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8日消息 《對話商學院》是央廣網通過零距離接觸商學院負責人,為考生詳解招生政策、報考流程、考試信息、錄取規則、課程設置,幫助廣大考生全方位了解商學院的一檔對話訪談欄目。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馬鐵駒做客央廣網,接受央廣網教育獨家專訪。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馬鐵駒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央廣網教育頻道的訪談節目「對話商學院」,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馬鐵駒教授,馬院長您好。
馬鐵駒: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我是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馬鐵駒。
主持人:首先想問您,在國內的眾多商學院中,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有哪些特色和優勢呢?
課程設計體現「連接商業與科技」
馬鐵駒: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的課程設計不只是理論性、學術性教學,而是契合產業、市場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培養,學生除了系統掌握商科的理論與知識外,對數位化、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這些新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它們給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帶來的機遇將有更深刻的理解。
課程設計方面,整合學校在化工、信息、材料、生工等理工學科上的優勢,改變傳統的商科課程體系。比如在本科教育中我們要求學生在通識教育選修課中,修讀工程技術基礎模塊的課程;在專業碩士的培養中,我們開設了「智能製造與智慧運營」、「大數據商務分析」、「大健康產業管理」、「智能化會計與大數據審計」等課程模塊。
這些課程設計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系統掌握商科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希望通過這樣的課程設計,一方面讓我們的學生具備成為新技術的「市場整合者」的潛質,也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整合現有技術去創造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另一方面有利於他們更清楚地了解當前科技的發展水平,更清晰地知道當前的科技可以幹什麼,從而更好地洞察下一個改變整個行業的突破口有可能在哪裡,這是第一個特色。
注重行動學習的教學方式
馬鐵駒:第二個特色體現在我們重視行動學習的教學方法。我們的教學過程與產業深度融合,除了理論講授外,學院注重利用更多的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實驗教學、小組討論的互動模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自驅力,提升學生解決實際企業問題的能力。
在此之外,我們非常重視行動學習教學方法。傳統的案例教學,通常是教員開發的案例,讓學生來用,通過一個個經過提煉的場景來實現教學,類似看紀錄片的形式。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的行動學習教學方法,讓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實際項目中,以參與學習的形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創知識,直面和解決現實問題。
注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實踐能力的商科人才
馬鐵駒:第三個特色體現在注重國際化辦學。雖然當下有一些逆全球化現象,但長遠看來,我認為全球化依然會是總體的趨勢。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注重國際化辦學,注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實踐能力的商科人才。2014年學院通過「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成為國內首批通過此項認證的七所高校之一。我們還通過了國際著名商學院協會AMBA和AACSB的認證,代表我們的商學院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目前學校與全球60多所知名院校在培養學生上開展了合作:
·華東理工大學與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合作舉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華東理工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國際項目
·華東理工大學-英國華威大學國際項目
·華東理工大學-法國南錫高等商學院MBA雙學位項目
·華東理工大學-法國雷恩高等商學院EMBA雙學位項目
·華東理工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MEM雙學位項目
在本科生培養方面,我們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法國南錫高等商學院均有雙學位合作項目;本碩連讀合作院校包括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弗林特分校;另外還有部分非學位交流合作院校,包括英國牛津大學、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德國多特蒙德國際管理學院、德國漢諾瓦大學、日本東京經濟大學等。
在學術型的碩士和博士的培養方面,我們參加了全球七校聯盟三學位碩士項目,和我們有雙學位合作的海外合作院校包括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德國多特蒙德國際管理學院、法國雷恩第一大學管理學院、美國密西根大學弗林特分校等另外我們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美國波士頓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開展了博士的聯合培養。
2018年4月,華東理工大學和羅馬尼亞錫比烏盧西恩·布拉加大學正式籤約,在錫比烏大學設立「華東理工大學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這是華東理工大學在海外設立的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也是首個中國與羅馬尼亞共建的商學院,這一國際商學院充分發揮高校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智力先導作用。
往年,我們的老師都去羅馬尼亞現場授課,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改為線上教學,效果也非常好,包括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羅馬尼亞語部、歐洲僑報等媒體都進行了報導,並給予了我們很高的評價。
主持人:今年由於疫情,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國內商學院通過迅速轉變為線上授課、線上論壇的形式,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提高,給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馬鐵駒:第一個挑戰是線上授課。講授同一門課程,線上授課需要老師投入巨大精力開發線上課程。尤其是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授課需要老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有很多互動,這些在線下授課很容易實現,但在線上授課時,為了達到與線下授課類似的效果,授課的老師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重新設計授課方式,去熟悉和掌握不同的線上授課和交互平臺。
第二個挑戰在於國際化辦學方面,原來海外的老師或學生到中國來授課,或者我們中國的學生到海外合作院校上課。因為疫情原因,老師、學生「進不來、出不去」,招生需要採用線上面試,授課也需要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原來的課程安排需要重新調整和優化,尤其是與時差比較大的海外合作院校之間,我們的團隊需要花大量的精力與對方溝通,優化課程安排,把疫情對國際化辦學的影響減到最小。事實上,疫情期間,我們與國外合作院校的交換生人數不減反增,這些學生採用在線聽課,利用國外合作高校在線課程資源,與當地的同學一起學習。
馬鐵駒:帶來的機遇來看,第一個我覺得當經濟出現波動時,希望求學提升的群體人數會增加,因為面對很多不確定因素時,人們會意識到自身能力不足,想要進一步的提升,需要進一步深造,因此求學的意願會變得更加強烈。報考我們商學院的學生數量有所提高,這樣有利於我們生源質量的提高。
第二個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其實是跟前面的挑戰相對應的,疫情期間促進我們對教學改革進行深層次思考並開展創新型的探索。我們深度思考了未來商科教育形態將如何發展?教學資源如何共建共享?也讓我們更多地去探索和實踐「網際網路+商科教育」這一理念,打造更多的精品慕課課程,促進優質資源共享,讓更多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可以靈活地同時進行線上、線下學習。
主持人:為了使國際化特色人才的培養更加紮實,做全球特色知名商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應該具備的內部和外部條件?
馬鐵駒:內部條件來講,首先體現在國際化的師資,學院超過一半的專任教師有海外留學和訪學經歷,這一比例在逐年不斷提高。第二點是科研和教學水平到達國際一流水平,要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同時這些研究成果能夠反哺教學。第三點體現在需要有一支與海外合作院校進行高效溝通的支撐團隊。第四點,我們要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生。
外部條件來看,第一個體現在國家在世界上有很大的經濟影響力。這些年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很快,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全球產業鏈中越來越重要,很多海外的高校、企業希望分享中國的經濟發展成果,這為我們開展國際化辦學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條件。第二個外部條件體現在學院處在一個繁榮昌盛的經濟環境中。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位於上海,上海以及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製造業和商業都很繁榮,對海外的學生和老師有較大的吸引力,這也為我們的國際化辦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主持人:非常感謝馬院長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分享,今天的節目就到這了,感謝您的收看,下期見。