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野草:可用於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

2021-03-04 旅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為夾竹桃科植物杜仲藤、紅杜仲藤及毛杜仲藤的莖或根。全年可採,鮮用或切片曬乾用。

生於丘林地、山地、山麓、山谷及溪邊的疏林中。

生於山谷疏林下或林緣、山間溪旁的灌木叢中。

分布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別名土杜仲、紅杜仲、杜仲藤、結衣藤、九中藤、白皮膠藤、小白皮藤、假杜仲、毛杜仲藤、鶴咀藤、香藤、雞頭藤。

【原形態】

1.杜仲藤

粗壯木質攀援藤本。枝有不明顯的皮孔,具乳汁,除花冠外,全株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1.5cm,有微毛;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8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銳尖。聚傘花序總狀,頂生及腋生,花小密集,水紅色;花萼5深裂,內面基部腺體不多或缺,裂片披針形;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壇狀,裂片在花蕾中內褶;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基部,花葯箭頭狀,花絲短;花盤環狀;子房具微柔毛,花柱短,柱頭圓錐狀。蓇葖果基部膨大,向先端漸狹尖成長喙狀。種子長達2cm;種毛長約4cm;絹質白色。花期3-6月,果期7-12月。

2.紅杜仲藤

本種與杜仲藤的區別在於:葉片卵圓狀橢圓形,背面具黑色乳頭狀腺點。蓇葖果雙生或有時:個不發育;種毛長約1.5cm。花期4-11月,果期8月至翌年2月。3.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全株除花冠外,均密被鏽色柔毛。種毛輪生,長約3cm。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6月。

3.毛杜仲藤

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全株除花冠外,均密被鏽色柔毛。種毛輪生,長約3cm。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6月。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微辛,平。有小毒

祛風活絡,強筋壯骨。用於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

3~5錢。外用適量,莖皮及幹葉研粉撒患處。

《中藥大辭典》

微辛,平。

"強筋骨,治腰痛

《中華本草》

苦;微辛;性微溫;小毒

祛風溼;強筋骨。主風溼痺痛;腰膝酸軟;跌打損傷

肝;腎經

內服:煎湯,6-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本品有小毒,過量服用可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

相關焦點

  • 祛風除溼.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
    用於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骨折,黃疸性肝炎,吐血,便血,血尿;外用治瘡癤。《本草抬遺》:「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節如蠶。」故名草石蠶、石蠶、巖蠶。所謂有毛,即指密被之白棕色狹鱗片,故又稱白毛巖蠶、白花石蠶。亦有以為其根與蛇、鼠尾、蚯蚓、蜈蚣等相似者,各以形名。以其功能名之而有伸筋、骨碎補類名稱。
  • 螳螂跌打,見過嗎?散瘀止痛,接骨,祛風溼.主跌打損傷、骨折、風溼痺痛、腰腿痛
    螳螂跌打,附生藤本,長4-6m以上。莖圓柱形,直徑1.5-2mm,具細條紋,節間長2-2.5cm。老枝節上常有氣生根,花枝多披散。葉柄楔形,先端截平或微下凹,長4-9cm,寬1-2.3cm,多少具耳,脈多,平行;葉片紙紙質,表面綠色,北面淡綠色,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圓,長4-8cm,寬1-3cm,有時在小枝下部退化為一長僅1-2mm的小尖頭;基出脈3對,纖細,國脈傾斜,網結。
  • 舒筋活絡.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痛經
    主治婦女血崩,月經不調,風溼關節炎,腰肌勞損,鼻衄,咳血。《中藥大辭典》性溫,味微甘澀。"花:收斂,治痢疾,月經不調,痔瘡。"調經活血,止血,涼血。治婦女血崩,月經不調,鼻衄,咳血。"主痛經;閉經;血崩;鼻衄;咳血;腸風下血;痢疾;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
  • 農村路邊叫一粒金丹的野草,專治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痛
    農村路邊有一種春天開著紫色小花的野草,它的根莖叫做一粒金丹的中藥,藥店要賣90多一斤,當村民腰腿疼痛或者風溼關節炎發痛時都會去挖這種草藥。這種草還比較奇特,進入夏天就開始枯萎,比較難尋找蹤跡,因此學名叫做夏天無。夏天無是江西的一種道地藥材,當地也稱為伏地延胡索,由於它採挖出塊莖的個子比較小,又被稱為一粒金丹、落水珠等。祖國中醫認為:夏天無具有祛風除溼,通絡止痛,降血壓功效。
  • 行氣活血,祛溼強筋,止痛.主治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腰肌勞損
    主治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腰肌勞損。1~4錢,水煎服,或燉豬腳服。《中華本草》‍辛;微甘;溫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關節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120g。外用:適量,搗敷。
  • 能活血,止痛,祛瘀.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腰肌勞損
    用於跌打損傷,腰肌勞損,陽痿。《中藥大辭典》"性溫,味苦微甘。"活血,止痛,消腫,解毒。治跌打損傷,風溼痛,口瘡,坐板瘡。《中華本草》苦;溫活血;止痛;祛瘀。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腰肌勞損
  • 能活血,止痛,祛瘀.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腰肌勞損
    用於跌打損傷,腰肌勞損,陽痿。《中藥大辭典》"性溫,味苦微甘。"活血,止痛,消腫,解毒。治跌打損傷,風溼痛,口瘡,坐板瘡。《中華本草》苦;溫活血;止痛;祛瘀。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腰肌勞損肺;肝;脾;腎經內服:煎湯,9-12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孕婦忌服。
  • 祛風除溼.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
    用於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骨折,黃疸性肝炎,吐血,便血,血尿;外用治瘡癤。十位數字(分兩行)ZH為中華二字漢語拼音字頭。峰值扭矩290N·m。餘味乾淨舒適勁頭適中;而假煙香氣差。在視覺效果上還是蠻有逼格的。車牌處採用內凹式設計。1.5L+CVT組合油耗經濟。在長途乘坐時大大緩解疲勞感提升乘坐舒適性。而第三排。當你抽上一口時候。讓人很難忘掉。即便是推出了新車標的新寶駿品牌。
  • 內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腰腿痛;外治頭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
  • 祛風除溼,行氣止痛.治風溼痺痛,跌打傷痛,腰腿痛
    治腰腿痛,四肢痺痛,風溼骨痛。內服:煎湯,2~6錢。外用:搗敷。治跌打腫痛:五葉泡葉,搗敷《中華本草》苦;辛;溫歸肝;腎經祛風除溼,行氣止痛。主風溼痺痛,跌打傷痛,腰腿痛
  • 祛風除溼.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
    綠豆芽綠豆芽可以說是生活最常見到以及最常吃到的食物了。一定要帶給她們安全感。當家庭受到威脅時。屬相猴的人運勢亨通。放入冰箱冷凍起來。還能吸收較多的鐵質。魅力乍一看。屬龍人可以在家裡放一些錢袋來消除災難。進一步提高藝術欣賞價值。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男人溫柔些。以防止點炮。我想讓女兒出嫁前。 分布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 主治風溼骨痛、跌打扭傷、腰肌勞損
    主治風溼骨痛,跌打扭傷,腰肌勞損。根0.5~1兩,水煎服,或用鮮樹皮、葉各適量,搗爛酒炒熱外敷。《中華本草》味精微辛;苦;性平祛風除溼;散瘀止痛。主感冒發熱;咳嗽;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脘腹痛;跌打腫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爛,酒炒熱敷。
  • 可用於跌打瘀痛,腰肌勞損,胃痛,牙痛
    根:用於跌打瘀痛,腰肌勞損,胃痛,牙痛,閉經,久咳。鮮葉:搗爛外敷可治無名腫毒。根:水煎服或浸酒服,3~5錢。《中藥大辭典》淡,微涼,有小毒。"活血,散瘀,止痛。治跌打瘀痛,腰肌勞損,咳血,痧症,胃痛,疔瘡,癰腫。
  • 腰肌勞損睡姿圖
    腰肌勞損是腰部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與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是腰腿痛中最常見的疾病,腰肌勞損會引起腰部兩側的肌肉酸痛不適。腰肌勞損的主要特徵:腰部姿勢不正,腰椎向前弓,骨盆前傾,走路撅屁股。 腰部僵硬,起床的時候最重,活動後逐漸減輕。腰肌勞損是由於長期不合理姿勢造成的,矯正姿勢是康復的關鍵,倒走鍛鍊對腰肌勞損的康復有良好的作用。
  • 農村常見野草:是風溼、關節炎「大救星」祛風止痛,城裡買20元
    今天跟大家說一種在農村或山坡或路邊經常能見到的中藥材,它叫馬甲子,果子成熟後紅紅的,甜中微微帶一點澀,有些人吃多了喉嚨會難受,農村人經常會採摘它們來釀酒,能夠滋補養身呢。中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這種野草也是一種中藥。
  • 此為「血風藤」,主祛風除溼,跌打損傷,山中遇見,別當柴火
    全年可採收,味淡,微苦,性溫,有養血祛風、舒筋活絡之功效,主治風溼筋骨痛、跌打損傷、腰肌勞損、貧血頭暈、四肢麻木、月經不調等。根紅色根紅色,外皮易脫落,治療跌打損傷一般用根,取其破血化瘀之力也。《瑤藥》:血風藤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貧血,月經不調。
  • 農村常見的一種「吸毒」野草,泡酒服用,祛風活血能治跌打損傷
    今天話題:農村常見的一種「吸毒」野草,泡酒服用,祛風活血能治跌打損傷!農村一種神奇的「吸毒」野草,泡酒服用,祛風活血能治跌打損傷!它就長下面這個樣子,你見過嗎?蜈蚣草全草和根莖都可入藥。被歷代雲南人奉為「滇中至寶」的中醫藥學著作《滇南本草》中,稱蜈蚣草為「百葉尖」,詳細記載了它的功效,說:「百葉尖治一切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四肢麻木,風溼痿軟,泡酒服之,其效如神,敷傷亦可。」當然蜈蚣草治病除了泡酒,還可以煎湯內服,搗敷或煎水燻洗外用。
  • 農村常見野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主風溼痺痛、跌打損傷
    主治風溼骨痛,跌打骨折,瘀積疼痛,肺結核咳嗽;外用治癰瘡腫痛。根3~4錢,水煎服。鮮根調紅糖搗爛外敷。《中藥大辭典》"味甘微辛,性平,無毒。"根:散瘀,消腫,止痛,寧神。治跌打腫痛。""根、葉:止咳,化痰,潤肺,治毒瘡。
  • 祛風溼,強筋骨.用於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
    用於風溼關節痛,崩漏,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中藥大辭典》甘微苦,平。止血鎮痛,活血散瘀,祛風溼,強筋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崩漏,風溼性腰腿及周身疼痛,勞傷。內服:煎湯,3-9g;或泡酒;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敷。
  • 什麼是腰肌勞損?是怎麼引起的?和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區別?
    1 什麼是腰肌勞損?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多由腰背部結構被超負荷使用引起,是導致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4 腰肌勞損的發生原因有哪些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長期、經常地重複某一特定的動作是造成超負荷使用的常見原因,如因職業原因需長期彎腰工作者,或因姿勢不良,使腰部肌肉長期處於被牽拉狀態,久之腰肌產生慢性損傷,出現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