的基本水平,平均年增幅至少為5%以上,而普通儲蓄類的業績基準回報率能夠高於5%的很少,等於收益不能抗禦通貨膨脹的比率,從而導致儲蓄縮水。

為什麼要存錢?

1、如果你是一個遠嫁的姑娘,突然很想回娘家,但是由於路途遙遠,車費貴而沒辦法說回就回,假如你有一定的存款,那麼也就可以不必顧忌這麼多。

2、當和朋友出去逛街看到某件自己喜歡的商品時,看到朋友毫不猶豫的購買了,而你還在因為價格的昂貴猶豫半天不敢下手,假如你有一定的存款,你是不是也可以和你朋友一樣,不用猶豫的購買了?

3、當某些突發事件發生卻只有金錢才能解決時,比如在外面不小心受傷或者生病需要錢,而那個時候你是否會後悔當初為何不存錢,假如你有存款是不是就不需要這般無助?

存錢是希望有朝一日,當急需用錢的時,可以隨時都能拿得出來。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網貸平臺亂象叢生,為了宣傳產品各種各樣的雞湯軟文也隨之布局網絡,隨便打開一個網站都能看到網貸廣告"只要手機認證,免抵押,信用貸款,利息低至0.2%起」,或「芝麻分550分,就能輕鬆借款10000元」等、這無一不是給現代年輕人灌輸了只要你沒錢,註冊就能借到錢的觀念。也恰恰就是因為這些鋪天滿地的廣告,讓多少年輕人陷入了網貸的深淵!

超前消費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另一種標配

在職場中或朋友相聚時,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當討論起存錢和購物時,有人說起要存錢買車或以後購房時,有人就會帶著聽起來像似玩笑的話語般說到,「錢不是賺來花的嘛,不花怎麼有動力賺錢啊,該買買,存那點錢富不了」,的確,一次、兩次的、每次存幾百確實成不了富人,但是當存錢成為一種習慣時,累積的次數多了起來,100次個幾百那麼就是幾萬塊錢了,小錢也能攢出大夢想。

超前消費帶來的體驗是快樂的,這點不可否認:但缺錢時刻的茫然無措,也只有自己能體會

現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不是「我有多少存款了」,而是「誰還沒點負債」,顯然人們都把負債當成了一種生活常態;

我的一個同事,家庭的經濟條件一般,她的老公為了買車,把在外打工幾年攢下的錢全部拿出來買車,普眾實惠的車他還看不上,然後用存款付了買車的首付,剩餘的分期還,也就是分期購車。聽同事她說很無奈,她老公是因為看到很多經常一起出去玩的同學都買了車,自己羨慕也很想買車,為此還和同事吵過架,最後同事她說不想管了,後來他老公就去買了車子。

剛開始半年還能如期的還上車子分期的款項,後面她的老公失業了,就找同事要錢去還車子的分期款,到最後連加油都成了問題。同事讓她老公把車子賣掉,但是他老公不肯。同事經常會把不開心的事在單位和我們講。他說,男人就是好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

後來同事懷孕生小孩住院花的幾千塊錢,還是她公公婆婆出的。雖然他老公的確攢下了一些錢,但是因為攀比的欲望衝昏了頭腦失去理智,導致超前消費為衝動買單。這件事情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理智,還有手裡有錢,才能在急需用錢時,不會那麼茫然,同時也不會連累家人。

手裡有錢,更容易抓住機遇,和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職場如戰場,稍微不努力就會跟不上前進的步伐,對於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有著令人羨慕的高學歷學識,還有大把的金錢作為創業啟動資金,這樣的生活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對於家境條件一般的群體來講,學歷不高,認知範圍有限,於是就想方設法增強自己。比如現在有很多成年學習自考本科等。假如你手裡有錢,想學習的時候可以隨時報名參與進去,但是假如手上沒有存款,那麼你只能幹看著學習機會從眼前溜走。

閨蜜的男朋友是一個技術開發工程師,記得以前在廣州做事做事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初級的小工程師,經常聽閨蜜說起他男朋友要考高級技術工程師,那會的工資沒有現在這麼高,加上他男朋友上進心還是蠻強的,於是就報考了這個專業學習。也是剛好兜裡有存款,假如手上沒有存款,即使你有多麼想去學習,缺乏資金這個助推器,也就沒有現在的成果。現在閨蜜的這個男朋友在外國寮國發展,每個月的收入是以前的3倍,還投資了他朋友創業,每年躺拿分紅。

事實上,會攢錢的人能抓住機遇的概率,會比習慣超前消費的群體高。你想啊,你手上有一定的存款,你想要學習什麼的時候,只要兜裡的銀票允許,那麼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當學習完成在找工作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更自信的去選擇喜歡自己的專業呢?

反之,假設學歷不高,很多喜歡的崗位夠不著門檻。口袋裡又沒有存款,想學習或購買什麼東西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經濟條件是否允許,假如你有存款,那麼這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因此可見,錢越存越窮的邏輯是振奮人心的雞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

在朋友圈或各個理財社區中,我們經常能見到各種各樣的雞湯文;

常見雞湯一、「錢要花,才能有動力去賺」

說這些話的時候,卻沒人告訴你,不是盲目的花,不是衝動消費的花,而是要有理智「錢花該花的花」,需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花。

常見雞湯二、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當和朋友一起出去逛街時,朋友會說,這件商品值多少錢,錢不少省出來的,而是賺出來的。

事實上,月收入幾千元的群體遠比上萬的群體多得多。當一個人的月收入是10000元時,花5000元那只是他收入的一半,而對於月收入5000元的你來說,花掉4000元則是你收入的90%。

錢不是省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這句話也不適合任何人。對於月薪5000元和月薪10000元以上的人,比較他們的消費能力。月薪5000元的人,花掉當月總收入的5000元,或者花6000元就變成了超前消費,最後留下的只有還不盡的循環負債帳單。

常見雞湯三、上班是沒有前途的,年輕人就因為創業博一博

對於成功創業的人來說,賺錢已經成為一種新習慣。當他們看到還在為別人打工的朋友時,他們會說:「你還在為別人工作,為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博一博。

他們會說,年輕人不應該在奮鬥的年齡選擇安逸,但卻沒有人告訴你創業風險很大有可能失敗。最後,他們因為失敗而負債纍纍,這個雞湯告訴我們,在任何時候不能只聽別人的一面之詞,除非你有非常雄厚的資產,可以讓你無數次的嘗試失敗,否則,穩定的收入積累也是一場博弈。

相關焦點

  •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世界上的窮人和富人表面上他們差距最大的是金錢,但實際上在我看來,行為習慣才是根本的區別。正因為他們的行為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才會造就了兩種人生。窮人如果不去改變,往往只會越來越窮,而富人才會越來越富。為什麼說很多窮人非常努力,也特別忙,但就是成不了有錢人呢?
  • 職場上最中肯的告誡:這3種錢,越窮越不能省,越省越窮
    ,但是,職場中,有3種錢,你越是窮的時候越不能省,越省就會越窮,甚至一輩子不能翻身。>我在這裡給大家總結了一下職場中不能省的3種錢,早知道早翻身!當然,投資健康也不是讓你跟風花一大堆的錢去健身房辦卡,很多人把健身和健康其實沒搞清楚。健身應該是花的時間更多。你花三五千元辦的健身卡,沒去幾次就又開始放縱,最後根本都沒有起到效果,錢也白白被浪費掉。所以關鍵還是要培養自己的自律習慣。
  • 有舍才有得,無論你多窮,這3種錢也不能省,反而越花越有
    有舍才有得,無論你多窮,這3種錢也不能省,反而越花越有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另一種就是富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出現了問題,而富人之所以富,則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比一般人要更加的優秀。
  • 人越窮越要存錢?其實,這是個「笨方法」,聰明人會這樣做
    對於普通人來說,目前獲得收入的來源就是上班,而很多上班族的身上還面臨著很大的生活壓力,由於收入低,再加上生活各項支出多,每個月口袋裡剩餘的錢,也並不是很多。於是,很多人都覺得,人在越窮的時候,就越應該存錢。
  • 這三種錢,你越捨不得花,就會越窮
    換句話說,花出去的錢,才有價值。人生在世,不賺錢,無以生存;但對金錢極其吝嗇,很是摳門,也不會幸福。尤其是這三種錢,越花越有,越是捨不得,就會越來沒錢。第一種:孝順父母的錢,你越捨不得,越要出「大錢」。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 越省錢越窮?4個方法告訴你,如何才能變得富有
    這就是大部分的人會有的一個心理:省錢。然而錢不是省出來的,要想變得有錢,還是要靠勤勞的雙手,錢是賺不完的,而省錢也是在花錢,終有一天財富會被用光的。越省錢的人會變得越窮,這是因為節省導致的貧窮嗎?其實並不是這樣,很多人會被這句話誤解。
  • 越窮的人,越在這3個方面表現大方,反而會越來越窮,你別不信
    但窮人不是。越是窮人,在這三個方面就越「慷慨」。相反,他們會變得越來越窮。別相信。一、 花錢沒有標準正是因為有了禮節意識,才容易在別人眼裡斂財致富。該花的錢永遠不會存起來,不該花的錢也永遠不會花。雖然他們很有錢,但他們不願意浪費。汗水滴在草地下,每一粒糧食都是堅硬的。
  • 錢是掙出來的還是省出來的?誤導了多少人
    錢是掙出來的還是省出來的?誤導了多少人可能一直有人表示,錢是省出來的,因為有個成語叫勤儉持家,我們民族有一個省吃儉用的美德。我們有時候覺得,沒有必要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或者是說花在沒有必要的地方,但是也有的人認為,錢並不是省出來的,而是掙來的,所以他們想去吃就去吃,想去喝就去喝。現在有很多人都是「月光族」,上個月的工資剛發下來,剛好夠這個月用的,到了年底,卡裡沒有一分錢,於是就指望著升職加薪,表示下個月工資發下來一定要攢著,不能亂花,但是沒想到下個月還是如出一轍。
  • 巴菲特:越窮的人,越會在這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被譽為「華爾街股神」的沃倫·巴菲特無疑就是由窮到富的典範,因此他對窮人和富人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他看來,越窮的人,越會在這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但富人則是能省則省,有一次,巴菲特在乘電梯的路上,發現地上有一個1美分的硬幣,來來往往那麼多人,根本沒人願意撿起,巴菲特就撿起了這1美分。當時,旁邊的職員都驚呆了,但這個世界首富卻說:「這是下一個10億美元的開端。
  • 為什麼你越窮,你卻越大方?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大方的人,願意跟大方的人交朋友。當然,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富人在某些承度上更大方,災區捐款,富人捐最多,像熟知古天樂捐贈學校,可見他的大方程度。窮人一般對朋友,對親人,寧可自己受罪,也要顯出面子,從不虧待朋友,越窮越愛面子,越窮反而越大方。
  • 不管再窮,都不能省這5種錢,否則只會越混越差!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賺來的。節約並沒有什麼不對,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凡事有利有弊,大家在節儉這件事情上必須要注意分寸。有些錢的確可以省一省,比如,大家在吃穿用度上沒有必要太鋪張浪費,有些人特別喜歡奢侈用品,他們買化妝品,選擇名牌,背包包選擇名牌,買衣服也選擇名牌。
  • 窮人特徵:越窮的人,在這3件事上越「摳門」,很準,希望你不是
    窮人特徵:越窮的人,在這3件事上越「摳門」,很準,希望你不是這個社會上,95%都是窮人,只有5%是有錢人,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吧。窮人之所以窮,完全就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有問題,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一貫如此。而富人之所以富,也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和窮人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 古人忠告:「人窮不省三錢,落魄不串三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人與人之間的交情,看似非常牢靠,恨不得對他人掏心掏肺,其實再好的關係,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趨於平淡,甚至形同陌路。當你貧窮落魄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古人曾給出忠告:「人窮不省三錢,落魄不串三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 越省越窮,真是最荒謬的「窮人思維」
    雖然這在上海算不上頂頂高薪,但也絕對的超過了大多數人。但是如果考慮到,她還住在父母家,沒有房租,沒有任何日常開支,這錢全是口袋裡面,給自己花的,日子過得真的是分外輕鬆。表妹的朋友圈,是非常養眼的那一種,基調就是:拼命的工作,拼命的消費。即有加班到五點回家路上的日出,也有燭光晚宴中冒著氣泡的香檳酒。
  • 「窮大方,富算計」:一個人越有錢,越會在這3個方面「算計」
    古語說:「窮大方,富算計」,意思是說,越是窮的人越是盲目大方,在不該花錢的地方花錢,而那些懂得財富價值的有錢人,則會對錢進行「算計」,時時注意自己的財產,時時保持財富不斷增長,這樣才會變得越來越富有。而且越是有錢的人,實際上就越會「算計」,他們懂得在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好「算計」,這樣自己就能實現最大價值,源源不斷地創造財富,特別是下面3個方面,是富人「算計」的重要方面,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經驗,最終得到成長。
  • 窮人越幹越窮,富人越玩越富!為啥?馬雲一語道破真相,精闢
    於是,佛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並給了他們每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來的煤可以賣掉,限期一個月之內挖光。窮人很開心,做慣重活的他很快挖好了一車煤,到集市上,賣了錢,然後全買好吃的了。富人就比較慘了,之前也沒幹過重活,到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饅頭,其餘的錢都留了起來。
  • 為什麼很多人,窮的越窮,富的越富?精明人都懂這3點,窮則思變
    窮的越窮,富的越富,這從根本上來說,和努力的關係並不大,然而和思維方式以及從小接受的教育卻有很大的聯繫,有些人越努力工作反而會越窮,這是為什麼?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美國經濟學家穆來納森跟心理學家沙菲爾發現: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原因不在於不夠努力,罪魁禍首就是沒有複利,他只著眼於當下,越是缺錢,就越會在意錢,也就會越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可以這麼說,富人不用工作卻越來越富,窮人辛勤工作卻越來越窮。歸根結底,就是很多窮人做的工作,其收入並不會因為他的經驗、技術、服務、勤奮、努力和工作年限的增加而有大幅度的提升。
  • 人到中年,越窮的人,越要改掉這3個壞毛病,很快就能富起來
    人到中年,越窮的人,越要改掉這3個壞毛病,很快就能富起來很多人工作了許多年,到了中年的時候,工資雖然隨著自己的工作經驗越來越豐富,也開始逐漸變多,但是存款卻依然沒有什麼顯著的變化,有時候甚至存款還越來越少。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網友吐槽,自己在大城市漂泊十幾年,拿過高的工資,也拿過低的工資,高的時候兩三萬,低的時候就五六千。
  • 越窮越大方的人有2種,第一種值得深交
    其實,那些窮的朋友,並不是說缺什麼就顯擺什麼,而是把朋友情誼和家庭情誼,看的比金錢更重要而已。現實生活中,越窮越大方的人有2種,第一種值得深交。01第一:重感情,不在乎錢的人人活一張嘴,活著就是要讓自己吃好、喝好最重要,但是窮人的生活態度,往往將這種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
  •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人,只會越混越差!
    朋友猜測:這或許是給你的挑戰呢? 小鴿憤憤道:職場本來就是拿多少錢,做多少事!老闆給我這麼多錢,我就只能做這麼多事。 不光小鴿這麼想,不少職場人也是同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