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紀錄片爆火!這些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教育光影

2020-12-19 騰訊網

近日,紀錄片《中國》的播出頻繁登上熱搜

節目播出首日

微博話題#紀錄片中國#

閱讀量高達2.3億

關聯話題四次登上熱搜

這屆網友也太會誇了!

評論成功把小編拉入「坑」。

「庭前落花,青梅煮酒,拂雪論劍,殺伐帝王家。」

「萬代千秋,看似波瀾壯闊,卻不過是指尖的一縷沙。鏡頭感和意境感絕了!」

「前段厚重,中段明快,後段廣渺的感覺,這又美又鮮活的歷史感。」

題材更是得到歷史學專家的認可!

這是一部特別注重以思想創新、文化文明和高質量精神生產為主線回顧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作品。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國史學科專家組成員 王子今

紀錄片《中國》向我們展示每一個時代,那些有能力主宰國家發展方向的人所做出的努力。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權家玉

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歷史場景,條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瀾壯闊的社會演進,均被隱藏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背後。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李軍

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老師家長,有時間的話,不妨帶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

中華文明

源遠流長

今日中國

從歲月深處走來

傳承軒邃的血脈

到底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取名為《中國》?

《中國》與以往大多數紀錄片不同:不局限於某一段歷史、某一個主題或者某個事件的講述。「了解自己從哪裡來,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好奇心。」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開啟了一次滿載信仰與心血的尋根之旅。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數千年的歲月從未斷流,橫亙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記錄了太多星河璀璨,如何選擇和取捨,成為《中國》面臨的第一道難關。

它採用以思想和制度的發展為主線的結構方式,挖掘每朝每代中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通過他們的命運,映照出歷史的流變,以點帶面展現中國歷史、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春秋時期的一集,講述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孔子拜會老子的故事,勾勒出中華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圖景;

第二個便是陳蔡之厄,展現了中國精神早期最嚴峻的時刻。

《中國》並沒有按照刻板的線性結構展開,而套用了戲劇化的方式從中間打開,先由春秋戰國時代講起,慢慢向後來的盛唐時期時期延展,第一季用12集將這幅歷史畫卷徐徐展開。

解決了結構問題,《中國》背後的創作團隊面臨的第二道難關,是如何將這些僅僅存在於文字中的歷史,用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

創作團隊把舞臺擺在大自然、錄音棚裡,讓紀錄片《中國》呈現出的每一幀如詩如畫。

《中國》邀請到原全國青聯常委、北京演藝集團首席演出官、著名主持人周濤擔當配音,這也是歷史紀錄片第一次啟用女聲配音。

另一個「第一次」是在視聽技術方面,《中國》採用8K高清晰度的拍攝,運用全境聲前沿技術,配以屏保級的精美畫面和情感充沛的音樂。

在總導演李東珅和聯合總導演周豔看來,「梳理漫漫來時路,不只是為了了解歷史知識,更是為了走好今天和未來的路。」

以古人的奮鬥與逐夢故事為尺,我們從中汲取力量,不僅可以增進對中國悠久歷史的了解、令視野更加開拓,更能增強身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豪感。

這是一部年輕人可以看懂的歷史故事

《中國》打破傳統的時間線敘事結構

以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為主線

挖掘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和故事

服化道極度貼合歷史

留白式的構圖

加上大量的慢鏡頭

朦朦朧朧的寫意風格

第一集《春秋》

講述了孔子坎坷的一生

他向平民敞開知識的大門

哪怕只有一條幹肉的酬勞

都可以來他這裡學習

後世稱之為「杏壇」

這也成為孔子人生中

少有的一段快樂時光

孔子化身「小迷弟」

不遠萬裡來到洛陽

會見思想界泰鬥老子

中華大地「雙星閃耀」

成就了中國歷史上

最具象徵意味的思想碰撞

「周遊列國」

一個輕鬆又浪漫的名字

可背後的顛沛流離、甘苦況味

恐怕只有孔子和他的弟子明白

狂人?聖人?

相去何若?

他以一己之力遊說天下

卻也沒能安慰暮年的孤獨

在周濤飽含情感的旁白中

讓觀眾好像始終站在孔子身邊

見證了他作為理想主義者

光榮而又悲戚的一生

娃的歷史課它可以包了

紀錄片的旁白以孔子奔波的一生為線索,中間串聯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故事。等於你看故事時,還有人幫你從旁講解,多麼省時省力的文史學習啊。

比如:在講述孔子為什麼要復興周禮時,畫面是幾個彪形大漢攻擊一個小孩子,並往地上扔了一條魚,這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嗎?

有網友表示,看完影片,娃的歷史課它可以包了。娃看完以後強烈要求改天看其他集。

紀錄片《中國》,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國「通史」,是了解歷史發展的簡明「大綱」。

中國在分、統、亂、治中,形成了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不同歷史時期,都為此在某一個維度建立了深厚積澱。

中國人,千山萬水走過,風霜雨雪經過

再回首,已是千年

統一的中國氣象萬千

不朽的思想傳承至今

碰撞、吸收、交匯、融合

當歷史積蓄千年的力量被點燃

這片土地載滿了希望與榮耀

偉大的思想

值得有趣的延續方式

看一部紀錄片

可以經歷人生百態

可以看盡世間萬千風光

和動畫片、電視劇相比

紀錄片更能引領孩子們了解歷史、人文。

老師家長

快帶孩子看起來吧

來源 |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獨家首發|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總導演闡述》、芒果TV會員《紀錄片《中國》|年輕人能看懂的歷史故事》、共青團中央《這部紀錄片,名叫《中國》》等。

責任編輯 | 趙利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相關焦點

  • 這部紀錄片爆火!這些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老師們、家長們,有時間的話,不妨帶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這是一部特別注重以思想創新、文化文明和高質量精神生產為主線回顧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作品。
  • 還在愁給孩子看什麼電影?陪孩子一起看紀錄片吧
    童年時期的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常常超脫出現實之外而令家長難以解答。而影片中卻正好有著種種富有離奇色彩的故事等著孩子去探尋,滿足了孩子好奇心的同時,還能起到啟發孩子的作用。在觀看影片的同時,父母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選擇看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不僅能增進親子感情,也能讓孩子和父母都從影片中受益,豐富自己的思想生活。
  • 適合孩子看的4部高評分紀錄片,值得孩子反覆看(家長收藏好)
    都說孩子要放寒假了,很多家長都私信來留言,說讓欣欣推薦點適合給孩子看的紀錄片。今天就總結了一下近幾年來的,高質量的,適合孩子看的紀錄片,分享給大家。第一部:《但是還有書籍》這個紀錄片是欣欣和家裡大寶二寶一起看的一部。之所以有了解還是因為聽說胡歌為這部紀錄片進行了配音。
  • 推薦 | 6部紀錄片和孩子一起品味傳統文化魅力
    因此很多家庭都有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者看知識性紀錄片的習慣。不同於說教式教育,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圖書或影音的世界裡,收穫可能要比上一堂課還多。快和孩子一起領略傳中國統文化的魅力吧!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值得我們永久保護!
  • 適合孩子看的3部歷史紀錄片:所謂富養,是培養孩子的大格局
    從小培養孩子的歷史觀,豐富孩子的歷史知識,孩子能夠以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視角以及中西歷史發展對比來看待事情,格局從小就不一般!這才是真正的富養!今天,我給大家推薦3部歷史紀錄片,讓我們帶著紀錄片一起,為孩子打開歷史的「門」,培養起孩子對歷史的興趣吧!
  • 這部電影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孩子看想像力,大人看教育
    在我的心中,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首先,談談演員的選角。電影的主角Willy Wonka的扮演者是Johnny Depp。在這部電影中,德普很好的詮釋Willy Wonka這個奇怪至極的工廠主人,給電影增加不少亮色。其次,這部電影的表達手法是十分直白的。除了演員的表演都很直白而誇張之外,故事所蘊含的表層道理也是十分顯而易見的。
  • 當代爸媽的教育焦慮良藥,這部豆瓣9.2分教育紀錄片,值得一看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它悄然上線,沒有經過過多的宣傳,卻憑藉口碑吸引了眾人的關注。它就是豆瓣9.2分國產教育旅行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教育,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當代爸媽,不管是將孩子留在身邊,還是把孩子送去國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 推薦給您四部最值得陪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開拓大腦感受美
    糰子最近看了不少紀錄片,真心推薦以下四部適合孩子看的紀錄片,讓孩子接觸真實,開拓大腦,家長也適合陪孩子一起看哦。這部紀錄片只是揭開了海洋的冰山一角,希望孩子們能夠去了解我們所在的地球,去探索我們所在的星球。
  • 藝術啟蒙沒有那麼玄乎,看這些紀錄片也可以!
    白色,前半部分從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講起,介紹了浪漫主義藝術和現代主義藝術。後半部分則以建築為出發點,重點介紹義大利納粹政權墨索裡尼對白色的鐘愛。整部紀錄片從色彩出發,培養孩子基本藝術鑑賞能力,非常值得一看!
  • 5部極具教育意義的高分電影,適合和孩子一起看
    與其耗費心力與孩子鬥智鬥勇,不妨找個空閒時間,帶孩子一起看部電影,這裡為大家推薦幾部高分教育電影,或許能為你的教育方式找到新思路。NO.5《三傻大鬧寶萊塢》這是一部現代教育背景下,對家長教育方式相當有現實意義的一部電影。
  • 書希望被人看,這部紀錄片也值得被你們看
    這句話是團媽最近在一部網生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裡面看到的。這部紀錄片去年一上線,便收穫了豆瓣9.5和B站9.9的高分評價。紀錄片還邀請了演員胡歌來配音,第一集的時候很多網友說是衝著胡歌來的,但看到後來,他們已經忘了是胡歌在配音,這大概就是這部紀錄片的魅力吧。
  • 這部紀錄片火了!片中這些日本人,值得我們說聲謝謝
    紀錄片截圖海外網2月18日電 近期,一個紀錄片在日本火了。2月10日晚,日本放送協會(NHK)播出了時長2小時的特別節目《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日本人》。節目一經播出,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支援中國改革開放建設的日本工人(紀錄片截圖)這個特殊的紀錄片深入採訪了當年親身參與改革開放的中日兩國多位歷史見證者,引用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通過大量口述證言和歷史資料,介紹了中國在啟動改革開放宏偉歷史畫卷時、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實踐中,那些作出貢獻的日本友人。NHK表示,希望通過此片,向他們致敬。
  • 值得和孩子一起看的100部BBC經典紀錄片(二)
  • 宅家也能看世界,6部超適合孩子看的高分紀錄片推薦
    小鹿老師一直覺得,除了動畫片,優質的紀錄片最值得和孩子一起品味。它比電影更接近真實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好的紀錄片,解說、畫面、音樂等方面都值得細品,是孩子開拓眼界、培養審美認知的精神食糧。今天小鹿老師分享6部不同主題的高分紀錄片,希望總有一部適合你家孩子。
  • 這幾部紀錄片,早點給孩子看,讓孩子輕鬆愛上數學
    現在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各種電子產品,學習用具、輔導課程等等應有盡有,就連所學的學科都有相關影視作品,這對於既想考好成績又愛好娛樂的孩子們,真的是一項福利呢,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部本人收藏並正在和孩子一起看的幾部有關數學的電影。讓孩子寓學於樂,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說不定孩子又能輕鬆愛上數學呢。
  • 「我們和《金剛川》」上映,這些電影幕後紀錄片也值得看……
    12月18日,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正式在全國上映,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 為孩子教育發愁的家長們,放下焦慮,先來看看這部紀錄片
    《他鄉的童年》這部豆瓣評分9.1的高分紀錄片,分別走訪了日本、芬蘭、印度、以色列、英國,最後又回到中國。在縱橫比較之下,教育這個問題發人深省。「教育中,沒有一個配方是完美的」關於教育,我們能說的還有很多。這部紀錄片一共走訪了6個國家。今天只是談了其中粗淺的一部分。事實上,周軼君並未帶來最標準的答案——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 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5的紀錄片,導演竟然說火起來的原因是……
    你還記得這一部意外火起來的紀錄片嗎對裡面這些 文物修復專家有印象: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演了多場論壇,而12月12日晚,《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來到廣州大學,他說,《我在故宮修文物》爆火,卻和「盜版」有關。
  • 不能過「六一」的大朋友們,我們一起看紀錄片
    如果這一天,大人們不是為了陪孩子操心操肺,咬著牙滿足小祖宗們的所有要求,其實兩代人還是可以像朋友那樣一起共同過個「兒童節」的,比如窩在家裡沙發上邊吃冰淇淋邊看紀錄片。不管是蒙古寶寶恣意妄為的噴泉般尿向天花板,還是非洲寶寶狂拽哥哥的小雞雞,又或是美國寶寶的旋轉芭蕾舞,相信我,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會宛如置身天堂。2、《另一種教育》(日本)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多聚焦日本當代的家庭世界,來展示人情關係的微妙之處和殘酷本質,尤其擅長拍孩子。
  • 小故事蘊含著美好和純真,《大壞狐狸的故事》值得和孩子一起看
    相信這一部法國的童話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會為你帶了陽光,暖化你的心。 影片言語詼諧,畫風極簡,寥寥幾筆就把動物的特徵勾勒出來。 當大家看慣了場景巨大的美式3D動畫,再看這部2維繪本風格的動畫,感覺就像從繁華喧囂都市來到美麗寧靜的鄉村,空氣清新,到處鳥語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